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黄海韵 郭燕丽 +4 位作者 王文婷 申斌 李锐 景涛 刘建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410-2413,共4页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左心室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及牛眼图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3-7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心脏病患者197例,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对197例拟行冠脉造影的有明确冠心病史或临床疑诊为冠...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左心室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及牛眼图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3-7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心脏病患者197例,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对197例拟行冠脉造影的有明确冠心病史或临床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检测,使用Qlab 3DQA软件得出197例患者的左心室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和牛眼图。所有患者于超声心动图检查后行冠脉造影术,将造影结果与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作对比研究。结果197例患者经冠脉造影证实178例为冠心病。与冠脉造影结果对照,冠状动脉某1支狭窄程度≥90%冠心病组和狭窄程度<90%冠心病组的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左心室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和牛眼图均可以直接显示运动异常的心肌节段,同时能根据冠状动脉不同分支对心肌不同节段的供血关系,进一步明确病变的冠状动脉,其中单支病变灵敏性>79%,特异性>97%,多支病变灵敏性>79%,特异性>72%。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够直观地显示出运动异常的左心室心肌节段,发现缺血病变的冠状动脉,诊断冠心病准确、无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随访中的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黄海韵 郭燕丽 +3 位作者 王文婷 申斌 李锐 景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50-1654,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TI对48例冠心病(CHD)患者(CHD组,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前、术后3天、2个月、6个月)和30名正常成人(对照组)进行检测,获得左心室各节段纵向、径向... 目的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TI对48例冠心病(CHD)患者(CHD组,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前、术后3天、2个月、6个月)和30名正常成人(对照组)进行检测,获得左心室各节段纵向、径向、周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及应变率,针对CHD组经治疗的心肌节段,分析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前后心肌应变及应变率变化规律。结果 CHD组共381个经治疗节段,术前及术后3天各方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及应变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术前及术后3天相比,术后2个月、6个月各方向应变及应变率逐渐增高(P均<0.05),而术后2个月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STI技术能够客观评价左心室局部心肌应变,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疗效评价提供一种无创、可重复性强、准确的超声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追踪成像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室间隔酒精消融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海韵 郭燕丽 +3 位作者 孟璟 胡厚源 王文婷 申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859-1863,共5页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成像(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患者行室间隔酒精消融术(alcohol septal ablation,ASA)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为30例健康...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成像(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患者行室间隔酒精消融术(alcohol septal ablation,ASA)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为30例健康志愿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8~40(34.30±6.10)岁;病例组为2012年4月至2014年7月西南医院心内科住院部HOCM患者19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11例,年龄32~67(46.53±11.66)岁;对照组和病例组均行超声检查(病例组为ASA术前和术后3 d,1、3、6个月共5次),获得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pressure gradient,LVOTG)、室间隔(interventricular septum,IVS)厚度等指标;同时应用STI技术、QLAB软件获得左室各节段纵向、径向、周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及应变率,将左室心肌分为肥厚节段和非肥厚节段,分别比较以上各指标在不同时期的差异。