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种杉木人工林密度与立木生物量的研究
被引量:
21
1
作者
黄贤松
吴承祯
+2 位作者
洪伟
李周坤
程周平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2-105,共4页
以福建省福州白沙国有林场和南屿国有林场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立地条件相似、林分密度分别为1 300-1 500和2 200-2 400株.hm-2的杉木人工林中设置样地,选取样木进行分层取样测定不同器官生物量,分析林分密度与生物量的关系。结果表...
以福建省福州白沙国有林场和南屿国有林场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立地条件相似、林分密度分别为1 300-1 500和2 200-2 400株.hm-2的杉木人工林中设置样地,选取样木进行分层取样测定不同器官生物量,分析林分密度与生物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林分总生物量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高密度林分总的生物量为251.33 t.hm-2,高于低密度林分的生物量,其中树干的生物量最大,为154.46 t.hm-2,占总量的61.87%,超过低密度林分的26%;其次是根的生物量,为57.52t.hm-2,占总量的22.85%,超过低密度林分的22%;枝的生物量最低,为19.80 t.hm-2,仅占总量的7.62%;而叶的生物量最低,为19.55 t.hm-2,仅占总量的7.66%,高于低密度林分的38%,林分各组分生物量的大小顺序为干>根>枝>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生物量
林分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地理种源雷公藤生长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
8
2
作者
陈昕
涂育合
+3 位作者
洪伟
范文洁
黄贤松
吴承祯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共7页
通过对永安国有林场内引种的24个雷公藤种源208株单株的1 248株扦插苗构建的雷公藤种质资源生长与生物量积累调查,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不同地理种源雷公藤生长适宜性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种源的差异主要是由雷公藤的生物量及其主要...
通过对永安国有林场内引种的24个雷公藤种源208株单株的1 248株扦插苗构建的雷公藤种质资源生长与生物量积累调查,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不同地理种源雷公藤生长适宜性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种源的差异主要是由雷公藤的生物量及其主要器官如枝与根的生长决定。福建闽清、浙江江山、湖南湘乡、福建连城、福建大田、福建泰宁谢家龙、福建泰宁优树、福建德化、浙江武义、江西厢东、浙江松阳、浙江景宁种源雷公藤生长表现良好,可作为优良种源重点发展。利用聚类分析方法,除了福建仙游、福建永安和福建泰宁长坑外,浙江地区以及福建大部分地区雷公藤归为一类,因此该聚类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种源间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地理种源
生长适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患子幼龄林个体分化与生物量特征——无患子优良单株选择技术初探
被引量:
3
3
作者
沈琼桃
黄云鹏
+2 位作者
范繁荣
吴承祯
黄贤松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1年第4期225-229,共5页
无患子幼龄林林分存在显著的个体分化,变异程度表现为:冠幅>地茎>株高>枝条,且各表型性状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植株总生物量构成为:根生物量占26.00%、茎生物量占68.32%、叶生物量占5.67%;通过逐步回归,建立了无患子植株总生物...
无患子幼龄林林分存在显著的个体分化,变异程度表现为:冠幅>地茎>株高>枝条,且各表型性状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植株总生物量构成为:根生物量占26.00%、茎生物量占68.32%、叶生物量占5.67%;通过逐步回归,建立了无患子植株总生物量与地径、株高、冠幅的回归模型为:y=612.2606+91.6329x1-72.88x2-87.1238x3,相关系数r=0.9825,说明以无患子的地径、株高以及冠幅为选择因子开展个体生物量评价,可以实现以总生物量为最终目标的评价与选择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患子
个体分化
生物量
优树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种杉木人工林密度与立木生物量的研究
被引量:
21
1
作者
黄贤松
吴承祯
洪伟
李周坤
程周平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福建省高校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重点实验室
福州市国有林场管理处
出处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2-105,共4页
基金
福建省科技厅重点科技攻关资助项目(2009N0005)
文摘
以福建省福州白沙国有林场和南屿国有林场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立地条件相似、林分密度分别为1 300-1 500和2 200-2 400株.hm-2的杉木人工林中设置样地,选取样木进行分层取样测定不同器官生物量,分析林分密度与生物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林分总生物量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高密度林分总的生物量为251.33 t.hm-2,高于低密度林分的生物量,其中树干的生物量最大,为154.46 t.hm-2,占总量的61.87%,超过低密度林分的26%;其次是根的生物量,为57.52t.hm-2,占总量的22.85%,超过低密度林分的22%;枝的生物量最低,为19.80 t.hm-2,仅占总量的7.62%;而叶的生物量最低,为19.55 t.hm-2,仅占总量的7.66%,高于低密度林分的38%,林分各组分生物量的大小顺序为干>根>枝>叶。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生物量
林分密度
Keywords
Chinese fir plantation
biomass
stand density
分类号
S758.1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S757.3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地理种源雷公藤生长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
8
2
作者
陈昕
涂育合
洪伟
范文洁
黄贤松
吴承祯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福建省高校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重点实验室
永安国有林场
出处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共7页
基金
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0935151100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070606)
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06NZ0001A)
文摘
通过对永安国有林场内引种的24个雷公藤种源208株单株的1 248株扦插苗构建的雷公藤种质资源生长与生物量积累调查,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不同地理种源雷公藤生长适宜性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种源的差异主要是由雷公藤的生物量及其主要器官如枝与根的生长决定。福建闽清、浙江江山、湖南湘乡、福建连城、福建大田、福建泰宁谢家龙、福建泰宁优树、福建德化、浙江武义、江西厢东、浙江松阳、浙江景宁种源雷公藤生长表现良好,可作为优良种源重点发展。利用聚类分析方法,除了福建仙游、福建永安和福建泰宁长坑外,浙江地区以及福建大部分地区雷公藤归为一类,因此该聚类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种源间的亲缘关系。
关键词
雷公藤
地理种源
生长适宜性
Keywords
Tripterygium wilfordii
geography provenance
growth adaptability
分类号
S722.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患子幼龄林个体分化与生物量特征——无患子优良单株选择技术初探
被引量:
3
3
作者
沈琼桃
黄云鹏
范繁荣
吴承祯
黄贤松
机构
福建三明林业学校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福建省高校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重点实验室
出处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1年第4期225-229,共5页
基金
福建省科技厅重点科技专项资助(2009N0101)
文摘
无患子幼龄林林分存在显著的个体分化,变异程度表现为:冠幅>地茎>株高>枝条,且各表型性状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植株总生物量构成为:根生物量占26.00%、茎生物量占68.32%、叶生物量占5.67%;通过逐步回归,建立了无患子植株总生物量与地径、株高、冠幅的回归模型为:y=612.2606+91.6329x1-72.88x2-87.1238x3,相关系数r=0.9825,说明以无患子的地径、株高以及冠幅为选择因子开展个体生物量评价,可以实现以总生物量为最终目标的评价与选择效果。
关键词
无患子
个体分化
生物量
优树选择
Keywords
Sapindus mukorossi
individual differentiation
biomass
excellent saplings choice
分类号
S722.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种杉木人工林密度与立木生物量的研究
黄贤松
吴承祯
洪伟
李周坤
程周平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地理种源雷公藤生长适宜性评价
陈昕
涂育合
洪伟
范文洁
黄贤松
吴承祯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无患子幼龄林个体分化与生物量特征——无患子优良单株选择技术初探
沈琼桃
黄云鹏
范繁荣
吴承祯
黄贤松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