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吸毒与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及梅毒螺旋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梁纲 黄绍标 +5 位作者 李飞 李荣建 吴锋耀 凌敏 陈万 尤宗省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4期20-21,共2页
目的调查吸毒人群中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梅毒螺旋体(TP)感染的情况,以便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方法对强制戒毒的313例吸毒者进行集群抽样调查,受检者除进行一般临床分析和有关功能检查外,重点检测其HCV、HIV及TP的... 目的调查吸毒人群中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梅毒螺旋体(TP)感染的情况,以便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方法对强制戒毒的313例吸毒者进行集群抽样调查,受检者除进行一般临床分析和有关功能检查外,重点检测其HCV、HIV及TP的感染强度。HCV及HIV检测采用ELISA法,TP检测采用TP颗粒凝胶(TPPA)法。结果 313例吸毒者中HCV、HIV及TP阳性者分别为267、19、18例,感染率分别为85.3%、6.1%、5.8%。其中HCV+TP、HCV+HIV两种阳性并存者感染率为4.2%、5.8%,未发现HIV+TP感染同时存在。但在本组中可见TP阳性率在青少年组不论男女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其男、女组阳性率分别为17.9%、11.9%。结论吸毒者是HCV、HIV、TP感染的高危人群,青少年中的TP感染者也可能成为HIV/艾滋病(AIDS)的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毒 肝炎病毒 丙型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AIDS患者合并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庞俊 李浩 +2 位作者 潘莲花 韦淑珍 黄绍标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9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合并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在本院诊治的40例HIV/AIDS(HIV抗体阳性)合并宫颈癌与癌前病变患者为观察组,等距抽样选择同期在本院诊治的40例HIV抗体阴性宫颈癌与癌前病...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合并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在本院诊治的40例HIV/AIDS(HIV抗体阳性)合并宫颈癌与癌前病变患者为观察组,等距抽样选择同期在本院诊治的40例HIV抗体阴性宫颈癌与癌前病变患者为对照组,对其相关危险行为、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的程度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观察组中HIV感染者19例(47.50%),AIDS患者21例(52.50%);两组多性伴、性病史、配偶/固定性伴有多性伴、配偶/固定性伴HIV抗体阳性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45.00%比10.00%、37.50%比7.50%、82.50%比27.50%、72.50%比2.50%,P均<0.01);两组宫颈病变不同程度中CINⅢ与宫颈癌的发生率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57.50%比15.00%与27.50%比2.5%,P均<0.01),CINⅡ的发生率与孕次≥3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00%比32.50%,65.00%比50.00%)。结论 HIV/AIDS患者合并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的影响因素与多性伴、性病史、配偶/固定性伴有多性伴、配偶/固定性伴HIV抗体阳性密切相关;HIV抗体阳性者CINⅢ与宫颈癌的发生率显著高于HIV抗体阴性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HIV) 艾滋病(AIDS) 宫颈癌 癌前病变 影响因素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HCV合并感染HIV母婴阻断效果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庞俊 黄绍标 +2 位作者 潘莲花 刘冬梅 韦淑珍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7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以三联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rival therapy,HAART)为主的综合措施预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合并感染者HIV母婴传播效果。方法给HIV/HCV合并感染的孕妇孕期应用三联高效抗逆转... 目的探讨以三联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rival therapy,HAART)为主的综合措施预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合并感染者HIV母婴传播效果。方法给HIV/HCV合并感染的孕妇孕期应用三联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方案为AZT+3TC+EFV或AZT+3TC+NVP,结合安全分娩和人工喂养预防HIV母婴传播。结果 21例婴儿中有8例年满12月龄行HIV抗体检测结果均阴性,13例年满18月龄行HIV抗体检测结果均阴性,现阶段母婴传播率为零。