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引力波探测望远镜指向偏差地面高精度测量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宋奇林 李杨 +5 位作者 周子夜 肖亚维 杨金生 黄林海 顾乃庭 饶长辉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6-107,共12页
星载望远镜是实现空间引力波探测的核心组成部分。由于各星座之间传输距离达到109 m量级,对望远镜指向精度提出了nrad量级的严苛要求,而指向偏差高精度测量和定标就成为实现空间引力波探测星载望远镜高精度指向的前提。为实现星载望远... 星载望远镜是实现空间引力波探测的核心组成部分。由于各星座之间传输距离达到109 m量级,对望远镜指向精度提出了nrad量级的严苛要求,而指向偏差高精度测量和定标就成为实现空间引力波探测星载望远镜高精度指向的前提。为实现星载望远镜指向偏差地面测试及传感器定标需求,本文提出基于哈特曼原理的新型指向偏差高精度测量方法,采用多子孔径空间复用思想降低各类随机误差对测量精度的影响,显著提升了指向偏差测量精度。本文根据传感器参数与指向偏差测量精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对哈特曼传感器参数进行了分析优化,并分析了星载望远镜指向偏差测量精度。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基于哈特曼原理的多子孔径空间复用方法,可以实现对星载望远镜指向偏差0.62nrad的高精度测量,为空间引力波探测望远镜地面测试及在轨传感器定标提供了可行途径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望远镜 指向偏差测量 哈特曼 多子孔径空间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变形镜驱动器迟滞快速辨识与补偿研究
2
作者 汪寒 肖习 +2 位作者 郭友明 黄林海 鲜浩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2,共6页
采用压电陶瓷作为促动机构的主动光学系统。为了对压电陶瓷驱动器固有的迟滞非线性进行有效抑制校正,以提高系统性能,该文对带变形镜镜面负载结构的压电陶瓷驱动器非线性迟滞动态进行了高效辨识建模,实现了带镜面负载的压电陶瓷驱动器... 采用压电陶瓷作为促动机构的主动光学系统。为了对压电陶瓷驱动器固有的迟滞非线性进行有效抑制校正,以提高系统性能,该文对带变形镜镜面负载结构的压电陶瓷驱动器非线性迟滞动态进行了高效辨识建模,实现了带镜面负载的压电陶瓷驱动器相对误差1.8867%的迟滞参数辨识与建模,降低了辨识算法所需时间90%以上,同时克服了负载结构导致辨识信号信噪比低的问题。实验证明,所用方法得到的压电陶瓷迟滞模型能够有效地用于补偿校正压电陶瓷驱动器迟滞非线性动态带来的误差,通过前馈控制器可将压电陶瓷驱动器迟滞引起的镜面面形定位误差降低56.21%,有效地提升了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驱动器 主动光学 PREISACH模型 迟滞补偿 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压电倾斜镜模型辨识与控制 被引量:9
3
作者 黄林海 凡木文 +5 位作者 周睿 张浩田 黄奎 胡诗杰 罗曦 李新阳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9-97,共9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梯度优化算法的倾斜镜模型辨识方法,实现对大口径压电倾斜镜的复杂频率响应规律的辨识与控制带宽提高。文章介绍了压电倾斜镜原理和数学模型,描述了随机梯度优化算法在模型辨识的应用过程,并通过实验验证的方式...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梯度优化算法的倾斜镜模型辨识方法,实现对大口径压电倾斜镜的复杂频率响应规律的辨识与控制带宽提高。文章介绍了压电倾斜镜原理和数学模型,描述了随机梯度优化算法在模型辨识的应用过程,并通过实验验证的方式检验了算法辨识模型的准确性以及在提高系统控制带宽方面的能力;最后,利用随机梯度下降算法本文还开展了对抖动输入频谱的辨识,结合倾斜镜模型的辨识结果,获得了对特定频谱区域更高抑制能力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镜 结构谐振 压电陶瓷 大口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致行复位内固定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发生术后股骨头坏死危险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黄林海 张大威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20期27-29,共3页
目的 :分析导致进行复位内固定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发生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方法 :择取2012年1月至2016年9月在沭阳县人民医院进行复位内固定术的17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78例患者中在术后发生股... 目的 :分析导致进行复位内固定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发生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方法 :择取2012年1月至2016年9月在沭阳县人民医院进行复位内固定术的17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78例患者中在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3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这178例患者中在术后未发生股骨头坏死的146例患者作为比较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这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的类型、手术的用时、术前进行牵引治疗的情况、骨折部位复位的质量和术毕至进行负重行走的时间等因素进行分析,以便找到导致观察组患者发生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结果: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进行复位内固定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其性别、年龄、手术的用时、术前进行牵引治疗的情况、术毕至进行负重行走的时间与其发生术后股骨头坏死无相关性(P>0.05);其骨折的类型和骨折部位复位的质量与其发生术后股骨头坏死存在相关性(P<0.05)。