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猕猴桃园套种魔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黄训端 周立人 +3 位作者 何家庆 徐明照 张超 唐晓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2年第2期291-292,298,共3页
开展了猕猴桃园套种魔芋的试验研究 ,比较了不同栽培模式对魔芋的农艺性状的影响 ,认为遮光度 40 %~ 5 0 %是栽培魔芋的理想光照条件 ;并探讨了影响魔芋球茎增重的主要因素 (叶片面积、根状茎分化 )及其相互关系 ,进行了套种的经济效... 开展了猕猴桃园套种魔芋的试验研究 ,比较了不同栽培模式对魔芋的农艺性状的影响 ,认为遮光度 40 %~ 5 0 %是栽培魔芋的理想光照条件 ;并探讨了影响魔芋球茎增重的主要因素 (叶片面积、根状茎分化 )及其相互关系 ,进行了套种的经济效益分析 ,从而为安徽省魔芋引种、驯化、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猕猴桃 套种 球茎增重 农艺性状 遮光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液浓度对大肠杆菌超高压杀灭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黄训端 潘见 +3 位作者 谢慧明 王海翔 杨毅 王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9-173,共5页
本实验采用响应曲面法的中心组合设计法,对大肠杆菌超高压杀灭效果进行了研究,着重探讨了菌液浓度对致死率的影响。依据实验结果,建立了大肠杆菌超高压致死的响应模型,y=81.26-8.3x1+29.3x2+5.5x3+7.7x4+11.2x1x2-1.4x1x3+3.4x1x4-5.4x2... 本实验采用响应曲面法的中心组合设计法,对大肠杆菌超高压杀灭效果进行了研究,着重探讨了菌液浓度对致死率的影响。依据实验结果,建立了大肠杆菌超高压致死的响应模型,y=81.26-8.3x1+29.3x2+5.5x3+7.7x4+11.2x1x2-1.4x1x3+3.4x1x4-5.4x2x3-4.8x2x4-1.4x3x4+0.5x12-1.9x22+1.1x32-6.7x42,方差分析表明,模型拟合度高,实验误差小,可应用于压力对大肠杆菌致死效应的分析和预测。样品的菌液浓度是超高压杀菌效果的显著影响因素,并与压力因素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大肠杆菌的致死率随着菌液浓度的增加而下降,随着压力的增加而迅速上升,低含菌量时,较低的压力就可达到杀菌要求,而高含菌量则需较高的压力。此外,压力、温度、时间均是超高压杀菌效果的显著影响因素。根据加工对象含菌量的不同,应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使超高压杀菌操作更有效和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大肠杆菌 菌液浓度 致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用油脂对月饼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黄训端 罗银倩 +4 位作者 江明星 范伟 高佳佳 程兴 张部昌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5-68,共4页
以大豆油和棕榈硬脂为原料制备的专用油脂应用于月饼产品中,采取传统工艺制备月饼,研究了专用油脂对月饼回油、质构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专用油脂熔点为30.9℃,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操作性和功能性;添加专用油脂制备的月饼色泽... 以大豆油和棕榈硬脂为原料制备的专用油脂应用于月饼产品中,采取传统工艺制备月饼,研究了专用油脂对月饼回油、质构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专用油脂熔点为30.9℃,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操作性和功能性;添加专用油脂制备的月饼色泽金黄、纹理均匀清晰、质构及感官品质优良;专用油脂赋予月饼快速回油并趋于稳定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用油脂 月饼 回油 感官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烫漂洗对鲜食草莓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黄训端 何家庆 +2 位作者 姚芳芳 柴冰清 余晓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6-107,共2页
