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堆积型多颗粒阻尼器等效力学模型及其减振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小军 田超杰 黄绪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28,共10页
为考虑颗粒群碰撞过程中时间效应对非堆积型多颗粒阻尼器(non-packed particle damper, NPPD)减振性能的影响,在现有考虑惯容的等效单颗粒力学模型(equivalent inertia single-particle model, EISM)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接触单元法的... 为考虑颗粒群碰撞过程中时间效应对非堆积型多颗粒阻尼器(non-packed particle damper, NPPD)减振性能的影响,在现有考虑惯容的等效单颗粒力学模型(equivalent inertia single-particle model, EISM)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接触单元法的等效单颗粒力学模型(equivalent inertia single-particle model based on contact element method, EISM-CE),并基于Runge-Kutta算法建立了NPPD单自由度结构运动状态求解算法。设计进行附加NPPD单层钢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探究不同填充率对结构顶层位移频响曲线的影响规律,提出了EISM-CE参数取值原则,进而进行力学模型试验验证及模型对比分析。在模型验证合理性基础上,基于EISM-CE依次进行了自由振动、简谐激励及记录强震动下减振性能及能量变化规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现有EISM相比,提出的基于接触单元法的EISM-CE模型及参数取值原则更加合理有效。减振性能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激励下NPPD均具有较好的减振性能;考虑碰撞时间效应后EISM-CE与EISM对应减振性能及机理分析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堆积型多颗粒阻尼器(NPPD) 等效力学模型 接触单元法 减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应论视角下《黄帝内经》“阴阳”学说条文英译策略研究
2
作者 黄绪宏 王筱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36期19-22,共4页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医在助力文明互鉴、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医典籍的翻译质量决定了译入语读者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程度。本文以顺应论视角探讨《黄帝内经》罗希文译本“阴...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医在助力文明互鉴、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医典籍的翻译质量决定了译入语读者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程度。本文以顺应论视角探讨《黄帝内经》罗希文译本“阴阳”学说条文的英译策略,为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提供借鉴,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应论 《黄帝内经》 “阴阳”学说 英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惯容的多颗粒阻尼器等效力学模型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7
3
作者 黄绪宏 许维炳 +2 位作者 王瑾 闫维明 陈彦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102-111,共10页
在现有多颗粒阻尼器(M-PD)等效单颗粒力学模型研究基础上,通过引入惯容考虑颗粒群滚动对M-PD减振效果的影响,建立了考虑惯容的等效惯性单颗粒模型(EISM),并基于Runge-Kutta算法建立了简谐激励及地震激励下M-PD单自由度结构运动状态的完... 在现有多颗粒阻尼器(M-PD)等效单颗粒力学模型研究基础上,通过引入惯容考虑颗粒群滚动对M-PD减振效果的影响,建立了考虑惯容的等效惯性单颗粒模型(EISM),并基于Runge-Kutta算法建立了简谐激励及地震激励下M-PD单自由度结构运动状态的完整求解算法。设计进行了M-PD控制下的单层钢框架振动台试验,探究了不同颗粒填充率对结构顶层位移频响曲线的影响,提出了非堆积状态下EISM参数取值原则,进而进行了EISM模型的试验验证及基于既有等效单颗粒模型的数值对比分析;在模型验证的基础上,基于EISM进行了自由振动、简谐激励及地震作用下减振效果分析及能量变化规律分析。模型验证及减振效果分析结果表明:相比较于现有等效单颗粒力学模型,EISM模型能够进一步反映M-PD减振效果及减振机理,且提出的模型参数取值原则更加适应于非堆积状态下的M-PD数值模拟;不同激励情况下M-PD均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但在最优碰撞间距取值下现有等效单颗粒模型可能会高估M-PD减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颗粒阻尼器(M-PD) 等效模型 惯容 未堆积 减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阻尼器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14
