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8月低温时空分布特征及对一季稻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黄晚华 汪扩军 +2 位作者 陆魁东 帅细强 李民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7-361,共5页
对湖南省1961—2005年共45年的8月气温资料进行统计,分析8月低温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8月低温发生频率以湘南、湘东等地最低,洞庭湖区和湘中次之,湘西、湘西南及湘南山区较高;从年际变化看,低温发生站次数呈现增多的趋势,强度越来越大... 对湖南省1961—2005年共45年的8月气温资料进行统计,分析8月低温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8月低温发生频率以湘南、湘东等地最低,洞庭湖区和湘中次之,湘西、湘西南及湘南山区较高;从年际变化看,低温发生站次数呈现增多的趋势,强度越来越大,影响范围越来越广.结合田间试验分析受8月低温影响的一季稻产量结构,发现8月低温主要影响时段为齐穗前10d至齐穗后5d,以始穗期至齐穗期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月低温 分布特征 一季稻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寒露风发生特征及气象风险区划 被引量:35
2
作者 黄晚华 黄仁和 +1 位作者 袁晓华 李忠辉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第8期48-52,共5页
基于湖南省《气象灾害术语和分级》地方标准,对湖南省96个气象站自1961年至2009年9月逐日气温、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进行了分析,并综合寒露风对双季晚稻生产的影响,系统地研究了寒露风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出现规律。根据寒露风对水稻受灾影... 基于湖南省《气象灾害术语和分级》地方标准,对湖南省96个气象站自1961年至2009年9月逐日气温、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进行了分析,并综合寒露风对双季晚稻生产的影响,系统地研究了寒露风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出现规律。根据寒露风对水稻受灾影响机理,充分考虑发生寒露风的低温程度和时段,修正冷积温计算方法,得出当量冷积温。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当量冷积温、低温持续天数及过程日照时数等低温强度要素,建立了寒露风综合气象风险指数,应用GIS和定量评估技术得到湖南省寒露风综合气象风险区划。结果发现:双季稻寒露风气象风险以湘南、湘东等平原和山区盆地风险最低,湘中丘陵地区风险次低,湘北部分平原地区和湘南局部丘陵山区风险较高。本研究结论能为湖南省晚稻种植布局和防灾避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露风 分布特征 风险区划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农业气象要素变化及对主要农作物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黄晚华 刘晓波 邓伟 《湖南农业科学》 2009年第1期61-64,共4页
运用气候分析统计方法,对湖南96个气象站1961~2004年的逐日气温、日照时数等资料分析处理,得到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与主要农作物生长发育紧密相关的农业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和年际变化特征。结果发现:在当前气候变化背景下,水稻生育期内... 运用气候分析统计方法,对湖南96个气象站1961~2004年的逐日气温、日照时数等资料分析处理,得到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与主要农作物生长发育紧密相关的农业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和年际变化特征。结果发现:在当前气候变化背景下,水稻生育期内的关键农业气象要素未呈现明显变化,对水稻生长发育影响不大;湘北棉区的农业气象要素向有利于棉花生长发育的方面变化;当前气候变化也明显有利于油菜冬前生长和安全越冬。这些新发现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应对未来气候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要素 气候变化 农作物 影响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10年湖南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烟草种植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超 彭莉莉 +1 位作者 黄晚华 陆魁东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82-486,567,共5页
