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橡胶混凝土道面温度变形规律实测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黄琴龙 张健 叶仕江 《交通科技》 2024年第5期46-51,共6页
通过室内试验对橡胶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的基本路用性能进行测定,并采用光纤光栅技术实测橡胶、普通混凝土道面的应变、温度,对比分析2种道面温度变形规律的差异。结果表明,橡胶混凝土的强度和模量低于普通混凝土,但韧性得到提升;道面应... 通过室内试验对橡胶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的基本路用性能进行测定,并采用光纤光栅技术实测橡胶、普通混凝土道面的应变、温度,对比分析2种道面温度变形规律的差异。结果表明,橡胶混凝土的强度和模量低于普通混凝土,但韧性得到提升;道面应变具有明显的温度滞回特性;橡胶混凝土道面的温度敏感性比普通混凝土道面高10%~16%,温度变形更大;橡胶混凝土道面的月度拟合斜率较普通混凝土道面低4%~12%,温度伸缩变形更小;橡胶混凝土道面的纵向翘曲变形更显著,两者横向翘曲应变接近;橡胶混凝土道面产生的温度应力更小,具有修筑大尺寸道面的潜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道面 橡胶混凝土 实测数据 温度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沥青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特性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2
作者 黄琴龙 古小明 +1 位作者 杨壮 杨传景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54-59,共6页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乳化沥青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特性与影响因素,以无侧限抗压强度为指标,分析了水泥和乳化沥青掺量、养生温度和延迟成型时间对混合料强度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混合料的强度预估模型,能有效预估乳化沥青水泥稳定碎石材料...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乳化沥青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特性与影响因素,以无侧限抗压强度为指标,分析了水泥和乳化沥青掺量、养生温度和延迟成型时间对混合料强度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混合料的强度预估模型,能有效预估乳化沥青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在不同龄期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水泥掺量的减小和乳化沥青掺量的增加都能明显降低混合料的强度;高温条件能有效促进混合料早期强度的形成;为保证工程质量,乳化沥青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时应采用最佳掺水量进行拌合,延迟成型时间应控制在2 h内,且应加强混合料早期(尤其是前14 d)的养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水泥稳定碎石 乳化沥青 强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煤公路黄土路基不均匀永久变形特性 被引量:3
3
作者 黄琴龙 杨传景 +1 位作者 韩秉烨 张翛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3-67,共5页
通过室内重复加载三轴试验,测试了24种工况条件下黄土路基永久变形与加载次数之间的关系;采用统计回归的方法对现有路基永久变形预估模型进行参数修正与标定;采用分层分条总和法计算了不同行车荷载及交通条件下的路基永久变形,得到了路... 通过室内重复加载三轴试验,测试了24种工况条件下黄土路基永久变形与加载次数之间的关系;采用统计回归的方法对现有路基永久变形预估模型进行参数修正与标定;采用分层分条总和法计算了不同行车荷载及交通条件下的路基永久变形,得到了路基顶面累积竖向永久变形沿道路横向的分布曲线。结果表明:与普通道路相比,运煤公路轻、重车辆分车道行驶引起的路基顶面竖向累积永久变形曲线在道路横断面上的分布形态呈"勺子"形,曲线曲率更大,差异变形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黄土路基 永久变形 空间状态 分布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沥青水泥稳定碎石的干缩性能 被引量:8
4
作者 黄琴龙 杨壮 李敏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92-98,共7页
采用千分表支架法对乳化沥青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干缩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水泥和乳化沥青掺量下混合料失水率、干缩应变和干缩系数等参数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乳化沥青的掺入可有效降低混合料的失水率,显著减小水泥稳定... 采用千分表支架法对乳化沥青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干缩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水泥和乳化沥青掺量下混合料失水率、干缩应变和干缩系数等参数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乳化沥青的掺入可有效降低混合料的失水率,显著减小水泥稳定碎石的干缩应变和干缩系数;混合料的干缩系数在施工初期变化较大,建议在乳化沥青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后两周内进行湿法养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工程 水泥稳定碎石 乳化沥青 收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沥青注浆修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脱空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黄琴龙 余路 +1 位作者 袁远 杨壮 《上海公路》 2015年第2期1-4,20,共5页