以“丰香”草莓为材料 ,采取水浴热烫方法 ,研究了不同温度处理对草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草莓是典型的热敏性果类 ,随热烫温度上升 ,其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均呈下降趋势。除受温度影响外 ,草莓过氧化物酶 (POD)相当耐热 ,温度升高 ,... 以“丰香”草莓为材料 ,采取水浴热烫方法 ,研究了不同温度处理对草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草莓是典型的热敏性果类 ,随热烫温度上升 ,其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均呈下降趋势。除受温度影响外 ,草莓过氧化物酶 (POD)相当耐热 ,温度升高 ,其活性增加 ,并在高温时保持较高活性 ,成为破坏草莓品质的重要因素。综合生化指标检测和感官评判结果 ,热烫漂洗草莓在 60℃不宜超过 1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热烫 品质 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学生网上评教实践与思考
5
作者 黄训端 胡玲 +3 位作者 谢继莘 袁莉 杨帆 李天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期245-247,共3页
以安徽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实验为例,介绍其在多年的教学评价实践中形成的较为成熟的做法和经验,明确该课程在学生网上评价中取得较高的满意度。同时也分析了学生网上评价系统的不足,如评价指标偏离于人才培养目标,创新能力方面评价指标缺... 以安徽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实验为例,介绍其在多年的教学评价实践中形成的较为成熟的做法和经验,明确该课程在学生网上评价中取得较高的满意度。同时也分析了学生网上评价系统的不足,如评价指标偏离于人才培养目标,创新能力方面评价指标缺乏或表述不严谨,评价结果反馈范围小,反馈时间滞后,难以推广应用。针对以上不足,建议在教学实践中加强研究,在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以及评价结果的及时反馈、采信及应用等诸多环节中加以改革和完善,全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大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科学专业实验 网上评教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窖泥高产己酸菌分离鉴定及培养条件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38
6
作者 彭兵 祝熙 +7 位作者 李忠奎 张宝年 程伟 陈兴杰 谢国排 杨牢记 黄训端 张部昌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3-46,共4页
浓香型白酒的主体香味物质是己酸乙酯,己酸菌是重要的功能菌种。该研究从优质窖泥中分离获得了高产己酸菌株,命名为JZZ,该菌是革兰氏阳性杆菌,经形态学和16S r DNA序列鉴定,属于克氏梭菌(Clostridium kluyveri)。通过培养条件考察,该己... 浓香型白酒的主体香味物质是己酸乙酯,己酸菌是重要的功能菌种。该研究从优质窖泥中分离获得了高产己酸菌株,命名为JZZ,该菌是革兰氏阳性杆菌,经形态学和16S r DNA序列鉴定,属于克氏梭菌(Clostridium kluyveri)。通过培养条件考察,该己酸菌最适培养条件为接种量5%,装样量90%,培养温度37℃,p H值为6.5。在最适培养条件下,菌株JZZ的己酸产量均可达到4.36 m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窖泥 己酸菌 分离 鉴定 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抗氧化剂对棉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高佳佳 郑洋 +6 位作者 黄训端 罗银倩 程兴 范伟 江明星 张部昌 周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83-286,共4页
利用Rancimat法研究3种天然抗氧化剂迷迭香提取物、茶多酚、维生素E(VE)及合成抗氧化剂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对棉籽油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通过在棉籽油样品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单一和复合配比的抗氧化剂,分别测定诱导时间并考察抗氧化... 利用Rancimat法研究3种天然抗氧化剂迷迭香提取物、茶多酚、维生素E(VE)及合成抗氧化剂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对棉籽油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通过在棉籽油样品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单一和复合配比的抗氧化剂,分别测定诱导时间并考察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在棉籽油中单一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性能依次为TBHQ>迷迭香>茶多酚>VE;在复合抗氧化剂组合中,迷迭香提取物与茶多酚以3:1进行复配时具良好的协同增效作用;当3种天然抗氧化剂与TBHQ进行复配时,其抗氧化效果优于同等质量浓度的单一天然抗氧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籽油 抗氧化性 诱导时间 迷迭香提取物 茶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莓采后卫生微生物学检查及细菌VITEK鉴定实验 被引量:12
