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井经济极限产量与含水的一种确定方法 被引量:9
1
作者 兰丽凤 黄金莉 王树立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0-41,共2页
依据盈亏平衡的基本原理 ,考虑年产液量、年产油量、年注水量、吨液费用、吨油费用、吨注水量费用、吨油税金以及与井数有关的费用等因素 ,建立了经济极限产量、含水的关系式 ,为生产井经济极限产量、含水的确定提供了一种方法。经现场... 依据盈亏平衡的基本原理 ,考虑年产液量、年产油量、年注水量、吨液费用、吨油费用、吨注水量费用、吨油税金以及与井数有关的费用等因素 ,建立了经济极限产量、含水的关系式 ,为生产井经济极限产量、含水的确定提供了一种方法。经现场实例验证 ,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为已开发油田确定关井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金流入 现金流出 经济极限产量 经济极限含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聚果糖对C57BL/6小鼠肥胖预防及其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瑶 王国盼 +4 位作者 郝占西 黄娟 高船舟 黄金莉 李华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50-157,共8页
为探究低聚果糖(fructooligosaccharides,FOS)对C57BL/6小鼠肥胖预防及其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将50只雄性5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食用正常饲料,其他组通过食用高脂饲料构建肥胖模型,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实验组... 为探究低聚果糖(fructooligosaccharides,FOS)对C57BL/6小鼠肥胖预防及其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将50只雄性5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食用正常饲料,其他组通过食用高脂饲料构建肥胖模型,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实验组灌胃给予高、低剂量的FOS,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奥利司他,实验进行6周。采用高通量16S rRNA基因扩增测序、酶联免疫吸附测试等方法,分析FOS对C57BL/6小鼠的肥胖预防及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高、低剂量FOS都显著降低了肥胖模型小鼠的Lee’s指数、附睾脂肪指数(P<0.05),并显著升高了肥胖模型小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浓度(P<0.05);高剂量FOS显著降低了肥胖模型小鼠的体质量增量及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水平(P<0.05)。在肠道菌群方面,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FOS干预组小鼠肠道菌群得到一定恢复,菌群组成与正常组趋近。综上,FOS可控制小鼠肥胖,改善其肠道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果糖 肥胖 益生元 肠道菌群 内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藻膳食纤维对机体代谢及其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黄娟 黄金莉 +3 位作者 李瑶 邱霞 孙占一 李华军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1年第1期58-62,共5页
褐藻膳食纤维(海藻酸盐,Alg)是存在于海洋食用藻类中的一种酸性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作用。研究表明,褐藻膳食纤维可有效地改善肠道菌群的组成结构,通过菌群代谢膳食纤维发酵产物调节宿主机体的代谢水平,从而改善肥胖、糖尿病等代谢相... 褐藻膳食纤维(海藻酸盐,Alg)是存在于海洋食用藻类中的一种酸性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作用。研究表明,褐藻膳食纤维可有效地改善肠道菌群的组成结构,通过菌群代谢膳食纤维发酵产物调节宿主机体的代谢水平,从而改善肥胖、糖尿病等代谢相关性疾病。从作为食品添加剂的角度出发,对褐藻膳食纤维作用于人和动物模型体重、血糖、脂代谢以及肠道菌群的效果加以综述,并探讨其潜在机制,为海洋功能性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膳食纤维 机体代谢 肠道菌群 代谢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波层析成象在长江三峡坝址勘测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黄金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50-56,共7页
电磁波层析成象的基本原理是射线理论。通过测量一定观测系统的大量射线的场强,研究电磁波在地层中传播时吸收场的变化,从而反映地下不同导电性的地质体。通过数值模拟和物理模型的反演说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长江三峡三斗坪坝... 电磁波层析成象的基本原理是射线理论。通过测量一定观测系统的大量射线的场强,研究电磁波在地层中传播时吸收场的变化,从而反映地下不同导电性的地质体。通过数值模拟和物理模型的反演说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长江三峡三斗坪坝址经对狮子包断裂和风化壳测试资料处理结果表明:电磁波层析成象对结晶岩区风化壳的划分、寻找断层破碎带具有良好的地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法勘探 层析成象 坝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