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环境Al-Zn-In-Mg-Ti牺牲阳极腐蚀防护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黄燕滨 刘学斌 +3 位作者 丁华东 宋高伟 陈学荣 张其勇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0年第5期46-48,72,共4页
以Al-Zn-In-Mg-Ti牺牲阳极为研究对象,在海洋环境下做车辆的牺牲阳极腐蚀防护试验。采用电位自动记录仪采集浸入海水期间车体的动态电位,绘制时间-电位(t-E)曲线图,并分析数据;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对牺牲阳极试样... 以Al-Zn-In-Mg-Ti牺牲阳极为研究对象,在海洋环境下做车辆的牺牲阳极腐蚀防护试验。采用电位自动记录仪采集浸入海水期间车体的动态电位,绘制时间-电位(t-E)曲线图,并分析数据;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对牺牲阳极试样表面腐蚀形貌及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Al-Zn-In-Mg-Ti牺牲阳极增加了车体电位的稳定性,使车体电位部分极化到-800 mV;车体电位达到平衡的时间为7 min,加速了车体电位达到平衡的时间;Al-Zn-In-Mg-Ti牺牲阳极腐蚀产物在表面形成致密氧化层,并在干湿交替的作用下形成龟裂的裂纹,阻止了牺牲阳极的进一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牺牲阳极 阴极保护 动态电位 腐蚀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涂层性能影响因素及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黄燕滨 邵新海 +1 位作者 宋高伟 仲流石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2年第1期90-93,共4页
为了提高Al2O3陶瓷涂层的综合性能,对陶瓷涂层性能影响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设计。以磨损量、结合强度和耐腐蚀性为评价指标,得出了在Al2O3陶瓷颗粒粒径为160目,颗粒填入量为125%,涂层厚度为1 mm时,综合性能最好。同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D... 为了提高Al2O3陶瓷涂层的综合性能,对陶瓷涂层性能影响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设计。以磨损量、结合强度和耐腐蚀性为评价指标,得出了在Al2O3陶瓷颗粒粒径为160目,颗粒填入量为125%,涂层厚度为1 mm时,综合性能最好。同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技术推算出胶粘剂体系的最佳固化工艺为50℃(1h)→100℃(2 h)→225℃(1h);采用磷酸阳极化(PAA)方法对铝合金基体表面进行处理,使其与涂层之间获得最好的结合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涂层 正交试验 差示扫描量热(DSC) 磷酸阳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极氧化在铝合金表面粘接技术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19
3
作者 黄燕滨 仲流石 +1 位作者 宋高伟 李晓明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2年第3期71-74,共4页
铝及其合金以优良的特性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建筑、交通、机械制造等领域,作为结构材料需要进行粘接的场合也越来越多。铝合金构件在粘接前需进行表面预处理以提高其表面的粘接性能。介绍了阳极氧化在改善铝合金表面粘接性能方面的应用,并... 铝及其合金以优良的特性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建筑、交通、机械制造等领域,作为结构材料需要进行粘接的场合也越来越多。铝合金构件在粘接前需进行表面预处理以提高其表面的粘接性能。介绍了阳极氧化在改善铝合金表面粘接性能方面的应用,并对其特点、成膜机理、膜层结构及粘接性能等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极氧化 铝合金 表面粘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两栖车辆腐蚀现状及腐蚀综合控制技术 被引量:6
4
作者 黄燕滨 周科可 +2 位作者 巴国召 时小军 刘谦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91-1298,共8页
针对两栖车辆在海洋环境下的使用情况,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两栖车辆在海洋环境下的腐蚀情况,并针对腐蚀问题和规律,提出两栖车辆腐蚀综合控制的理论及防腐设计原则。重点介绍了两栖车辆Al-Zn-In-Mg-Ga-Mn六元牺牲阳极材料、陶瓷型耐磨蚀涂... 针对两栖车辆在海洋环境下的使用情况,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两栖车辆在海洋环境下的腐蚀情况,并针对腐蚀问题和规律,提出两栖车辆腐蚀综合控制的理论及防腐设计原则。重点介绍了两栖车辆Al-Zn-In-Mg-Ga-Mn六元牺牲阳极材料、陶瓷型耐磨蚀涂层、复合防腐涂覆层、异种金属电位匹配、高分子密封防腐等专项腐蚀防护技术,提出树立全系统和全过程腐蚀综合控制的思想,制定以预防、控制和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工艺规程,构建腐蚀控制维修保障的配套技术手段,从顶层完善工腐蚀控制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两栖车辆 腐蚀控制 海洋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环境下7A52铝合金电偶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黄燕滨 徐可可 陈学荣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0年第6期186-189,共4页
