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建设评价体系的探讨与实证--基于4省12县的调研分析 被引量:28
1
作者 李郇 黄耀福 +3 位作者 陈伟 秦小珍 陈銮 许伟攀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18,共10页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构建科学的乡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是缩小城乡差距、引导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基础。现有评价多采取综合加权的分析方式,以绩效排名为导向,评价结果不易发现乡村建设实际面临的...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构建科学的乡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是缩小城乡差距、引导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基础。现有评价多采取综合加权的分析方式,以绩效排名为导向,评价结果不易发现乡村建设实际面临的问题与差距。在尊重乡村建设发展规律和内在逻辑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的乡村建设评价指标和方法。通过对4省12县进行的调研分析发现,该指标体系能够有效发现城乡差距和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基于评价结果,提出包括建立乡村建设评价机制、实施以农房为核心的乡村建设行动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设 城乡差距 指标体系 农房 就地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缔造工作坊:参与式社区规划的新模式 被引量:65
2
作者 黄耀福 郎嵬 +1 位作者 陈婷婷 李郇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8-42,共5页
公众参与历来是中西方城市规划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但公众往往缺乏参与的机会与平台。在城市社会时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公众主体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为保持城市社会凝聚力与促成公众参与,研究提出共同缔造工作坊的新模式—以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历来是中西方城市规划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但公众往往缺乏参与的机会与平台。在城市社会时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公众主体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为保持城市社会凝聚力与促成公众参与,研究提出共同缔造工作坊的新模式—以公众参与为核心,依托规划师构筑政府、公众、规划师和社团等多元主体互动的平台,并结合厦门市莲花香墅共同缔造工作坊实践,解析工作坊如何引导各主体以多样化的方式参与到社区规划的多个环节中,促成各社会主体间联系的建立与发展共识的达成,通过协商共治制定规划方案并落实。此外,研究认为工作坊能够促成公众参与是因为其能够发现地方发展的诉求,并以问题为导向组织、发动公众参与社区规划,同时能够培养社区规划师、推动社区自治等。这为我国社区规划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共同缔造 工作坊 参与式规划 公众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参与的新模式--以厦门曾厝垵共同缔造工作坊为例 被引量:52
3
作者 李郇 刘敏 黄耀福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9-44,共6页
曾厝垵作为"中国最文艺的渔村",近年来却遭遇诸多发展问题。在政府与公众无力突破发展瓶颈的情况下,其在"美好环境共同缔造"指引下,通过规划工作坊,实现多元主体协商共治下对曾厝垵持续发展的推进。本文从当前规划... 曾厝垵作为"中国最文艺的渔村",近年来却遭遇诸多发展问题。在政府与公众无力突破发展瓶颈的情况下,其在"美好环境共同缔造"指引下,通过规划工作坊,实现多元主体协商共治下对曾厝垵持续发展的推进。本文从当前规划发展与曾厝垵建设问题入手,通过对中西方基于社会学视角审视规划建设的思考以及参与式规划理论与发展的回顾,结合曾厝垵规划工作坊的具体实践,阐明共同缔造工作坊作为社区参与新模式的研究意义与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缔造 规划工作坊 曾厝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城居住建筑密度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广东省37个县城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李郇 姜俊浩 +1 位作者 许伟攀 黄耀福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7-104,共8页
县城是当前近地城镇化的主要载体,县城开发建设正在改变县城密度,重塑县城空间形态。密度是宜居性特征的重要指标,但受制于数据的缺乏,县城建筑密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尚不清晰。基于此,文章利用Mask R-CNN深度学习框架,识别了广东省除县... 县城是当前近地城镇化的主要载体,县城开发建设正在改变县城密度,重塑县城空间形态。密度是宜居性特征的重要指标,但受制于数据的缺乏,县城建筑密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尚不清晰。基于此,文章利用Mask R-CNN深度学习框架,识别了广东省除县级市外37个农业县县城的建筑轮廓,并通过划分县城的新区与旧区,探究县城新旧区建筑密度特征,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区域层面看,粤东、粤西地区的县城建筑密度高于粤北、珠三角地区;从县城层面看,县城新区的建筑密度普遍低于旧区的建筑密度。在影响因素方面,地形是影响县城建筑密度区域分异的主要因素,区域地形越复杂,建设受地形分割越严重,其建筑趋于分散,建筑密度因此越低。然而,地形仅对因山就势的旧县城的建筑密度有显著作用,对新区建筑密度则不存在显著影响。这主要是源于新区往往通过工业化技术手段进行土地平整,进而能够突破地形限制并开发建设高层小区住宅。县城的历史传承、生态保护和经济建设等具有独特的发展规律。在当前新一轮的县城开发建设过程中,应尊重县城历史的建筑密度基础,保护传统建设肌理,制定合理的空间规划与建设安排,实现县城宜居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城 建筑密度 密度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UPL的AGPS定位优化
5
作者 黄耀福 樊万鹏 何兵 《广东通信技术》 2020年第11期74-79,共6页
辅助全球定位系统(Assisted GPS)结合传统卫星定位系统与网络资源,利用基站向定位终端发送辅助信息来减小终端对卫星的依赖。相比于GPS定位系统,具有终端开销小、定位速度快等优势。首先基于几何精度因子设计了快速选星算法,从终端观测... 辅助全球定位系统(Assisted GPS)结合传统卫星定位系统与网络资源,利用基站向定位终端发送辅助信息来减小终端对卫星的依赖。相比于GPS定位系统,具有终端开销小、定位速度快等优势。首先基于几何精度因子设计了快速选星算法,从终端观测的卫星中筛选出最佳的定位卫星组合。在此基础上,利用定位终端对不同卫星观测量的测量误差设计了定位权重,在最小二乘法的基础上实现加权最小二乘法。实测结果显示,经优化后的AGPS定位系统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定位 AGPS定位 GDOP因子选星 加权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