4
作者 闫维明 王宝顺 黄绪宏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2-41,共10页
介绍颗粒阻尼技术的概念及发展历史,简要分析颗粒阻尼器(particle damper, PD)在机械、航空及航天领域中的研究现状,着重探讨其在土木工程领域的适用性及发展方向。按照颗粒阻尼器在土木工程中的工程需求及适用性,依据在振动方向上颗粒... 介绍颗粒阻尼技术的概念及发展历史,简要分析颗粒阻尼器(particle damper, PD)在机械、航空及航天领域中的研究现状,着重探讨其在土木工程领域的适用性及发展方向。按照颗粒阻尼器在土木工程中的工程需求及适用性,依据在振动方向上颗粒与容器壁之间是否存在间隙,将颗粒阻尼器划分为堆积型和非堆积型两类。分别系统地阐述堆积型与非堆积型颗粒阻尼器减振机理及性能的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以及影响其性能的因素。同时经过对比分析可知在土木工程领域,非堆积型颗粒阻尼器的减振效果显著优于堆积型颗粒阻尼器的减振效果。最后,指出适用于土木工程结构减震的颗粒阻尼器目前理论模型、设计方法及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不足,并对其研究与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阻尼器 堆积型 非堆积型 减振机理 减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力测试的钢筋混凝土梁火灾损伤识别方法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才玮 苗吉军 +2 位作者 高天予 黄绪宏 郭新雨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1-131,共11页
为获得混凝土梁的受火损伤程度,提出了基于小波神经网络技术以等效爆火时间为指标的损伤识别新方法。首先建立了简支梁的火灾损伤识别方法,并用数值模拟对其进行了验证;然后建立了的适用于混凝土连续梁火灾损伤识别的三步定位新方法,以... 为获得混凝土梁的受火损伤程度,提出了基于小波神经网络技术以等效爆火时间为指标的损伤识别新方法。首先建立了简支梁的火灾损伤识别方法,并用数值模拟对其进行了验证;然后建立了的适用于混凝土连续梁火灾损伤识别的三步定位新方法,以三跨连续梁为例对其应用进行了详细说明,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度较高;最后设计4根足尺寸钢筋混凝土简支梁L1 -L4,分别对LI -L4进行60 min、90 min、120 min、150 min的火灾试验及灾后承载力试验,实测了火灾前、后及过程中的结构模态信息及灾后荷载-位移曲线,基于修正后的精细化模型,利用前2阶不完备模态信息构造小波神经网络输入参数,等效爆火时间作为输出参数进行损伤识别,实测值与识别预测值吻合较好,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梁 损伤识别 小波神经网络 动力测试 火灾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力测试的简支梁火灾下振动分析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才玮 苗吉军 +1 位作者 高天予 黄绪宏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1-38,共8页
为研究火灾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的振动规律及火灾后损伤评估方法,试验设计了4根足尺寸混凝土简支梁L1~L4。首先,对其进行了火灾前的动力测试,并基于实测模态信息,对L1~L4初始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然后,分别对其进行60、90、120及150 min... 为研究火灾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的振动规律及火灾后损伤评估方法,试验设计了4根足尺寸混凝土简支梁L1~L4。首先,对其进行了火灾前的动力测试,并基于实测模态信息,对L1~L4初始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然后,分别对其进行60、90、120及150 min的受火试验,同时拾取火灾下结构模态信息,研究火灾下结构振动发展规律,拟合火灾下基频衰减公式。