通过电偶序测试,对3.5%(质量分数)NaCl水溶液中7A52的腐蚀倾向进行了预测;通过对不同金属耦合的电偶电流与电偶电压的测试,验证了阳极电偶腐蚀效应,得到了电偶腐蚀过程受阴极控制的结论;通过对7A52与5A06在不同面积比情况下偶合电偶电... 通过电偶序测试,对3.5%(质量分数)NaCl水溶液中7A52的腐蚀倾向进行了预测;通过对不同金属耦合的电偶电流与电偶电压的测试,验证了阳极电偶腐蚀效应,得到了电偶腐蚀过程受阴极控制的结论;通过对7A52与5A06在不同面积比情况下偶合电偶电流的测试,发现电偶电流与面积比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A52 电偶腐蚀 面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的特性及其在防腐涂层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黄燕滨 黄俊雄 王期超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7年第6期22-25,共4页
综述了碳纳米管的结构、性能、制备方法和应用,并简要叙述了碳纳米管的发展历程。着重介绍了碳纳米管在防腐涂层中的研究和应用,其主要应用有化学复合镀、电镀和涂料。最后分析了碳纳米管在腐蚀领域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碳纳米管 腐蚀 化学复合镀 电镀 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电位的测定与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黄燕滨 宋高伟 +2 位作者 丁华东 刘学斌 边飞龙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1年第3期82-85,共4页
采取连续实车监测的方法,对安装不同材料牺牲阳极的两栖车辆的车体电位进行了采集。通过数据整理和分析得出,五元和六元牺牲阳极保护方案都不能够为车辆提供足够的保护电位,但是五元要比六元牺牲阳极的极化速度慢。与五元牺牲阳极相比较... 采取连续实车监测的方法,对安装不同材料牺牲阳极的两栖车辆的车体电位进行了采集。通过数据整理和分析得出,五元和六元牺牲阳极保护方案都不能够为车辆提供足够的保护电位,但是五元要比六元牺牲阳极的极化速度慢。与五元牺牲阳极相比较,六元牺牲阳极更适合应用于干湿交替特点的两栖车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体电位 牺牲阳极 极化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制紧固件稀土镧改性渗锌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黄燕滨 黄俊雄 +1 位作者 王期超 卢士勇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7年第8期60-64,共5页
目的提高车辆钢制紧固件在海洋环境中的腐蚀防护能力。方法借助稀土元素对渗锌层的改性作用,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了渗锌剂配方和工艺参数,制备出性能更为优异的稀土改性渗锌层。结果稀土改性优化渗锌工艺参数为(质量分数):La_2(NO_3)_3... 目的提高车辆钢制紧固件在海洋环境中的腐蚀防护能力。方法借助稀土元素对渗锌层的改性作用,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了渗锌剂配方和工艺参数,制备出性能更为优异的稀土改性渗锌层。结果稀土改性优化渗锌工艺参数为(质量分数):La_2(NO_3)_3 1%,Zn粉70%,CO(NH_2)_2 2%,Al_2O_3 27%,加热温度为460℃,保温时间为2 h。与常用渗锌剂制备的渗锌层相比,稀土改性渗锌层更为均匀、致密、光滑。结论渗层厚度提高了107.3%,对腐蚀介质起到更为优异的阻滞作用,耐蚀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锌 稀土 正交试验 紧固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Ga铝基牺牲阳极在干湿交替环境下的行为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宋高伟 黄燕滨 +2 位作者 丁华东 巴国召 闫永贵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22,共5页