利用湖南省1961—2010年逐日降水量、气温和日照时数,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K检验和滑动t检验等方法,分析了与烟叶生长密切相关的气候资源近50年的变化特征,并探讨了气候变化对烟草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湖南大田期日照时数总体呈下降趋... 利用湖南省1961—2010年逐日降水量、气温和日照时数,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K检验和滑动t检验等方法,分析了与烟叶生长密切相关的气候资源近50年的变化特征,并探讨了气候变化对烟草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湖南大田期日照时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平均每10年减少10.8 h;大田期降水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平均每10年上升6.3 mm,并在1991年发生了突变;成熟期降水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平均每10年上升了12.8 mm,气候突变发生在1989年;高温热害发生次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在2000年发生了突变,自2000年以后,高温热害发生次数显著增多,发生机率明显增大;经历近50年的气候变化后,湘西北烟区和郴州烟区烟草种植的适宜度降低,湘西南烟区和长沙烟区的烟草种植适宜度提高,湘西中部、邵阳烟区、永州南烟区烟草种植的适宜度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气温 日照时数 气候变化 烟草种植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水稻生产旱灾风险区划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罗伯良 黄晚华 +2 位作者 帅细强 谢佰承 彭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3期16429-16431,16489,共4页
以湖南中、晚稻生产干旱灾害为研究对象,从水稻干旱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成灾环境、成灾体的脆弱性等方面选取灾害频率、灾害范围、灾害强度、社会经济等评价因子,根据人类生存环境风险评价法,建立了湖南中、晚稻生产干旱灾害评价模型,应... 以湖南中、晚稻生产干旱灾害为研究对象,从水稻干旱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成灾环境、成灾体的脆弱性等方面选取灾害频率、灾害范围、灾害强度、社会经济等评价因子,根据人类生存环境风险评价法,建立了湖南中、晚稻生产干旱灾害评价模型,应用GIS技术给出了湖南水稻生产干旱灾害风险区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灾 风险区划 水稻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灌浆中后期倒伏风灾指标及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民华 易永 +2 位作者 黄晚华 黄安凤 刘思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16,共8页
为探讨风灾倒伏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基于2017-2019年在湖南中方县不同海拔高度上的春玉米分期播种试验,围绕14次5级风力,特别是7次最大风速≥12.0 m/s的强对流天气过程开展玉米风灾倒伏调查,结合2018年开展的玉米风灾倒伏模拟试验,分析... 为探讨风灾倒伏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基于2017-2019年在湖南中方县不同海拔高度上的春玉米分期播种试验,围绕14次5级风力,特别是7次最大风速≥12.0 m/s的强对流天气过程开展玉米风灾倒伏调查,结合2018年开展的玉米风灾倒伏模拟试验,分析玉米灌浆中后期风灾倒伏的临界风灾指标及其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风速是造成玉米倒伏的关键外部因子,中单808、先玉1171倒伏风灾指标大约在13.0~14.0 m/s之间,品种间略有差异;穗位低、抗弯折力较强是先玉1171抗倒伏能力较强的主要原因;同一品种在一定范围内随植株高度、穗位的增高,风灾指标稍有下降;玉米灌浆中后期倒伏对产量的影响,以百粒质量下降为主;倒伏距成熟期时间越长、离吐丝越近,百粒质量和产量损失越大。先玉1171、中单808在成熟前14 d之内发生茎弯折倒伏,产量损失不显著;在距成熟约25、33 d发生茎弯折倒伏,产量损失可分别达10%、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倒伏 风灾指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淹涝胁迫对水稻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陆魁东 宁金花 +2 位作者 解娜 黄晚华 宋忠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23,共6页
为探明水稻关键生育期形态特征对淹涝胁迫环境的敏感性,以常规稻湘早籼45为供试材料,分别在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乳熟期等4个生育期,设计不同淹水深度及淹水持续时间的淹涝胁迫试验,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淹涝胁迫对湘早籼45的茎、... 为探明水稻关键生育期形态特征对淹涝胁迫环境的敏感性,以常规稻湘早籼45为供试材料,分别在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乳熟期等4个生育期,设计不同淹水深度及淹水持续时间的淹涝胁迫试验,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淹涝胁迫对湘早籼45的茎、叶等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淹前相比,淹涝处理后0 d时,2/3淹处理在乳熟期的绿叶数减少最明显,3/3淹处理在分蘖期的减少最不明显,4个生育期均是2/3淹处理较3/3淹处理减少明显;淹后2 d时,各生育期绿叶数变化情况存在明显差异。2)除乳熟期外的其余3个生育期均存在高位分蘖情况,在拔节期最明显,其次是在抽穗期,且3/3淹处理的高位分蘖率高于2/3淹处理的。3)除乳熟期外的其余3个生育期均有增茎发生,且在分蘖期增茎最明显。4)根倒伏主要发生在乳熟期,其余3个生育期在淹涝3 d以后均出现根倒伏、茎倒伏或根茎倒伏并存的现象;气生根仅出现在抽穗期;卷叶现象出现在分蘖期和拔节期。5)在分蘖期和拔节期,淹水处理时间越长,叶鞘越长,且3/3淹处理较2/3淹处理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淹涝胁迫 绿叶数 高位分蘖 增茎 根茎倒伏 叶鞘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中稻动态气候生产潜力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忠辉 胡培成 黄晚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388-6390,共3页
