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幕民歌与时代语境互动关系研究——以“十七年时期”电影中的插曲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史博公 黄瑞璐 《音乐传播》 2016年第1期54-58,62,共6页
民歌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十七年时期"(1949~1966)的电影作品在运用民歌方面的成就颇为突出,这不仅增添了影片的娱乐兴味和视听色彩,而且还使影片的意识形态诉求得到了更为有效、更加广泛的传播。本文通过对若干个案的... 民歌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十七年时期"(1949~1966)的电影作品在运用民歌方面的成就颇为突出,这不仅增添了影片的娱乐兴味和视听色彩,而且还使影片的意识形态诉求得到了更为有效、更加广泛的传播。本文通过对若干个案的剖析及其传播语境的考察,深入探讨了"十七年时期"的电影在运用民歌(或利用民歌素材编创)方面的艺术特色和时代特征,并扼要阐释了它们在平衡政治理念与艺术水准方面的一些创作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时期电影 民歌 电影插曲 时代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叙事视野下香港新导演电影的现实表达 被引量:3
2
作者 黄瑞璐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61-66,共6页
近年来,香港新导演将触角伸至香港本土社会,关注时代巨轮和社会洪流下小人物的生存现状和心理变化,创作出一批社会写实佳作。他们的作品是香港现实主义电影的最新成果,在主题内容、叙事模式、文化意蕴上存在诸多共性。本文以创伤叙事理... 近年来,香港新导演将触角伸至香港本土社会,关注时代巨轮和社会洪流下小人物的生存现状和心理变化,创作出一批社会写实佳作。他们的作品是香港现实主义电影的最新成果,在主题内容、叙事模式、文化意蕴上存在诸多共性。本文以创伤叙事理论为切入点,从城市病症、价值断裂和身份失落三个角度横向分析香港新导演作品的现实表达,并在香港电影史序列中纵向比较新旧社会写实题材电影之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电影 创伤叙事 城市 价值 身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少数民族电影:成就·功能·策略——基于中国电影社会学视角的省思(1949—2019)
3
作者 史博公 黄瑞璐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9年第6期17-27,共11页
新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沿革历程由崛起(1949-1979)、复兴(1980-1991)、探索(1992-2000)、嬗变(2001-2019)四个阶段构成。70年来的传播实践表明,这类作品在落实中央民族政策、促进民族交流融合、传承民族文化遗产、推广现代文明理念... 新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沿革历程由崛起(1949-1979)、复兴(1980-1991)、探索(1992-2000)、嬗变(2001-2019)四个阶段构成。70年来的传播实践表明,这类作品在落实中央民族政策、促进民族交流融合、传承民族文化遗产、推广现代文明理念、塑造中华民族形象等方面,均有不容忽视的功能与价值。因此,我们必须从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来体认少数民族电影的当下意义和未来价值,同时还要从政策扶持、人才培育和多维传播三个方面入手,努力促进少数民族电影的存续和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电影 国家文化发展战略 中国电影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1930年代上海与香港电影的多元互动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黄瑞璐 《艺术探索》 2019年第1期121-128,共8页
1930年代,上海与香港电影经过转移、接收、分流、对抗、融合、改造等复杂过程,建构起中国电影的跨地流动格局。重写中国电影史是电影发展与研究的重要议题,应该摆脱狭隘的中原心态与激进民族主义的双重桎梏,以双向互动的视角,重新审视1... 1930年代,上海与香港电影经过转移、接收、分流、对抗、融合、改造等复杂过程,建构起中国电影的跨地流动格局。重写中国电影史是电影发展与研究的重要议题,应该摆脱狭隘的中原心态与激进民族主义的双重桎梏,以双向互动的视角,重新审视1930年代沪港电影的关系,追寻武侠神怪片南移、国粤语电影之争以及香港影人北上等历史事件中,被主流意识形态遮蔽的细节,勾勒出沪港双城电影互动的复杂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30 年代 沪港电影 互动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廉政题材电影的类型特征、美学形态与文化意蕴
5
作者 黄瑞璐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9-14,共6页
香港廉政题材电影(以下简称廉政片)是以展现廉政公署执法、揭露贪污腐败犯罪为主要内容的影片类型。1974年香港廉政公署的成立是廉政片标志性的起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迄今该题材电影累计约有十几部,且类型特征别具一格,美学、文化价... 香港廉政题材电影(以下简称廉政片)是以展现廉政公署执法、揭露贪污腐败犯罪为主要内容的影片类型。1974年香港廉政公署的成立是廉政片标志性的起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迄今该题材电影累计约有十几部,且类型特征别具一格,美学、文化价值丰富独特。令人遗憾的是,与此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却较为稀少。直至2019年《反贪风暴4》以7.8亿元的高票房问鼎清明节档期,廉政片才逐渐获得业界与学界更多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廉政公署 贪污腐败 美学形态 廉政 学术研究成果 清明节 类型特征 文化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