通过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热沥青注浆修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脱空效果进行了全面的评价。结果表明,热沥青注浆修复技术能有效消除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脱空,改善脱空处应力状态,明显降低路面开裂的概率,较水泥基注浆... 通过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热沥青注浆修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脱空效果进行了全面的评价。结果表明,热沥青注浆修复技术能有效消除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脱空,改善脱空处应力状态,明显降低路面开裂的概率,较水泥基注浆是一种更好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脱空修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沥青注浆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脱空 修复效果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共振碎石化技术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15
6
作者 黄琴龙 杨壮 余路 《交通科技》 2017年第1期31-33,共3页
结合海南省G98环岛高速公路大修工程,对旧水泥路面共振碎石化技术的设备参数与施工流程进行了介绍。通过试坑开挖、颗粒筛分、弯沉检测和不同层位的承载板试验等措施,对高速公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共振碎石化效果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水泥混凝土路面 共振碎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政道路横向开挖与纵向开挖病害差异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黄琴龙 叶仕江 +1 位作者 陈东军 吕荔炫 《上海公路》 2019年第4期14-19,M0002,共7页
通过对我国某地多条道路进行调研,总结了横向开挖与纵向开挖的道路病害种类及特征,并通过落锤式弯沉仪测定路面弯沉值,评价其承载能力,建立ABAQUS有限元模型对横向开挖与纵向开挖的路表沉降、基层底部最大拉应力和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进... 通过对我国某地多条道路进行调研,总结了横向开挖与纵向开挖的道路病害种类及特征,并通过落锤式弯沉仪测定路面弯沉值,评价其承载能力,建立ABAQUS有限元模型对横向开挖与纵向开挖的路表沉降、基层底部最大拉应力和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横向开挖与纵向开挖的病害类型与损坏程度有较大不同,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两者的路表沉降和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差异显著,基层层底拉应力差异较小,在设计和施工时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开挖 沟渠开挖 沟槽回填 管道工程 道路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MATLAB拟合土-水特征曲线经验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黄琴龙 宾雪阳 +2 位作者 张家科 郭忠旭 周钟钧 《交通科技》 2021年第5期6-9,共4页
土-水特征曲线是描述非饱和土特性的一个关键性曲线,在道基健康监测中十分重要。为了研究在实际机场道基健康状态监测中利用不同的经验模型对土-水特征曲线的拟合效果,文中对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填挖交界区域重点监测断面道基通过采集地基... 土-水特征曲线是描述非饱和土特性的一个关键性曲线,在道基健康监测中十分重要。为了研究在实际机场道基健康状态监测中利用不同的经验模型对土-水特征曲线的拟合效果,文中对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填挖交界区域重点监测断面道基通过采集地基基质吸力与体积含水率等数据,基于MATLAB内置函数lsqcurvefit对常用经验模型Van Genuchten模型、Gardner模型、Fredlund-Xing模型和Brooks-Corey模型进行该区域土-水特征曲线拟合,测算各模型的拟合曲线系数并对比其拟合效果。结果表明,Van Genuchten模型与Fredlund-Xing模型拟合精度较高,可用于实际机场道基健康状态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水特征曲线 机场道基 地基基质吸力 模型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沥青对水泥稳定碎石力学性能影响的微观机理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黄琴龙 崔博恩 权晨嘉 《交通科技》 2023年第1期88-91,共4页
乳化沥青水泥稳定碎石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特性联系紧密。为进一步研究混合料力学性能的演变规律,文中首先通过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能谱分析(EDS)探究其微观形态结构和物相组成,其次通过无侧限抗压试验、弯曲试验和干缩试验,分析乳化沥青... 乳化沥青水泥稳定碎石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特性联系紧密。为进一步研究混合料力学性能的演变规律,文中首先通过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能谱分析(EDS)探究其微观形态结构和物相组成,其次通过无侧限抗压试验、弯曲试验和干缩试验,分析乳化沥青对水泥稳定碎石宏观特性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其微观结构组成和形貌特征对宏观性能演变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乳化沥青破乳行为和水泥水化反应同时进行,产生由沥青薄膜与水泥水化产物交织形成的絮状胶体,并进一步和针状水泥水化晶体骨架结构交织形成复杂致密的空间网络结构,从而降低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并提高其弯拉能力和收缩变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水泥稳定碎石 乳化沥青 微观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参照系统的基准网及其应用
