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在赴美领养儿童中检出风疹患儿的报告与思考
1
作者 明宏艳 陈晨 +7 位作者 黄永欣 梁少军 陈建东 朱云枫 栗召辉 林静华 曾奎 冯心文 《口岸卫生控制》 2016年第1期48-49,共2页
目的通过对首次检出的典型病例处置程序的分析,总结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探讨科学合理的涉外医学突发事件处置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移民体检工作中首次出现的病例,总结分析其诊断及处置过程,发现并讨论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目的通过对首次检出的典型病例处置程序的分析,总结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探讨科学合理的涉外医学突发事件处置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移民体检工作中首次出现的病例,总结分析其诊断及处置过程,发现并讨论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果广东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医务工作人员正确诊断妥善处置,有效防止了传染病的跨境传播。结论制订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涉外医学突发事件处置标准,加强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切实保障国门安全,是我们进一步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疹 赴美 领养 隔离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肌肉协同研究上肢简单和复杂运动的关联性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永欣 文斌 +3 位作者 毛菁菁 姚瑞 尹孟奇 徐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93-202,共10页
针对简单运动和复杂运动的关联性不清的问题,从肌肉协同分析角度,利用非负最小二乘法和余弦相似度相结合的方法,对两类运动的关联性进行研究。分别设计上肢简单和复杂运动范式,并采集20名健康受试者在运动执行过程中的8通道表面肌电信号... 针对简单运动和复杂运动的关联性不清的问题,从肌肉协同分析角度,利用非负最小二乘法和余弦相似度相结合的方法,对两类运动的关联性进行研究。分别设计上肢简单和复杂运动范式,并采集20名健康受试者在运动执行过程中的8通道表面肌电信号(sEMG);利用非负矩阵分解方法对8通道sEMG进行解码,分别提取上肢简单和复杂运动的肌肉协同模式;采用非负最小二乘法求解线性组合模型中非负线性系数,并据此与简单运动的协同模式进行运动重构;通过余弦相似度评估重构运动与复杂运动之间的相似性,并探讨简单运动和复杂运动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复杂运动协同模式是简单运动协同模式的保留和合并;模式保留说明简单和复杂运动之间存在共享的基本肌肉协同模式,模式合并说明复杂运动的协同模式是简单运动协同模式的线性组合。该研究可为神经肌肉运动控制和肌-机接口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协同 简单运动和复杂运动 表面肌电信号 非负矩阵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承气汤加味治疗急性肠梗阻验案2则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冠彬 黄永欣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2年第2期90-90,共1页
关键词 大承气汤 治疗 急性肠梗阻 中医药疗法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口岸出境中国人员中百日咳感染的血清学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朱云枫 张建明 +5 位作者 栗召辉 明宏艳 陈建东 黄永欣 梁少军 杨烨 《口岸卫生控制》 2020年第5期52-54,共3页
目的分析广州口岸出境的中国人的百日咳感染情况。方法2019年1月至12月在广州口岸出境的中国国籍人群中调查既往病史、疫苗接种情况及血清百日咳毒素特异性IgG抗体(PT-IgG)阳性情况并估算感染率。结果772人全部无报告既往百日咳的诊疗... 目的分析广州口岸出境的中国人的百日咳感染情况。方法2019年1月至12月在广州口岸出境的中国国籍人群中调查既往病史、疫苗接种情况及血清百日咳毒素特异性IgG抗体(PT-IgG)阳性情况并估算感染率。结果772人全部无报告既往百日咳的诊疗病史或典型症状历史,124人有百日咳疫苗接种历史记录。PT-IgG的总体阳性率(抗体滴度>40 IU/mL)为3.11%,估算感染率为3800/10万人。阳性率最高前三位的依次在3~7岁年龄段,60~69岁和70~79岁年龄段,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阳性率(P<0.05)。结论合理应用血清学检测手段进行监测可能更适合出入境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咳 百日咳毒素IgG抗体 国际旅行者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乌及草乌中毒1例报告
5
作者 王冠彬 黄永欣 《现代中医药》 CAS 2003年第1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川乌 草乌 中毒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在赴美国移民体检结核感染筛查中的应用
6
作者 栗召辉 梁武毅 +5 位作者 黄永欣 朱云枫 明宏艳 梁少军 何洪涛 张建明 《口岸卫生控制》 2020年第6期29-33,共5页
目的探讨使用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T-SPOT.TB)方法在赴美国移民签证体检结核病感染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美国CDC有关移民人群结核病筛查的技术指导,对2~14岁的移民申请人先后采用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和T-SPOT.TB 2种方法进行结核... 目的探讨使用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T-SPOT.TB)方法在赴美国移民签证体检结核病感染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美国CDC有关移民人群结核病筛查的技术指导,对2~14岁的移民申请人先后采用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和T-SPOT.TB 2种方法进行结核病筛查。2012年1-12月期间,采用PPD试验方式,如PPD阳性,需进一步进行胸部X光拍片检查,如拍片阳性再进行痰液实验室检查;2018年1-12月期间,采用T-SPOT.TB试验方式,如T-SPOT.TB试验阳性,需进一步进行胸部X光拍片检查,如拍片阳性再进行痰液实验室检查。结果 5 388例2~14岁的移民申请人采用了PPD试验方式,阳性有530例,阳性率为9.84%,其中有X光异常者6例,X光异常发现率为1.13%(6/530);3 486例2~14岁的移民申请人采用了T-SPOT.TB试验方式,阳性有61例,阳性率为1.75%,其中有X光异常者11例,X光异常发现率为18.03%(11/61)。通过统计学分析,在2~14岁的移民申请人中T-SPOT.TB阳性率(1.75%)显著低于PPD试验的阳性率(9.84%),χ^2=222.666,P<0.01;采用T-SPOT.TB试验方式的人群中X光异常检出率(18.03%)显著高于采用PPD试验人群(1.13%),χ^2=55.930,P<0.01。结论提示对于2~14岁的移民申请人采用T-SPOT.TB方法筛查结核感染优于PPD试验,有助于该人群避免不必要的X光胸部检查。与PPD相比,TSPOT.TB试验更能准确地诊断潜伏性结核感染(LTB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筛查 T-SPOT.TB P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