根据江西省气象站1961~2007年气象资料,应用FAO推荐的计算气候生产潜力的方法,分析了该时间段中稻气候生产潜力变化趋势。结果显示,江西省光合、光温生产潜力变化呈逐年减少趋势。气候生产潜力变化波动较大。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根据江西省气象站1961~2007年气象资料,应用FAO推荐的计算气候生产潜力的方法,分析了该时间段中稻气候生产潜力变化趋势。结果显示,江西省光合、光温生产潜力变化呈逐年减少趋势。气候生产潜力变化波动较大。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近年来空气污染较为严重,导致光照减少,光合生产潜力下降;极端高温天气增多,抑制了中稻的生长;降水的分布不均造成了气候生产潜力的波动较大。针对这些问题,要保证稳产高产,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大力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的投入力度,兴修水利设施;加强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加强气候变化的研究;以此保证水稻生产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稻 气候生产潜力 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油菜生长期连阴雨气象灾害发生强度的时空特征 被引量:20
9
作者 韩沁哲 罗伯良 +2 位作者 周伟 黄晚华 陆魁东 《湖南农业科学》 2012年第10期93-96,共4页
利用湖南省96个气象站1961~2010年地面气象资料,以及湖南省农气站1991~2010年油菜观测生育期、产量结构等农业气象资料,结合低温连阴雨指标,分析湖南省油菜生长期连阴雨气象灾害发生的灾害强度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湖南省油菜出苗... 利用湖南省96个气象站1961~2010年地面气象资料,以及湖南省农气站1991~2010年油菜观测生育期、产量结构等农业气象资料,结合低温连阴雨指标,分析湖南省油菜生长期连阴雨气象灾害发生的灾害强度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湖南省油菜出苗期连阴雨发生强度呈下降趋势,开花期、成熟期连阴雨发生强度变化较小,区域分布规律以出苗期集中在湘西北,开花期集中在湘中、湘东北地区,成熟期集中在湘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油菜 连阴雨 时空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湖南省旱灾农业风险综合评估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高霞霞 苏伟 +2 位作者 黄晚华 陆魁东 高曙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第12期158-162,169,共6页
依据湖南省1987~2007年历史气象资料和农业干旱灾情资料,采用灾损风险评估统计分析方法,得出近21年基于GIS的湖南省旱灾的干旱受灾率、变异系数、不同发生面积的发生概率、脆弱度等风险因素的时空分布特征。最后采用综合风险评估方法... 依据湖南省1987~2007年历史气象资料和农业干旱灾情资料,采用灾损风险评估统计分析方法,得出近21年基于GIS的湖南省旱灾的干旱受灾率、变异系数、不同发生面积的发生概率、脆弱度等风险因素的时空分布特征。最后采用综合风险评估方法对我省的旱灾进行农业风险分析,得出湖南省旱灾综合风险指数分区。结果表明:就时间分布而言,1987~1992年、2003~2007年湖南省旱灾综合风险相对较高,而1993~2002年旱灾综合风险较低;就空间分布而言,洞庭湖区、湘江下游的平原、低丘陵地区旱灾风险低,而湘南、湘西北的山地、湘中等少雨区旱灾风险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估 旱灾 时空分布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一季晚稻抽穗扬花期间高温分析及对种植布局的建议 被引量:9
11
作者 陆魁东 申建斌 +1 位作者 黄晚华 宋忠华 《湖南农业科学》 2005年第4期28-30,共3页
对湖南历年来高温发生的时期、地域、年际变化以及持续时间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分析后,提出了一季晚稻在湖南的适宜播种期,如衡阳、株洲、湘潭及郴州的北部,其适宜播种期为5月15~25日;长沙、娄底、邵阳、永州等地适宜播期为5月5~25日;常... 对湖南历年来高温发生的时期、地域、年际变化以及持续时间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分析后,提出了一季晚稻在湖南的适宜播种期,如衡阳、株洲、湘潭及郴州的北部,其适宜播种期为5月15~25日;长沙、娄底、邵阳、永州等地适宜播期为5月5~25日;常德、益阳、岳阳等地的适宜播期为5月5~20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害 一季晚稻 播种期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杂交早稻组合金优458的生长模拟
12
作者 帅细强 陆魁东 +1 位作者 黄晚华 李迎春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65-570,共6页
