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四氟乙烯微孔膜表面润湿-粘附性质的探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路林凤 黄机质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8-120,共3页
选择经过不同定型温度(260~410℃)制备的聚四氟乙烯微孔膜,通过测量微孔膜的表观接触角来表征其润湿性,采用DCAT 21表/界面张力仪上带有的高敏感性微电力学天平测量了微孔膜表面的粘附力,并分析了粘附性质的影响因素。测试结果表明,聚... 选择经过不同定型温度(260~410℃)制备的聚四氟乙烯微孔膜,通过测量微孔膜的表观接触角来表征其润湿性,采用DCAT 21表/界面张力仪上带有的高敏感性微电力学天平测量了微孔膜表面的粘附力,并分析了粘附性质的影响因素。测试结果表明,聚四氟乙烯膜表面的接触角从121°增大至134°,而粘附力从176.4μN增大到218.736μN,并得出结论,润湿性随定型温度的升高而减弱,而粘附性随定型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附力 接触角 形貌 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水透湿织物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44
2
作者 黄机质 张建春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8,共4页
将防水透湿织物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论述了各阶段防水透湿织物特别是聚四氟乙烯防水透湿层压织物的特性 ;介绍了智能防水透湿材料、无污染聚氨酯以及功能性聚四氟乙烯层压等织物的发展动态 ;阐述了防水透湿织物的发展方向 ,认为聚... 将防水透湿织物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论述了各阶段防水透湿织物特别是聚四氟乙烯防水透湿层压织物的特性 ;介绍了智能防水透湿材料、无污染聚氨酯以及功能性聚四氟乙烯层压等织物的发展动态 ;阐述了防水透湿织物的发展方向 ,认为聚四氟乙烯层压织物在防水透湿阻燃、防化服等方面的开发前景广阔 ;而各种功能性聚氨酯的开发及其在纺织上的应用 ,对改善织物舒适性、克服环境污染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水透湿织物 聚四氟乙烯 聚氨酯 智能防水透湿材料 层压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护服用聚四氟乙烯复合膜的结构和性能 被引量:5
3
作者 黄机质 张建春 王锋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8-80,共3页
为增强防护服用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膜的防护性和弹性,提出了PTFE与热塑性聚氨酯(TPU)共同拉伸制备PTFE/TPU复合膜的方法。这种方法还避免了PU涂层PTFE制备复合膜中PU溶剂污染环境等不足。采用扫描电镜、万能强力仪和透湿试验装置分别... 为增强防护服用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膜的防护性和弹性,提出了PTFE与热塑性聚氨酯(TPU)共同拉伸制备PTFE/TPU复合膜的方法。这种方法还避免了PU涂层PTFE制备复合膜中PU溶剂污染环境等不足。采用扫描电镜、万能强力仪和透湿试验装置分别测试了共同拉伸和涂层复合膜的结构、弹性和透湿性。结果表明,与涂层复合膜相比,共同拉伸复合膜中的聚氨酯膜上完全没有微孔,这增强了薄膜制品的防护性和弹性;共同拉伸膜的透湿量也达到服装舒适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服 聚四氟乙烯 复合膜 热塑性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装用聚四氟乙烯共同拉伸复合膜的热定型机理(英文) 被引量:3
4
作者 黄机质 张建春 章晔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387-391,共5页
用聚四氟乙烯与热塑性聚氨酯制备了3种不同热定型温度下的服装用聚四氟乙烯共同拉伸膜,提出了基于聚四氟乙烯微粒熔融的共同拉伸膜热定型模型,并阐明了热定型温度对共同拉伸膜形态结构、弹性回复性和透湿性等的影响.经280℃热定型的共... 用聚四氟乙烯与热塑性聚氨酯制备了3种不同热定型温度下的服装用聚四氟乙烯共同拉伸膜,提出了基于聚四氟乙烯微粒熔融的共同拉伸膜热定型模型,并阐明了热定型温度对共同拉伸膜形态结构、弹性回复性和透湿性等的影响.经280℃热定型的共同拉伸膜,弹性回复率为66%,透湿量达9 655g/d.m2,可以满足服装变形舒适性与透湿舒适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热塑性聚氨酯 复合膜 热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编针织物增强胶管力学性能测试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黄机质 张建春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9-42,共4页