8
作者 潘见 黄训端 +4 位作者 谢慧明 余晓峰 王武 杨毅 王海翔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0-323,共4页
本文开展了产自合肥地区的草莓卫生微生物学检查,运用VITEK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对分离的细菌进行了快速鉴定。结果表明,草莓中微生物丰富,区系中包括了细菌、霉菌和酵母菌,采后草莓微生物数量超出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因此,不宜直接食用鲜... 本文开展了产自合肥地区的草莓卫生微生物学检查,运用VITEK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对分离的细菌进行了快速鉴定。结果表明,草莓中微生物丰富,区系中包括了细菌、霉菌和酵母菌,采后草莓微生物数量超出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因此,不宜直接食用鲜果。实验鉴定的草莓细菌有8科10属16种,其中革兰氏阴性菌14种,革兰氏阳性菌2种,且这些细菌中的多数具有致病性。实验结果为控制草莓微生物数量和开发杀菌抑菌技术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卫生 VITEK 细菌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处理对辣根过氧化物酶二级结构及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曾庆梅 潘见 +4 位作者 谢慧明 杨毅 黄训端 王海翔 李丽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9-33,共5页
本文研究了超高压处理对辣根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影响,测定了其CD谱,并分析了酶的二级结构与酶活力的关系。试验压力为0.1~500MPa,温度为20~60℃,保压时间为10min,酶溶液pH7.0。试验结果表明:(1)在处理温度为40℃、保压时间为10min和酶溶... 本文研究了超高压处理对辣根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影响,测定了其CD谱,并分析了酶的二级结构与酶活力的关系。试验压力为0.1~500MPa,温度为20~60℃,保压时间为10min,酶溶液pH7.0。试验结果表明:(1)在处理温度为40℃、保压时间为10min和酶溶液pH7.0的条件下,压力对酶活力有显著影响;在100MPa附近的低压处理时,酶活力会反常升高;大于400MPa处理时,酶活力下降趋势缓慢。(2)在处理压力为500MPa、保压时间为10min、酶溶液pH7.0条件下,在40℃以下的温度范围内,酶的活力下降趋势缓慢;40℃以后,酶活力随温度升高下降迅速。(3)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活力与β-折叠的含量密切相关;超高压处理将降低酶构象中的β-折叠构象比例,从而使酶失活;温度协同超高压处理将加剧β-折叠的含量的下降,从而加速辣根过氧化物酶活力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辣根过氧化物酶 二级结构 酶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种子浓香型大曲中一株具产酶功能霉菌的筛选及其应用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程伟 彭兵 +7 位作者 汪焰胜 黄训端 薛锡佳 吴宏萍 吴丽华 徐广 孙露露 谢国排 《酿酒》 CAS 2017年第2期67-72,共6页
对金种子浓香型大曲中产糖化酶霉菌进行筛选,并进行液体培养条件考察、产香分析、强化麸曲酶活检测等应用分析。采用透明圈法从大曲中分离出9株产糖化酶霉菌,其中菌株Mxzd-001的透明圈较大,进行单菌种液体发酵考察培养条件对菌株产糖化... 对金种子浓香型大曲中产糖化酶霉菌进行筛选,并进行液体培养条件考察、产香分析、强化麸曲酶活检测等应用分析。采用透明圈法从大曲中分离出9株产糖化酶霉菌,其中菌株Mxzd-001的透明圈较大,进行单菌种液体发酵考察培养条件对菌株产糖化酶能力的影响,并应用GC-MS检测其馏分的香气成分等。结果表明,菌株Mxzd-001液体发酵产糖化酶的适宜培养时间、初始pH、培养温度和酒精浓度分别为4d、5.0、30℃、0.8%vol,该菌株具有一定的耐酸、耐酒精能力;该菌株的液体培养产风味物质主要有醇类、酯类、醛类等;其强化麸曲酶活相对较高,可同时产液化酶、糖化酶、酯化酶和蛋白酶等。经18Sr RNA序列测定该具产酶功能霉菌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可应用于白酒酿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大曲 糖化酶 霉菌 香气成分 强化麸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油与3种植物油二元混合体系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高佳佳 马腾飞 +5 位作者 方庆敏 覃小燕 王坤友 杨兴元 黄训端 张部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53-57,63,共6页