结果HOCM患者术前和术后3 d,1、3、6个月LVOTG较对照组增高(P〈0.05),术后LVOTG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3 d IVS厚度较术前稍有下降,术后1、3、6个月IVS厚度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前及术后各随访时间点所测LVEF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肥厚节段术前、术后各方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肥厚节段术后3 d各方向应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各方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率)均增高(P〈0.05)。术前及术后肥厚节段应变(率)均低于非肥厚节段(P〈0.05)。非肥厚节段、术前纵向应变(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各随访时间点纵向应变(率)高于术前(P〈0.05),并且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STI技术评价HOCM患者应变及应变率的变化,反映出HOCM患者行ASA能够提高肥厚心肌节段的局部心功能,并且能帮助非肥厚心肌节段恢复心功能;STI技术能够成为HOCM患者ASA术后长期随访的一种准确、无创、可重复性强的影像学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二维应变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室间隔酒精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胸超声心动图结合右心声学造影在判断卵圆孔未闭右向左分流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9
4
作者 王文婷 黄海韵 +3 位作者 柳强维 姚青 宋治远 郭燕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648-1653,共6页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结合右心声学造影在判断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右向左分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和神经内科接诊的不明原因脑...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结合右心声学造影在判断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右向左分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和神经内科接诊的不明原因脑卒中和偏头痛患者373例(其中脑卒中患者121例,偏头痛252例),为进一步诊断有无PFO,均接受TTE和右心声学造影检查,其中103例进行了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检查。结果 (1)在静息状态下,373例患者TTE结果显示22例合并有PFO;在TTE未检出PFO的351例患者中,103例患者同时接受了TEE检查,结果显示49例患者合并PFO。(2)右心声学造影检查结果显示:186例患者在Valsalva状态和剧烈咳嗽时存在不同程度的右向右向左分流检出率为49.87%。其中轻度右向左分流(Ⅰ级)69例;中度分流(Ⅱ级)70例;重度分流(Ⅲ级)47例。(3)TTE检测出22例PFO和TEE检测出49例PFO患者,右心声学造影均显示中度以上右向左分流。(4)59例TTE结合右心声学造影证实为中度以上右向左分流且MRI证实有脑梗塞灶的患者,均在TTE引导下成功进行了PFO介入封堵术,术后1个月复查经右心声学造影显示,55例在Valsalva和剧烈咳嗽状态下右向左分流消失,4例仍有少量右向左分流。结论 TTE结合右心声学造影不仅能清晰显示PFO右向左分流的存在,并可判断右向左分流程度,为PFO的临床治疗提供直接依据;同时还能作为PFO封堵术后临床随访的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 右心声学造影 经胸超声心动图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经导管封堵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腔声学造影在评估冠心病患者室壁节段运动异常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5
作者 申斌 郭燕丽 +3 位作者 朱平 柳强维 黄海韵 王文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2459-2463,共5页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的二维常规超声心动图、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左心腔声学造影及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的结果,评估左心腔声学造影在冠心病室壁节段运动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血管内科48例临床初诊为冠心病患者的二维...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的二维常规超声心动图、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左心腔声学造影及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的结果,评估左心腔声学造影在冠心病室壁节段运动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血管内科48例临床初诊为冠心病患者的二维常规超声心动图、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及左心腔声学造影数据,将其分别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评估3种方法在室壁节段运动评估中的准确性。结果 48例患者左心腔声学造影对心内膜的显示率为100%,明显高于二维常规超声心动图(90.56%)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91.05%);同时,其对室壁节段运动诊断的准确率2名医师分别为93.75%、95.83%,较二维常规超声心动图(89.58%,86.80%)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90.28%,90.97%)具有明显优势。结论左心腔声学造影能明显提高左心室内膜面的显示效果,从而提高对冠心病室壁节段运动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腔 超声心动描记术 室壁节段运动异常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旁分泌机制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中的作用 被引量:7
6
作者 杨德忠 王伟 +6 位作者 王微 彭玉兰 黄海韵 王元元 郭燕丽 王红勇 曾春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74-879,共6页
