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甲醛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制备及应用
1
作者
胡文英
杨磊
黄沛玲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930-2936,共7页
间苯二酚为功能单体,甲醛为模板分子,通过电聚合法在玻碳电极的表面制备具有选择性识别能力的甲醛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通过循环伏安法、差分脉冲伏安法、扫描电镜表征该分子印迹传感器的性质,探索了不同pH值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作为底...
间苯二酚为功能单体,甲醛为模板分子,通过电聚合法在玻碳电极的表面制备具有选择性识别能力的甲醛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通过循环伏安法、差分脉冲伏安法、扫描电镜表征该分子印迹传感器的性质,探索了不同pH值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作为底液对分子印迹材料重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pH=7.5,得出该印迹传感器对甲醛浓度范围为0~35×10^(-3)μg·L^(-1)的线性方程y=16.00x+0.0011,R^(2)=0.9941,检出限4.031×10^(-3)μg·L^(-1)。以此传感器来测定市场上干鱿鱼中甲醛的含量,加标回收率为99.53%~99.77%。该方法对甲醛的检测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因此,成功建立了一种检测甲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
甲醛
电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手性农药水胺硫磷对浮游生物氧化应激的对映体选择性影响
被引量:
7
2
作者
李玲
李俊杰
+1 位作者
王俊英
黄沛玲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4-272,共9页
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对水胺硫磷(isocarbophos,ICP)2个对映体进行拆分与制备,分别以浮游植物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uae)和浮游动物大型蚤(Daphnia magna)为实验生物,考察了ICP导致...
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对水胺硫磷(isocarbophos,ICP)2个对映体进行拆分与制备,分别以浮游植物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uae)和浮游动物大型蚤(Daphnia magna)为实验生物,考察了ICP导致2种浮游生物氧化损伤对映体选择性差异。结果显示:除了10^(-4) mg·L^(-1)和10^(-3) mg·L^(-1),10^(-2)~1 mg·L^(-1)的(+)-ICP对水华微囊藻叶绿素a含量表现为抑制作用;而10^(-4)~10^(-1) mg·L^(-1)的(-)-ICP对水华微囊藻叶绿素a含量表现为促进作用。且在10^(-4)~1 mg·L^(-1)浓度范围内,(+)-ICP使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显著下降,且最大下降31.2%,而(-)-ICP未引起SOD活性发生明显变化;(+)-ICP各浓度组诱导水华微囊藻的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的上升程度显著高于(-)-ICP;2个对映体未引起水华微囊藻发生脂质过氧化。此外,ICP对大型蚤的毒性要远远高于水华微囊藻;在1~20μg·L^(-1)浓度范围内,(+)-ICP未引起大型蚤SOD活性增加,而(-)-ICP则引起大型蚤SOD活性显著增加,且最高增加79.0%;2.5~10μg·L^(-1)的(+)-ICP诱导大型蚤CAT活性上升而(-)-ICP则导致CAT活性下降;(+)-ICP随着浓度的增加引起明显的脂质过氧化。研究表明,ICP对2种浮游生物的氧化应激均存在对映体选择性差异,且对水华微囊藻和大型蚤的毒性均表现为(+)-ICP>rac-ICP>(-)-ICP,但是其对浮游动物的毒害风险远大于对浮游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胺硫磷
浮游生物
氧化应激
对映体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华微囊藻对除草剂S-异丙甲草胺胁迫的光合活性响应
被引量:
2
3
作者
黄沛玲
李玲
+1 位作者
李俊杰
李雪妍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885-1893,共9页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酰胺类除草剂的大量使用造成了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为探究酰胺类除草剂——S-异丙甲草胺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运用浮游植物分类荧光仪(Phyto-PAM),以蓝藻中的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uae)为受试生物,测...