油脂相容性是影响调和油脂品质及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测定猪油(LO)、菜籽油(RO)、大豆油(SBO)和椰子油(CNO)的基本理化性质,利用碘值、固体脂肪含量等温曲线(SFC-T)及偏差曲线(ΔSFC-T)对LO与RO/SBO/CNO的二元混合体系的不饱和度... 油脂相容性是影响调和油脂品质及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测定猪油(LO)、菜籽油(RO)、大豆油(SBO)和椰子油(CNO)的基本理化性质,利用碘值、固体脂肪含量等温曲线(SFC-T)及偏差曲线(ΔSFC-T)对LO与RO/SBO/CNO的二元混合体系的不饱和度及相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RO/SBO可以提高其与LO混合油脂的不饱和度,且与两种植物油脂质量分数呈正相关性,CNO则相反;不同比例的LO与RO/SBO/CNO混合油脂在5、10℃出现轻微共晶现象,在15~50℃出现偏晶现象;3种植物油脂中RO/SBO与LO相容性较好,CNO较差;混合油脂比例分别为1∶9(RO∶LO)、1∶9/2∶8(SBO∶LO)及1∶9(CNO∶LO)时,ΔSFC值在-1.5%~2%范围内,油脂相容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油 植物油 相容性 不饱和度 等温曲线 偏差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AES法测定及分析窖泥中重金属元素 被引量:4
12
作者 谢国排 黄训端 +7 位作者 陈兴杰 杨牢记 彭兵 张宝年 程伟 李彬 周玉霞 张部昌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7-170,共4页
以窖泥为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快速测定了重金属元素Cd、Pb、Cr、Cu、Zn含量,结果表明:窖泥中Cd、Pb、Cr、Cu、Zn元素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000 7μg/g、0.011 3μg/g、0.098 3μg/g、0.038 5μg/g、0.910 7μg/g,其中Pb迁... 以窖泥为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快速测定了重金属元素Cd、Pb、Cr、Cu、Zn含量,结果表明:窖泥中Cd、Pb、Cr、Cu、Zn元素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000 7μg/g、0.011 3μg/g、0.098 3μg/g、0.038 5μg/g、0.910 7μg/g,其中Pb迁移变化活跃,变异系数达131.85%。窖泥Cd、Pb、Cr、Cu、Zn的单项污染指数值显著低于国标限量水平,各窖池综合污染指数值同样显著低于国标安全评价标准值,表明企业窖泥清洁安全无重金属污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窖泥:重金属 测定 污染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种子LOX3活力测定及其对储藏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奇 吴洪义 +10 位作者 张瑛 张正竹 刘泽 黄训端 吴跃进 张琛 滕斌 周俊峰 吴敬德 蒋岚 宣云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4-389,共6页
为测定花生中脂肪氧化酶(Lipoxygenases,LOXs;EC 1.13.11.12)活性,本研究在已有作物脂肪氧化酶LOX3β-胡萝卜素耦合比色法基础上进行优化,建立了花生LOX3活力定量测定方法,确定最适取样量8mg,最适测定时间为反应开始后10~70s。利用该... 为测定花生中脂肪氧化酶(Lipoxygenases,LOXs;EC 1.13.11.12)活性,本研究在已有作物脂肪氧化酶LOX3β-胡萝卜素耦合比色法基础上进行优化,建立了花生LOX3活力定量测定方法,确定最适取样量8mg,最适测定时间为反应开始后10~70s。利用该方法研究214份花生种质资源的LOX3活性分布,表明材料间酶活差异极显著(P<0.01)。对其中LOX3活力高低差异明显的24份材料进行扩繁,并在自然条件下进行18个月仓储试验,结果表明,花生LOX3活力与其种子活力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984,P<0.01),高LOX3活力花生种子储藏寿命也较长。该结果为进一步探讨脂肪氧化酶与花生种子储藏特性的相关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脂肪氧化酶活力 定量测定 储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种子酿酒生产用水的检测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8
14
作者 程伟 汪延胜 +6 位作者 黄训端 吴宏萍 薛锡佳 巩晓 孙露露 谢国排 彭兵 《酿酒》 CAS 2016年第5期39-43,共5页
