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第2跖骨基底部粉碎的Lisfranc损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8
1
作者 黄杰烽 郑杨 +4 位作者 陈星 赵凯 杜文喜 陈俊杰 童培建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2期171-173,共3页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伴第2跖骨基底部粉碎的Lisfranc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3月至2012年6月伴第2跖骨基底部粉碎的Lisfranc损伤患者7例,男5例,女2例;年龄22-51岁,平均42岁;扭伤4例,交通伤3例。Myerson分型:A型1足,...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伴第2跖骨基底部粉碎的Lisfranc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3月至2012年6月伴第2跖骨基底部粉碎的Lisfranc损伤患者7例,男5例,女2例;年龄22-51岁,平均42岁;扭伤4例,交通伤3例。Myerson分型:A型1足,B型3足,C型3足。在手术内固定同时,用克氏针从内侧楔骨至第2跖骨基底部固定Lisfranc韧带。术后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足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估;术前、术后摄X线正位、侧位、斜位片及CT检查,进行影像学评估。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6.8个月。末次随访AOFAS评分(86.1±5.5)分;优3例,良3例,一般1例。所有切口Ⅰ期愈合,未见皮肤坏死,感染,克氏针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在手术内固定同时,用克氏针固定伴第2跖骨基底部粉碎的Lisfranc韧带损伤,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避免行关节融合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SFRANC损伤 骨折 粉碎性 骨折固定术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短节段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春喜 王晓勇 +2 位作者 卢怡 蒋云甫 黄杰烽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期72-73,共2页
目的后路短节段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临床疗效初步总结与分析。方法对37例胸腰椎爆裂骨折行手术治疗并随访观察。结果37例患者均获随访6~24个月,平均16个月,椎体占位比明显改善,Cobb明显矫正,除2例神经完全损伤,神经症状未见明... 目的后路短节段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临床疗效初步总结与分析。方法对37例胸腰椎爆裂骨折行手术治疗并随访观察。结果37例患者均获随访6~24个月,平均16个月,椎体占位比明显改善,Cobb明显矫正,除2例神经完全损伤,神经症状未见明显改善外,术前ASAI分级[1]为不完全损伤的患者均有1级或以上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后路短节段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能有效促进受压神经功能的恢复,恢复脊柱的稳定,预防矫正度的丢失,但对术前ASAI分级为脊髓完全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后路减压 植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林彬 项亦秋 黄杰烽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第3期415-417,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出现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20年8月行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132例,根据是否发生术后谵妄分为谵妄组(38例)和非谵妄组(94例)。记录患者性别、年龄、BMI、术前生化指标、术前基... 目的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出现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20年8月行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132例,根据是否发生术后谵妄分为谵妄组(38例)和非谵妄组(94例)。记录患者性别、年龄、BMI、术前生化指标、术前基础疾病、手术方式及时间等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结果在132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中,有38例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现象,发生率为28J9%。单因素分析表明,谵妄组和非谵妄组在年龄、术前白蛋白、手术时间、合并基础疾病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术前血红蛋白水平和手术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80岁、术前白蛋白<35g/L、手术时间≥2h、合并基础疾病≥3种为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80岁、术前白蛋白<35 g/L、手术时间≥2h、合并基础疾病≥3种为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围术期要综合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髋部骨折 谵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视觉识别智能搬运机器人的设计 被引量:4
4
作者 张亚婉 黄杰烽 陈威宇 《信息技术》 2023年第8期24-28,34,共6页
针对目前室内搬运机器人的移动精准度不高、视觉识别容错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款以STM32F1和STM32H7为核心的双主控室内移动搬运机器人。采用13线霍尔编码器和增量式PID算法对电机进行闭环控制;采用电机里程计实现机器人定位,采用陀螺仪... 针对目前室内搬运机器人的移动精准度不高、视觉识别容错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款以STM32F1和STM32H7为核心的双主控室内移动搬运机器人。采用13线霍尔编码器和增量式PID算法对电机进行闭环控制;采用电机里程计实现机器人定位,采用陀螺仪读取机器人姿态角度再利用PID算法对机器人空间定位和姿态进行矫正;利用OV7725摄像头获取图像,对图像进行中值滤波预处理,根据物体颜色并结合形状进行物料识别;利用PID算法对物料进行定位、抓取和放置。实验结果表明,在任意复杂的环境中,都能完成物料的正确抓取,并且能够精准地放置物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M32 OpenMV 物料搬运 霍尔编码器 目标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