研究了Ga含量对Al-Zn-In-Mg-Ga-Mn牺牲阳极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其在干湿交替条件下的活化机制。结果表明:Ga含量在0.02%(质量分数)时,Al-Zn-In-Mg-Ga-Mn牺牲阳极在干湿交替环境下综合电化学性能最佳。金相组织观察和腐蚀产物EDS分析得出,随... 研究了Ga含量对Al-Zn-In-Mg-Ga-Mn牺牲阳极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其在干湿交替条件下的活化机制。结果表明:Ga含量在0.02%(质量分数)时,Al-Zn-In-Mg-Ga-Mn牺牲阳极在干湿交替环境下综合电化学性能最佳。金相组织观察和腐蚀产物EDS分析得出,随着Ga含量的增加,Ga在晶界处富集,由于Ga的活化作用,晶界处优先溶解造成晶粒的脱落,电流效率急剧下降;活性元素Ga和In在溶解反应时发生共同沉积现象,破坏了基体表面氧化膜的完整性和致密性,有效地维持了阳极的活性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In-Mg-Ga-Mn牺牲阳极 电化学性能 干湿交替 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栖车辆Al-Zn-In-Mg-Ti牺牲阳极的保护性能
10
作者 宋高伟 黄燕滨 +3 位作者 丁华东 刘学斌 徐可可 边飞龙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4-76,9,共3页
两栖车辆工作在高温、干湿交替的环境中,腐蚀十分严重,常用牺牲阳极和防腐蚀涂层技术进行阴极保护。采用交流阻抗技术、失重法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自腐蚀、自放电条件下,两栖车辆Al-Zn-In-Mg-Ti牺牲阳极的溶解性能和对阴极材料的保护... 两栖车辆工作在高温、干湿交替的环境中,腐蚀十分严重,常用牺牲阳极和防腐蚀涂层技术进行阴极保护。采用交流阻抗技术、失重法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自腐蚀、自放电条件下,两栖车辆Al-Zn-In-Mg-Ti牺牲阳极的溶解性能和对阴极材料的保护性能。结果表明:自放电下Al-Zn-In-Mg-Ti牺牲阳极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阴极材料的腐蚀速率,但保护效果不理想,牺牲阳极的活化性能一般,腐蚀产物不易脱落,但有基体晶粒脱落;自腐蚀下Al-Zn-In-Mg-Ti牺牲阳极受表面腐蚀产物和氧化膜影响,活性点随着自腐蚀的进行不断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防护 牺牲阳极 Al-Zn-In-Mg-Ti合金 两栖车辆 电化学阻抗 腐蚀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我国RFID编码标准化的思考
11
作者 黄燕滨 王艳春 《中国标准化》 2008年第3期14-16,共3页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与其他自动识别技术相比,射频识别技术具有可非接触识别(识读距离可以从十厘米到几十米)、可识读高速运动物体,抗恶劣环境、保密...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与其他自动识别技术相比,射频识别技术具有可非接触识别(识读距离可以从十厘米到几十米)、可识读高速运动物体,抗恶劣环境、保密性强、可同时识别多个识别对象等突出特点,随着RFID技术的不断成熟及标签成本的大幅度下降,这使得射频识别技术目前备受全球关注,因此成为目前发展比较迅速的自动识别技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FID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 标准化 自动识别技术 编码 高速运动物体 抗恶劣环境 非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A52铝合金干湿交替情况下电偶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伟 黄燕滨 +2 位作者 徐可可 周科可 东晓林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6年第2期24-29,共6页
目的研究海洋环境下7A52铝合金在干湿周浸使用过程中的电偶腐蚀现象。方法实验配制3.5%的Na Cl水溶液浸泡试样,实验周期为504 h,全浸试样作为对比试样,在实验周期内一直浸泡在Na Cl水溶液中。测试试样干湿周浸情况下7A52与5A06,38Cr Si... 目的研究海洋环境下7A52铝合金在干湿周浸使用过程中的电偶腐蚀现象。方法实验配制3.5%的Na Cl水溶液浸泡试样,实验周期为504 h,全浸试样作为对比试样,在实验周期内一直浸泡在Na Cl水溶液中。测试试样干湿周浸情况下7A52与5A06,38Cr Si之间的电偶电流及电偶电压,使用SEM分析腐蚀后的表面形貌。结果 7A52-5A06干湿周浸试样电偶电流变化不大,全浸试样电偶电流较初期变化较大,后期电偶电流的大小只有初期电偶电流大小的1/8左右,7A52-38Cr Si全浸试样与干湿交替情况下电偶电流基本相同。随着试验的进行,干湿交替及全浸情况下电偶电流的差异逐渐变大,电偶电流增大约为实验初期的10倍;全浸情况下试样表面腐蚀产物较致密,干湿周浸情况下腐蚀产物较为疏松。结论在3.5%的Na Cl水溶液干湿周浸情况下,7A52-5A06,7A52-38Cr Si的平均电偶腐蚀速度要大于全浸状态下的平均电偶腐蚀速度,干湿周浸情况下,7A52-5A06,7A52-38Cr Si腐蚀后试样表面形态具有较大差异,5A06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的耐腐蚀性要好于7A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A52 电偶腐蚀 干湿周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的特性及其在金属防护层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黄燕滨 黄俊雄 王期超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6-100,共5页
