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2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菜籽油脚中制取优质润滑油
被引量:
1
1
作者
黄显慈
叶敏
袁光成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1期335-338,共4页
菜籽油精炼过程中产生数量可观的副产品油脚,油脚经过水解、酯化、蒸馏等工艺,除了获得脂肪酸甲酯以外,还可获得高芥酸油,它与矿物油互溶,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润滑油减摩剂,能明显提高润滑效果。
关键词
润滑油膜
脂肪酸甲酯
齿轮油
中制
精炼过程
芥酸
油酸甘油酯
减摩
润滑性
润滑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外食用油脂脱色的新概念与新方法
被引量:
20
2
作者
黄显慈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4-64,共1页
1880年,美国首次用白土对棉籽油进行脱色,然后用于橄榄油脱色.传统的食用油脱色目的仅仅是为了降低油脂的色泽,获得浅色或近于无色的油脂.现今,食用油脱色主要目的是为了除去油脂中副产物(包括多种污染物与有害物质),这不仅可以满足人...
1880年,美国首次用白土对棉籽油进行脱色,然后用于橄榄油脱色.传统的食用油脱色目的仅仅是为了降低油脂的色泽,获得浅色或近于无色的油脂.现今,食用油脱色主要目的是为了除去油脂中副产物(包括多种污染物与有害物质),这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食用油安全卫生的需求,也为油脂的进一步加工利用创造了良好条件.本文简要介绍国外食用油脂脱色所要除去的主要副产物与某些污染物,同时介绍几种新的脱色剂与脱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油脂
脱色方法
新技术
副产物
脱色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介绍国外两种米糠油脱胶方法
被引量:
3
3
作者
黄显慈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米糠油
脱胶方法
精炼
乙醇胺脱胶法
酶促脱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可可脂的生物合成温度时Theobroma可可的酰基转移酶的影响
被引量:
1
4
作者
黄显慈
《中国油脂》
CAS
1988年第4期40-40,共1页
本文研究在生长的可可籽微粒体中酶催化生物合成可可脂的全过程(首尾过程).对于三种脂肪酸供体(棕榈酰—辅酶A,硬脂酰—辅酶A,油酰—辅酶A),两种酶:酰基—辅酶A:S_n —甘油—3—磷酸酯O—酰基转移酶(EC2.3.1.15)和酰基—辅酶A:1,2—二...
本文研究在生长的可可籽微粒体中酶催化生物合成可可脂的全过程(首尾过程).对于三种脂肪酸供体(棕榈酰—辅酶A,硬脂酰—辅酶A,油酰—辅酶A),两种酶:酰基—辅酶A:S_n —甘油—3—磷酸酯O—酰基转移酶(EC2.3.1.15)和酰基—辅酶A:1,2—二酰基甘油O—酰基转移酶(EC2.3.1.20)显示出较宽的专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可脂
THEOBROMA
合成温度
酰基转移酶
磷酸酯
酶催化
二酰基甘油
生物合成
微粒体
硬脂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植物油吸附脱胶法
被引量:
2
5
作者
黄显慈
《粮油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 7-8,共2页
通常植物油精炼采用碱炼工艺,脱除游离脂肪酸、磷脂、饼粕等杂质,但是碱炼方法会增大植物油的炼耗,并且要处理皂脚,会带来麻烦与污染。为此,最近,国内外油脂业对某些植物油采用先脱胶,再进行物理精炼工艺,该工艺不仅提高了精炼植物油的...
通常植物油精炼采用碱炼工艺,脱除游离脂肪酸、磷脂、饼粕等杂质,但是碱炼方法会增大植物油的炼耗,并且要处理皂脚,会带来麻烦与污染。为此,最近,国内外油脂业对某些植物油采用先脱胶,再进行物理精炼工艺,该工艺不仅提高了精炼植物油的产率,而且直接获得副产品脂肪酸,不需要进一步处理皂脚,避免了环境污染。为了获得优质的精炼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
吸附
精炼
全文增补中
超声波对氢化向日葵油的影响
被引量:
1
6
作者
黄显慈
《粮油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 15-16,共2页
本文考察了超声波对向日葵油氢化速率的影响。用两种不同的镍催化剂,在保持较高的氢化选择性条件下,超声波可使向日葵油的氢化速率提高30—70%,超声波对形成脂肪酸的反式异构体没有影响。
关键词
氢化油
向日葵油
氢化速率
超声波
全文增补中
在食品工业中用作脱模剂的油脂
被引量:
1
7
作者
黄显慈
《粮油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 20-22,共3页
工业生产的油脂和乳化剂,在食品制造过程中有许多不同方面的重要作用,作为食品模具的脱模剂,机械切割食品的润滑剂,或作为干燥水果和糖果的隔离油脂。由于这种油脂不与食品结合成为食品配方的组成部分,因此,甚至还用矿物油代替。然而,...
