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泽东诗词研究的新成果——评刘汉民《毛泽东诗词十美》
1
作者 黄谋燕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7期81-81,共1页
刘汉民从事毛泽东诗词研究工作起步较早,作者为自己的研究工作确定了一个特殊的视角:“审美的角度”。如何从审美的角度来研究毛泽东诗词?这自然是一个新的重要理论课题。作者在《毛泽东诗词十美》(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1月出版)一书中... 刘汉民从事毛泽东诗词研究工作起步较早,作者为自己的研究工作确定了一个特殊的视角:“审美的角度”。如何从审美的角度来研究毛泽东诗词?这自然是一个新的重要理论课题。作者在《毛泽东诗词十美》(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1月出版)一书中将毛泽东诗词概括为“十美”:“人格美”——研究诗人毛泽东的伟大人格;“史诗美”——研究毛泽东诗词在反映现实、把握历史方面显出的审美刨作原则;“崇高美”——研究毛泽东诗词的主导的艺术风格;“神韵美”、“绘画美”、“含蓄美”、“典雅美”、“晓畅美”——具体研究毛泽东诗词的不同的美学特征,而“章法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诗词 反映现实 美学特征 审美创作 艺术风格 典雅美 人格美 含蓄美 崇高美 绘画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欲节制”论——先秦诸子美学思想札记
2
作者 黄谋燕 《鄂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3期19-26,共8页
我国从夏朝(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开始便进入了人类社会的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社会。到了西周,奴隶社会便发展到了它的鼎盛时期,由于铁器的使用,生产力的提高,私田逐步扩大,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正在形成;而奴隶的革命斗争... 我国从夏朝(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开始便进入了人类社会的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社会。到了西周,奴隶社会便发展到了它的鼎盛时期,由于铁器的使用,生产力的提高,私田逐步扩大,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正在形成;而奴隶的革命斗争,从根本上动摇了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摧毁了奴隶社会的基础。从春秋到战国,是奴隶社会崩溃、封建制度确立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生产关系的急剧变化,社会生活的激烈震荡,反映到思想领域,便出现了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记》 美学思想 文艺 先秦诸子 札记 音乐 乐论 “乐” 欲求 治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古代的滑稽理论
3
作者 黄谋燕 《鄂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9-12,共4页
滑稽作为审美对象,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之中,无论是西方,还是我国,很早就有关于滑稽现象的记载和论述。但是,一谈滑稽的理论,人们往往征引西方论述,忽视我国古人的有关言论。其实,我国古代的滑稽理论自有特色,应该引起重视。
关键词 滑稽人物 我国古代 司马迁 刘勰 淳于髡 车尔尼雪夫斯基 西门豹 喜剧性 优孟 里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
4
作者 黄谋燕 《恩施师专学报》 1984年第0期15-26,共12页
沈西蒙(执笔)、漠雁、吕兴臣集体创作的《霓虹灯下的哨兵》(以下简称《哨兵》),发表于一九六三年。它以尖锐的矛盾冲突,广阔的生活画面,生动的人物形象,新颖的艺术风格,反映了解放初期我国社会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回答了时代提出的问题... 沈西蒙(执笔)、漠雁、吕兴臣集体创作的《霓虹灯下的哨兵》(以下简称《哨兵》),发表于一九六三年。它以尖锐的矛盾冲突,广阔的生活画面,生动的人物形象,新颖的艺术风格,反映了解放初期我国社会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回答了时代提出的问题,歌颂了英雄的人民子弟兵。剧本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部队前线话剧团演出,在群众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誉为“话剧舞台上的新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路 布袜 霓虹灯下的哨兵 评话 剧作者 游园会 剧本 正剧 喜剧性 部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