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缝隙管理模式在耳鼻喉科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9
1
作者 黄晨燕 许勤 +3 位作者 郭榴萍 单玉珍 张静 郁新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44-448,共5页
目的探讨无缝隙管理模式在耳鼻喉科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按照入院时间,将274例耳鼻喉科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37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无缝隙管理模式的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 目的探讨无缝隙管理模式在耳鼻喉科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按照入院时间,将274例耳鼻喉科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37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无缝隙管理模式的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实施无缝隙管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70.1%)、药物治疗(71.5%)、手术治疗的重要性(78.1%)、术前检查(76.6%)、个人卫生准备(79.6%)、心理因素的重要性(70.1%)、术后康复(73.7%)、术后饮食(73.7%)、定期复检的重要性(83.9%)等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能够表达自我感受(92.0%)、对医护人员医嘱依从的意愿(97.1%)、寻求术后康复信息的意愿(97.8%)、接受术后康复锻炼的意愿(94.9%)等正向态度持有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创口自我护理(85.4%)、寻求术后活动方式(83.9%)、按照医嘱定时服药(89.8%)、选择合适的营养品摄入(86.9%)、康复与功能锻炼(83.9%)、定期复检(86.9%)等健康行为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无焦虑(29.9%)、轻度焦虑(43.8%)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缝隙管理模式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耳鼻喉科手术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水平、正向态度和健康行为,降低患者的焦虑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隙管理模式 耳鼻喉科 健康教育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M透明敷贴联合无痛保护膜在PICC皮肤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9
2
作者 黄晨燕 何丽娟 王丽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3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3M透明敷贴联合无痛保护膜对PICC固定处皮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32例行PICC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6例。观察组用3M透明敷贴联合无痛保护膜贴于PICC固定处皮肤,对照组单用3M透明敷贴。结果观察组PICC留置时间显著长... 目的探讨3M透明敷贴联合无痛保护膜对PICC固定处皮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32例行PICC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6例。观察组用3M透明敷贴联合无痛保护膜贴于PICC固定处皮肤,对照组单用3M透明敷贴。结果观察组PICC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相对延迟。结论3M透明敷贴联合无痛保护膜在PICC护理中比单用3M透明敷贴更能保证PICC留置时间,有效保护PICC固定处皮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3M透明敷贴 无痛保护膜 皮肤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耳鼻喉科患者健康教育现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黄晨燕 陈金湘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44-847,共4页
目前,耳鼻喉科护理与健康教育的实践大部分侧重于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与行为干预,着重解决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问题,缺乏从患者入院、术前、术后及出院后系统、全面的健康教育,同时耳鼻喉科患者的健康教育存在院健康教育时间短、工作任务... 目前,耳鼻喉科护理与健康教育的实践大部分侧重于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与行为干预,着重解决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问题,缺乏从患者入院、术前、术后及出院后系统、全面的健康教育,同时耳鼻喉科患者的健康教育存在院健康教育时间短、工作任务重等特点,耳鼻喉科患者有着较高的护理和健康教育需求。本文从耳鼻喉科患者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现状,耳鼻咽喉科健康教育的内容,耳鼻喉科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文献综述,建议针对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疾病类型等采取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指导,综合运用多种健康教育模式、多种健康教育形式,完善耳鼻喉科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流程,使耳鼻喉科患者的健康教育能够在患者住院期间和康复出院后均能得以延续,更好的应用于耳鼻喉科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鼻喉科 健康教育 现状 内容 方式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转基因技术应用研究和展望 被引量:2
4
作者 黄晨燕 郑茹萍 +1 位作者 章明华 戴晓艺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7年第5期11-12,共2页