10
作者 黄琴龙 郭林泉 王一如 《上海公路》 1999年第B11期72-76,共5页
本文简介了线性参照系统的概念,给出了线性参照系统下基准网的概念及布设方法,并在上海公路设施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中得到应用。
关键词 线性参照系统 基准网 地理信息系统 LRS 公路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波方程的道面水膜厚度动态演变研究
11
作者 黄琴龙 吴鸣涛 蔡爵威 《交通科技》 2023年第6期76-80,共5页
水膜对道面抗滑性能影响显著,精确、实时、全面的道面水膜厚度信息,有助于保障飞机滑跑安全,防范重大湿滑风险。文中基于运动波方程和水力学基础理论,结合道面纹理、横纵坡排水和实时降雨强度等动态时空信息,提出道面水膜厚度求解的基... 水膜对道面抗滑性能影响显著,精确、实时、全面的道面水膜厚度信息,有助于保障飞机滑跑安全,防范重大湿滑风险。文中基于运动波方程和水力学基础理论,结合道面纹理、横纵坡排水和实时降雨强度等动态时空信息,提出道面水膜厚度求解的基本控制方程。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Preissmann法和MacCormack法进行动态求解,并在恒定降雨强度和变化降雨强度2种条件下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在恒定降雨强度下,水膜厚度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54 mm,平均相对误差为14.9%,两者吻合度高;在变化降雨强度下,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水膜厚度的动态演变特征,均方根误差为0.17 mm;在求解速度上,MacCormack法耗时仅为Preissmann法的56.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工程 抗滑性能 水膜厚度 动态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点移动速度的视认距离确定方法
12
作者 黄琴龙 梁家豪 张芳燕 《上海公路》 2022年第2期79-84,M0006,共7页
视认距离法是研究隧道入口行车安全的重要研究方法。基于驾驶员正常驾驶中,不同眼动行为的区别,利用眼动仪采集的视点坐标,提出了一种确定实车实验中视认距离的方法。利用典型实验数据,通过视点坐标的速度变化,确定开始发现障碍物的时刻... 视认距离法是研究隧道入口行车安全的重要研究方法。基于驾驶员正常驾驶中,不同眼动行为的区别,利用眼动仪采集的视点坐标,提出了一种确定实车实验中视认距离的方法。利用典型实验数据,通过视点坐标的速度变化,确定开始发现障碍物的时刻,即开始视认的时刻。通过眼动仪前置摄像头视频,确定障碍物经过驾驶员的时刻。两时刻作差,得出从发现障碍物到经过障碍物的时间,乘车辆匀速行驶的速度,得出视认距离。该方法充分利用了眼动仪的视点采集技术,为研究自然驾驶实验中的驾驶员视认行为,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入口安全 眼动行为 视点移动速度 视认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流固相互作用的加筋土路基力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曾四平 凌建明 +2 位作者 黄琴龙 阙云 王仕传 《公路工程》 2007年第6期14-18,共5页
分析了在考虑土体中流体与土体相互作用情况下加筋土路基的力学行为,先利用Biot固结理论说明了土体中流体与土体相互作用的机理,再通过数值计算比较在考虑流固相互作用及不考虑流固相互作用两种情况下,路基的侧向位移、沉降、土体中应... 分析了在考虑土体中流体与土体相互作用情况下加筋土路基的力学行为,先利用Biot固结理论说明了土体中流体与土体相互作用的机理,再通过数值计算比较在考虑流固相互作用及不考虑流固相互作用两种情况下,路基的侧向位移、沉降、土体中应力变化及筋材的应变等特点,并与试验路的测试数据相比较,结果表明,考虑流固相互作用的分析与实际情况更相吻合。所以,在今后的加筋土路基的力学行为分析中,应计入流固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成果对加筋土路基的工程实际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土路基 固结 有限差分法 流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载作用下加筋土路基的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凌建明 曾四平 +2 位作者 黄琴龙 阙云 王仕传 《中南公路工程》 2007年第2期1-4,18,共5页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动力荷载作用下加筋土路基的计算模型,该模型的土体采用动载作用下基于SMP(Spatial mobilized Plane)破坏准则的弹塑性动本构关系进行模拟,加筋材料的本构模型采用非线性多项式进行描述,筋土的相互...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动力荷载作用下加筋土路基的计算模型,该模型的土体采用动载作用下基于SMP(Spatial mobilized Plane)破坏准则的弹塑性动本构关系进行模拟,加筋材料的本构模型采用非线性多项式进行描述,筋土的相互作用采用双弹簧界面模型来模拟。模型中的参数可以通过常规的土工试验获得。基于该模型的数值分析与实测试验值进行了对比,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应用于工程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土 动本构模型 双弹簧界面模型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基处治土回弹模量预估 被引量:1