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酰胺类除草剂的大量使用造成了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为探究酰胺类除草剂——S-异丙甲草胺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运用浮游植物分类荧光仪(Phyto-PAM),以蓝藻中的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uae)为受试生物,测定了水华微囊藻在不同ρ(S-异丙甲草胺)胁迫下7 d内光合色素含量及相关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①培养周期内,随ρ(S-异丙甲草胺)的增加水华微囊藻叶绿素a与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②各S-异丙甲草胺处理组的实际光能转化效率〔Y(Ⅱ)〕在培养后1~5 d均低于对照组,到第7天时均恢复正常水平.③从第3天起,各S-异丙甲草胺处理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半饱和光照强度点(Ik)均高于对照组,并且10、25和50 mg/L S-异丙甲草胺处理组的最大电子传递速率(Pnmax)也高于对照组.④从第5天起,10、25和50 mg/L S-异丙甲草胺处理组的快速光响应曲线均高于对照组.⑤除50 mg/L S-异丙甲草胺处理组的α(光能利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外,其余各S-异丙甲草胺处理组的α值随培养时间的增加出现波动,到第5天又恢复正常水平.研究显示:当ρ(S-异丙甲草胺)范围为0.1~50 mg/L时,水华微囊藻中光合色素含量降低,而水华微囊藻能通过稳定实际光能转化效率及光能利用率来提高最大光能转化效率、电子传递速率及耐强光能力,从而增强光合活性耐受外来胁迫;当ρ(S-异丙甲草胺)为50 mg/L时,水华微囊藻抗胁迫能力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异丙甲草胺
水华微囊藻
光合色素
叶绿素荧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乙草胺胁迫对水华微囊藻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6
4
作者
李俊杰
李玲
黄沛玲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44-254,共11页
除草剂乙草胺(ACT)施用后会通过灌溉侵蚀或地表径流等方式进入水环境造成污染。为探究ACT对浮游植物的影响,选择水华微囊藻作为受试生物,测定叶绿素a(Chl a)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藻蛋白和藻胆蛋白相对含量的变化,观察藻细胞超微结构...
除草剂乙草胺(ACT)施用后会通过灌溉侵蚀或地表径流等方式进入水环境造成污染。为探究ACT对浮游植物的影响,选择水华微囊藻作为受试生物,测定叶绿素a(Chl a)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藻蛋白和藻胆蛋白相对含量的变化,观察藻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综合评估ACT对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CT浓度≥0.1 mg·L-1时,Chl a含量开始显著降低(P<0.05);在低浓度(0.01~1 mg·L-1)ACT胁迫下,水华微囊藻能够通过自身调节,使得最大光合效率(F v/F m)、PSⅡ的实际光合效率(Y(Ⅱ))和快速光响应曲线不受ACT影响;而在高浓度(10~50 mg·L-1)处理组中,F v/F m、Y(Ⅱ)、快速光响应曲线、光响应曲线的初始斜率(α)和最大潜在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 max)均显著降低(P<0.05);别藻蓝蛋白(APC)、藻蓝蛋白(PC)和藻红蛋白(PE)的相对含量分别在ACT浓度为1、10和10 mg·L-1时开始显著降低(P<0.05)。这些结果说明,在高浓度ACT胁迫下,水华微囊藻的叶绿素合成受阻,光合色素减少,捕光能力、光能转化效率及相对电子传递速率均下降,光合活性降低,且ACT对藻胆蛋白的抑制作用顺序为别藻蓝蛋白>藻蓝蛋白>藻红蛋白,而半饱和光强(I k)显著增加(P<0.05),耐受能力增强,从而使光合作用受到抑制。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藻细胞结构会被ACT破坏,细胞变形且出现质壁分离,类囊体损伤且垂直于细胞壁,气泡、藻青素小粒和糖原减少,脂质颗粒增多,细胞内部紊乱,捕光色素减少,导致光合作用受阻。上述研究结果为全面评价ACT环境风险及农药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草胺
水华微囊藻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甲醛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制备及应用
1
作者
胡文英
杨磊
黄沛玲
机构
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出处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930-2936,共7页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J01421)资助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J011160)资助
福建省科技厅引导性项目(2020Y0089)资助。
文摘
间苯二酚为功能单体,甲醛为模板分子,通过电聚合法在玻碳电极的表面制备具有选择性识别能力的甲醛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通过循环伏安法、差分脉冲伏安法、扫描电镜表征该分子印迹传感器的性质,探索了不同pH值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作为底液对分子印迹材料重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pH=7.5,得出该印迹传感器对甲醛浓度范围为0~35×10^(-3)μg·L^(-1)的线性方程y=16.00x+0.0011,R^(2)=0.9941,检出限4.031×10^(-3)μg·L^(-1)。以此传感器来测定市场上干鱿鱼中甲醛的含量,加标回收率为99.53%~99.77%。该方法对甲醛的检测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因此,成功建立了一种检测甲醛的方法。