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进行复位内固定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其骨折部位复位的质量与其发生术后股骨头坏死呈显著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为(OR=0.175,P=0.001)。结论 :进行复位内固定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其骨折部位复位的质量差是导致其发生术后股骨头坏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复位内固定术 股骨头坏死 Logistic回归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自适应光学系统的ICF装置光束传输程序
5
作者 黄林海 饶长辉 姜文汉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865-1871,共7页
以典型的惯性约束聚变(ICF)装置为基础,根据ICF中光传输、光放大和光倍频等原理,建立了一套含自适应光学校正系统的ICF仿真软件。通过比对国内外相应的文献和专业软件的光的线性传播、非线性传播、光的增益、光的倍频等来验证软件仿真... 以典型的惯性约束聚变(ICF)装置为基础,根据ICF中光传输、光放大和光倍频等原理,建立了一套含自适应光学校正系统的ICF仿真软件。通过比对国内外相应的文献和专业软件的光的线性传播、非线性传播、光的增益、光的倍频等来验证软件仿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给出了经自适应光学系统校正前后基频光的近场强度和相位分布,3倍频光的近、远场的光强分布,说明自适应光学在提高ICF装置输出光束质量中的作用。该软件的建立将为优化ICF系统中自适应光学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约束聚变 自适应光学 光束传输程序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住宅楼地基的基础加固设计与施工 被引量:1
6
作者 黄林海 《山西建筑》 2010年第21期85-86,共2页
针对广州某实际工程遇到的地基的基础加固问题提出了采用静压注浆桩形成树根状微型桩的加固方案,并从加固设计原理和施工要点等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为以后同类状况的基础加固处理积累了宝贵经验。
关键词 基础加固 静压注浆 施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变形镜自适应光学系统全场补偿实验验证 被引量:8
7
作者 余浩 黄林海 +3 位作者 黄利新 蔡冬梅 饶长辉 姜文汉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42-1546,共5页
在双变形镜自适应光学系统中,需要主激光出射时与信标光的振幅分布一致、相位共轭。当主激光到达目标时,光波的分布与目标上发射的信标光光波分布相同,主激光的振幅和相位都得到了校正。根据双变形镜自适应光学技术的概念,设计了一套基... 在双变形镜自适应光学系统中,需要主激光出射时与信标光的振幅分布一致、相位共轭。当主激光到达目标时,光波的分布与目标上发射的信标光光波分布相同,主激光的振幅和相位都得到了校正。根据双变形镜自适应光学技术的概念,设计了一套基于双变形镜的自适应光学系统,对比了双变形镜和传统单变形镜对波前的空间校正能力,在实验上验证了双变形镜全场校正能力。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光束振幅和相位的全场补偿,能使光束的近场场强得到控制,同时远场焦斑更接近衍射极限分布。传统的单变形镜校正后远场的斯特列尔比为0.71,双变形镜自适应系统校正后远场的斯特列尔比提高到0.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场补偿 自适应光学 双变形镜 振幅 相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光学系统中哈特曼传感器与变形镜对准误差的测量方法 被引量:5
8
作者 顾乃庭 杨泽平 +1 位作者 黄林海 饶长辉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7-292,共6页
提出了一种可以实现自适应光学系统中哈特曼传感器与变形镜对准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给用来做标记的驱动器施加电压来表征变形镜的位置,利用哈特曼探测变形镜镜面面形的斜率分布信息获取驱动器的准确位置,并据此计算哈特曼传感器和变形镜... 提出了一种可以实现自适应光学系统中哈特曼传感器与变形镜对准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给用来做标记的驱动器施加电压来表征变形镜的位置,利用哈特曼探测变形镜镜面面形的斜率分布信息获取驱动器的准确位置,并据此计算哈特曼传感器和变形镜之间位置失配,为二者的自动对准提供依据;阐述了该方法的对准原理,推导了哈特曼和变形镜之间位置失配计算公式;以45单元自适应光学系统为例,展开对该对准方法的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当二者的平移失配和旋转失配误差小于2倍子孔径大小和小于10°时,测量误差分别小于子孔径大小的5%和0.15°,能够准确测量自适应光学系统中哈特曼传感器和变形镜之间的位置失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哈特曼传感器 变形镜 对准误差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光学技术控制光束近场场强 被引量:2
9