结论 HIV/HCV合并感染的孕产妇孕期应用三联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措施,HIV母婴传播阻断效果与单纯HIV感染母婴阻断效果相比较效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 母婴阻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四君子汤治疗HIV/AIDS患者HAART中高乳酸血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李伟新 吴念宁 +1 位作者 黄绍标 文乐敏 《西部中医药》 2016年第3期73-75,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四君子汤治疗HIV/AIDS患者HAART中高乳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HIV/AIDS患者HAART中高乳酸血症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碳酸氢钠片口服,治疗组予碳酸氢钠片和加味四君子汤口服,2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四君子汤治疗HIV/AIDS患者HAART中高乳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HIV/AIDS患者HAART中高乳酸血症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碳酸氢钠片口服,治疗组予碳酸氢钠片和加味四君子汤口服,2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2组患者乏力、四肢麻木、肌肉酸痛、恶心呕吐、纳差等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症状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2组临床症状平均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641,P=0.000)。结论:四君子汤对HAART中高乳酸血症HIV/AIDS患者出现的乏力、四肢麻木、肌肉酸痛、恶心呕吐、纳差等临床症状具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高乳酸血症 加味四君子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定点治疗机构选择生育的HIV感染孕产妇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庞俊 刘冬梅 +2 位作者 韦淑珍 黄绍标 班子淇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5期190-192,共3页
目的了解选择生育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孕产妇的临床特点,探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工作模式。方法采用个案调查方法统计252例HIV感染孕产妇的相关资料,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HIV感染确证时间、HIV感染途径、首次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 目的了解选择生育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孕产妇的临床特点,探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工作模式。方法采用个案调查方法统计252例HIV感染孕产妇的相关资料,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HIV感染确证时间、HIV感染途径、首次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水平、进行母婴阻断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的时机,所生婴儿随访至12~18月龄进行HIV抗体检测,判断婴儿HIV感染情况。结果 HIV感染孕产妇以壮族为主占66.27%、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75.79%、无职业和灵活就业占78.57%、HIV感染确证时间以孕期为主占62.70%、经性途径感染比例高达100.00%,首次CD4细胞<200个/μl的艾滋病孕产妇占24.21%,孕前与孕期抗病毒治疗率占87.70%,产时抗病毒治疗率占12.30%,选择剖宫产分娩占53.97%,252例婴儿均为活产,100.00%给予人工喂养。截至2016年12月年满18月龄以上儿童有166例,其中HIV抗体检测结果阴性有162例、检测结果阳性确证HIV感染有2例、失访有1例、死亡有1例,校正后HIV母婴传播率为1.48%,其余86例18月龄以下儿童正在随访检测当中。结论早期发现HIV感染的妇女是HIV母婴阻断的关键,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无职业和灵活就业人员是预防HIV母婴传播的重点人群,适时规范的ART治疗,结合安全分娩和人工喂养,可以实现消除母婴传播HIV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临床特点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母婴阻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病毒药物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研究概况 被引量:10
6
作者 庞俊 黄绍标 《华夏医学》 CAS 2009年第4期779-782,共4页
关键词 艾滋病 抗病毒药物 母婴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误诊为艾滋病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念宁 黄绍标 农影星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20期1825-1825,共1页
关键词 疱疹病毒4型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例AIDS患者痰液卡氏肺孢子虫PCR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秦英梅 黄绍标 +4 位作者 林睿 何琦 汤卓 卢祥婵 吴念宁 《内科》 2012年第1期32-33,共2页
