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主流电影“人民性”的表述延伸与审美更新 |
黄钟军
|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
2022 |
14
|
|
2
|
消费时代新的名利场——明星直播卖货行为研究 |
黄钟军
蒋芷寒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1
|
|
3
|
凝视与反凝视的矛盾书写——电影《大佛普拉斯》的底层醒思与社会批判 |
黄钟军
潘路路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4
|
侯孝贤“前新电影”时期作品中的城乡二元议题研究 |
黄钟军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
2013 |
5
|
|
5
|
《鸡排英雄》:台湾在地精神与商业电影的合谋 |
黄钟军
金天星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6
|
消费视域下的多重身份焦虑--论电影《再见瓦城》的身份求证与告别 |
黄钟军
费园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7
|
欲望的都市与现代性的反思——台湾电影中的城市写作辩证分析 |
黄钟军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8
|
贺岁片创作与受众心理需求 |
黄钟军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
2010 |
2
|
|
9
|
总有鸿沟——谈传统爱情片中的“障碍” |
黄钟军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10
|
新影评与“新书写”:类型、特征及其问题 |
黄钟军
程志
|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
2021 |
1
|
|
11
|
“囧”系列电影中的矛盾设置与融合表达 |
黄钟军
周乐乐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2
|
社交媒体视阈下的影像景观与文旅融合 |
黄钟军
薛忠宇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3
|
暴力外的一抹暖阳——看《菊次郎的夏天》有感 |
黄钟军
|
《电影评介》
|
2003 |
1
|
|
14
|
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电视剧发展概述 |
黄钟军
|
《艺苑》
|
2019 |
1
|
|
15
|
影视基地与旅游文化的互动——以浙江影视基地为例 |
黄钟军
|
《上海艺术评论》
|
2018 |
3
|
|
16
|
“白蛇”母题的多元跨媒介叙事考索 |
黄钟军
翟嘉璇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7
|
“我一定还是会回到商业片”——连奕琦导演访谈 |
黄钟军
连奕琦
|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
2019 |
0 |
|
18
|
“我可以拍商业片和艺术片,但是目标和分工都会很明确”——黄朝亮导演访谈 |
黄钟军
黄朝亮
|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
2017 |
0 |
|
19
|
新政策与新发展——21世纪第二个十年戏曲电影发展概况 |
黄钟军
翟嘉璇
|
《艺苑》
|
2022 |
0 |
|
20
|
小津精神的当代回响——以三部日本家庭片为例 |
黄钟军
汤雨婷
|
《艺苑》
|
201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