阐述了GVS复合机头挤出法生产的经编针织物增强胶管的特性,测试了4种汽车散热器软管的内压力与膨胀率的关系曲线,分析了影响软管力学性能的织物结构因素,给出了选择最优织物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经编针织物 增强胶管 爆破压力 涤纶工业丝 汽车散热器软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用聚四氟乙烯共同拉伸膜的热定型机理 被引量:2
6
作者 黄机质 张建春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4-87,共4页
用聚四氟乙烯与热塑性聚氨酯制备了3种不同热定型温度下的服装用聚四氟乙烯共同拉伸膜,提出了基于聚四氟乙烯微粒熔融的共同拉伸膜热定型模型,并阐明了热定型温度对共同拉伸膜形态结构、弹性回复性和透湿性等的影响。经280℃热定型的共... 用聚四氟乙烯与热塑性聚氨酯制备了3种不同热定型温度下的服装用聚四氟乙烯共同拉伸膜,提出了基于聚四氟乙烯微粒熔融的共同拉伸膜热定型模型,并阐明了热定型温度对共同拉伸膜形态结构、弹性回复性和透湿性等的影响。经280℃热定型的共同拉伸膜,弹性回复率为66%,透湿量达9 655(g/24 h.m2),可以满足服装变形舒适性与透湿舒适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热塑性聚氨酯 共同拉伸膜 热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FE层压织物洗后保持耐水压的机制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郭玉海 张建春 +4 位作者 郝新敏 张华鹏 陈建勇 黄机质 冯新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3-86,共4页
针对PTFE层压织物洗涤后防水性能降低的问题,采用SEM、EDS、FTIR等方法分析了PTFE薄膜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PTFE吸附表面活性剂洗涤后其层压织物耐水压降低。提出用共同拉伸方法制备PTFE/PU膜,其中致密的PU膜显著降低了PTFE对洗涤剂中... 针对PTFE层压织物洗涤后防水性能降低的问题,采用SEM、EDS、FTIR等方法分析了PTFE薄膜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PTFE吸附表面活性剂洗涤后其层压织物耐水压降低。提出用共同拉伸方法制备PTFE/PU膜,其中致密的PU膜显著降低了PTFE对洗涤剂中表面活性剂的吸附,使层压织物的耐水压得以保持。对比测试了PU、PTFE和PTFE/PU等薄膜的透湿量,结果表明,PU膜透湿过程是决定PTFE/PU膜透湿速率的关键步骤,其透湿机制基本符合溶解—扩散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FE/PU共同拉伸膜 吸附 耐水压 防水透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纺织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思考
8
作者 黄机质 《江苏纺织》 2005年第11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研究生培养 纺织 学科 高层次人才 市场经济 WTO 大幅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PVDF/O-MMT膜对水面浮油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静 王清清 +2 位作者 魏取福 蔡东照 黄机质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8-100,共3页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添加不同比例[1%(wt,质量分数,下同),2%,3%]的有机改性蒙脱土(O-MMT)聚偏氟乙烯(PVDF)复合纳米纤维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O-MMT的添加比例对所制备的复合纳米纤维形貌结构的影响;借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添加不同比例[1%(wt,质量分数,下同),2%,3%]的有机改性蒙脱土(O-MMT)聚偏氟乙烯(PVDF)复合纳米纤维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O-MMT的添加比例对所制备的复合纳米纤维形貌结构的影响;借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PVDF及PVDF/O-MMT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化学结构;并应用DCAT21表面张力仪对比分析了PVDF及PVDF/O-MMT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吸油速率、单位面积吸油量。结果表明:加入O-MMT后,复合纳米纤维表面变得粗糙且珠节增加;复合纳米纤维膜的疏水性提高,并且纤维膜的单位面积吸油量和吸油速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改性蒙脱土 吸油量 吸油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苯乙烯基吡啶盐缩合物/细菌纤维素复合多孔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静 王清清 +3 位作者 杨广玉 黄婕妤 魏取福 黄机质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6-130,共5页
