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云理论的两栖编队作战能力评估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孟一鸣
黄炳越
周智超
阳东升
-
机构
海军兵种指挥学院
国防科技大学C
-
出处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1-115,共5页
-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80430238)
-
文摘
舰艇编队作战能力是一个涉及多指标的复杂系统,受战场环境、装备性能、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包含许多随机和模糊因素,对其进行定量评估尚存在一定的困难。针对世界各国两栖装备发展的现状,提出两栖编队的作战概念,构建了两栖编队作战能力指标体系;基于云理论的思想,运用云重心评价方法给出作战能力评估模型,并进行实例计算。
-
关键词
两栖编队
作战能力
云理论
云重心评价法
层次分析法
-
Keywords
amphibious ship formations
operational capability
cloud theory
MCGC
AHP
-
分类号
TN95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
-
题名兰彻斯特方程的两栖作战兵力投送能力需求分析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黄炳越
周智超
冯伟强
吴晓锋
周胜
-
机构
海军陆战学院
海军装备研究院
-
出处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9-41,共3页
-
基金
"十二五"国防预研基金资助项目
-
文摘
针对两栖作战的兵力投送问题,建立了基于兰彻斯特方程的两栖作战兵力损耗模型,并通过MATLAB仿真计算,对不同的两栖作战兵力投送方案下交战双方的兵力损耗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有关两栖作战兵力投送的重要结论。
-
关键词
两栖作战
兵力投送
兰彻斯特方程
仿真
-
Keywords
amphibious operation, force casting, Lanchester equation, simulation
-
分类号
E911
[军事]
E837
[军事—战术学]
-
-
题名海军两栖作战编队指挥信息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4
- 3
-
-
作者
黄炳越
周智超
冯伟强
孟一鸣
-
机构
海军陆战学院
海军装备研究院
-
出处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13年第5期75-77,83,共4页
-
基金
国防预研基金
-
文摘
为了论证海军两栖作战编队指挥信息系统建设中的顶层设计问题,采用从任务到功能再到结构的分析方法,分析了海军两栖作战编队指挥信息系统应承担的任务和应实现的功能,并对系统的体系结构进行了设计,描述了系统各台位的组成及其功能。
-
关键词
两栖作战编队
指挥信息系统
海军
-
Keywords
amphibious formation
C4 ISR system
navy
-
分类号
E211
[军事—军队指挥学]
E94
[军事]
-
-
题名隐身舰艇红外质心干扰作战运用研究
- 4
-
-
作者
黄炳越
阮进
杨鹏
周胜
-
机构
海军陆战学院
海军驻河海大学选培办
-
出处
《舰船电子工程》
2014年第1期13-15,46,共4页
-
文摘
根据隐身舰艇红外辐射强度小的特点,针对隐身舰艇红外质心干扰作战运用问题,对红外质心干扰时机、红外诱饵弹的发射区域、发射舷角和仰角、发射数量进行了研究。对新型隐身舰艇的红外质心干扰作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关键词
质心干扰
隐身舰艇
红外
作战运用
电子对抗
-
Keywords
Centroid jamming, stealth vessel, infrared, operation application, electronic warfare
-
分类号
TJ43
[兵器科学与技术—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
-
题名水下特种运载器水下回收技术研究
被引量:4
- 5
-
-
作者
吴泽伟
郭小明
殷卫兵
黄炳越
-
机构
海军陆战学院
-
出处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0-143,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074012
11202239)
-
文摘
水下特种运载器回收主要采取水面回收和水下回收2种途径。本文针对水下回收途径,分析几种具有应用前景的水下特种运载器的水下回收方法,并重点研究实现水下回收需要解决同步运动控制、对接控制、扰动处理等几个关键技术问题。
-
关键词
水下特种运载器
水下回收
母艇
-
Keywords
underwater special vehicle
underwater recovery
host-vehicle
-
分类号
TP2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
题名GPS信息传递控制方式研究
- 6
-
-
作者
陈红宾
黄炳越
-
机构
海军陆战学院
-
出处
《舰船电子工程》
2017年第2期42-46,共5页
-
文摘
论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GPS信息报知方式进行定量分析。运用排队论的M/M/1(m)模式对突击车分队的无线电通信进行分析求解,计算插入GPS信息后对通信的影响。同时通过编程,运用计算机模拟方法计算出定时报告对整个通信的影响。通过数据的比较分析出定时报告和呼叫索取两种方式的优缺点。最后提出GPS信息传递控制方式的改进方案。
-
关键词
GPS信息
传递控制方式
排队论
计算机模拟
-
Keywords
GPS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control mode
queuing theory
computer simulation
-
分类号
TN943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