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表面张力、稳态荧光猝灭和荧光分子探针技术研究了部分碱金属(锂、钠、钾)硫酸盐-十二烷基硫酸钠(Sod ium Dodecyl Su lfate SDS)-聚乙二醇(PEG)三元复合体系的聚集特性,发现加入碱金属硫酸盐后SDS仍以束缚胶束(bound m icelle)形式...采用表面张力、稳态荧光猝灭和荧光分子探针技术研究了部分碱金属(锂、钠、钾)硫酸盐-十二烷基硫酸钠(Sod ium Dodecyl Su lfate SDS)-聚乙二醇(PEG)三元复合体系的聚集特性,发现加入碱金属硫酸盐后SDS仍以束缚胶束(bound m icelle)形式与PEG发生团簇化作用.表面张力实验表明,外加碱金属硫酸盐浓度ce增加,体系的第一临界浓度c1渐次降低,而第二临界浓度c2略有增大,因而形成束缚胶束的浓度区间增宽;比饱和簇集量[Γ∞]随之增大,如加入50 mmol/L硫酸锂时,[Γ∞]增大了40%.稳态荧光猝灭实验表明,束缚胶束聚集数Nb随PEG浓度cp线性减小,却随SDS浓度c线性增大,并呈ce的单增函数关系;碱金属离子使Nb增大的能力按L i+<Na+<K+顺序增加,与碱金属水合离子半径减小的顺序相同.芘分子探针的荧光特性反映了束缚胶束的微环境极性随c和ce增加而减小,随cp增加而增大.展开更多
文摘采用表面张力、稳态荧光猝灭和荧光分子探针技术研究了部分碱金属(锂、钠、钾)硫酸盐-十二烷基硫酸钠(Sod ium Dodecyl Su lfate SDS)-聚乙二醇(PEG)三元复合体系的聚集特性,发现加入碱金属硫酸盐后SDS仍以束缚胶束(bound m icelle)形式与PEG发生团簇化作用.表面张力实验表明,外加碱金属硫酸盐浓度ce增加,体系的第一临界浓度c1渐次降低,而第二临界浓度c2略有增大,因而形成束缚胶束的浓度区间增宽;比饱和簇集量[Γ∞]随之增大,如加入50 mmol/L硫酸锂时,[Γ∞]增大了40%.稳态荧光猝灭实验表明,束缚胶束聚集数Nb随PEG浓度cp线性减小,却随SDS浓度c线性增大,并呈ce的单增函数关系;碱金属离子使Nb增大的能力按L i+<Na+<K+顺序增加,与碱金属水合离子半径减小的顺序相同.芘分子探针的荧光特性反映了束缚胶束的微环境极性随c和ce增加而减小,随cp增加而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