通过紫外光交联与冷冻干燥结合的方法制备了聚乙烯醇-苯乙烯基吡啶盐缩合物(PVA-Sb Q)/细菌纤维素(BC)复合多孔材料。用紫外分光光谱追踪不同照射时间PVA-Sb Q的交联程度;采用扫描电镜表征复合多孔材料的表面形貌;借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 通过紫外光交联与冷冻干燥结合的方法制备了聚乙烯醇-苯乙烯基吡啶盐缩合物(PVA-Sb Q)/细菌纤维素(BC)复合多孔材料。用紫外分光光谱追踪不同照射时间PVA-Sb Q的交联程度;采用扫描电镜表征复合多孔材料的表面形貌;借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失重分析仪、X射线衍射对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研究;DCAT21表面张力仪探讨复合材料的吸液性能。结果表明,紫外光照120 min时PVA-Sb Q完全交联,加入PVA-Sb Q使复合多孔材料的结构变得规整,平均孔径从108 nm增加到1090 nm,呈现分层孔级的结构,孔层之间有粘连现象,孔隙率达到94%。复合多孔材料的热稳定性提高,结晶度指数由0.65降到0.55,吸液速度明显提高,吸液量由284 mg/cm^3提高到了715 mg/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聚乙烯醇-苯乙烯基吡啶盐缩合物 紫外光交联 多孔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经不同温度处理后的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殷祥刚 黄机质 +1 位作者 王会 冯小洁 《产业用纺织品》 2015年第4期17-20,共4页
对三家不同企业生产的同规格6K碳纤维复丝分别进行200、500和800℃的高温处理,对处理前后碳纤维单丝、复丝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复丝表面浆料降解,复丝呈松散状态,甚至出现800℃时复丝纤维断裂现象;对碳纤维单... 对三家不同企业生产的同规格6K碳纤维复丝分别进行200、500和800℃的高温处理,对处理前后碳纤维单丝、复丝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复丝表面浆料降解,复丝呈松散状态,甚至出现800℃时复丝纤维断裂现象;对碳纤维单丝来说,在200℃时美国碳纤维的强度损失最大,在500℃时东邦碳纤维的强度损失最大,在800℃时东丽碳纤维的强度损失最大,而单丝的断裂伸长率均是先降低后增加,说明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规格碳纤维,由于原料、工艺、技术水平等的差异对碳纤维的耐高温性有显著影响;对碳纤维复丝来说,在200和500℃时,东丽碳纤维复丝的强度损失最大,而800℃时三种碳纤维复丝均出现断裂,未测试复丝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高温处理 拉伸强度 断裂伸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交联聚乙烯醇-苯乙烯基吡啶盐缩合物/细菌纤维素凝胶的制备与表征
12
作者 王静 王清清 +2 位作者 吕鹏飞 魏取福 黄机质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0-184,共5页
通过紫外光交联与冷冻干燥的方法制备不同比例的聚乙烯醇-苯乙烯基吡啶盐缩合物(PVA-SbQ)/细菌纤维素(BC)复合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膜表面形貌进行表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表征不同照射时间PVA-SbQ的交联程度;借助傅里叶变换红... 通过紫外光交联与冷冻干燥的方法制备不同比例的聚乙烯醇-苯乙烯基吡啶盐缩合物(PVA-SbQ)/细菌纤维素(BC)复合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膜表面形貌进行表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表征不同照射时间PVA-SbQ的交联程度;借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失重分析仪对两相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研究;通过DCAT21表面张力仪、MTT测试法对该复合材料的表面亲水性及生物相容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PVA-SbQ与BC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且两者在复合膜体系中形成了良好的界面结合;随着PVA-SbQ比例的逐渐增加,复合凝胶表面逐渐变得平滑;紫外光交联后,复合膜表面亲水性有所降低,单位面积吸水量提高;细胞活性测试证明了BC与PVA-SbQ无细胞毒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综合以上结论可知,这种材料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聚乙烯醇-苯乙烯基吡啶盐 光交联 水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密纺段彩竹节纱的纺制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沈娟 徐伯俊 +2 位作者 谢春萍 黄机质 王晓岚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6-28,共3页