作者 余浩 黄林海 +1 位作者 饶长辉 姜文汉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3-247,共5页
在双变形镜自适应光学系统中,需要主激光出射时与信标光的振幅分布一致、相位共轭,当主激光到达目标时光波的分布与目标上发射的信标光光波分布相同,主激光的振幅和相位都得到校正。根据双变形镜自适应光学技术的概念,提出一种基于自适... 在双变形镜自适应光学系统中,需要主激光出射时与信标光的振幅分布一致、相位共轭,当主激光到达目标时光波的分布与目标上发射的信标光光波分布相同,主激光的振幅和相位都得到校正。根据双变形镜自适应光学技术的概念,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光学技术控制光束近场场强的方法,从而实验验证双变形镜技术的可行性。该方法利用哈特曼传感器探测到的波前信息,对变形镜进行控制,实现了对光束近场场强的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对光束近场强度能进行较好地校正,使校正前后光束振幅的残余均方差值从0.310 0降为0.052 2,同时实验也验证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强控制 自适应光学 变形镜 哈特曼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板间撑开椎管潜行扩大减压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4
10
作者 燕好军 黄林海 +1 位作者 张大威 李业成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1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椎板间撑开腰椎管潜行扩大减压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椎板间撑开椎管潜行扩大减压术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依据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 目的:探讨椎板间撑开腰椎管潜行扩大减压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椎板间撑开椎管潜行扩大减压术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依据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随访10个月~4年,疗效:优48例(85.7%),良5例(8.9%),可3例(5.4%)。未发现腰椎继发不稳和再狭窄。结论椎板间撑开潜行扩大椎管及侧隐窝减压手术,既能保证术野暴露和操作空间足够,减压充分,又能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脊柱的后方复合体,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较好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板 侧隐窝 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体会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勇 胡棉虎 黄林海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7期82-82,共1页
目的分析高龄粗隆间骨折的常见并发症,探求治疗高龄粗隆间骨折的方法。方法对19例75岁以上老龄粗隆间骨折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所有病例都获得6-24个月的随访,结果除1例因外伤而发生假体周围骨折外,其他患者未发生感染,无假体松... 目的分析高龄粗隆间骨折的常见并发症,探求治疗高龄粗隆间骨折的方法。方法对19例75岁以上老龄粗隆间骨折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所有病例都获得6-24个月的随访,结果除1例因外伤而发生假体周围骨折外,其他患者未发生感染,无假体松动,无关节脱位,关节功能满意,髋关节术后评分平均92.2分。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粗隆间骨折具有术后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股骨粗隆间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振哈特曼波前探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郭庭 张彬 +4 位作者 顾乃庭 饶长辉 黄林海 许多 肖亚维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3-62,共10页
针对白天强背景条件下自适应光学系统哈特曼传感器信背比低、波前探测精度不高等问题,利用人造目标与强背景偏振特性差异,提出基于偏振调制的哈特曼波前探测方法,将传统的哈特曼波前探测从强度维度转换到偏振维度,有效提升信背比和波前... 针对白天强背景条件下自适应光学系统哈特曼传感器信背比低、波前探测精度不高等问题,利用人造目标与强背景偏振特性差异,提出基于偏振调制的哈特曼波前探测方法,将传统的哈特曼波前探测从强度维度转换到偏振维度,有效提升信背比和波前探测精度。阐述了偏振哈特曼波前探测基本方法和原理,并通过数值模拟仿真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偏振哈特曼探测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强背景条件下信背比和波前探测精度,显著增强自适应光学系统在强背景条件下的工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强背景 偏振哈特曼传感器 偏振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正交光栅的高精度质心探测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林 黄林海 李新阳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12-918,共7页
