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建筑空间尺度的环境感知与能耗研究
被引量:5
- 1
-
-
作者
王莹莹
黄琼(指导)
张颀(指导)
-
机构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
出处
《建筑节能》
CAS
2020年第1期13-19,84,共8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700200).
-
文摘
面对全球环境污染与资源匮乏的危机,我国建筑设计新方针将"绿色"与"美观"共同纳入评价体系,未来建筑可持续发展方向必然是以较低的建筑能耗获得较高的环境质量。环境负荷与空间质量已成为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评价指标。但既有的绿色设计偏于关注建筑的技术节能手段,尚未重视空间与使用者感知间的复杂关系。以空间基本要素——尺度为切入点,结合空间环境感知实验与能耗模拟,建立数据模型,研究影响机制,探究其中的关系规律。
-
关键词
尺度
空间环境感知
节能建筑
-
Keywords
scale
space perception
energy-efficient building
-
分类号
TU201.5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
-
题名重型木结构建筑材料及构件的循环潜力研究
- 2
-
-
作者
孙启明
黄琼(指导)
葛修琪
-
机构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
出处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3年第7期125-130,共6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目标和效果导向的绿色建筑设计新方法与工具(2016YFC0700201)。
-
文摘
循环潜力代表建筑中的材料形成环状材料流的能力,即材料的利用效率。通过量化材料循环潜力及构件的可拆解性,探讨了重型木材与混凝土、重型木结构构件与混凝土构件的循环潜力差异。以Kajstaden住宅楼为例,利用Revit建模获取建筑准确的材料信息,结合材料循环数据库进行定量计算,并使用eco2soft工具评价环境影响,探究了重型木结构建筑与混凝土建筑的材料及构件在循环潜力、物质消耗、废弃物总量及全球变暖潜能值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重型木结构建筑材料及构件的循环潜力高于混凝土建筑,且可拆解性强,物质消耗总量和废弃物总量均不足混凝土建筑的三分之一,能够实现负碳排放,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为重型木结构建筑的材料选择、构件设计和循环潜力优化提供参考,同时从材料循环角度提出实现建筑领域碳中和及零废弃物的新思路。
-
关键词
重型木结构建筑
循环潜力
材料回收再利用
零废弃物
碳中和
-
Keywords
mass timber construction
recycling potential
material recycling
zero waste
carbon neutrality
-
分类号
TU2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