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刘秀的军事思想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正藩 王铭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97-102,共6页
刘秀兴复汉室,整顿吏治,发展社会经济,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东汉一百九十余年统治,是我国古代有为的政治家,史家论述颇详。然就其指导统一战争的实践来看,他不仅具有杰出的指挥才能,且在建军、用兵、战略诸方面均见识过人,也是一位有识的... 刘秀兴复汉室,整顿吏治,发展社会经济,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东汉一百九十余年统治,是我国古代有为的政治家,史家论述颇详。然就其指导统一战争的实践来看,他不仅具有杰出的指挥才能,且在建军、用兵、战略诸方面均见识过人,也是一位有识的军事家。为此,探讨刘秀的军事思想,对于全面认识刘秀,正确评价其历史地位,显然是非常必要的。一、独树一帜的军事原则以文吏典军是刘秀的建军原则之一。更始元年,刘秀安辑河北,时王郎自立于邯郸,“郡县得王郎檄,皆望风响应,唯信都、和成二郡不降”。为了讨平王郎,刘秀籍二郡之兵力,命邓禹“发奔命,得数千人,令自将之”,又署从行北渡的文吏王霸、冯异、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秀 整顿吏治 我国古代 文吏 中央集权 社会经济 战争 政治家 汉军 后汉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晋门阀政治散论
2
作者 黄正藩 田泽滨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1期106-112,共7页
东晋自元帝建武元年(317年)司马睿都建康建立政权,至恭帝司马德文元熙二年(420年)为刘裕取代,历经十一位君主,一百零四年。这百余年是中国门阀政治的鼎盛时期。关于这期间的门阀政治、历史地位与演变趋势,学术界多有论述。但在一个相当... 东晋自元帝建武元年(317年)司马睿都建康建立政权,至恭帝司马德文元熙二年(420年)为刘裕取代,历经十一位君主,一百零四年。这百余年是中国门阀政治的鼎盛时期。关于这期间的门阀政治、历史地位与演变趋势,学术界多有论述。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理论上过多地强调了阶级分析,在史实上突出:“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人寒人无寸进之路”的特点,在问题的研究上难免以点概全,有所偏颇。本文试图就门阀政治的几个重要问题谈一点管窥之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阀政治 桓温 孝武帝 政治目标 门阀士族 建康 学术界 政权 内部矛盾 王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东晋南朝的历史贡献和作用
3
作者 黄正藩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104-109,共6页
西晋灭亡,晋室南迁,历史出现了南北对峙长期分裂的局面。东晋及其后继政权——宋、齐、梁、陈,因为政权偏安、乱事迭起,它的历史贡献和作用常常被人忽视,更有甚者,把包括东晋南朝在内的将近三百年历史,视为天昏地暗,阴森可怖,称之为灾... 西晋灭亡,晋室南迁,历史出现了南北对峙长期分裂的局面。东晋及其后继政权——宋、齐、梁、陈,因为政权偏安、乱事迭起,它的历史贡献和作用常常被人忽视,更有甚者,把包括东晋南朝在内的将近三百年历史,视为天昏地暗,阴森可怖,称之为灾难的岁月。但是只要略检史籍就不难发现,东晋南朝为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过重要的贡献,在多民族国家发展史上它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晋南朝 历史贡献 经济文化 少数民族 历史作用 多民族国家 民族融合 南北对峙 发展史 政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炎武北上抗清辨析
4
作者 黄正藩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103-108,共6页
1657年(清顺治14年)顾炎武只身北上,在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等地活动了整整二十五年,度过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岁月。顾炎武到北方去是因为避祸保身的需要,还是出于抗清斗争的考虑。弄清这个问题,它不仅关系到顾氏本人在历史上的地位,... 1657年(清顺治14年)顾炎武只身北上,在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等地活动了整整二十五年,度过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岁月。顾炎武到北方去是因为避祸保身的需要,还是出于抗清斗争的考虑。弄清这个问题,它不仅关系到顾氏本人在历史上的地位,也关系到我们用什么思想和方法去评判一个历史人物的是非问题。列宁指出:“为了解决社会科学问题,为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清斗争 顾炎武 历史人物 李因笃 清兵入关 江南地区 山西 刘秀 陕西 光武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