为了探测高精度的远场光斑质心,本文提出了一种多光斑质心探测方法。该方法利用二维正交的衍射光栅,将远场单光斑扩展为多光斑阵列,通过增加探测光斑的输入信息量,提高质心探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远场多光斑质心探测精度比单光斑质心... 为了探测高精度的远场光斑质心,本文提出了一种多光斑质心探测方法。该方法利用二维正交的衍射光栅,将远场单光斑扩展为多光斑阵列,通过增加探测光斑的输入信息量,提高质心探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远场多光斑质心探测精度比单光斑质心探测精度提高了近4倍,单个光斑质心探测误差均方根(RMS)为0.0385 pixels,16个多光斑阵列平均质心探测误差RMS为0.0099 pixels。相对于传统的质心探测方法,本文所采用的远场多光斑质心探测方法更为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检测 衍射光栅 质心探测 远场光斑 随机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夏克-哈特曼传感器的星载望远镜波前测量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位希雅 宋奇林 +5 位作者 杨金生 张兰强 李杨 黄林海 顾乃庭 饶长辉 《光电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4-84,共11页
精确的测量和控制星载望远镜的波前像差是实现高效空间引力波探测的关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夏克-哈特曼波前传感器原理的星载望远镜波前像差测量方法,该方法采用经过频域阈值去噪处理后的频域上的互相关算法,使用子孔径数20×16... 精确的测量和控制星载望远镜的波前像差是实现高效空间引力波探测的关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夏克-哈特曼波前传感器原理的星载望远镜波前像差测量方法,该方法采用经过频域阈值去噪处理后的频域上的互相关算法,使用子孔径数20×16、微透镜尺寸0.279 mm×0.279 mm、焦距34 mm的夏克-哈特曼波前传感器对算法的测量精确度进行验证。对实际点源图像生成已知RMS离焦值(0, 0.22, 0.44, 0.66 nm),从而产生具有偏移量的点源图像。使用模式法进行波前复原后,计算复原波面和残余波面的RMS值,用于比较频域上的互相关算法和传统质心算法的测量精度。结果显示,随着实际离焦值的增加,质心算法的测量误差呈现上升趋势,分别为0.0966 nm, 0.1378 nm,0.1284 nm和0.1463 nm。频域互相关算法可以使夏克-哈特曼波前像差均方根(RMS)误差分别减少13%, 7%, 18%和14%,为空间引力波星载望远镜地面波前像差的高精度测试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引力波探测 波前像差 相关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PPC阵列的三维单光子成像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何巧莹 黄林海 顾乃庭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82-290,共9页
三维成像技术在自动驾驶、航空任务、军事领域等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不同技术体制的成像系统有不同的优点,其中基于多像素光子计数器(Multi-Pixel Photon Counter,MPPC)的三维成像技术由于其成像速度快、对极弱光敏感等优势具有广阔的发... 三维成像技术在自动驾驶、航空任务、军事领域等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不同技术体制的成像系统有不同的优点,其中基于多像素光子计数器(Multi-Pixel Photon Counter,MPPC)的三维成像技术由于其成像速度快、对极弱光敏感等优势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然而,由于MPPC阵列发展不成熟,基于MPPC阵列的弱光三维成像探测水平受到限制。利用日本滨松公司研发的具有32×32规模的MPPC阵列S15013系列二维光子计数图像传感器,开发了一套三维成像系统,传感器的每个像素由12个单光子雪崩二极管并联而成,其总探测像素达到1 K以上。基于该系统,分析了阈值电压、镜头光阑等参数条件对三维成像探测结果的影响,对系统探测灵敏度和精度进行了测试,并针对37 m远模拟目标开展了三维成像探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回波光子数约1.98(光子/像素)的暗弱条件下,目标区域测距精度达到0.268 m,三维结构特征明显,达到了接近单光子成像的探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像素光子计数器(MPPC) 三维成像 光子计数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引力波望远镜超前瞄准机构致动器电荷驱动位移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闫泽昊 周子夜 +4 位作者 李杨 周虹 黄林海 顾乃庭 饶长辉 《光电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8-109,共12页
超前瞄准机构(PAAM)是空间引力波探测望远镜的关键部件,其主要通过给压电致动器输入电压或电荷精确控制位移量,实现对望远镜高精度角度控制。因此,压电陶瓷致动器位移响应直接影响超前瞄准机构指向控制性能。本文提出等效电容量计算方... 超前瞄准机构(PAAM)是空间引力波探测望远镜的关键部件,其主要通过给压电致动器输入电压或电荷精确控制位移量,实现对望远镜高精度角度控制。因此,压电陶瓷致动器位移响应直接影响超前瞄准机构指向控制性能。本文提出等效电容量计算方法定量分析压电致动器在电荷驱动下的位移响应特性,并通过数值模拟仿真和实验验证等方式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在使用幅值5 V、频率0.05 Hz~5 Hz的正弦波信号控制的电荷放大器驱动某型号压电致动器时,采用本文方法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相比,二者位移响应最大偏差小于1.35%,为空间引力波探测望远镜超前瞄准机构的高精度指向控制提供了可能的分析方法和实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致动器 迟滞非线性 电荷驱动法 非线性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望远镜低时空频率波前像差校正技术