酿酒用水的质量对酿酒生产起到重要作用,金种子酒业在酿酒生产的制曲、酿造、勾兑、灌装等过程,均使用当地深层优质地下水。通过对金种子酿酒生产用水的检测分析,结合当地独特的地质水文条件、酿酒微生物生态环境及酿酒工艺等,探讨金种... 酿酒用水的质量对酿酒生产起到重要作用,金种子酒业在酿酒生产的制曲、酿造、勾兑、灌装等过程,均使用当地深层优质地下水。通过对金种子酿酒生产用水的检测分析,结合当地独特的地质水文条件、酿酒微生物生态环境及酿酒工艺等,探讨金种子浓香型白酒品质独特的重要原因。检测结果表明,金种子酿酒生产用水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部分指标达到或优于饮用矿深层优质地下水标准;其中的偏硅酸含量为39.2mg/L,高于饮用矿深层优质地下水界限指标的25.0mg/L,矿物质、碘化钾等物质含量适当,特别适宜于酿酒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 检测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窖泥己酸菌和丁酸菌联合接种发酵液有机酸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兴杰 吴攀攀 +7 位作者 徐敏锐 彭兵 程伟 高佳佳 李彬 汪焰胜 黄训端 张部昌 《酿酒》 CAS 2017年第3期60-64,共5页
研究以窖泥己酸菌与丁酸菌为菌种联合接种培养,采用气相色谱仪对发酵液中有机酸含量进行定量检测,分析不同接种比例下的产酸特点,为两菌种在酿酒生产中合理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接种比例的发酵液中的己酸、丁酸及丙酸含量均呈现... 研究以窖泥己酸菌与丁酸菌为菌种联合接种培养,采用气相色谱仪对发酵液中有机酸含量进行定量检测,分析不同接种比例下的产酸特点,为两菌种在酿酒生产中合理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接种比例的发酵液中的己酸、丁酸及丙酸含量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规律、乙酸含量则呈现不断增加趋势,其中己酸和丁酸积累量在9天时均达到峰值;将己酸菌、丁酸菌按配比1∶1联合接种发酵,第6天时菌体密度值最大,第9天时发酵液有机酸总含量最高(7.0mg/mL),四大酸己酸、丁酸、丙酸及乙酸的比例结构为:1∶0.6∶0.2∶0.3。结论:己酸菌与丁酸菌联合接种时,适宜配比1∶1,菌体生长密度高,发酵液中总有机酸度最大,丁酸、丙酸、乙酸含量高,己酸含量较高,四种有机酸比例较为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酸菌 丁酸菌 有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香型白酒窖泥营养液配方正交设计优化 被引量:5
16
作者 彭兵 李忠奎 +7 位作者 吴攀攀 杨牢记 丁鹏飞 李长润 董宏 汪焰胜 黄训端 张部昌 《酿酒》 CAS 2017年第4期75-79,共5页
窖泥营养液是浓香型白酒生产的主要物料之一,在窖泥制备和养护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提高营养液的制备质量,本研究以己酸菌JZZ和窖泥复合菌液为菌种,以营养液中己酸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化窖泥营养液的配方。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浓度的... 窖泥营养液是浓香型白酒生产的主要物料之一,在窖泥制备和养护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提高营养液的制备质量,本研究以己酸菌JZZ和窖泥复合菌液为菌种,以营养液中己酸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化窖泥营养液的配方。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浓度的乙醇、醋酸钠、磷酸氢二钾、硫酸镁条件下,营养液中己酸含量不同,单因素对营养液质量有影响;正交试验分析提示各因素对营养液的影响程度依次为:乙醇浓度>醋酸钠浓度>磷酸氢二钾浓度>硫酸镁浓度;最佳培养配方为:酵母膏0.1%,硫酸铵0.05%,乙醇2%,磷酸氢二钾0.15%,硫酸镁0.005%,醋酸钠0.25%,在此配方下培养,己酸含量达到4.31mg/mL本研究采用正交设计获得了最佳窖泥营养液。配方,营养液中己酸含量高,为窖泥营养液的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液 己酸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配料对人工窖泥中主要酸酯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谢国排 祝熙 +7 位作者 李忠奎 陈兴杰 丁鹏飞 李长润 董宏 汪焰胜 黄训端 张部昌 《酿酒》 CAS 2017年第3期24-29,共6页