关键词
分子印迹
甲醛
电聚合
Keywords
molecularly imprinted
formaldehyde
electropolymerization
分类号
O657.1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手性农药水胺硫磷对浮游生物氧化应激的对映体选择性影响
被引量:
7
2
作者
李玲
李俊杰
王俊英
黄沛玲
机构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
出处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4-272,共9页
基金
手性有机磷农药水胺硫磷毒理效应的对映体选择性研究(JAT160029)。
文摘
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对水胺硫磷(isocarbophos,ICP)2个对映体进行拆分与制备,分别以浮游植物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uae)和浮游动物大型蚤(Daphnia magna)为实验生物,考察了ICP导致2种浮游生物氧化损伤对映体选择性差异。结果显示:除了10^(-4) mg·L^(-1)和10^(-3) mg·L^(-1),10^(-2)~1 mg·L^(-1)的(+)-ICP对水华微囊藻叶绿素a含量表现为抑制作用;而10^(-4)~10^(-1) mg·L^(-1)的(-)-ICP对水华微囊藻叶绿素a含量表现为促进作用。且在10^(-4)~1 mg·L^(-1)浓度范围内,(+)-ICP使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显著下降,且最大下降31.2%,而(-)-ICP未引起SOD活性发生明显变化;(+)-ICP各浓度组诱导水华微囊藻的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的上升程度显著高于(-)-ICP;2个对映体未引起水华微囊藻发生脂质过氧化。此外,ICP对大型蚤的毒性要远远高于水华微囊藻;在1~20μg·L^(-1)浓度范围内,(+)-ICP未引起大型蚤SOD活性增加,而(-)-ICP则引起大型蚤SOD活性显著增加,且最高增加79.0%;2.5~10μg·L^(-1)的(+)-ICP诱导大型蚤CAT活性上升而(-)-ICP则导致CAT活性下降;(+)-ICP随着浓度的增加引起明显的脂质过氧化。研究表明,ICP对2种浮游生物的氧化应激均存在对映体选择性差异,且对水华微囊藻和大型蚤的毒性均表现为(+)-ICP>rac-ICP>(-)-ICP,但是其对浮游动物的毒害风险远大于对浮游植物。
关键词
水胺硫磷
浮游生物
氧化应激
对映体选择性
Keywords
isocarbophos
plankton
oxidative stress
enantioselectivity
分类号
X171.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华微囊藻对除草剂S-异丙甲草胺胁迫的光合活性响应
被引量:
2
3
作者
黄沛玲
李玲
李俊杰
李雪妍
机构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
出处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885-1893,共9页
基金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科研项目(No.JAT160027)
石狮市科技计划项目(No.2016FS21)
华侨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No.18014087008)。
文摘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酰胺类除草剂的大量使用造成了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为探究酰胺类除草剂——S-异丙甲草胺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运用浮游植物分类荧光仪(Phyto-PAM),以蓝藻中的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uae)为受试生物,测定了水华微囊藻在不同ρ(S-异丙甲草胺)胁迫下7 d内光合色素含量及相关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①培养周期内,随ρ(S-异丙甲草胺)的增加水华微囊藻叶绿素a与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②各S-异丙甲草胺处理组的实际光能转化效率〔Y(Ⅱ)〕在培养后1~5 d均低于对照组,到第7天时均恢复正常水平.③从第3天起,各S-异丙甲草胺处理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半饱和光照强度点(Ik)均高于对照组,并且10、25和50 mg/L S-异丙甲草胺处理组的最大电子传递速率(Pnmax)也高于对照组.④从第5天起,10、25和50 mg/L S-异丙甲草胺处理组的快速光响应曲线均高于对照组.⑤除50 mg/L S-异丙甲草胺处理组的α(光能利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外,其余各S-异丙甲草胺处理组的α值随培养时间的增加出现波动,到第5天又恢复正常水平.研究显示:当ρ(S-异丙甲草胺)范围为0.1~50 mg/L时,水华微囊藻中光合色素含量降低,而水华微囊藻能通过稳定实际光能转化效率及光能利用率来提高最大光能转化效率、电子传递速率及耐强光能力,从而增强光合活性耐受外来胁迫;当ρ(S-异丙甲草胺)为50 mg/L时,水华微囊藻抗胁迫能力有所降低.
