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分析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患者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后房水细胞因子浓度的改变及房水细胞因子与相关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影响wAMD患者抗VEGF治疗敏感性的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于广州中医药大...目的通过分析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患者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后房水细胞因子浓度的改变及房水细胞因子与相关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影响wAMD患者抗VEGF治疗敏感性的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wAMD患者(观察组)和白内障患者(对照组)各30例(30眼),分别收集两组患者研究期间房水,用微球悬浮阵列技术(Luminex200TM)进行房水细胞因子浓度检测。同时分析观察组患者连续2次抗VEGF(雷珠单抗或康柏西普)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与房水细胞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抗VEGF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房水中白细胞介素-8(IL-8)、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iopoietin-like protein 4,ANGPTL4)、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两组患者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白细胞介素-6(IL-6)、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细胞因子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抗VEGF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房水中VEGF-A浓度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589,P<0.001);连续2个月抗VEGF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视力提高,CMT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抗VEGF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房水中PDGF-BB浓度与视力呈负相关(r=-0.413、-0.508,均为P<0.05),治疗1个月后MCP-1、IL-6、ANGPTL4浓度与CMT均呈正相关(r=0.743、0.552、0.566,均为P<0.05)。结论房水细胞因子IL-8、MCP-1、ANGPTL4可能参与wAMD疾病的发生,抗VEGF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视力及减轻黄斑水肿,其中视力恶化可能与房水细胞因子PDGF-BB浓度有关,而房水细胞因子MCP-1、IL-6、ANGPTL4浓度可能与黄斑水肿有关。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患者院前冲动共计行为对院内激越症状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0例精神分裂患者,根据患者院前是否存在冲动攻击行为分为攻击行为组(n=40例)和无攻击行为组(n=40例),比较两组患者...目的探讨精神分裂患者院前冲动共计行为对院内激越症状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0例精神分裂患者,根据患者院前是否存在冲动攻击行为分为攻击行为组(n=40例)和无攻击行为组(n=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激越症状的发生率,并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的兴奋因子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指数及病程上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攻击行为组患者激越症状的发生率为34例(85.00%),无攻击行为组患者激越症状的发生率为19例(47.5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患者的M O A S各因子及总分与P A N S S-E C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精神分裂患者院前冲动攻击行为是导致患者院内出现激越症状的重要因素。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通过分析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患者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后房水细胞因子浓度的改变及房水细胞因子与相关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影响wAMD患者抗VEGF治疗敏感性的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wAMD患者(观察组)和白内障患者(对照组)各30例(30眼),分别收集两组患者研究期间房水,用微球悬浮阵列技术(Luminex200TM)进行房水细胞因子浓度检测。同时分析观察组患者连续2次抗VEGF(雷珠单抗或康柏西普)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与房水细胞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抗VEGF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房水中白细胞介素-8(IL-8)、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iopoietin-like protein 4,ANGPTL4)、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两组患者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白细胞介素-6(IL-6)、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细胞因子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抗VEGF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房水中VEGF-A浓度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589,P<0.001);连续2个月抗VEGF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视力提高,CMT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抗VEGF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房水中PDGF-BB浓度与视力呈负相关(r=-0.413、-0.508,均为P<0.05),治疗1个月后MCP-1、IL-6、ANGPTL4浓度与CMT均呈正相关(r=0.743、0.552、0.566,均为P<0.05)。结论房水细胞因子IL-8、MCP-1、ANGPTL4可能参与wAMD疾病的发生,抗VEGF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视力及减轻黄斑水肿,其中视力恶化可能与房水细胞因子PDGF-BB浓度有关,而房水细胞因子MCP-1、IL-6、ANGPTL4浓度可能与黄斑水肿有关。
文摘目的探讨精神分裂患者院前冲动共计行为对院内激越症状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0例精神分裂患者,根据患者院前是否存在冲动攻击行为分为攻击行为组(n=40例)和无攻击行为组(n=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激越症状的发生率,并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的兴奋因子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指数及病程上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攻击行为组患者激越症状的发生率为34例(85.00%),无攻击行为组患者激越症状的发生率为19例(47.5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患者的M O A S各因子及总分与P A N S S-E C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精神分裂患者院前冲动攻击行为是导致患者院内出现激越症状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