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智孟【设计作品】
1
作者 黄智孟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98-298,共1页
关键词 室内空间设计 隆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黔桂地区侗族传统村落文化景观重塑与研学旅游发展研究
2
作者 黄智孟 仵晨 王成 《美术教育研究》 2025年第6期73-75,共3页
聚焦于湘黔桂地区侗族传统村落的文化景观重塑与研学旅游的发展,分析皇都、肇兴和程阳三地的侗族村落,探讨其文化景观的独特性及其对研学旅游的制约因素,提出整体空间优化、生态环境修复、多功能区开发和文化氛围营造四条文化景观重塑路... 聚焦于湘黔桂地区侗族传统村落的文化景观重塑与研学旅游的发展,分析皇都、肇兴和程阳三地的侗族村落,探讨其文化景观的独特性及其对研学旅游的制约因素,提出整体空间优化、生态环境修复、多功能区开发和文化氛围营造四条文化景观重塑路径,并探讨其在研学旅游中的实际应用,有助于为侗族传统村落的文化传承和旅游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传统村落文化景观 重塑路径 研学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学理论下广南侗寨非遗研学路径更新设计探究
3
作者 蓝永健 梁燕敏 +1 位作者 黄智孟 王成 《湖南包装》 2025年第1期124-128,共5页
传统村落作为独特的文化遗产,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适应与转型的挑战。文章以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乡广南侗寨的非遗草编文化为主题,基于叙事学“起承转合”结构,提出“语境梳理——核心确立——结构搭建——场景营造”的研学... 传统村落作为独特的文化遗产,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适应与转型的挑战。文章以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乡广南侗寨的非遗草编文化为主题,基于叙事学“起承转合”结构,提出“语境梳理——核心确立——结构搭建——场景营造”的研学叙事框架,结合“一轴一核双线四群多核”的沉浸式线路规划,构建细胞、链条与簇群3个层次的文化体验场景,重塑村落空间结构,激发文化活力。研究表明,叙事学视角的空间规划将抽象的非遗文化创新性地具象化,通过多维度的文化体验转化为富有情感共鸣的故事,提升游客的参与感和文化认同感,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提供新的路径,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开辟新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学理论 非遗研学 传统村落 保护开发 文旅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北少数民族建筑的自然之魂 被引量:3
4
作者 梁燕敏 黄智孟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2期139-141,共3页
桂北位于"湘桂走廊"的三省交界处,是广西少数民族分布最广的重要聚居地。桂北少数民族以质朴本真的自然认知观和思维方式,用自己智慧的双手对自然进行了静态和动态适应,营造了与环境共生共息的自然建筑。桂北少数民族建筑通... 桂北位于"湘桂走廊"的三省交界处,是广西少数民族分布最广的重要聚居地。桂北少数民族以质朴本真的自然认知观和思维方式,用自己智慧的双手对自然进行了静态和动态适应,营造了与环境共生共息的自然建筑。桂北少数民族建筑通过整个群体建筑的聚落、单体建筑的变化,用它宁静朴实的自然之魂满足着人类的需求,用简单的方式诉说着桂北的自然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实现了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北 地域文化 建筑艺术 生态建筑 自然建筑 绿色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景观时空大数据的桂林王城景区游客行为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梁燕敏 杨泽 黄智孟 《湖南包装》 2021年第3期14-18,共5页
时空大数据的出现给景观设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作为具有时空属性的大数据类型,研究其在景观规划中的创新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桂林市独秀峰·王城景区为例,根据先前学者的理论研究,结合景区规划的特征,将多类景观时空大数... 时空大数据的出现给景观设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作为具有时空属性的大数据类型,研究其在景观规划中的创新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桂林市独秀峰·王城景区为例,根据先前学者的理论研究,结合景区规划的特征,将多类景观时空大数据应用于微观尺度上的景观设计中,并尝试构建了其数据分析的基本框架;基于动态数据和静态数据分析了国庆期间王城景区的游客行为模式,包括游客构成分析、客流时空分析、关联目的地分析、游记信息情感分析,最后借鉴国内其他智慧景区的建设经验提出了王城景区的资源配置、业务管理、营销服务等规划建议。在桂林王城景区的规划中,灵活运用多类大数据对游客行为模式进行全面分析,是其规划设计的直接依据,以此制定了改善景区管理运营的多个策略,表明时空大数据的应用研究对于景观规划设计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大数据 景观规划 智慧景区 游客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山”理论视角下高秀侗寨乡村博物馆设计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黄智孟 杨泽 +1 位作者 宋琳琳 梁燕敏 《湖南包装》 2023年第1期105-110,共6页
