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作对纹党生长、生理特性及自毒物质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邱亚娟 邵晓龄 +6 位作者 陈莺宇 黄钰芳 陈红刚 杨扶德 高素芳 袁菊丽 高健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7,共11页
为探究纹党连作障碍效应及发生机制,以正茬(CK)和连作1年(CC1)、连作2年(CC2)及连作3年(CC3)土壤为试验对象,开展盆栽试验,动态研究连作对纹党生长、抗氧化酶系统及叶绿素的影响,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了不同连作年限... 为探究纹党连作障碍效应及发生机制,以正茬(CK)和连作1年(CC1)、连作2年(CC2)及连作3年(CC3)土壤为试验对象,开展盆栽试验,动态研究连作对纹党生长、抗氧化酶系统及叶绿素的影响,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了不同连作年限土壤中自毒物质的种类及含量。结果显示,苗期、开花期、生长旺盛期及收获期各个生育时期内,连作对纹党的生长均存在抑制作用,且随连作年限的延长作用逐渐加强;同一连作年限,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叶片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增加后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下降后增加再下降,但在同一生长阶段,3种抗氧化酶活性均随连作年限增加逐年下降,而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可溶性糖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逐年增加;从CK、CC1、CC2和CC3中分别鉴定出5、17、13和4种化学物质,主要包括: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丙酸乙酯和油酸酰胺等物质,其中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在各种处理土壤中均存在,其相对含量均较高。连作可以通过破坏纹党植株中抗氧化酶系统,降低叶片叶绿素含量抑制纹党生长,产生连作障碍;连作条件下自毒作用是导致纹党发生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党 连作障碍 生理生化 化感自毒作用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百合连作障碍效应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黄钰芳 张恩和 +4 位作者 张新慧 王惠珍 王琦 刘青林 石雨仟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6-155,共10页
为探讨兰州百合连作障碍效应及作用机制,以正茬及不同连作年限土壤为试验对象,利用盆栽试验,动态研究了连作对百合生长、光合特性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并利用GC-MS技术分析了正茬及不同连作年限土壤中自毒成分的种类及含量。结果显示,... 为探讨兰州百合连作障碍效应及作用机制,以正茬及不同连作年限土壤为试验对象,利用盆栽试验,动态研究了连作对百合生长、光合特性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并利用GC-MS技术分析了正茬及不同连作年限土壤中自毒成分的种类及含量。结果显示,苗期、鳞茎膨大期及成熟期连作对百合的生长均存在抑制作用,且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作用程度增强。同一生长阶段,随连作年限的增加,百合植株中CAT和SOD含量逐渐下降,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MDA含量持续升高。叶绿素总量(Chl)、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及蒸腾速率(T_r)呈下降趋势,而胞间CO_2浓度(C_i)持续升高。从正茬、连作2年和连作4年土壤中分别鉴定出9种、15种、17种化感自毒物质,主要包括:2,3-丁二醇、间苯二甲酸二辛酯、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和对苯二甲酸二辛酯。其中,对苯二甲酸二辛酯在连作2年和4年土壤中含量均达最高值,分别为33.24%和41.43%。连作通过影响百合植株的光合作用能力,破坏抗氧化酶代谢平衡,从而抑制百合植株的生长,导致连作障碍的发生;连作条件下多种次生代谢物引起的自毒作用是导致兰州百合连作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百合 连作障碍 光合特性 抗氧化酶 化感自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百合根及鳞茎水浸液自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黄钰芳 张恩和 +4 位作者 张新慧 王惠珍 王琦 刘青林 石雨仟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3-103,共11页
为探讨兰州百合自毒效应机制,明确百合根及鳞茎中主要自毒物质,设置水(CK)、百合根及鳞茎水浸液10、50、100、150mg/mL,共计9个处理,用于自毒作用的生物学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及滴定法测定百合幼苗中的生理生化指标,利用GC-MS技术分析... 为探讨兰州百合自毒效应机制,明确百合根及鳞茎中主要自毒物质,设置水(CK)、百合根及鳞茎水浸液10、50、100、150mg/mL,共计9个处理,用于自毒作用的生物学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及滴定法测定百合幼苗中的生理生化指标,利用GC-MS技术分析兰州百合根及鳞茎中的主要自毒物质。结果显示,兰州百合根及鳞茎水浸液对自身幼苗生长的影响总体上表现为抑制作用,且存在浓度效应。随着水浸液浓度的增加,SOD、POD、CAT三种酶活性先上升后下降,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变化趋势则相反。