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污泥堆肥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8
- 1
-
-
作者
黄游
陈玲
邱家洲
赵建夫
滕衍行
-
机构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55-1458,共4页
-
基金
上海市科委清洁生产重大项目--城市污水厂污泥综合利用成套技术与示范工程(02DZ12101)
-
文摘
通过高羊茅盆栽土培实验,研究了施加污泥堆肥对土壤中有效态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以及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和土壤中有效态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中有效态重金属的含量随污泥施入量的增加而升高,在相似的土壤成分和性质条件下,Zn、Cu的生物有效性较高,其次是Cr、Ni,Pb,Cd最低。Zn的生物有效性随其在土壤中的有效态含量增加而显著升高,当混配土中有效态Zn的浓度由14.5升高到61.2mg.kg-1时,Zn的生物有效性升高近6倍。
-
关键词
重金属
生物有效性
污泥堆肥
高羊茅
-
Keywords
heavy metals
bioavailability
sludge compost
Festuca arundinacea
-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园林施用堆肥污泥后土壤中氮的淋滤和迁移行为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黄游
陈玲
赵建夫
-
机构
苏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72-175,共4页
-
基金
上海市科委清洁生产重大专项(02DZ1201)
-
文摘
采用模拟土柱试验的方法考察堆肥污泥中氨氮和硝氮的淋出和各形式氮(全氮、氨氮、硝氮)在土壤中的迁移特性。结果表明,土壤施加污泥后淋滤液中氨氮含量虽略高于对照组,但仍低于地表水Ⅲ级标准。淋滤液中硝氮浓度与对照处理相比差异不显著,对地下水的潜在影响较小。在历时6个月的试验中,深层土壤氨氮、硝氮、全氮的含量在对照组和混配土中差异不显著,说明这3种形式的氮在土壤深层未发生迁移。因此,合理控制污泥在园林绿化上的施用量可以节省化肥和改良土壤,当堆肥污泥施加比例为10%,即全氮浓度为2.39 g/kg时,不会对水环境造成氮污染。
-
关键词
堆肥污泥
土地利用
氮
迁移
-
Keywords
composting sludge
land application
nitrogen
migration
-
分类号
S151.93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施用污泥堆肥对土壤环境及高羊茅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5
- 3
-
-
作者
刘强
陈玲
黄游
邱家洲
赵建夫
-
机构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井冈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9-203,共5页
-
基金
上海市科委清洁生产与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重大项目(02DZ12101)
-
文摘
以上海曲阳水质净化厂污泥堆肥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和土柱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污泥堆肥土地利用对土壤环境和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堆肥和滩涂土混配后可降低土壤pH值,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增加高羊茅生物量,同时也增加了土壤Pb、Cu和Zn3种重金属元素含量,但各混合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均远低于土壤环境质量Ⅱ类标准。另外,污泥堆肥混配土壤基本不存在病原菌扩散的风险;土柱淋溶试验表明,污泥堆肥施用比例为10%时,不会导致地下水NO3-N和重金属含量超过地下水Ⅱ类标准。综上,污泥堆肥施用比例只要控制在10%以内,可安全进行土地利用。
-
关键词
污泥堆肥
土壤环境
高羊茅
-
Keywords
sewage sludge compost
soil environment
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
-
分类号
S141.4
[农业科学—肥料学]
-
-
题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污水管网风险评价模型研究
- 4
-
-
作者
金文韬
黄游
吴兵党
-
机构
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苏州同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出处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24年第3期65-73,共9页
-
基金
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项目上(ZXL2022500)。
-
文摘
城市污水管网承担着收集污水的职能,是城市的生命线之一。污水管网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城市环境和人民生活质量,然而在长期的使用和环境影响下,其存在着多种风险。本文从管道特性、外部环境、管理制度、应急预案4个方面来构建了城市污水管网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共包含了12个指标;采用变异系数法对指标权重赋值,通过标准极差法将定性的指标转化为定量的指标,确定出得分在0.3以下的管网需要优先被修复;对选取的30个污水管网点位进行了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污水管网的风险因素是相互独立存在的。通过模型分析后组织了相应的工程和管理措施,优先修复风险高的管网,尽量采取整体修复及非开挖修复,通过一系列措施不仅节省人力物力资源,提高了管网维护的费效比,最终使得研究区域污水收集率提高,污水厂进水浓度显著提升。
-
关键词
风险评价
变异系数法
标准极差法
污水管网
-
Keywords
risk evaluation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method
standardized extreme deviation method
sewerage network
-
分类号
TU992.4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