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内动脉瘤MSCTA低剂量对比剂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2
1
作者 黄泽和 陈松 +5 位作者 钟德钧 陈广 莫少武 黄景茂 苏赞瑞 陈立坚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12期2065-2070,共6页
目的探讨64层MSCTA诊断颅内动脉瘤使用低剂量对比剂的可行性。方法将108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行颅脑MSCTA。使用低剂量对比剂者为A组共54例,对比剂优维显用量0.6ml(370mgI/ml)/kg;使用常规剂量对比剂者为B组共54例,... 目的探讨64层MSCTA诊断颅内动脉瘤使用低剂量对比剂的可行性。方法将108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行颅脑MSCTA。使用低剂量对比剂者为A组共54例,对比剂优维显用量0.6ml(370mgI/ml)/kg;使用常规剂量对比剂者为B组共54例,对比剂优维显用量1.2ml(370mgI/ml)/kg。使用相同的CT图像后处理重建方法、图像评分和评价标准,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A组和B组MSCTA分别使用两种剂量对比剂在图像质量及其对动脉瘤诊断符合率的差别。结果 A组54例患者中31例发现动脉瘤35个,漏诊3个,检出率92.1%,B组54例患者中36例发现动脉瘤37个,漏诊4个,检出率90.3%,两组病例的敏感度、特异度及诊断准确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动脉瘤测量的最大径均值分别为5.8mm和6.5mm,均分别与DSA(手术)有良好的相关关系(r=0.968,0.971,P<0.05)。在动脉腔内各测量点CT值的比较,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978,P>0.05)。按照图像质量评分和颅内静脉污染程度评分标准,A组与B组间两组分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A对颅内动脉瘤的检测低剂量对比剂具有与常规剂量相似的准确度,但颅内静脉污染发生率降低,适合颅内动脉瘤的初筛、术前及术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低剂量 对比剂 CT血管成像 颅内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
2
作者 黄泽和 钟德钧 +1 位作者 江生 莫少武 《华夏医学》 CAS 2010年第3期289-293,共5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对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临床确诊为肺动脉栓塞的10例患者的CTPA图像的表现。结果:10例PE共累及58处肺动脉及分支,其中左肺动...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对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临床确诊为肺动脉栓塞的10例患者的CTPA图像的表现。结果:10例PE共累及58处肺动脉及分支,其中左肺动脉主干7处,右肺动脉主干8处,肺叶动脉15处,肺段动脉28处。结论:多层螺旋CTPA具有准确、快速、无创伤等优点,可立体、直观地观察到血栓的大小、分布及范围,并可观察肺内间接改变,是PE的临床诊断及观察疗效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 血管造影术 多层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结合CT对局限性脂肪肝的诊断 被引量:2
3
作者 廉承凯 陈广 +2 位作者 肖志敏 赵梦 黄泽和 《华夏医学》 CAS 2015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结合CT对局限性脂肪肝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5例局限性脂肪肝患者的超声及CT影像资料,评价两种影像学方法对局限性脂肪肝的诊断率。结果:35例局限性脂肪肝患者,单凭超声检查即可确诊27例,确诊率77.1%,单凭CT检查可确诊30... 目的:探讨超声结合CT对局限性脂肪肝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5例局限性脂肪肝患者的超声及CT影像资料,评价两种影像学方法对局限性脂肪肝的诊断率。结果:35例局限性脂肪肝患者,单凭超声检查即可确诊27例,确诊率77.1%,单凭CT检查可确诊30例,确诊率85.7%,两种影像方法检查可全部确诊,确诊率100%,两种方法联用的确诊率与单用超声或单用CT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病灶处肝细胞内脂肪组织回声界面增多及声阻抗增大,脂肪组织密度较正常肝组织的密度小。CT图像上局限性脂肪肝呈低密度灶。结论:超声结合CT明显提高局限性脂肪肝的确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限性脂肪肝 超声 X线计算机 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A在急诊夹闭后交通动脉瘤术前的评估作用
4
作者 吴明伟 吴京展 +3 位作者 黄泽和 谢庆海 覃家德 唐纯海 《华夏医学》 CAS 2013年第4期689-691,共3页
