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黄梅军 唐扬伟 +2 位作者 邓思然 梁志建 黎全猛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5期185-186,共2页
目的探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0月~2012年12月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的26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伤椎楔变指数、后凸Cobb角及椎... 目的探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0月~2012年12月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的26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伤椎楔变指数、后凸Cobb角及椎管内占位情况。结果262例患者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后,神经功能、椎体高度、Cobb角及椎管内占位情况均较手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显著,是一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后路 短节段 椎弓根钉内固定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膝关节滑膜切除术后患膝肿痛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
作者 孔祥泉 黄梅军 +1 位作者 黎全猛 唐扬伟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52-154,共3页
目的分析导致关节镜下膝关节滑膜切除术后患膝出现肿胀或疼痛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后出现患膝肿痛的31个膝关节镜案例共38膝,将病因归为手术操作及患者自身两大因素,并进行二元因素赋值,通过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比较以上因素... 目的分析导致关节镜下膝关节滑膜切除术后患膝出现肿胀或疼痛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后出现患膝肿痛的31个膝关节镜案例共38膝,将病因归为手术操作及患者自身两大因素,并进行二元因素赋值,通过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比较以上因素对并发症的影响。结果经5步回归,发现刨削器误卷入韧带、入路不准确及冲洗液外渗至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关节腔间隙过窄及合并全身性疾病共5个因素为术后膝关节肿痛的危险因素(P均=0.000,模型分类判对率均大于85%)。结论对于合并全身性疾病且关节腔间隙过窄的患者,在关节镜下行滑膜切除时应在选取正确手术入路的前提下,及时吸附冲洗液,并认真避免误伤韧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膝关节 滑膜炎 术后并发症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aplan-Meier的关节镜下髌骨脱位三联修复术远期效果评价
3
作者 孔祥泉 唐扬伟 黄梅军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3期283-285,共3页
目的使用Kaplan-Meier分析法评价关节镜下复发性髌骨脱位三联修复术远期效果。方法入选髌骨脱位患者69例髌骨脱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6)及对照组(n=33),分别给予关节镜下三联修复及普通双束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髌骨脱位。对以... 目的使用Kaplan-Meier分析法评价关节镜下复发性髌骨脱位三联修复术远期效果。方法入选髌骨脱位患者69例髌骨脱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6)及对照组(n=33),分别给予关节镜下三联修复及普通双束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髌骨脱位。对以上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长期随访,比较手术前后外侧髌股角、Lysholm评分及疗效维持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外侧髌股角及Lysholm评分均无组间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外侧髌股角及Lysholm评分均显著大于/高于手术前,观察组上述两者显著大于/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分别有3及4例患者删失,删失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最长疗效维持时间分别为75及68个月;观察组的疗效维持时间的算术均数及中位数分别为58及54个月,而对照组分别为48及42个月。Kaplan-Meier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的累积疗效维持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481,P=0.032)。结论关节镜下复发性髌骨脱位三联修复术远期效果优于普通双束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脱位 关节镜 Kaplan-Meier分析 疗效维持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膝关节滑膜性骨软骨瘤1例
4
作者 邓思然 黄梅军 +2 位作者 侯晓东 唐杨伟 林子同 《罕少疾病杂志》 2003年第4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左膝关节 滑膜性骨软骨瘤 临床资料 治疗 手术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