目的探讨旁分泌机制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o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移植治疗心肌梗死中的作用。方法原代分离和培养人ADSC,将经鉴定的第3~5代的ADSC用于实验。①用8~10周龄(20~24 g)的雄性C57B/L小鼠,结扎左前降支建立心肌梗... 目的探讨旁分泌机制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o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移植治疗心肌梗死中的作用。方法原代分离和培养人ADSC,将经鉴定的第3~5代的ADSC用于实验。①用8~10周龄(20~24 g)的雄性C57B/L小鼠,结扎左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损伤模型,实验分假手术组,MI+DMEM/F12组和MI+ADSC-CM(conditioned medium,条件培养液)组(n=12)。在MI处理的小鼠心肌梗死边缘区分别注射DMEM/F12和ADSC-CM,观察动物生存率、TTC染色测量心肌梗死面积、超声评价心功能变化、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等方法评价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②用H2O2建立乳鼠心肌细胞(neonatal rat ventricular myocytes,NRVM)体外损伤模型,观察ADSC-CM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实验分对照组,H2O2+DMEM/F12组和H2O2+ADSC-CM组(n=5)。分别用caspase-3蛋白定量和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①相较于DMEM/F12,ADSC-CM显著减少心肌梗死面积[(35.3±0.5%)vs(41.7±1.9%)P<0.05]、提高心功能[EF:(60.4±4.8)%vs(47.2±3.7)%,P<0.05]、减少梗死边缘区心肌细胞凋亡[TUNEL+心肌细胞/106细胞核:(677.4±64.2)vs(867.3±67.9),P<0.05];②相对于DMEM/F12,ADSC-CM明显减少H2O2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caspase-3蛋白表达下降;TUNEL阳性率:(58.84±2.19)%vs(71.65±0.86)%,P<0.05]。结论 ADSC-CM通过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发挥对心肌梗死的治疗作用;旁分泌作用是ADSC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旁分泌 心肌梗死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超声造影鉴别诊断长径≤2.0cm乳腺肿块良恶性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由 郭燕丽 +2 位作者 黄海韵 陈萍 陈凯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48-1852,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实时超声造影(RT-CEUS)灌注特征和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参数鉴别诊断长径≤2.0cm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乳腺肿块患者(良性30例,恶性33例)的常规CDFI及RT-CEUS影像资料,对比良恶性乳腺肿块的造影特点及时间... 目的探讨应用实时超声造影(RT-CEUS)灌注特征和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参数鉴别诊断长径≤2.0cm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乳腺肿块患者(良性30例,恶性33例)的常规CDFI及RT-CEUS影像资料,对比良恶性乳腺肿块的造影特点及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参数差异,并评价诊断效能。结果恶性肿块超声造影多表现为向心性、不均匀、高增强,周边呈放射状,87.88%(29/33)边界模糊;良性肿块多表现为离心性、均匀、低增强,83.33%(25/30)边界清晰。78.79%(26/33)的恶性肿块造影后内部可见灌注缺损。定量分析显示,恶性肿块的峰值强度(PI)及时间-强度曲线上升支斜率(k)均高于良性肿块(P均<0.05),达峰时间(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应用常规CDFI诊断长径≤2.0cm的乳腺恶性肿块的敏感度为72.73%(24/33),特异度为73.33%(22/30),诊断准确率为73.02%(46/63);CDFI结合超声造影灌注情况的诊断敏感度为81.82%(27/33),特异度为83.33%(25/30),准确率为82.54%(52/63)。结论 RT-CEUS灌注图像特征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定量指标有助于提高鉴别诊断长径≤2.0cm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时间-强度曲线 乳腺肿瘤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QRS波时限与心室机械同步性运动的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刚 迟路湘 +4 位作者 吕建峰 粟治洲 刘波 黄海韵 张敏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83-1086,共4页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分析研究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患者QRS波时限与左心室机械收缩同步性的关系。方法筛选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于第三军医大...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分析研究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患者QRS波时限与左心室机械收缩同步性的关系。方法筛选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于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心血管内科诊断为DCM的63例患者,依据QRS波时限将患者分为:①A1组,QRS<120 ms(n=36),男性22例,女性14例,年龄(52.17±13.30)岁;②A2组,120 ms≤QRS<150 ms(n=17),男性12例,女性5例,年龄(58.71±9.43)岁;③A3组,QRS≥150 ms(n=10),男性9例,女性1例,年龄(54.10±10.57)岁。应用RT-3DE获取左心室达到16、12、6节段最小收缩容积时间的标准差及最大差值,同时获得标化值。将Tmsv16-SD%视为收缩不同步指数(systolic dyssynchrony index,SDI),以5.12%作为截点值判断左室收缩同步与否,以SDI<5.12%视为心室机械收缩同步,SDI>5.12%视为心室机械收缩不同步。结果①A1、A2、A3组SDI分别为(6.26±4.08)、(8.53±4.12)、(10.82±6.24),A1组A3组差异显著(P<0.05),A1与A2,A2与A3随QRS波时限的增宽,SDI呈逐渐增高趋势(P>0.05);②A1、A2、A3组SDI与QRS波时限、LVEDV、LVEF、LVESV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DCM患者中宽QRS波患者比窄QRS波患者心室收缩不同步性检出率高,QRS波时限与左室机械收缩同步性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QRS波时限 扩张型心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胞外区的真核表达及其纳米抗体的淘选 被引量:1