结果表明:火灾下简支梁振动时域信息发展大致可划分为初始阶段、不稳定发展阶段及稳定发展阶段,且规律与截面刚度衰减基本一致;振动频率总体呈波动式衰减趋势,且停火后振动频率有继续衰减的趋势;通过拾取火灾前模态信息,对简支梁进行有限元模型修正,修正后有限元模型能够更好地反映简支梁在火灾过程中频率衰减规律;最后,进行了火灾后的动力测试及承载力试验,研究火灾后L1~L4刚度及承载力衰减程度,并结合火灾后模态信息,以等效爆火时间作为损伤指标,利用支持向量机智能算法预测火灾后简支梁损伤程度;在此基础上,结合《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252—2009),提出简支梁火灾后损伤指标综合评级标准,并基于此评价指标对L1~L4进行了损伤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简支梁 振动特性 火灾试验 损伤识别 损伤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动碰撞式调制质量阻尼器力学模型及参数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黄绪宏 闫维明 +1 位作者 许维炳 王宝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79-186,共8页
滚动碰撞式调制质量阻尼器(PTRMD)由调谐质量阻尼器及颗粒阻尼器发展而来,其在土木工程减振控制领域中的研究仍处于初步分析与探索阶段,阻尼器自身参数及外部激励条件对其减振性能的影响尚不明确。在考虑颗粒与主体结构碰撞和摩擦效应... 滚动碰撞式调制质量阻尼器(PTRMD)由调谐质量阻尼器及颗粒阻尼器发展而来,其在土木工程减振控制领域中的研究仍处于初步分析与探索阶段,阻尼器自身参数及外部激励条件对其减振性能的影响尚不明确。在考虑颗粒与主体结构碰撞和摩擦效应的基础上,建立PTRMD力学模型,并将颗粒和结构的振动过程划分为非碰撞过程、碰撞过程及黏滞振动过程;建立PTRMD-单自由度结构运动微分方程并分别对其进行求解;基于数值仿真分析方法,分别对碰撞间隙比、颗粒运动频率比、滚动摩擦因数、碰撞恢复系数、颗粒质量与简谐激励强度及频率等参数对PTRMD减振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颗粒运动频率比较小时,PTRMD减振效果随碰撞间隙比的增加而基本成线性增加,且受激励幅值的影响较小;当颗粒运动频率比较大时,其减振效果随碰撞间距比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且受激励幅值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碰撞式调制质量阻尼器(PTRMD) 振动控制 减振机理 参数分析 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的非堆积型多颗粒阻尼器减振机理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黄绪宏 李小军 +1 位作者 周龙云 闫维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2-54,共13页
为进一步研究非堆积型多颗粒阻尼器(NPPD)减振机理,从能量角度基于等效连体惯容质量模型(DIMEM)对NPPD依次进行物理参数对应减振机理分析及振动控制过程中能量变化规律分析。首先对DIMEM模型进行简介,重点陈述DIMEM模型的建立、DIMEM-... 为进一步研究非堆积型多颗粒阻尼器(NPPD)减振机理,从能量角度基于等效连体惯容质量模型(DIMEM)对NPPD依次进行物理参数对应减振机理分析及振动控制过程中能量变化规律分析。首先对DIMEM模型进行简介,重点陈述DIMEM模型的建立、DIMEM-单自由度结构运动微分方程及试验验证。在此基础上,定义周期耗能指标及周期动量交换指标,并据此进行物理参数影响机理分析。最后,基于DIMEM模型依次进行自由振动、共振简谐激励及地震作用下减振效果分析,并重点对系统运动过程中能量变化规律及耗能占比进行讨论。结果表明多颗粒阻尼器减振效果变化规律受耗能及动量交换综合影响,单纯依靠耗能机理较难对NPPD减振效果变化规律进行解释。振动控制过程中系统能量主要通过颗粒之间相互作用进行耗散。基于DIMEM模型的NPPD减振机理及减振效果分析对于进一步认识颗粒阻尼器及颗粒阻尼器优化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堆积型多颗粒阻尼器 连体惯容质量模型 惯容 减振机理 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钢框铝合金模板现场浇筑试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冬冬 李兴国 +2 位作者 黄绪宏 刘承鑫 王豪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44-49,56,共7页
随着我国工程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模板工程作为工程项目的重要部分必须不断创新,才能满足现代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设计了一套组合式的模板体系,将铝合金面板与钢框相结合,发挥其各自的优点.对钢框铝合金模... 随着我国工程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模板工程作为工程项目的重要部分必须不断创新,才能满足现代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设计了一套组合式的模板体系,将铝合金面板与钢框相结合,发挥其各自的优点.对钢框铝合金模板各构件进行验算,并设计了现场浇筑试验.试验表明该套模板体系具有可靠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可以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式模板 内力验算 现场试验 强度 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