浓度高于100mg/mL时,脯氨酸及可溶性糖含量较对照显著增加(P<0.05)。根及鳞茎氯仿萃取液中分别鉴定出23种、14种化合物,主要包括:2,3-二氢茚、萘、2,4-二叔丁基苯酚、对乙烯基愈创木酚、香草醛、月桂酸、丁香醛、肉豆蔻酸、苯基异氰酸酯、对苯二甲酸二辛酯,其中多数被报道为化感自毒物质。兰州百合根及鳞茎水浸液对其幼苗的生长具有明显自毒效应。自毒作用是导致兰州百合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百合 化感作用 GC-MS 化感物质 生理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百合不同连作年限土壤中化感物质的检测及其自毒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黄钰芳 张恩和 +4 位作者 张新慧 曹瑞 谢田朋 陈红刚 高素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2-68,94,共8页
为探讨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unicolor)连作障碍的可能机理,收集了兰州百合正茬、连作2 a及连作4 a不同生育期的根际土壤,采用GC-MS技术对不同土壤中的化感物质进行了鉴定,并通过生物试验验证了典型自毒物质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 为探讨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unicolor)连作障碍的可能机理,收集了兰州百合正茬、连作2 a及连作4 a不同生育期的根际土壤,采用GC-MS技术对不同土壤中的化感物质进行了鉴定,并通过生物试验验证了典型自毒物质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和抗氧剂2246(A)对兰州百合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从生长旺盛期兰州百合正茬、连作2 a及4 a土壤中分别鉴定出11、15和19种化合物,收获期鉴定出9、15及17种成分,主要包括:醇类、醛类、酯类、酚酸类及少量萜类化合物。其中,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在不同生育期连作土壤中均存在,抗氧剂2246(A)除收获期正茬土壤外在其余土壤中也均存在,且二者相对含量均较高。生物试验结果表明,0.2 mg·mL^(-1)时,D0.2对兰州百合幼苗生长的综合化感效应(SE)为-0.003,具有抑制效应,A0.2的SE值为0.131,具有促进作用;5.0 mg·mL^(-1)浓度下,D5和A5均能抑制兰州百合幼苗的生长,SE值分别为-0.489和-0.040,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的抑制效应更强;共施条件下,D0.2A5和D5A5混合液仍能抑制兰州百合幼苗生长,但未体现出2种成分单施时的抑制协同效应;D5A0.2混合液表现出抑制作用,D0.2A0.2表现出促进作用,体现了2种成分单施时相反作用的叠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百合 根际土壤 连作 化感物质 自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GSP认证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5
5
作者 黄钰芳 刘雄 《甘肃中医》 2008年第7期41-43,共3页
结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论述GSP实施过程中出现的3种问题:①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可操作性差。②部分实际工作缺乏,各种记录造假行为严重。③药师不在职在岗,主要岗位人员流动频繁。这些问题将会影响我省GSP工作的深入实施,... 结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论述GSP实施过程中出现的3种问题:①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可操作性差。②部分实际工作缺乏,各种记录造假行为严重。③药师不在职在岗,主要岗位人员流动频繁。这些问题将会影响我省GSP工作的深入实施,必须对此进行改进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问题 对策 药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 被引量:23
6
作者 黄钰芳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8年第5期528-530,共3页
关键词 红景天 红景天苷 苷元酪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提取红景天酪醇工艺研究及数学模拟
7
作者 黄钰芳 石晓峰 +1 位作者 袁菊丽 夏鹏飞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89-91,共3页
目的研究红景天酪醇的超声波提取工艺,同时对提取过程进行数学模拟。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酪醇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设计及数学模拟优化红景天酪醇的超声波提取工艺。结果红景天酪醇最佳超声波提取工艺为:80%乙醇为提取溶剂,料液比... 目的研究红景天酪醇的超声波提取工艺,同时对提取过程进行数学模拟。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酪醇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设计及数学模拟优化红景天酪醇的超声波提取工艺。结果红景天酪醇最佳超声波提取工艺为:80%乙醇为提取溶剂,料液比为1∶35(g∶mL),提取时间30 min,超声功率240 W。在此条件下,酪醇提取率可达0.150 1%。与加热回流法比较,提取时间缩短66.7%,提取效率提高12%。结论该提取方法操作简单,有效成分提取率高。超声波提取的数学模拟值与试验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 酪醇 超声波提取 数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盖对枸杞根系土壤环境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胥生荣 张恩和 +3 位作者 马瑞丽 王琦 刘青林 黄钰芳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22,共11页