转基因昆虫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利用转座子等载体将目的片段插入昆虫基因组中使其表达特定基因,从而利用该特定基因控制有害昆虫繁殖,并调节昆虫生命循环各个环节。文章总结了昆虫转基因技术所涉及的相关载体和转化体系,及其在害虫防治... 转基因昆虫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利用转座子等载体将目的片段插入昆虫基因组中使其表达特定基因,从而利用该特定基因控制有害昆虫繁殖,并调节昆虫生命循环各个环节。文章总结了昆虫转基因技术所涉及的相关载体和转化体系,及其在害虫防治和有益昆虫生命活动调节方面的应用情况,为转基因昆虫的进一步开发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昆虫 转座子 启动子 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含肽的功能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晨燕 郑茹萍 +1 位作者 李美娜 章明华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7年第7期36-36,84,共2页
蛋白质内含肽自剪接现象的发现对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及蛋白质工程等领域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综述了内含肽的结构组成,并且对内含肽的自剪接功能、归巢内切酶活性、温度敏感性等功能特性进行介绍,对内含肽的研究应用也作了相应的阐述... 蛋白质内含肽自剪接现象的发现对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及蛋白质工程等领域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综述了内含肽的结构组成,并且对内含肽的自剪接功能、归巢内切酶活性、温度敏感性等功能特性进行介绍,对内含肽的研究应用也作了相应的阐述。为内含肽在蛋白质领域、基因领域、疾病治疗领域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含肽 自剪接 归巢内切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墨天牛的防治措施综述 被引量:8
6
作者 李美娜 刘颖 黄晨燕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7年第7期141-141,133,共2页
松墨天牛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导致"松树癌症"的重要因子。在概述了松墨天牛的传播方式和生活史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松墨天牛的化学、生物等防治措施,以期控制其蔓延速度和降低松树受害程度,为今后科学防治松墨天牛... 松墨天牛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导致"松树癌症"的重要因子。在概述了松墨天牛的传播方式和生活史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松墨天牛的化学、生物等防治措施,以期控制其蔓延速度和降低松树受害程度,为今后科学防治松墨天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墨天牛 防治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天牛小首螨对极端温度耐受性的驯化效应及低温存储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朱禹臻 黄晨燕 +3 位作者 李俊楠 付煜 吴松青 张飞萍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松天牛小首螨是近年发现的首个能够寄生致死松墨天牛卵的一个螨类新种,研究该螨对极端温度耐受性的驯化效应和低温存储条件,有助于进一步评估该螨的潜在地理分布或应用区域,并为该螨的规模化运输和存储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目的】松天牛小首螨是近年发现的首个能够寄生致死松墨天牛卵的一个螨类新种,研究该螨对极端温度耐受性的驯化效应和低温存储条件,有助于进一步评估该螨的潜在地理分布或应用区域,并为该螨的规模化运输和存储提供基础依据。【方法】通过不同温度条件驯化后,测定松天牛小首螨暴露在极端温度下的存活率,同时比较不同低温条件下存储的松天牛小首螨膨腹体涌出的成螨数量,以及存储的雌成螨的生存情况。【结果】高温驯化可显著提高雌成螨高温暴露存活率,其中30℃36 h驯化后的存活率提高了1.26倍;低温驯化可显著提高雌成螨极端低温暴露存活率,其中10℃96 h、10℃120 h驯化后的存活率分别提高了2.08和2.13倍。以膨腹体为存储对象,低温存储后涌出成螨的数量随着存储时间延长而逐渐显著减少;以雌成螨为存储对象,在10℃条件下存储30 d,存活率为65.10%,在4℃条件下存储30 d,存活率达84.21%。【结论】松天牛小首螨具有很强的温度适应性,短期温度驯化即可大幅提升其对极端温度的耐受性。膨腹体适合作为该螨短期低温存储对象,雌成螨则适合作为中长期低温存储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天牛小首螨 松墨天牛 驯化 低温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森林对人类生存的效益与影响
8
作者 李美娜 黄晨燕 《防护林科技》 2017年第8期73-74,116,共3页
森林作为地球上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其兼具巨大生物生产力,并且拥有环境与资源的双重属性,使其成为陆地上极为重要的生态系统。森林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维持着地球上的生态平衡,发挥强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人文精神效益,促... 森林作为地球上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其兼具巨大生物生产力,并且拥有环境与资源的双重属性,使其成为陆地上极为重要的生态系统。森林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维持着地球上的生态平衡,发挥强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人文精神效益,促进人与自然地和谐相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枯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吴烜 黄晨燕 +1 位作者 陈龙斌 郑茹萍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7年第5期6-7,10,共3页
茶枯是我国常见的农业废弃物,其中有许多可以利用的有效成分,简单的填埋、焚烧和廉价出口茶枯都将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目前已有许多提取茶枯中有效成分的方法。文章重点概述了茶枯中茶籽多糖,茶皂素和蛋白质三种成分的提取方法,以期为... 茶枯是我国常见的农业废弃物,其中有许多可以利用的有效成分,简单的填埋、焚烧和廉价出口茶枯都将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目前已有许多提取茶枯中有效成分的方法。文章重点概述了茶枯中茶籽多糖,茶皂素和蛋白质三种成分的提取方法,以期为进一步优化茶枯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枯 提取工艺 茶籽多糖 皂素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