目的采用巢式PCR检测对AIDS患者痰液标本进行卡氏肺孢子虫检测,为AIDS患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价值。方法将我院感染科2008年1月至10月收治的具有呼吸道症状的99例AIDS患者痰液标本进行收集,将痰标本进行镜检,巢式PC... 目的采用巢式PCR检测对AIDS患者痰液标本进行卡氏肺孢子虫检测,为AIDS患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价值。方法将我院感染科2008年1月至10月收治的具有呼吸道症状的99例AIDS患者痰液标本进行收集,将痰标本进行镜检,巢式PCR扩增卡氏肺孢子虫基因,并且对99例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结果 99例AIDS患者中,临床诊断卡氏肺孢子虫仅2例;油镜下观察到卡氏肺孢子虫4例;PCR痰阳性共43例,取其中4例成功扩增出耶氏肺孢子菌基因。结论采用巢式PCR对AIDS患者痰液标本进行检测,可以早期诊断卡氏肺孢子虫,减少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患者的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巢式PCR 卡氏肺孢子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培训班教学总结与体会 被引量:2
9
作者 吴念宁 杜丽群 +1 位作者 黄绍标 吴锋耀 《内科》 2013年第1期81-82,共2页
自1981年世界上首次报告艾滋病以来已过了30年。对我国来说,前10年认为艾滋病离我们还遥远,上个世纪最后10年,随着艾滋病在特殊人群中的流行,人们才感到了一丝不安、恐惧。进入新世纪以来,艾滋病逐渐在普通人群中传播,发病数量也在迅速... 自1981年世界上首次报告艾滋病以来已过了30年。对我国来说,前10年认为艾滋病离我们还遥远,上个世纪最后10年,随着艾滋病在特殊人群中的流行,人们才感到了一丝不安、恐惧。进入新世纪以来,艾滋病逐渐在普通人群中传播,发病数量也在迅速增多。虽然我国整体仍为低流行,但在一些省份(包括广西)流行形势相当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治疗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职业暴露20例原因及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志满 杜丽群 +1 位作者 黄绍标 韦彩云 《内科》 2009年第4期536-537,共2页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职业暴露发生原因及结果,加强医务工作者的自身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性感染的发生。方法对20例HIV职业暴露的临床医护人员的暴露原因、方式、危险程度及防护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例职业暴露人员中,3例为临床医...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职业暴露发生原因及结果,加强医务工作者的自身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性感染的发生。方法对20例HIV职业暴露的临床医护人员的暴露原因、方式、危险程度及防护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例职业暴露人员中,3例为临床医生,16例为护士,1例检验师。针刺伤暴露15例,黏膜暴露4例,污染的利器划伤皮肤暴露1例。预防服药16例,未进行服药4例,经过连续5次检测,20例职业暴露人员均为HIV抗体阴性。结论医务人员重视自身防护和暴露后预防,是降低职业暴露及暴露后感染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桂南地区男男性行为人群HIV/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燕芬 黄绍标 《内科》 2016年第3期389-391,共3页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MSM)人群艾滋病病毒(HIV)/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情况并进行疗效评估。方法选取进行ART 1年的HIV/AIDS病人89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CD4+T淋巴细胞(...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MSM)人群艾滋病病毒(HIV)/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情况并进行疗效评估。方法选取进行ART 1年的HIV/AIDS病人89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及病毒载量抑制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89例HIV/AIDS病人基线CD4细胞计数为(233.9±151.5)个/μL;治疗3、6、9、12个月后的CD4细胞计数分别为(339.6±167.5)个/μL、(373.4±177.3)个/μL、(380.7±186.8)个/μL、(397.6±208.2)个/μL。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CD4细胞计数均高于基线CD4细胞计数(P均〈0.01);患者CD4细胞计数随治疗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加(F=13.517,P〈0.01)。ART 6个月后,基线CD4细胞计数水平〈50个/μL患者病毒载量抑制(〈20拷贝/m L)比例为50.00%,50~199个/μL、200~350个/μL、〉350个/μL患者病毒载量抑制比例分别为61.90%、60.71%、66.76%。基线CD4细胞计数不同水平病人病毒抑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T 12个月后,基线CD4细胞计数水平〈50个/μL患者病毒载量抑制比例为75.00%,50~199个/μL、200~350个/μL、〉350个/μL者病毒载量抑制比例分别为84.21%、80.76%、81.00%。基线CD4细胞计数不同水平病人的病毒抑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M人群中HIV/AIDS病人ART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病毒载量水平;对MSM人群HIV/AIDS病人开展ART有利于控制疫情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 抗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