耐旱枸杞作为西北干旱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为进一步了解枸杞根系吸水特性,提高对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在甘肃省古浪县农业示范基地(37.30°N,103.29°E)以4年生枸杞‘宁杞1号'植株为材料,设置4个处理:地布FM、地膜PM和秸秆SM,... 耐旱枸杞作为西北干旱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为进一步了解枸杞根系吸水特性,提高对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在甘肃省古浪县农业示范基地(37.30°N,103.29°E)以4年生枸杞‘宁杞1号'植株为材料,设置4个处理:地布FM、地膜PM和秸秆SM,以裸地为对照CK,通过测定不同处理枸杞根系水力学特性和根际土壤含水量、电导率、有机碳以及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等土壤理化性质,了解覆盖使枸杞土壤微环境变化对植株根系水分运输利用的影响。覆盖处理使植株比导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地膜覆盖使冠层和根系比导率最大,达到裸地对照的109.7%和102.8%;地膜覆盖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最小,秸秆覆盖水分利用效率最大;覆盖处理使土壤含水量均显著升高,其中地膜覆盖土壤含水量最高,在土层0~60cm处比裸地对照高1.93%;随着土壤含水量升高,根系对土壤水分的利用也逐渐偏向于浅层,深层土壤水分贡献率由裸地对照的81.81%降低到地膜覆盖的47.06%;覆盖处理后土壤平均温度为地膜>地布>对照>秸秆;秸秆覆盖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微生物数量和香浓指数分别为14.69mg·g-1、618.8×106 CFU·g-1和3.13(H),均高于其他处理;地膜覆盖使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升高,但使总有机碳含量降低到裸地对照的97.98%;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与植株导水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能够直接影响植株水分利用特性。根系水分利用效率与覆盖材料有关,秸秆覆盖较其他覆盖措施对植株生长和改良土壤环境的作用更显著,当前干旱地区农业生产中,可以通过秸秆覆盖提高枸杞根系水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覆盖 根际土壤 根系 导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提取红芪总黄酮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袁菊丽 刘东玲 黄钰芳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9年第2期53-56,共4页
目的:优选红芪总黄酮超声提取的最优工艺并探讨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总黄酮的得率及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为指标评价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运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提取时间、超声功率、溶剂浓度三因素对红芪总黄酮得率及抗氧化活... 目的:优选红芪总黄酮超声提取的最优工艺并探讨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总黄酮的得率及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为指标评价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运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提取时间、超声功率、溶剂浓度三因素对红芪总黄酮得率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DPPH、O_2^-·法和ABTS 3种方法测定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红芪总黄酮超声提取的最优工艺为:70%乙醇,超声功率170 W,提取20 min,此工艺条件下提取的总黄酮具有较好体外抗氧化活性,高浓度的黄酮抗氧化活性相当于0.5 mg/mL维生素C,总黄酮对DPPH、O_2^-·和ABTS+的IC50分别为3.336 mg/mL、3.988 mg/mL、4.786 mg/mL。结论:经验证此工艺稳定可行,提取物抗氧化活性较传统的热回流法强,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可作为工业化大生产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总黄酮 超声 正交试验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纹党连作土壤浸提液对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自毒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莺宇 邱亚娟 +5 位作者 邵晓龄 黄钰芳 杨扶德 陈林杰 陈红刚 谢田朋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2-133,共12页
