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黔油4AB选育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通强 黄泽素 田筑萍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3年第2期105-109,共5页
通过低芥酸不育系S45A与油研2号测交,再经回交和连续兄妹交保持,进行定向培育而成的黔油4AB,属双低高蛋白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隐性雄性不育系。其育性分明、不育性稳定而彻底;不育性靠兄妹交保持,不育株保持后代不育株率为50%左右;不育性... 通过低芥酸不育系S45A与油研2号测交,再经回交和连续兄妹交保持,进行定向培育而成的黔油4AB,属双低高蛋白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隐性雄性不育系。其育性分明、不育性稳定而彻底;不育性靠兄妹交保持,不育株保持后代不育株率为50%左右;不育性受两对隐性基因控制。该不育系具有恢复源广,植株综合性状优良;芥酸含量(0 43%)和硫甙含量(29 2μmol/g)较低,蛋白质含量(26 29%)和含油量(39 00%)较高等优点。是开展油菜杂优育种的优良不育系。利用该不育系已育成三高(高产、高蛋白、高油)两低(低芥酸、低硫甙)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4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细胞核雄性不育系 黔油4AB品种 选育 性状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本密度对黔油14号制种产量及生育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代文东 黄泽素 +2 位作者 杨晓容 王通强 李德珍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6年第6期475-478,共4页
对杂交油菜黔油14号母本设置7个移栽密度,研究密度对黔油14号制种产量和母本经济性状及生育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制种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有增加的趋势,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当母本移栽密度为1.6万株·667m^-2时,制种产量为最... 对杂交油菜黔油14号母本设置7个移栽密度,研究密度对黔油14号制种产量和母本经济性状及生育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制种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有增加的趋势,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当母本移栽密度为1.6万株·667m^-2时,制种产量为最高,达到55.69kg·667m^-2,但结合比较效益,贵阳地区生产黔油14号的母本种植密度以1.0万株·667m^-2为宜。母本种植密度对一次有效分枝数、植株分枝高度、单株有效角果数、千粒重的影响较大,相关系数分别为:-0.92216、0.81856、-0.74314、0.78038;母本全生育期为234—236d,播种至现蕾、现蕾至初花、初花至终花、终花至成熟经历的时间分别为85—87d、79—85d、32—40d、29—31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油14号 制种 产量 移栽密度 生育期 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黄303AB的选育及其主要性状表现和遗传特性
3
作者 王通强 黄泽素 +1 位作者 田筑萍 代文东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3年第6期471-476,共6页
甘蓝型黄籽双低油菜新不育系黔黄303AB是选用双低油菜品系8904的可遗传黄籽雄性不育突变株,对突变株后代采取连续兄妹交保持和可育株自交分离纯化方法,结合夏繁加代定向培育而成的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其种子为土黄色或姜黄色,杂... 甘蓝型黄籽双低油菜新不育系黔黄303AB是选用双低油菜品系8904的可遗传黄籽雄性不育突变株,对突变株后代采取连续兄妹交保持和可育株自交分离纯化方法,结合夏繁加代定向培育而成的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其种子为土黄色或姜黄色,杂种粒色表现为母体遗传;不育性受2对隐性基因控制。其不育性稳定而彻底,恢复源广;农艺性状较好,品质性状优良,种子芥酸含量低于1%,硫甙含量35μmol·g-1左右,含油量45%左右,蛋白质含量26 36%。是开展黄籽优质杂交油菜育种的优良不育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籽油菜 双低不育系 性状表现 选择育种 遗传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新品种——黔油12、14号
4
作者 王通强 黄泽素 《农技服务》 2003年第7期16-17,共2页
(一)黔油12号 该品种系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育成的半冬性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组合。1999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油菜 品种 黔油14号 黔油12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22号的丰产稳产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唐容 黄泽素 +2 位作者 代文东 李德珍 王少铭 《农技服务》 2013年第9期920-921,共2页
为给黔油22号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以2005~2007年贵州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为分析资料,采用高稳系数法,结合产量变异系数和适应度,对黔油22号的丰产稳产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2005~2006年、2006~2007年区域试验... 为给黔油22号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以2005~2007年贵州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为分析资料,采用高稳系数法,结合产量变异系数和适应度,对黔油22号的丰产稳产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2005~2006年、2006~2007年区域试验中,黔油22号的平均产量分别为2 707.60 kg/hm^2、2 972.54 kg/hm^2,分别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8.22%、15.90%;高稳系数分别为96.28%、104.19%,均大于对照;产量变异系数分别为2.13%、1.12%,均较小;适应度分别为87.5%、100%,均大于对照.说明,黔油22号是一个高产稳产、丰产性好的杂交油菜新品种,具有较好的广适性,增产潜力大,适宜在长江上游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油22号 高稳系数 丰产 稳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红叶甘蓝型油菜叶片的叶绿素变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唐容 王少铭 +2 位作者 黄泽素 代文东 李德珍 《农技服务》 2016年第7期1-3,共3页
从测定紫红叶油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着手研究亚种间远缘杂交新品系甘蓝型紫红叶油菜的叶片色素变化特性。结果表明:紫红叶油菜的叶绿素含量呈苗期高、抽薹期低、开花期高的双峰曲线。苗期叶色较深的紫叶油菜品系的叶绿素含量最低,为0.609... 从测定紫红叶油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着手研究亚种间远缘杂交新品系甘蓝型紫红叶油菜的叶片色素变化特性。结果表明:紫红叶油菜的叶绿素含量呈苗期高、抽薹期低、开花期高的双峰曲线。苗期叶色较深的紫叶油菜品系的叶绿素含量最低,为0.609mg/g,抽薹期,紫红叶甘蓝型油菜的叶绿素都呈下降趋势,并到达最低点,;但紫色较深的紫叶油菜叶绿素含量最高,为0.460mg/g;开花期,紫红叶甘蓝型油菜的叶片转绿,叶色较深的紫叶油菜品系的叶绿素含量在开花期达到顶峰,为0.795mg/g。在低温2℃、10℃处理时,深紫叶的紫红叶甘蓝型油菜的叶绿素含量较高;在20℃处理时,深紫叶的紫红叶甘蓝型油菜的叶绿素含量较低。在30℃处理时,深紫叶油菜的叶绿素含量最高。深紫叶紫红叶甘蓝型油菜20%遮光处理12天的叶绿素含量最高,叶脉浅紫和绿叶的叶绿素含量最低;深紫叶紫红叶甘蓝型油菜在遮光处理条件下叶绿素含量最高,绿叶的叶绿素含量最低,说明遮光对紫红叶甘蓝型油菜的叶绿素合成有影响,但没有对绿叶油菜的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红叶甘蓝型油菜 叶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