石墨烯以其优异的综合性能、良好的化学惰性以及对腐蚀因素的物理隔离和屏蔽,使其在材料防腐蚀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综述了石墨烯的结构、性能、制备方法和应用,着重围绕复合电镀层、CVD法薄膜及防腐蚀涂层介绍了石墨烯在材料防腐蚀中... 石墨烯以其优异的综合性能、良好的化学惰性以及对腐蚀因素的物理隔离和屏蔽,使其在材料防腐蚀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综述了石墨烯的结构、性能、制备方法和应用,着重围绕复合电镀层、CVD法薄膜及防腐蚀涂层介绍了石墨烯在材料防腐蚀中的研究和应用,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防腐蚀 复合电镀 CVD膜层 防腐蚀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熵合金设计与计算机模拟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刘谦 王昕阳 +3 位作者 黄燕滨 谢璐 许诠 黄俊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392-397,407,共7页
高熵合金突破了传统的合金设计理论,实现了材料的可合成、可分析、可控制,为合金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高熵合金由于具有超强的耐腐蚀性能、极佳的耐磨性能、优异的抗辐射性能、良好的力学性能等特性,在工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 高熵合金突破了传统的合金设计理论,实现了材料的可合成、可分析、可控制,为合金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高熵合金由于具有超强的耐腐蚀性能、极佳的耐磨性能、优异的抗辐射性能、良好的力学性能等特性,在工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对于高熵合金设计的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1)高熵合金的基础理论研究尚不完善。在固溶强化机制方面,由于高熵合金的组分众多,很难确定哪种组分是溶剂,哪种组分是溶质;在扩散机制方面,虽然实验已经证明高熵合金的扩散系数低于普通合金,但与吉布斯-安丹姆方程矛盾。这些问题给高熵合金的设计带来不确定性。(2)2011年美国提出了“材料基因组计划”。它是以第一性理论、加速分子动力学、热力学模型等理论,借助现有的信息技术模拟预测新材料性能,最后用实验证明的新材料研发方法。目前,高熵合金在工业应用上有很大的前景。因此,加大高熵合金的高通量计算,完善高熵合金的性能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自高熵合金的概念被提出以来,广大的科研工作者投身到高熵合金的研究工作之中,先后研究了传统高熵合金、难熔高熵合金和复合高熵合金等的组织结构、性能特点和制备工艺,为高熵合金的设计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支持。此外,“混乱理论”、高熵合金设计参数、第一性原理等理论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高熵合金的理论基础。本文介绍了高熵合金的基本理论和特点,重点论述了高熵合金的设计理论和方法。总结了高熵合金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的形成条件,并根据研究现状对高熵合金进行分类,分析了组分元素的种类和配比对高熵合金组织结构以及性能特点的影响,综述了高熵合金计算机模拟方法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模型,总结了其在性能预测上的应用。最后展望了高熵合金设计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高熵合金设计 组分元素 计算机模拟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硼硅晶膜改性技术对镍-磷复合镀层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昕阳 刘谦 +3 位作者 迟长啸 黄燕滨 杨鹤 张志刚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1年第9期119-124,共6页
目的通过研究镁硼硅晶膜改性技术对镍-磷复合镀层组织性能的影响,开发并提升工业应用价值较高的非晶态镍-磷镀层。方法采用镁硼硅晶膜改性处理技术,在45#钢基材上制备Ni-P化学镀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设备,检测处理后镀层的微观形貌... 目的通过研究镁硼硅晶膜改性技术对镍-磷复合镀层组织性能的影响,开发并提升工业应用价值较高的非晶态镍-磷镀层。方法采用镁硼硅晶膜改性处理技术,在45#钢基材上制备Ni-P化学镀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设备,检测处理后镀层的微观形貌、组织结构和耐磨耐蚀性能,结合镁硼硅水体活化表征,分析镁硼硅晶膜改性技术对镍-磷镀层的强化机理。结果相比传统的Ni-P镀层,镁硼硅改性晶膜处理的Ni-P镀层表面平整,分布均匀,表面致密度明显提升,摩擦因数减小了约32%,腐蚀电位正移221 mV,腐蚀电流为原来的1/2,腐蚀质量损失速率明显较低,耐腐蚀性能更为优异。经过镁硼硅改性晶膜处理的水体分子团明显减小,活性提升,这说明经过处理后的水体易于溶解来自复合陶瓷中的硅石和硼素等物质,在Ni-P镀层形成致密的晶膜,提高镀层的综合防护性能。结论经过镁硼硅晶膜改性处理后,Ni-P镀层表面致密度和耐磨耐蚀性能有了明显的提升,具有更为宽广的工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磷复合镀层 镁硼硅晶膜改性技术 水体活化 耐磨耐蚀性能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