为探究纹党连作土壤浸提液对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自毒效应,并筛选出其中潜在的化感自毒物质,选取连作1、2和3年的纹党根际土壤,利用种子发芽试验及幼苗生长试验研究其浸提液对纹党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利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 为探究纹党连作土壤浸提液对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自毒效应,并筛选出其中潜在的化感自毒物质,选取连作1、2和3年的纹党根际土壤,利用种子发芽试验及幼苗生长试验研究其浸提液对纹党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利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根际土壤中的自毒物质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各连作年限土壤浸提液对纹党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的生长均表现出“低促高抑”的影响趋势;在同等抑制浓度条件下,连作3年的抑制作用最强,连作1年的最弱。纹党幼苗叶片叶绿素的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随土壤浸提液浓度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丙二醛、脯氨酸的含量随土壤浸提液浓度的增大而上升,且连作3年的影响效应最强。GCMS结果显示,连作1、2和3年土壤浸提液中分别检测出12、18和8种化学物质,包括烃类、醇类、酮类及脂肪酸类等多种化合物。纹党连作土壤浸提液对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自毒效应;自毒作用是纹党连作障碍发生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党 连作障碍 自毒作用 气质联用技术 自毒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示苯酚-硫酸法结合DNS法测定红芪多糖(HPS)含量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小荣 黄钰芳 +3 位作者 何海 赵沙沙 郭玫 邵晶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4期186-189,253,共5页
[目的]优化建立差示苯酚-硫酸法结合DNS法测定红芪多糖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考察差示苯酚-硫酸法的检测波长、显色剂用量、反应时间等条件;通过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加样回收率分别对差示苯酚-硫酸法和DN... [目的]优化建立差示苯酚-硫酸法结合DNS法测定红芪多糖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考察差示苯酚-硫酸法的检测波长、显色剂用量、反应时间等条件;通过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加样回收率分别对差示苯酚-硫酸法和DNS法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差示苯酚-硫酸法测得的红芪样品中以葡萄糖计的总糖含量平均值为72.49%,DNS法测得样品中以葡萄糖计的还原性单糖含量平均值为8.13%,以葡萄糖计的多糖含量平均为64.36%,RSD均小于4%。[结论]该研究采用所建立的差示苯酚-硫酸法结合DNS法测定了红芪多糖的含量,结果显示此方法较准确稳定、重复性较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游离还原糖及杂质的干扰,降低了由于操作等带来的系统误差,使样品中多糖含量的测定结果更接近真实值,为红芪多糖等中药多糖的含量测定提供更好的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多糖 差示苯酚-硫酸法 DNS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感官评价和化学计量学的兰州百合品质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丽 朱田田 +3 位作者 晋玲 黄钰芳 马晓辉 康舒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19-227,共9页
通过探究不同产地、不同规格兰州百合间的品质差异,初步建立兰州百合综合评价体系,为兰州百合品质提升提供理论依据。以6份兰州百合样品为材料,对其感官指标进行打分,测定可溶性固形物、水分、蔗糖等化学成分指标的含量,再通过Pearson... 通过探究不同产地、不同规格兰州百合间的品质差异,初步建立兰州百合综合评价体系,为兰州百合品质提升提供理论依据。以6份兰州百合样品为材料,对其感官指标进行打分,测定可溶性固形物、水分、蔗糖等化学成分指标的含量,再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对不同产地、不同规格兰州百合感官评价及化学成分指标数据进行处理。感官评价结果表明,评价员的总体喜好度和甜味、清香味关系密切(P<0.05),七里河区规格大的兰州百合的甜味、清香味和总体喜好度得分高于其余样品,更受评价员喜爱。化学成分分析发现,不同产地及不同规格的兰州百合之间化学成分含量均存在一定显著差异(P<0.05);因子分析筛选出7个核心指标;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涩味和苦味与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相关性较大(P<0.05),脆度和甜味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相关性较大(P<0.05),异味、清香味和总体喜好度与蔗糖和多酚含量相关性较大(P<0.05)。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果表明,兰州百合的感官指标与化学成分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6份兰州百合品质排序结果表明,七里河区大小两种规格和榆中县规格大的兰州百合品质较好。该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兰州百合感官指标与化学成分指标的关系,可为后续不同产地及不同规格兰州百合品质进一步评价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百合 感官评价 化学成分 综合评价 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