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不同灌水组合模式优化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其鲁 魏秀华 +3 位作者 姜官恒 郑以宏 黄迎光 张成 《山东农业科学》 2013年第8期58-60,共3页
试验设4种不同灌水组合模式,研究其对小麦产量、群体动态、穗粒数、千粒重的影响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潍坊地区产量最高的灌水组合模式为抢墒+冬水+拔节水+开花水,单产达到9222.0kg/hm2;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模式为:蒙头... 试验设4种不同灌水组合模式,研究其对小麦产量、群体动态、穗粒数、千粒重的影响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潍坊地区产量最高的灌水组合模式为抢墒+冬水+拔节水+开花水,单产达到9222.0kg/hm2;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模式为:蒙头水+拔节水+开花水,达到24.8kg/(mm·hm2);不同时期灌水对小麦生育状态影响显著,造墒水对小麦苗全效果明显,越冬水则可增加最大分蘖数,拔节到挑旗之间灌水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开花和籽粒形成期灌水可增加穗粒数,花后10~20天内灌水可提高千粒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灌水组合模式 土壤水分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倒伏时期和倒伏程度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1
2
作者 黄迎光 郑以宏 +2 位作者 袁永胜 井淑香 张宾 《山东农业科学》 2014年第6期51-53,58,共4页
本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生育中后期发生倒伏均会造成减产,倒伏时期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大于倒伏程度。从倒伏时期来看,处理间减产量由大到小依次为:灌浆始期>开花期>灌浆中期>灌浆后期,减产幅度分别为37.29%、29.36%、10.80%和4.26%... 本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生育中后期发生倒伏均会造成减产,倒伏时期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大于倒伏程度。从倒伏时期来看,处理间减产量由大到小依次为:灌浆始期>开花期>灌浆中期>灌浆后期,减产幅度分别为37.29%、29.36%、10.80%和4.26%。从倒伏程度来看,总体表现为倒伏越严重减产幅度也越大。穗粒数减少和千粒重降低是倒伏造成小麦减产的主要原因。开花期和灌浆始期平铺处理穗粒数分别比对照减少12.25%和10.04%,倾斜倒伏处理分别比对照减少4.92%和7.28%。灌浆始期倒伏对粒重的影响最大,灌浆中期和开花期次之,灌浆后期影响最小。除开花期外,同一倒伏时期内倒伏程度处理间千粒重差异不明显,产量差异不显著。因此,在小麦后期倒伏产量减损评估中,可以将不同倒伏程度的小麦产量损失进行合并分析,倒伏时期可作为评价小麦产量损失的主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倒伏 产量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笋出口质量标准及达标栽培技术规程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以元 李同征 +1 位作者 陈爱红 黄迎光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出口质量标准 栽培技术规程 芦笋 达标 质量标准体系 蔬菜品种 栽培面积 加工企业 质量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东棉区棉花早衰原因及防控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郑以宏 袁永胜 +2 位作者 黄迎光 李复欣 董合忠 《山东农业科学》 2012年第9期126-128,共3页
早衰已成为提高鲁东棉区棉花单产、品质和效益的重要障碍。本文分析了棉花早衰的机理和成因,并根据生产实践提出了防控棉花早衰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 棉花 早衰 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潍县萝卜优质栽培及冷库贮藏保鲜技术 被引量:11
5
作者 辛锡桐 郑以宏 +3 位作者 袁永胜 井淑香 梁凤玲 黄迎光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8-101,共4页
潍县萝卜是潍坊市名优地方萝卜品种,生食清爽、脆甜、多汁微辣,是作为水果生食,色、香、潍县萝卜优质栽培后不发生畸形、糠心、空心,无苦味、不发涩,辣味低,生食口感甜、脆。经冷库长时间保鲜贮藏后,萝卜外表近似于刚采收时的新鲜光亮,... 潍县萝卜是潍坊市名优地方萝卜品种,生食清爽、脆甜、多汁微辣,是作为水果生食,色、香、潍县萝卜优质栽培后不发生畸形、糠心、空心,无苦味、不发涩,辣味低,生食口感甜、脆。经冷库长时间保鲜贮藏后,萝卜外表近似于刚采收时的新鲜光亮,且口感更脆、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潍县萝卜 优质栽培 萝卜品种 冷库贮藏 保鲜技术 保鲜贮藏 肉质根 库长 长圆柱形 糠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育时期倒伏对夏玉米生育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井淑香 郑以宏 +2 位作者 袁永胜 黄迎光 梁凤玲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2期61-63,67,共4页
为评估不同生育时期倒伏造成的夏玉米产量损失,本试验以农华101为材料,于田间人工控制倒伏,设置大喇叭口期根倒(V_(12)RL)、抽雄期根倒(TRL)、花后15 d根倒(S_(+15)RL)、花后15 d根倒+穗上茎折(S_(+15)RSL)、花后30 d根倒(S_(+30)RL)和... 为评估不同生育时期倒伏造成的夏玉米产量损失,本试验以农华101为材料,于田间人工控制倒伏,设置大喇叭口期根倒(V_(12)RL)、抽雄期根倒(TRL)、花后15 d根倒(S_(+15)RL)、花后15 d根倒+穗上茎折(S_(+15)RSL)、花后30 d根倒(S_(+30)RL)和花后30 d根倒+穗上茎折(S_(+30)RSL)共7个处理,研究倒伏对夏玉米穗部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大喇叭口期倒伏(V_(12)RL)会显著降低玉米株高,抽雄和花后倒伏对株高无显著影响;抽雄期倒伏(TRL)使玉米行粒数减少、穗长变短幅度最大,禿尖最长,其次是大喇叭口期倒伏,花后倒伏对夏玉米穗部性状影响逐渐减小。倒伏导致的玉米产量降低主要是由穗粒数减少和千粒重降低而引起,抽雄期倒伏导致穗粒数减少最多,相比对照减少12.31%;花后15 d倒伏(S_(+15)RL)和花后15 d倒伏+穗上折茎(S_(+15)RSL)对千粒重和产量影响最大,与对照相比前者分别降低8.46%和14.55%,后者分别降低12.08%和18.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倒伏 生育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