17
作者 赵思旻 顾乃庭 +4 位作者 黄林海 肖亚维 张兰强 程云涛 杜宗政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55-266,共12页
针对大口径太阳望远镜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静态位置失配误差、风载弯沉等准静态位置失配误差以及热变形等非失配误差引起的波前像差导致成像质量下降的问题,在对太阳望远镜系统波前像差时空分频的基础上,提出采用次镜刚体位移对太阳望远... 针对大口径太阳望远镜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静态位置失配误差、风载弯沉等准静态位置失配误差以及热变形等非失配误差引起的波前像差导致成像质量下降的问题,在对太阳望远镜系统波前像差时空分频的基础上,提出采用次镜刚体位移对太阳望远镜低时空频率波前像差校正的方法,建立起次镜刚体位移与像差校正量的关系,并通过数值仿真及实验验证了采用次镜刚体位移对上述来源像差的校正能力。数值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次镜刚体位移能够对望远镜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低时空频率波前像差进行有效校正,其中,对位置失配误差校正后像差RMS值低于原值的9%,对非失配误差校正后像差RMS值低于原值的40%,对多源混合误差校正后像差RMS值低于原值的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系统 像差校正 灵敏度矩阵法 次镜 太阳望远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锁骨下动脉内中膜厚度联合实验室指标对高血压患者并发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18
作者 李丽丽 黄林海 吴劲峰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0期131-134,160,共5页
目的 探讨右锁骨下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联合实验室指标对高血压患者并发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于南方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体检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分为高血压组(n=142)、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组(n=58),比较两... 目的 探讨右锁骨下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联合实验室指标对高血压患者并发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于南方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体检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分为高血压组(n=142)、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组(n=58),比较两组基础资料、右锁骨下动脉IMT、实验室指标水平的差异,分析高血压患者并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以及右锁骨下动脉IMT联合实验室指标对并发冠心病的辅助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舒张压、收缩压、吸烟、饮酒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组患者右锁骨下动脉IMT值、空腹血糖(FP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均高于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右锁骨下动脉IMT值以及FPG、LDL-C、Hcy水平较高均是高血压患者并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右锁骨下动脉IMT联合实验室指标预测高血压患者并发冠心病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8,其灵敏度为89.74%,优于单一指标(P <0.05)。结论 右锁骨下动脉IMT较高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实验室指标联合在早期评估冠心病并发情况方面作用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冠心病 右锁骨下动脉内中膜厚度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纺纱线标准解析与生产实践
19
作者 王憬义 卫国 +1 位作者 叶戬春 黄林海 《纺织标准与质量》 2012年第6期24-26,共3页
为了正确理解我国色纺纱线标准,介绍了色纺纱线标准体系和主要考核内容,分析了色纺纱线的常见问题,提出了改进预防措施。
关键词 色纺纱线 标准 分析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骨关节炎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林海 翁齐列 《浙江临床医学》 1999年第1期61-61,共1页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不断增加,很多病人须长期依赖品种日益增多的非甾体消炎止痛药度日,甚至应用糖皮质激素以缓解疼痛及功能障碍,而由此因药物副反应带来的并发症不计其数。
关键词 治疗 例临床观察 透明质酸钠 骨关节炎 并发症 膝关节 注射 社会 老龄化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