9
作者 范校周 郭燕丽 +5 位作者 涂追 童海鹏 李浪 王洛夫 黄海韵 许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320-2324,共5页
目的寻找能够特异性与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胞外区结合的纳米抗体。方法通过RT-PCR技术在真核细胞HEK-293中重组表达PSMA胞外区。以该重组蛋白为包被抗原,采用固相淘选的方法在天然纳米抗体噬... 目的寻找能够特异性与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胞外区结合的纳米抗体。方法通过RT-PCR技术在真核细胞HEK-293中重组表达PSMA胞外区。以该重组蛋白为包被抗原,采用固相淘选的方法在天然纳米抗体噬菌体展示库中淘选能够与之特异性结合的噬菌体,以Phage-ELISA方法筛选出具有结合活性的噬菌体克隆。通过细胞ELISA和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再次验证分子水平淘选到的阳性噬菌体克隆。结果测序证明编码PSMA的重组DNA片段序列正确,Western blot验证该重组蛋白成功表达。4轮固相淘选天然库使具有结合活性的噬菌体克隆得到了有效富集,阳性率从8.3%提高到64.6%。细胞ELISA测值表明PSMA表达阳性细胞明显高于阴性细胞[PSMA+:(0.621±0.043);PSMA-:(0.148±0.014),P<0.01];细胞免疫荧光亦证实分子水平淘选的阳性噬菌体与表达PSMA阳性细胞能发生特异性结合。结论从天然纳米抗体噬菌体库中淘选得到了在分子和细胞水平均能与PSMA胞外区特异性结合的阳性噬菌体克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纳米抗体 噬菌体展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CAⅨ蛋白多糖区多肽的合成及其寻靶能力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连华 郭燕丽 +4 位作者 范校周 熊星宇 黄海韵 徐丹 方可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905-1909,共5页
目的合成能够与碳酸酐酶9(carbonic anhydraseⅨ,CAⅨ)蛋白多糖区特异性结合的多肽分子(proteoglycan-like region peptide,PGLR-P1),并初步探讨其在体外的寻靶能力。方法通过化学固相合成法合成多肽分子,对其纯度和相对分子质量进行分... 目的合成能够与碳酸酐酶9(carbonic anhydraseⅨ,CAⅨ)蛋白多糖区特异性结合的多肽分子(proteoglycan-like region peptide,PGLR-P1),并初步探讨其在体外的寻靶能力。方法通过化学固相合成法合成多肽分子,对其纯度和相对分子质量进行分析,并初步探讨其与CAⅨ蛋白、表达CAⅨ的肿瘤细胞和相应移植瘤组织的结合能力以及携载多肽的靶向纳米泡的体外寻靶能力。结果合成的多肽分子纯度高于98%,相对分子质量(1 722.2±0.4),其能与CAⅨ蛋白、表达CAⅨ的肿瘤细胞及相应移植瘤组织发生特异性靶向结合,且携载多肽的靶向纳米泡特异性靶向结合CAⅨ表达阳性的肿瘤细胞。结论化学合成的多肽分子PGLR-P1在分子、细胞和组织水平均能与CAⅨ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酐酶9 多肽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封堵术后心包填塞的发生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斌斌 许祥 +8 位作者 王兴鹏 李华康 姚青 黄海韵 王文婷 万陈 刘锋 郭燕丽 宋治远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68-774,共7页
目的观察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患者左心耳封堵术后(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LAAC)心包填塞(pericardial tamponade,PT)的发生率,探讨其相关因素及转归。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23年3月在我院... 目的观察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患者左心耳封堵术后(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LAAC)心包填塞(pericardial tamponade,PT)的发生率,探讨其相关因素及转归。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23年3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接受LAAC治疗的1192例NVAF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医院病案管理系统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检测资料、术前常规化验检查、术中资料及随访资料,根据LAAC后是否发生PT分为无PT组(n=8)和PT组(n=1184)。统计分析PT的发生率、相关因素及转归。结果1192例患者中,有男性639例(53.6%)、女性553例(46.4%),年龄(68.10±9.65)岁,CHA 2 DS 2-VASc评分(4.51±1.72)分,HAS-BLED评分(3.36±1.09)分。共发生PT 8例(0.67%),其中6例发生于LAAC后1~33 h,2例发生在LAAC后第19、27天。与无PT组比较,PT组中,TEE检测与左心耳造影测量左心耳最大口径较大(P=0.025,P=0.015),而左心耳最大深度则较小(P=0.028,P=0.031),PT组封堵器一次放置成功率较显著降低(P=0.031);PT组封堵器压缩率明显大于无PT组(P=0.04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左心耳最大口径较大、左心耳平均有效深度较小、封堵器压缩率较大是发生PT的主要危险因素。8例PT患者均经停用抗栓药物、心包穿刺/手术引流后治愈。随访(39±27)个月,PT组患者未发生器械相关血栓形成(device-related thrombosis,DRT)、缺血性卒中/系统性栓塞等并发症。结论LAAC术后PT发生率低,其发生与左心耳口径较大、深度相对不足、封堵器压缩率较大相关,PT可经停用抗栓药物、心包穿刺/手术引流后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左心耳封堵术 心包填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IPOD规范解读及对护理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琪 周洁 +2 位作者 覃盛媚 黄海韵 吴静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3678-3684,共7页