根据江西南昌2012-2013年超级杂交早稻金优458的分期播种田间试验数据,调试ORYZA2000模型中的作物参数;利用调试后的作物模型模拟数据与整理后的田问试验观测数据,对超级杂交早稻发育期、地上生物量、穗生物量等进行回代检验和外推... 根据江西南昌2012-2013年超级杂交早稻金优458的分期播种田间试验数据,调试ORYZA2000模型中的作物参数;利用调试后的作物模型模拟数据与整理后的田问试验观测数据,对超级杂交早稻发育期、地上生物量、穗生物量等进行回代检验和外推检验。结果表明:超级杂交早稻金优458开花期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相差1~3d,成熟期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相差0~3d;开花期、成熟期的地上生物量的平均误差分别为5.2%、3.3%,成熟期穗生物量的平均误差为2.0%;调试后的ORYZA2000作物模型可用于对超级杂交早稻的生长进行模拟,可为评价气象条件对超级杂交早稻发育期和生物量的影响提供定量化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模型 生长模拟 超级杂交早稻 金优45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湖南烟草可种植区域精细化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肖汉乾 陆魁东 +1 位作者 张超 黄晚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27-430,共4页
参考中国烟草种植区划指标,结合湖南烟叶生长期内的气候资源及气象灾害指标,通过专家评分指标,选取大田期降水量、大田期日照时数、成熟期降水量及成熟期连续5 d日最高气温高于35℃高温热害机率等4个指标组合作为湖南烟草种植区划指标.... 参考中国烟草种植区划指标,结合湖南烟叶生长期内的气候资源及气象灾害指标,通过专家评分指标,选取大田期降水量、大田期日照时数、成熟期降水量及成熟期连续5 d日最高气温高于35℃高温热害机率等4个指标组合作为湖南烟草种植区划指标.利用等级划分法和GIS技术,对湖南省烟草进行了适宜性区划.运用湖南土地资源信息,将土地资源信息与气候区划进行叠加,分析某一区域实际可利用的种植区域.结果表明,利用上述指标研究的区划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洞庭湖区为不适宜区,其他大部分地区耕地均可种植烟叶,怀化的中南部及邵阳的西南部是烟叶发展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资源 高温热害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数据 种植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超声波稻田蒸散仪晚稻蒸散量的特征分析
14
作者 邓梅 黄晚华 +1 位作者 汪天颖 李晶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8期137-144,共8页
【目的】分析晚稻蒸散量日变化、日平均蒸散量、累积蒸散量和典型天气条件下蒸散量的特征,探讨新型稻田蒸散仪的实际可应性。【方法】采用新型超声波蒸散仪,基于水量平衡法,以双季晚稻为研究对象,测定2017—2019年的晚稻蒸散量。【结果... 【目的】分析晚稻蒸散量日变化、日平均蒸散量、累积蒸散量和典型天气条件下蒸散量的特征,探讨新型稻田蒸散仪的实际可应性。【方法】采用新型超声波蒸散仪,基于水量平衡法,以双季晚稻为研究对象,测定2017—2019年的晚稻蒸散量。【结果】新型超声波蒸散仪仪数据实采率、有效数据获取率均在93%以上,测定精度可达0.2 mm,数据稳定性方面可以保证大田观测数据的可用性;分析双季晚稻不同时间尺度的蒸散量发现,晚稻全生育期内的蒸散量约466 mm,其中分蘖期的累积蒸散量最大、约135 mm,拔节-抽穗期的平均蒸散量最大、为5.4 mm/d,表明晚稻在分蘖期和拔节-抽穗期需水量最大;典型天气(雨天除外)晚稻蒸散量日变化均表现为“Ω”型,以晴天的蒸散曲线峰值最大、为1.3 mm/h,通过拟合的R~2和P值看,晴天、多云和阴天蒸散量均呈六阶曲线分布。【结论】开展新型蒸散仪测定田间水稻蒸散量特征值的研究,研讨其适用性,可以为推广使用低成本、高精度、便捷的新型稻田蒸散量测定仪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稻田蒸散仪 超声波 蒸散量 晚稻 水量平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陵山区双季玉米生长特征及气候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明学 周立清 +3 位作者 田华林 陈曦 梁可 黄晚华 《湖南农业科学》 2018年第10期39-43,共5页
推广双季玉米(春玉米+秋玉米)种植模式是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的重要途径。为研究武陵山区种植双季玉米的可行性,在武陵山区开展不同品种秋玉米地理分期播种试验,结合平行气象观测资料分析秋玉米生育期、产量等生长特征及其气候适应性。... 推广双季玉米(春玉米+秋玉米)种植模式是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的重要途径。为研究武陵山区种植双季玉米的可行性,在武陵山区开展不同品种秋玉米地理分期播种试验,结合平行气象观测资料分析秋玉米生育期、产量等生长特征及其气候适应性。结果表明:(1)武陵山区发展双季玉米是可行的,湘玉2号、晋鲜糯6号等是适宜的秋玉米品种,但随着播期推迟,生育期延长。(2)影响武陵山区秋玉米种植的主要气象灾害是生育前期的晴热高温天气、生育后期的秋季阴雨天气;中海拔山区秋玉米种植应避开生育前期高温干旱;前期灌溉是高产稳产的基础;秋玉米还受暴雨、大风等天气影响。(3)武陵山区秋玉米适宜播种中熟品种,应在8月1日之前播种,而早熟品种也应在立秋之前播种才能保证正常灌浆成熟;适当提前播种有利于高产,最佳播期为7月中旬前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陵山区 双季玉米 秋玉米 气候适应性 最佳播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