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年龄、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前列腺体积的相关性
1
作者 陈婷婷 王霆钧 +1 位作者 林瑶琦 黄源鹏 《临床检验杂志》 2025年第4期274-277,共4页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年龄、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与前列腺体积(PV)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在厦门市中医院诊断为BPH的306例住院患者。以65岁为分界点,将患者分为<65岁组(n=129)和≥65岁组(...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年龄、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与前列腺体积(PV)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在厦门市中医院诊断为BPH的306例住院患者。以65岁为分界点,将患者分为<65岁组(n=129)和≥65岁组(n=177)。收集患者的年龄、血液炎症相关参数、前列腺总特异性抗原(tPSA)、PV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临床参数。结果两组间体质量指数(BMI)淋巴细胞计数、PV、MLR和tPS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tPSA和MLR与PV呈正相关,而淋巴细胞计数、多重用药、吸烟和饮酒与PV呈负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和MLR与PV呈线性正相关。结论年龄、MLR是BPH患者PV增大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在评估PV时应考虑年龄、MLR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体积 年龄 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桂干姜杏味汤辨治感染后咳嗽的思路
2
作者 彭阿香 陈婷婷 +2 位作者 叶钢福 庄小梅 黄源鹏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5年第3期64-66,共3页
柴桂干姜杏味汤是本课题组临床实践总结的治疗感染后咳嗽的有效自拟方,文章从该方剂的组方思路和特点引申阐述中医对感染后咳嗽的独特见解和治疗原则。中医认为,现代人感染后咳嗽的主要发病因素是外有风寒为主的六淫侵扰、内有药食不当... 柴桂干姜杏味汤是本课题组临床实践总结的治疗感染后咳嗽的有效自拟方,文章从该方剂的组方思路和特点引申阐述中医对感染后咳嗽的独特见解和治疗原则。中医认为,现代人感染后咳嗽的主要发病因素是外有风寒为主的六淫侵扰、内有药食不当所致的肺寒,病位居少阳并兼夹太阳太阴证,基本病机为外内合邪,邪居半表半里并侵袭肺系,肺气失宣而上逆作咳,治疗当以和解少阳、疏风解表、散寒安里、宣肺止咳为导向。柴桂干姜杏味汤与中医对感染后咳嗽的总体认识相契合,并得到了现代药理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证据支持,具有明显的研究价值。文章通过总结柴桂干姜杏味汤的组方特色和治疗思路,希冀对中医药治疗感染后咳嗽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桂干姜杏味汤 感染后咳嗽 少阳 太阳与太阴 外内合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Hp阴性糜烂性胃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理 黄源鹏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0年第3期101-103,共3页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Hp阴性糜烂性胃炎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水煎500 mL,2次/d,早晚温服。连续治疗2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疗效、生活质量...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Hp阴性糜烂性胃炎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水煎500 mL,2次/d,早晚温服。连续治疗2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胃镜下糜烂面修复总有效率分别为(91.18%,31/34)、(94.12%,32/34)对照组依次为(64.71%,22/34)、(70.59%,24/34),经对比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GQOLI-74评分均有提升,治疗组GQOLI-74得分更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经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Hp阴性糜烂性胃炎,能进一步优化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用药过程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糜烂性胃炎 HP阴性 参苓白术散 奥美拉唑 复方铝酸铋颗粒 生活质量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多系统萎缩中药组方规律 被引量:1
4
作者 修嘉玉 张根明 黄源鹏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6期75-78,I0019,I0020,共6页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多系统萎缩的现代中药组方规律。方法 以“多系统萎缩”和“中医药”“中药”“中草药”为关键词或主题词,检索建库至2023年4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录的中医药治疗多系统萎缩的相关文献,应用Ex...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多系统萎缩的现代中药组方规律。方法 以“多系统萎缩”和“中医药”“中药”“中草药”为关键词或主题词,检索建库至2023年4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录的中医药治疗多系统萎缩的相关文献,应用Excel 2019、SPSS Modeler 18.0、Cytoscape 3.7.1、Qrigin 2021等软件进行中药频次、性味归经、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中药处方84首,涉及174味中药,用药超过16次的中药25味,前5味是山茱萸、熟地黄、黄芪、茯苓、当归,功效分类主要为补虚药;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多属甘、苦、辛,归经以肝、肾、脾三经最多见;关联规则显示常见药物组合为山茱萸-肉桂-附子、附子-肉桂-山茱萸、山茱萸-附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熟地黄;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得出5组较好的聚类组合。结论 多系统萎缩病变脏腑以肾、肝、脾为主,病机以虚为本,肾虚、气血亏虚多见,治疗以补虚固本为治则,重视补肾填精、益气养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系统萎缩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中药 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水平与美国65岁以上老年男性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关联性分析
5
作者 王霆钧 陈婷婷 黄源鹏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年第3期69-77,共9页
目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病,叶酸水平可能与年龄有关。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叶酸与BPH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检查调查(NHANES)数据库2001—2008年数据,根据既往研究,将叶酸按照五分位法分为Q1~Q5五组... 目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病,叶酸水平可能与年龄有关。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叶酸与BPH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检查调查(NHANES)数据库2001—2008年数据,根据既往研究,将叶酸按照五分位法分为Q1~Q5五组,用统计软件R和Free statistics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亚组分析。结果:研究最终纳入886名参与者,其中690例(77.9%)患有良性前列腺增生,平均年龄(68.1±10.6)岁。分析显示,在调整了潜在的混杂因素后,与最低五分位(Q1)相比,高水平血清叶酸和红细胞叶酸与BPH发生风险增加相关(OR=2.07,95%CI:1.14~3.75,P=0.016;OR=1.73,95%CI:1.01~2.96,P=0.047),而膳食叶酸没有(OR=1.36,95%CI:0.78~2.38,P=0.279)。亚组分析显示,在年龄>65岁的亚组中,高水平血清叶酸和红细胞叶酸与BPH发生风险增加相关(OR=2.38,95%CI:1.2~4.74,P=0.014;OR=2.31,95%CI:1.22~4.39,P=0.01)。结论:在美国老年男性个体中,高水平血清叶酸和红细胞叶酸可能是BPH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叶酸 血清叶酸 红细胞叶酸 良性前列腺增生 NHANES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级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血浆ET、AngⅡ、TXA_2关系及川芎嗪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黄源鹏 吴锦发 +1 位作者 殷洁韵 林求诚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18-19,25,共3页
目的:探讨2级高血压病(EH2)中医证型与血浆ET、AngⅡ、TXA2水平的关系,进而观察川芎嗪对其的影响。方法:测定83例不同中医证型EH2患者血浆ET、AngⅡ、TXB2的含量,同时采用川芎嗪治疗,观察EH2及血瘀组治疗前后血浆ET、AngⅡ、TXA2的变化... 目的:探讨2级高血压病(EH2)中医证型与血浆ET、AngⅡ、TXA2水平的关系,进而观察川芎嗪对其的影响。方法:测定83例不同中医证型EH2患者血浆ET、AngⅡ、TXB2的含量,同时采用川芎嗪治疗,观察EH2及血瘀组治疗前后血浆ET、AngⅡ、TXA2的变化情况。结果:肝火亢盛、血瘀组ET水平显著升高,实证组、血瘀组AngⅡ、TXB2水平显著升高,川芎嗪能显著降低EH2及血瘀组异常的ET、AngⅡ、TXB2水平。结论:血浆ET、AngⅡ、 TXA2可以作为EH2判断病情轻重及辨证论治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中医证型 内皮素 血管紧张素Ⅱ 血栓素A2 川芎嗪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