目的:探索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术(CTA)图像对急诊夹闭后交通动脉瘤术前的评估和指导作用。方法:分析需急诊开颅手术治疗后交通动脉瘤患者的CTA图像信息,将这些信息与术中所见的现实情况进行对比,评估CTA对后交通动脉瘤手术提供信息... 目的:探索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术(CTA)图像对急诊夹闭后交通动脉瘤术前的评估和指导作用。方法:分析需急诊开颅手术治疗后交通动脉瘤患者的CTA图像信息,将这些信息与术中所见的现实情况进行对比,评估CTA对后交通动脉瘤手术提供信息的可靠性。结果:手术观察证实10例后交通动脉瘤、瘤颈指向以及动脉瘤与载瘤动脉和周围血管的关系等与CTA显示一致;但血管痉挛、瘤周穿支及载瘤动脉穿支等与CTA显示有差异。结论:CTA图像对典型部位的动脉瘤手术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手术可以在CTA图像指导下直接进行动脉瘤的开颅夹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通动脉瘤 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夹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A在急性自发性脑出血疾病中的应用
5
作者 吴明伟 黄泽和 +1 位作者 彭涛 谢观生 《华夏医学》 CAS 2009年第3期440-441,共2页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A在急性自发性脑出血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16排螺旋CT对19例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作脑血管造影(CTA),获得原始横断面图像,采用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多层面重建(MPR)及容积重建(VR)技术重建三维脑血管图像。1...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A在急性自发性脑出血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16排螺旋CT对19例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作脑血管造影(CTA),获得原始横断面图像,采用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多层面重建(MPR)及容积重建(VR)技术重建三维脑血管图像。19例患者中发现动静脉畸形(AVM)10例,动脉瘤(AN)6例,无阳性发现者3例。结果:CTA能清楚显示AVM和AN的类型、位置、形成、大小及周围结构的关系,对指导手术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结论:CTA是一种简便、快捷、安全的检查方法,对急性自发性脑出血疾病的诊治具有明确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造影 脑出血 16排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周围型肺癌与炎性假瘤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光义 陈松 +1 位作者 张旭 黄泽和 《华夏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周围型肺癌与炎性假瘤的鉴别诊断作用。方法:105例确诊为周围型肺癌或炎性假瘤患者,采用64层螺旋CT行多期增强扫描,分析各期CT图像特征,寻找最有诊断价值的CT鉴别征象。结果:分叶征、长/短毛刺、切线...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周围型肺癌与炎性假瘤的鉴别诊断作用。方法:105例确诊为周围型肺癌或炎性假瘤患者,采用64层螺旋CT行多期增强扫描,分析各期CT图像特征,寻找最有诊断价值的CT鉴别征象。结果:分叶征、长/短毛刺、切线及尖角征在周围型肺癌与炎性假瘤中的发生率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围型肺癌CT增强峰值的CT净增加值为(56.77±22.46)Hu,高于炎性假瘤增强峰值的CT净增强值(38.20±6.31)Hu(P<0.05),周围型肺癌增强扫描后120 s形成强化高峰,炎性假瘤于90 s左右出现高峰。结论:64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能提高周围型肺癌与炎性假瘤的鉴别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层螺旋CT 多期增强扫描 周围型肺癌 炎性假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入性COVID-19重症患者1例的诊治
7
作者 包仁中 钟蔚 黄泽和 《内科》 2022年第2期244-244,F0003,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28岁,菲律宾籍,4月8日收入我院隔离治疗。主诉:检测发现新冠病毒核酸阳性38 h。现病史:38 h前在海关咽拭子送检,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无呼吸道症状,体温正常、大小便正常。流行病学史:2021年3月29日在新加坡...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28岁,菲律宾籍,4月8日收入我院隔离治疗。主诉:检测发现新冠病毒核酸阳性38 h。现病史:38 h前在海关咽拭子送检,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无呼吸道症状,体温正常、大小便正常。流行病学史:2021年3月29日在新加坡登货轮,4月8日靠泊钦州港码头,该船同时发现有2名海员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既往史:无慢性病及传染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病毒 输入性 重症 诊断和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