为了解决传统环锭纺段彩竹节纱有害毛羽较多和强力不高的问题,尝试在EJM128K-SM型细纱机上采用紧密纺装置纺制段彩竹节纱,介绍了紧密纺段彩竹节纱的形成原理,并对紧密纺段彩竹节纱与传统环锭纺段彩竹节纱的毛羽和强力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为了解决传统环锭纺段彩竹节纱有害毛羽较多和强力不高的问题,尝试在EJM128K-SM型细纱机上采用紧密纺装置纺制段彩竹节纱,介绍了紧密纺段彩竹节纱的形成原理,并对紧密纺段彩竹节纱与传统环锭纺段彩竹节纱的毛羽和强力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紧密纺段彩竹节纱的毛羽和强力均得到了改善,段彩竹节纱的使用性能得到了提高。认为:紧密纺段彩竹节纱发展潜力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彩竹节纱 紧密纺 节粗 粗纱定量 牵伸倍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孔径分布图的高密织物防水透湿性能 被引量:4
14
作者 于磊 蔡东照 黄机质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69-72,共4页
为研究高密织物孔径分布对防水透湿性的影响,采用沸水收缩率分别为21.7%和10.2%、线密度比为1∶1.1的异收缩PET复合丝,通过丝的异收缩使织物蓬松,缩小织物中丝间孔径,增加丝内孔隙.测试分析了4种温度处理的织物孔径分布图与防水透湿... 为研究高密织物孔径分布对防水透湿性的影响,采用沸水收缩率分别为21.7%和10.2%、线密度比为1∶1.1的异收缩PET复合丝,通过丝的异收缩使织物蓬松,缩小织物中丝间孔径,增加丝内孔隙.测试分析了4种温度处理的织物孔径分布图与防水透湿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密防水透湿织物的孔径分布图呈左偏不对称形态,分布图从右向左可分为平台区、缓增区、顶峰区和缓减区.随着复合丝收缩增大,各区域有合并的趋势,最大孔径减小,主体孔径向左偏移.收缩最大的孔径分布图中,表征丝内孔隙的顶峰区,孔径范围为4~6μm,小孔百分比达76.8%;表征丝间孔径的平台区,10 ~31.1 μm的大孔所占比例只有8.9%.孔径分布图中缓增区和顶峰区也就是小孔的量对透湿性起主导作用,平台区也就是大孔对织物的防水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径分布 防水透湿 复合丝 高密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U纳米纤维表面溅射PTFE防水透湿膜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于磊 蔡东照 +3 位作者 吴欲兵 庄燕 徐文正 黄机质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2-64,共3页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在聚氨酯纳米纤维膜表面溅射聚四氟乙烯,制备了一种新型的防水透湿薄膜。通过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镜、接触角测量仪等对薄膜的表面形貌、浸润性以及透湿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溅射后,聚氨酯纳米纤维膜表面出现双重...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在聚氨酯纳米纤维膜表面溅射聚四氟乙烯,制备了一种新型的防水透湿薄膜。通过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镜、接触角测量仪等对薄膜的表面形貌、浸润性以及透湿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溅射后,聚氨酯纳米纤维膜表面出现双重粗糙度,纤维表面出现几十到几百纳米的的小岛型颗粒;薄膜表面的接触角增大至128.6°,5min后接触角只减小了1.5°;透湿量受溅射的影响较小,可达到6760g/m2·24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 聚氨酯 聚四氟乙烯 浸润性 透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对碳纤维拉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会 殷祥刚 +1 位作者 刘红群 黄机质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3-125,共3页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加工和应用时,因经过高温处理,其性能有所改变,限制了其使用范围。研究了3种碳纤维拉伸性能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日本东丽、东邦和美国阿莫科碳纤维分别在200、500、800℃下高温处理1h,随温度升高,3种碳纤维强...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加工和应用时,因经过高温处理,其性能有所改变,限制了其使用范围。