从人工窖泥基础配方出发,通过添加食用酒精、曲粉和底锅水等3种配料,考查配料对人工窖泥老熟过程中主要酸酯合成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人工窖泥培养质量提供支持。结果表明显示:适量添加酒精(2%~4%)和曲粉(1%~4%)会提高人工窖泥中的己酸... 从人工窖泥基础配方出发,通过添加食用酒精、曲粉和底锅水等3种配料,考查配料对人工窖泥老熟过程中主要酸酯合成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人工窖泥培养质量提供支持。结果表明显示:适量添加酒精(2%~4%)和曲粉(1%~4%)会提高人工窖泥中的己酸、己酸乙酯、乙酸乙酯和丁酸乙酯的含量,适量添加底锅水(4%)会有利于人工窖泥中己酸、己酸乙酯、乙酸、丁酸的合成。在人工窖泥基础配方的基础上,通过添加合适的配料,促进有机酸酯合成,有利于人工窖泥窖香味或前体物的积累,加快人工窖泥老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窖泥 配料 己酸 己酸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种子人工窖泥及其黄土原料理化成分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程伟 汪焰胜 +6 位作者 黄训端 薛锡佳 吴宏萍 关玉权 岳腾飞 谢国排 彭兵 《酿酒科技》 2017年第12期114-118,共5页
优质窖泥是生产高质量浓香型白酒的基本条件,土质是决定窖泥质量的关键因素。窖泥的水分、温度、p H值、矿质元素、有机质成分等非生物因素,是窖泥微生物生存、繁衍、代谢的前提条件。掌握窖泥及其黄土原料的基本理化性质和主要化学成... 优质窖泥是生产高质量浓香型白酒的基本条件,土质是决定窖泥质量的关键因素。窖泥的水分、温度、p H值、矿质元素、有机质成分等非生物因素,是窖泥微生物生存、繁衍、代谢的前提条件。掌握窖泥及其黄土原料的基本理化性质和主要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有利于制订科学、合理、优化的人工窖泥培养方案。以金种子人工窖泥及其黄土原料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分光光度法等多种分析方法对其相关理化指标进行检测分析,为人工窖泥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金种子人工窖泥高度富含有机物,以当地的黄土为原料制备人工窖泥,需要添加大量的有机质,窖泥中Cd、Pb、Cr等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值显著低于国标限量水平,表明企业制备的人工窖泥无重金属污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窖泥 理化指标 检测分析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硬脂大豆油相容性分析及调和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罗银倩 郑洋 +6 位作者 黄训端 高佳佳 范伟 江明星 程兴 程飞 张部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37-140,198,共5页
以棕榈硬脂和大豆油为研究对象,采用ΔSFC分析两者的相容性,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调和技术参数。结果表明,在考察的温度范围内棕榈硬脂和大豆油存在共晶现象,相容性较差,而使用卵磷脂、斯潘60和分子蒸馏单甘酯作为调和剂,能达... 以棕榈硬脂和大豆油为研究对象,采用ΔSFC分析两者的相容性,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调和技术参数。结果表明,在考察的温度范围内棕榈硬脂和大豆油存在共晶现象,相容性较差,而使用卵磷脂、斯潘60和分子蒸馏单甘酯作为调和剂,能达到稳定的调和效果。调和剂的种类和添加量对调和油样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调和剂之间存有交互作用。在斯潘60添加量0.6g/kg、调和温度60℃、时间20min条件下,按照棕榈硬脂和大豆油1∶9的比例制备的调和油,常温存储稳定性较好,离心分离率为1.3%,氧化稳定性优于大豆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硬脂 大豆油 相容性 调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抗坏血酸处理辐照豌豆种子的细胞学效应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明照 林青松 +2 位作者 钱艳 黄训端 田秋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359-2360,2368,共3页
豌豆种子经60Coγ射线辐照后,用L-抗坏血酸溶液浸泡,研究不同浓度L-抗坏血酸溶液处理辐照豌豆种子的细胞学效应。结果表明:经不同浓度的L-抗坏血酸处理,对辐照产生的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细胞率、发芽率、成苗率、细胞分裂指数均有明显的... 豌豆种子经60Coγ射线辐照后,用L-抗坏血酸溶液浸泡,研究不同浓度L-抗坏血酸溶液处理辐照豌豆种子的细胞学效应。结果表明:经不同浓度的L-抗坏血酸处理,对辐照产生的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细胞率、发芽率、成苗率、细胞分裂指数均有明显的影响。在较低浓度(<0.05mol/L)处理条件下,发芽率、成苗率、细胞分裂指数明显上升,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细胞率呈下降趋势。在处理浓度为0.05mol/L时,效果明显;在较高浓度(>0.05 mol/L)处理条件下,其效应相应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 ^60Coγ射线 L-抗坏血酸 细胞分裂指数 染色体畸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