介绍针对个体预后和诊断的多变量预测模型透明报告(TRIPOD)规范的产生背景和核心内容,以老年衰弱的发生及不良事件的预警研究为例分析护理领域预测模型的研究和不足之处,为临床医护人员关注预测模型,提高报告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TRIPOD规范 多变量预测模型 衰弱 预警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声学造影对冠脉狭窄临界病变的功能性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3
作者 高昊 刘建平 +6 位作者 仝识非 郭燕丽 黄海韵 秦浩然 周扬 张志辉 宋治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03-609,共7页
目的探讨心肌声学造影对冠脉狭窄临界病变功能性评价的有效性及可靠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6-10月本院心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脉狭窄介于50%~70%的患者70例,行心肌声学造影(myocardial 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MCE)检查并以金... 目的探讨心肌声学造影对冠脉狭窄临界病变功能性评价的有效性及可靠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6-10月本院心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脉狭窄介于50%~70%的患者70例,行心肌声学造影(myocardial 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MCE)检查并以金标准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为自身对照,结合其心脏结构、血脂、肾功、糖化血红蛋等生化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70例患者中共78支血管为临界病变,其中左前降支(the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病变53处(67.9%),左回旋支(the left circumflex coronary artery,LCX)病变13处(16.7%),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病变12处(15.4%),其中FFR阴性(FFR值>0.8)的53处(67.9%);FFR阳性(FFR值≤0.8)的25处(32.1%)。(2)MCE检出49例患者存在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其中19例同时提示心肌灌注异常。MCE结果提示LAD病变56处,LCX病变12处,RCA病变18处。(3)FFR阳性的25处病变MCE全部为阳性,MCE阴性的29处病变FFR全部为阴性。FFR阴性的53处病变中,MCE阳性24处,MCE阴性29处。与金标准FFR相比,MCE诊断冠脉临界病变功能性狭窄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55%,阳性似然比为2.2,阴性似然比为0。(4)FFR阴性的病变中,MCE阳性组的静息FFR值[(0.94±0.02)vs(0.96±0.02),P<0.05]和负荷FFR值[(0.84±0.04)vs(0.88±0.04),P<0.05]均明显低于MCE阴性组。两组间年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射血分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E评价冠脉狭窄临界病变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价值,但特异性偏低,是否存在冠脉微血管病变或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声学造影 血流储备分数 冠脉狭窄临界病变 功能性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岁以上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患者介入封堵术前后心房颤动发生率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涛 许祥 +8 位作者 黄海韵 万陈 刘锋 蒋新凤 王文婷 李华康 姚青 郭燕丽 宋治远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211-2216,共6页
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患者介入封堵术前后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发生率,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21年6月在本院住院并接受介入封堵术的40岁以上继发孔ASD患者为研究对象,通... 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患者介入封堵术前后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发生率,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21年6月在本院住院并接受介入封堵术的40岁以上继发孔ASD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医院病历资料库收集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介入封堵术前是否有AF分为ASD伴AF组和ASD窦性心律组;另根据术后随访期间有无新发AF分为新发AF组和窦性心律组。比较ASD伴AF组、ASD封堵术后新发AF组与对应窦性心律组间的相关资料。结果共纳入40岁以上ASD患者280例,其中男性75例、女性205例,年龄40~83(54.51±10.02)岁。ASD介入封堵术前AF发生率为16.07%(45/280),封堵术前呈窦性心律的235例;患者随访(42.40±23.98)个月,期间新发AF 15例(6.38%)。与ASD窦性心律组比较,ASD伴AF组患者年龄更大(P<0.001)、NYHA心功能Ⅱ级以上比例更多(P=0.004)、左右心房内径明显增加(P<0.001),右心室压力明显增高(P<0.001);介入封堵术后新发AF组与窦性心律组比较,同样显示年龄(P<0.001)、左心房内径(P=0.008)、右心房内径(P=0.003)及右心室内径(P=0.042)更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更低(P=0.00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左心房内径增大、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右室压增高是ASD患者合并房颤危险因素,其中年龄是ASD患者介入封堵术后新发AF主要危险因素。结论40岁以上继发孔ASD患者介入封堵术前后AF发生率均较高,年龄大、心房内径增大及NYHA心功能分级较高、RVP增高可能是导致AF发生的危险因素,其中年龄是ASD患者介入封堵术后新发AF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心房颤动 介入封堵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