研究了3种碳纤维拉伸性能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日本东丽、东邦和美国阿莫科碳纤维分别在200、500、800℃下高温处理1h,随温度升高,3种碳纤维强度和伸长率都减小,其中东邦碳纤维强度损失最小;对东邦碳纤维进行100~1000℃的两种方式高温处理,碳纤维强度都先增大后减小,当温度升到500℃时,强度达最大;模量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断裂伸长率明显降低;600℃时纤维直径开始明显变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强度 断裂伸长率 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TFE膜的防水透湿层压复合织物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路林凤 黄机质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04-206,共3页
以高密异收缩涤纶复合丝织物、3M气溶胶和聚四氟乙烯(PTFE)微孔膜为基材,通过层压来制备防水透湿层压复合织物,并对复合织物的剥离强力等性能进行测试,探索出复合织物的最优工艺。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层压工艺对层压织物的剥离强力产生... 以高密异收缩涤纶复合丝织物、3M气溶胶和聚四氟乙烯(PTFE)微孔膜为基材,通过层压来制备防水透湿层压复合织物,并对复合织物的剥离强力等性能进行测试,探索出复合织物的最优工艺。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层压工艺对层压织物的剥离强力产生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上胶量。随着上胶量的增大,层压织物的剥离强力而增大,但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不能完全剥离;而透湿性、柔软性变得较差;当热压温度为100℃,热压压力为0.3MPa,上胶量为31.8g/m^2时,防水透湿层压复合织物的性能较优,透湿量为5010g/(m^2·24h),弯曲刚度(B)达到0.2833N/(m^2·cm),滞后矩(2HB)达到0.1132N·cm/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水透湿层压复合织物 热压温度 热压压力 上胶量 剥离强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速摄影分析络筒过程纱线毛羽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欣欣 谢春萍 +2 位作者 苏旭中 黄机质 徐耀林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25,共3页
分析影响络筒毛羽增长的主要机械部件。利用高速摄像机拍摄了纱线经过自动络筒机几个主要机械部件处的运动形态,通过i-SPEED Viewer软件观察经过各机械部件后纱线毛羽增加的数量,分析络筒机上筒纱毛羽产生的主要部位。结果表明:经过络筒... 分析影响络筒毛羽增长的主要机械部件。利用高速摄像机拍摄了纱线经过自动络筒机几个主要机械部件处的运动形态,通过i-SPEED Viewer软件观察经过各机械部件后纱线毛羽增加的数量,分析络筒机上筒纱毛羽产生的主要部位。结果表明:经过络筒,纱线有害毛羽数大量增加,其中张力装置和槽筒装置对纱线毛羽的影响最大。认为应对张力装置和槽筒装置进行进一步研究,更有效地减少络筒毛羽的增加,以达到有针对性地控制毛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摄像机 自动络筒机 纱线毛羽 毛羽增长率 机械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段彩纱条干水平的工艺实践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红群 李国锋 黄机质 《江苏纺织》 2014年第5期40-42,共3页
段彩纱纱线条干水平普遍较差,增加了下游针织企业的织造难度,阻碍了段彩纱的普遍推广。本文分析段彩纱的工艺和性能特点,从前纺到细纱采取了一系列的工艺优化,提高了段彩纱的条干水平,条干变异系数值降低2%,大幅度降低了段彩纱的粗细节... 段彩纱纱线条干水平普遍较差,增加了下游针织企业的织造难度,阻碍了段彩纱的普遍推广。本文分析段彩纱的工艺和性能特点,从前纺到细纱采取了一系列的工艺优化,提高了段彩纱的条干水平,条干变异系数值降低2%,大幅度降低了段彩纱的粗细节达到50%、棉结达40%,有效提高了段彩纱的纱线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彩纱 条干 隔距 牵伸倍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粘抑菌医用敷布 被引量:3
20
作者 葛宇光 黄机质 《产业用纺织品》 2004年第9期32-34,共3页
论述了外层为细旦聚丙烯纤维薄型针织布 ,中间夹层为改性聚丙烯腈纤维高吸水针刺非织造布絮片组成的医用敷布的生产与技术关键 ,探讨了敷布的结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及生物学性能。结果表明 ,该医用敷布在防粘、抑菌、吸液量。
关键词 聚丙烯纤维 改性聚丙烯腈纤维 医用敷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