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备方法对高节竹笋头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理化与功能特性影响
1
作者 吴鸿亿 黄玲冬 +3 位作者 刘奇 朱秋昊 彭道成 赵峰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8-266,共9页
该研究以高节竹笋头为原料,采用超声-微波法、超声-酶法、微波-酶法、超声-微波联合酶法4种方法制备了笋头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评价了不同提取方法对SDF理化性质和功能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4种方法制备的... 该研究以高节竹笋头为原料,采用超声-微波法、超声-酶法、微波-酶法、超声-微波联合酶法4种方法制备了笋头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评价了不同提取方法对SDF理化性质和功能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4种方法制备的SDF均属于天然纤维素Ⅰ型。不同提取方法对SDF中官能团的组成没有影响,但对理化性质和降血糖血脂活性有显著影响。超声-微波联合酶法制备的SDF具有更疏松多孔的结构,并表现出最高的持水力[(1.39±0.06)g/g]、持油力[(3.87±0.20)g/g]、膨胀力[(21.76±1.05)mL/g]、溶解性[(86.69±0.62)%],增强了对胆固醇、胆酸盐的吸附能力以及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胰脂肪酶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物理法联合生物法是制备可溶性膳食纤维的较好方法,其中超声-微波联合酶法最佳。该研究结果可为竹笋在功能性食品开发等领域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节竹笋头 可溶性膳食纤维 理化性质 结构表征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州零售淡水鱼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状况与特征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力 丁国英 +4 位作者 朱秋昊 刘奇 黄玲冬 肖国生 赵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42-248,共7页
为了解万州零售淡水鱼中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污染状况、血清型、耐药性及亲缘关系,于2022年—2023年采集万州零售淡水鱼共141份,根据GB 4789.7—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分离Vp... 为了解万州零售淡水鱼中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污染状况、血清型、耐药性及亲缘关系,于2022年—2023年采集万州零售淡水鱼共141份,根据GB 4789.7—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分离Vp和定量,PCR法特异性扩增tlh、tdh、trh、toxR、pirA、T3SS1、T3SS2和T3SS2基因,用多重PCR检测血清型,纸片扩散法检测耐药性以及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序列(enterobacterial repetitive intergenic consensus, ERIC)-PCR分析亲缘关系。结果显示,141份样品中总污染率为38.3%,阳性样品定量范围为1.5~1 100 MPN/g,花鲢污染率最高(66.7%)。Vp受季节和温度的影响,夏季污染率最高(57.1%)。54株Vp全部携带tlh、toxR和T3SS1基因,1株同时携带tdh和T3SS2α基因,未检测到trh、pirA和T3SS2β基因。血清分布较分散,分为9个O群,O1为优势群(33.3%)。54株Vp对苯唑西林、青霉素和氨苄西林耐药率分别为:100%、98.1%和90.7%,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庆大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100%敏感。ERIC-PCR分析表明,存在与临床分离株有遗传相似的致病菌株。该研究结果可为淡水鱼养殖、消费和临床治疗Vp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淡水鱼 毒力基因 血清型 耐药性 ERIC-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类中诺如病毒的赋存特性与消减控制研究进展
3
作者 蔡亦杨 赵峰 黄玲冬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3年第3期53-59,共7页
诺如病毒(Norovirus,NoVs)是引起人类非细菌性急性肠胃炎的主要病原体,贝类是NoVs传播的主要载体,食用NoVs污染的贝类易造成食源性疾病,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已有研究结果表明,贝类中有类似人类组织血型抗原的NoVs受体,易与诺如病毒结合,... 诺如病毒(Norovirus,NoVs)是引起人类非细菌性急性肠胃炎的主要病原体,贝类是NoVs传播的主要载体,食用NoVs污染的贝类易造成食源性疾病,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已有研究结果表明,贝类中有类似人类组织血型抗原的NoVs受体,易与诺如病毒结合,常规的贝类净化加工方法很难将NoVs从贝类体内除去。本研究总结分析了贝类中NoVs的积累、NoVs的分布及季节性、NoVs与贝类的结合机制等,总结了贝类中诺如病毒的赋存特性,综述了贝类中诺如病毒消减控制的最新进展,旨在建立有效可行的贝类中诺如病毒的消减控制技术,最终为保障消费者贝类食用安全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贝类 赋存特性 消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