15
作者 夏宁 黄琴龙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26-28,共3页
路基土回弹模量对路面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水泥砂作为路基处治土,通过室内回弹模量试验,基于试验数据,建立水泥砂的回弹模量与压实度、水泥含量的预估方程,为其回弹模量的预估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室内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实测值与... 路基土回弹模量对路面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水泥砂作为路基处治土,通过室内回弹模量试验,基于试验数据,建立水泥砂的回弹模量与压实度、水泥含量的预估方程,为其回弹模量的预估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室内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实测值与预估值较好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长江口细砂 水泥砂 回弹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敦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岩 黄琴龙 《西部交通科技》 2012年第10期12-16,共5页
文章以道路材料实验室为依托,通过中海油AH-70#基质沥青、布敦岩沥青(BRA)、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对比试验,研究以干法掺入不同BRA掺量的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综合路用性能。结果表明:布敦岩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低温性能明显... 文章以道路材料实验室为依托,通过中海油AH-70#基质沥青、布敦岩沥青(BRA)、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对比试验,研究以干法掺入不同BRA掺量的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综合路用性能。结果表明:布敦岩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低温性能明显优于基质沥青混合料;当BRA掺量为3%时,混合料各项指标均已接近或达到了SBS改性沥青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而当掺量从3%增加到4%时,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水稳性能均有所降低,因此,工程应用中的布敦岩沥青掺量宜在3%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敦岩沥青(BRA) 沥青混合料 路用性能 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输地理信息系统(GIS-T)中的动态分段技术
17
作者 郭林泉 黄琴龙 王一如 《上海公路》 1999年第4期36-38,共3页
本文比较了固定分段法、可变分段法及动态分段法,介绍了一种通用的线性数据模型及动态分段的算法,并指出了该算法的不足及动态分段的适用范围。
关键词 道路运输 交通管理 GIS 地理 信息系统 动态分段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沥青注浆应用于路面修复工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曹亚东 黄琴龙 +2 位作者 陈海燕 柴冲冲 乐海淳 《上海公路》 2015年第4期1-4,8,共4页
沥青注浆具有快速、稳定性好的特点。介绍了注浆加固设计要求,沥青注浆材料要求及推荐材料,沥青注浆修复施工要求及工序以及注浆工后检定,全过程控制提高施工安全性及施工质量。应用该工法进行试验段施工并取得理想效果。
关键词 沥青注浆 快速修复 路面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旧路拓宽工程的路基拓宽设计方法浅议 被引量:1
19
作者 匡达人 黄琴龙 钱劲松 《上海公路》 2005年第3期10-14,4,共5页
本文通过对公路拓宽工程国内外相关资料以及上海、重庆等地实体工程的调查研究,对其典型病害和损坏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新老路基差异变形形成和其对路面结构响应方面作了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路基稳定为前提,新老路基不协调变... 本文通过对公路拓宽工程国内外相关资料以及上海、重庆等地实体工程的调查研究,对其典型病害和损坏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新老路基差异变形形成和其对路面结构响应方面作了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路基稳定为前提,新老路基不协调变形控制为核心的路基拓宽设计理论,并在实体工程中得到较好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路拓宽 差异变形 结构响应 公路拓宽工程 路基拓宽 设计方法 旧路 系统研究 损坏机理 路基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载预压塑料排水板加固软土地基试验研究
20
作者 张朋 黄琴龙 《西部交通科技》 2011年第12期35-39,共5页
文章以我国东部沿海某新建机场地基处理工程为背景,通过动态监测加固地基的地表沉降、差异沉降、分层沉降、侧向变形、地下水位及孔隙水压力,探讨超载预压塑料排水板加固软土地基的变形规律及效果,为类似工程的优化设计和安全施工提供... 文章以我国东部沿海某新建机场地基处理工程为背景,通过动态监测加固地基的地表沉降、差异沉降、分层沉降、侧向变形、地下水位及孔隙水压力,探讨超载预压塑料排水板加固软土地基的变形规律及效果,为类似工程的优化设计和安全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载预压 塑料排水板 软土地基 加固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