关键词
S-异丙甲草胺
水华微囊藻
光合色素
叶绿素荧光参数
Keywords
S-metolachlor
Microcystis flos-aquae
photosynthetic pigment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parameters
分类号
X59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乙草胺胁迫对水华微囊藻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6
4
作者
李俊杰
李玲
黄沛玲
机构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
出处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44-254,共11页
基金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科研项目(JAT160027)
石狮市科技计划项目(2016FS21)
华侨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育计划资助项目(12BS108)。
文摘
除草剂乙草胺(ACT)施用后会通过灌溉侵蚀或地表径流等方式进入水环境造成污染。为探究ACT对浮游植物的影响,选择水华微囊藻作为受试生物,测定叶绿素a(Chl a)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藻蛋白和藻胆蛋白相对含量的变化,观察藻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综合评估ACT对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CT浓度≥0.1 mg·L-1时,Chl a含量开始显著降低(P<0.05);在低浓度(0.01~1 mg·L-1)ACT胁迫下,水华微囊藻能够通过自身调节,使得最大光合效率(F v/F m)、PSⅡ的实际光合效率(Y(Ⅱ))和快速光响应曲线不受ACT影响;而在高浓度(10~50 mg·L-1)处理组中,F v/F m、Y(Ⅱ)、快速光响应曲线、光响应曲线的初始斜率(α)和最大潜在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 max)均显著降低(P<0.05);别藻蓝蛋白(APC)、藻蓝蛋白(PC)和藻红蛋白(PE)的相对含量分别在ACT浓度为1、10和10 mg·L-1时开始显著降低(P<0.05)。这些结果说明,在高浓度ACT胁迫下,水华微囊藻的叶绿素合成受阻,光合色素减少,捕光能力、光能转化效率及相对电子传递速率均下降,光合活性降低,且ACT对藻胆蛋白的抑制作用顺序为别藻蓝蛋白>藻蓝蛋白>藻红蛋白,而半饱和光强(I k)显著增加(P<0.05),耐受能力增强,从而使光合作用受到抑制。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藻细胞结构会被ACT破坏,细胞变形且出现质壁分离,类囊体损伤且垂直于细胞壁,气泡、藻青素小粒和糖原减少,脂质颗粒增多,细胞内部紊乱,捕光色素减少,导致光合作用受阻。上述研究结果为全面评价ACT环境风险及农药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乙草胺
水华微囊藻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参数
Keywords
Acetochlor
Microcystis flos-aquae
photosynthesis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parameters
分类号
X171.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甲醛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制备及应用
胡文英
杨磊
黄沛玲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手性农药水胺硫磷对浮游生物氧化应激的对映体选择性影响
李玲
李俊杰
王俊英
黄沛玲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水华微囊藻对除草剂S-异丙甲草胺胁迫的光合活性响应
黄沛玲
李玲
李俊杰
李雪妍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乙草胺胁迫对水华微囊藻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李俊杰
李玲
黄沛玲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