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大学语文课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黄绍筠
-
出处
《商业经济与管理》
1982年第3期65-67,共3页
-
文摘
近年来我国许多大专院校相继开设了大学语文课。但是,安排的课时都不多,有的一学年,有的一学期,大约在六十至一百三十学时之间。在这么短的课时内,既要给一部分中学语文没有过关的学生补好课,又要普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往往顾此失彼。怎样才能解决这个矛盾呢?我的体会是: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有大量的听、说、读。
-
关键词
大学语文课
学生自学能力
中学语文
读写活动
日常生活
课堂教学
培养
文化素养
学习兴趣
大专院校
-
分类号
F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语言简洁美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黄绍筠
-
出处
《商业经济与管理》
1981年第1期66-70,共5页
-
文摘
外国有一个民间谜语,说:“不是蜜,但是它可以粘住一切。”这就是语言。语言是社会的交际工具。人的生活离不开语言,依靠语言进行思惟,交流思想,协调行动。但是,罗罗唆唆,拖泥带水的话,谁也不欢迎;朴实生动的话,简洁有力的话,令人高兴;空话、套话、装腔作势的话,大家讨厌。可见,人们使用语言交际的同时有审美的要求,正如人们对衣着、用具、体态、环境和精神生活等都有审美的要求一样,语言美是人的生活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文只就语言的简洁美,谈一点看法。
-
关键词
简洁美
语言交际
语言简洁
语言美
民族语言
散文
简洁有力
交际工具
鲁迅
读者
-
分类号
F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谏逐客书》的论辩艺术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黄绍筠
-
出处
《远程教育杂志》
1987年第4期19-21,共3页
-
文摘
秦代传世的散文撮少,而保留在《史记·李斯列传》中的这一篇《谏逐客书》却是其中最值得重视的名篇佳作。它在继承我国先秦诸子散文长于雄辩、富有文采的基础上又有明显的创新。通篇章法严密,结构完整,大量运用铺叙排比,综合多种论辩手法,论据充足,气势雄健,表现出议论散文发展到了成熟的新阶段,对后代的文章有深远的影响。
-
关键词
《谏逐客书》
论辩艺术
先秦诸子散文
议论散文
李斯
铺叙
气势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简明古朴的《邵公谏弭谤》
- 4
-
-
作者
黄绍筠
-
出处
《远程教育杂志》
1987年第3期17-18,共2页
-
文摘
《邵公谏弭谤》选自《国语·周语上》,题目是后代选家取的。这篇文章反映了西周时期的民本思想,提出民言不可轻侮,而必须加以宣导的主张;文章语言简明,叙事清楚,说理深刻,富有逻辑力量,是《国语》最佳篇章之一。
本文分三段。
第一段,说明邪公进谏的原因,交代了事件的背景。
-
关键词
古朴
文章语言
《国语》
民本思想
西周时期
逻辑力量
-
分类号
G633.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