“两山”理论作为习近平生态哲学思想的概括,是当下指导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近年来已在多地得到成功实践;其在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启示也可为三江地区侗族传统村落的乡村发展提供指导。三江县林溪镇高秀村作为第4批国家级传统村落... “两山”理论作为习近平生态哲学思想的概括,是当下指导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近年来已在多地得到成功实践;其在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启示也可为三江地区侗族传统村落的乡村发展提供指导。三江县林溪镇高秀村作为第4批国家级传统村落,通过乡村旅游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现阶段发展方向的偏移导致其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亟待解决。该研究以“两山”理论视角下乡村振兴为背景,根据村落现状,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分析村落发展需求,决定以乡村博物馆作为设计目标,整合其乡村环境,弘扬民族文化,振兴乡村旅游,改善自身的发展状况,同时也为三江侗族地区其他传统村落发展提供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山”理论 传统村落 乡村博物馆 乡村振兴 侗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联网时代下虚拟现实技术在博物馆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黄智孟 宋琳琳 梁燕敏 《无线互联科技》 2023年第5期111-113,共3页
物联网时代的到来,计算机仿真技术、传感技术以及三维成像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领域,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博物馆作为展示人类文明的窗口,建造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然而相关质量却没有跟上,极大地... 物联网时代的到来,计算机仿真技术、传感技术以及三维成像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领域,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博物馆作为展示人类文明的窗口,建造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然而相关质量却没有跟上,极大地影响了观者对博物馆空间游览的热情和期待。目前,虽然具有先见的博物馆已经将此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空间设计中为展陈添砖加瓦,但却并没有普及,仍处于探索阶段。基于此,文章探讨如何正确地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博物馆空间设计中,并提出了相关应用的原则,以上海豫园的VR敦煌展以及中国园林博物馆开展的《“看见”圆明园》等为实例,希望能为博物馆空间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博物馆 空间设计 沉浸式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北地区瑶族和侗族干栏式民居文化比较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黄智孟 宋琳琳 《美与时代(城市)》 2022年第9期121-123,共3页
干栏式民居以竹木为主要建筑材料,主要是两层建筑,下层放养动物和堆放杂物,上层住人。位于桂北地区的瑶族和侗族对这种建筑进行了继承,二者聚落选址的地貌环境和气候,使得各自的干栏式民居文化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又因不同的生活习俗和... 干栏式民居以竹木为主要建筑材料,主要是两层建筑,下层放养动物和堆放杂物,上层住人。位于桂北地区的瑶族和侗族对这种建筑进行了继承,二者聚落选址的地貌环境和气候,使得各自的干栏式民居文化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又因不同的生活习俗和民族文化,干栏式民居又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瑶族和侗族的干栏式民居建筑进行详细分析,目的是了解和归纳它们的异同,以加深对干栏式民居文化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北地区 瑶族 侗族 干栏式建筑 民居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侗族特色文化元素在旅游型乡村景观设施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宋琳琳 杨泽 黄智孟 《湖南包装》 2021年第5期19-23,共5页
研究侗族文化元素在旅游型乡村景观设施中的应用方法,为乡村景观设施的设计提供新思路,也为侗族文化提供新的传承途径。通过分析侗族文化元素概况,将其从自然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民俗文化等方面进行归纳分类,分析得出侗族文化元... 研究侗族文化元素在旅游型乡村景观设施中的应用方法,为乡村景观设施的设计提供新思路,也为侗族文化提供新的传承途径。通过分析侗族文化元素概况,将其从自然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民俗文化等方面进行归纳分类,分析得出侗族文化元素的四大艺术特征后,挖掘其背后的可应用性,最后总结得出将侗族文化元素的造型和纹样进行创新、色彩和材质加以借鉴以及精神文化适当融入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设计理念进行座椅、照明以及垃圾桶设施的实践,使得设计后的景观设施既有地域性又有文化性的同时,也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时代需求,实现侗族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和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 文化元素 艺术特征 地域性 乡村旅游 景观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侗族村落乡土文化景观特征与保护对策——以龙胜各族自治县乐江镇宝赠村为例
10
作者 郭静怡 黄智孟 《美与时代(城市)》 2022年第7期47-49,共3页
近年来,广西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打造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广西有着多样的民族文化背景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在此基础上,从传统侗族村落入手,深入分析广西少数民族乡土文... 近年来,广西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打造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广西有着多样的民族文化背景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在此基础上,从传统侗族村落入手,深入分析广西少数民族乡土文化景观的特征,并通过现代化的先进手段与技术对其加以保护、开发,从而进一步彰显广西民族文化的魅力,以便更好地建设美丽广西,发挥应有的实践价值,为祖国乡村振兴事业增砖添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 传统村落 乡土文化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