工业生产的油脂和乳化剂,在食品制造过程中有许多不同方面的重要作用,作为食品模具的脱模剂,机械切割食品的润滑剂,或作为干燥水果和糖果的隔离油脂。由于这种油脂不与食品结合成为食品配方的组成部分,因此,甚至还用矿物油代替。然而,目前人们进一步认识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工业
脱模剂
油脂
全文增补中
n-3多不饱和脂肪酸功能性及其应用
被引量:
16
8
作者
黄显慈
《粮食与油脂》
2003年第10期50-50,共1页
研究表明n-3与n-6两个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以下简称“PUFA”)是人体发育与生长必需脂肪酸,不仅有重要营养价值,而且具有独特生理功能。n-3 PUFA主要有以下三种:α-亚麻酸(α-C_(18:3)),二十碳五烯酸(EPA,C_(20:5)),二十二碳六烯酸(D...
研究表明n-3与n-6两个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以下简称“PUFA”)是人体发育与生长必需脂肪酸,不仅有重要营养价值,而且具有独特生理功能。n-3 PUFA主要有以下三种:α-亚麻酸(α-C_(18:3)),二十碳五烯酸(EPA,C_(20:5)),二十二碳六烯酸(DHA,C_(22:6))。由于人类与其它哺乳类动物自身不能合成这些脂肪酸,必需由食物提供,所以称为必需脂肪酸。在最近3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3多不饱和脂肪酸
生理功能
来源
应用
功能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降低生物柴油成本途径
被引量:
4
9
作者
黄显慈
《粮食与油脂》
2003年第7期49-49,共1页
动植物油脂肪酸甲酯(以下简称甲酯)可替代“石化”柴油,不仅可作柴油机燃料,也可作加热炉、供暖体系的燃料,它不仅易于生物降解,且燃烧后排放的有害物质减少,同时系来源于可再生资源,因此称此替代燃料为生物柴油。近十年来,欧、美等国...
动植物油脂肪酸甲酯(以下简称甲酯)可替代“石化”柴油,不仅可作柴油机燃料,也可作加热炉、供暖体系的燃料,它不仅易于生物降解,且燃烧后排放的有害物质减少,同时系来源于可再生资源,因此称此替代燃料为生物柴油。近十年来,欧、美等国家生物柴油发展很快,现在,德国、法国、意大利、美国等国每年生物柴油产量已超过10万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成本控制
替代燃料
原料
生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简介保留与富集谷维素两种米糠油脱酸新方法
被引量:
2
10
作者
黄显慈
《粮食与油脂》
2003年第6期53-53,共1页
传统米糠油脱酸方法是采用加碱中和游离脂肪酸(FFA)方法。但此法用于制取食用米糠油和捕集谷维素,炼耗较大,而且产生皂脚较多,结果食用米糠油与谷维素收率降低。最近国外油脂科研人员研究发现。
关键词
米糠油
脱酸方法
富集谷维素
含磷糖脂
超临界C02流体逐级升温萃取法
乙醇胺同时脱胶脱酸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磷脂加工可能性
被引量:
2
11
作者
黄显慈
《粮食与油脂》
1996年第3期54-58,共5页
在所有油脂内均发现含有磷脂、磷脂普遍存在于生命物质之中。其功能多种多样,磷脂不仅是解决油与水相混合困难的一种乳化剂,也是形成生物膜原始成分、是构成生物细胞极其重要物质,支持细胞形成:其具有表面活性,可防止如肺等表面相互粘连...
在所有油脂内均发现含有磷脂、磷脂普遍存在于生命物质之中。其功能多种多样,磷脂不仅是解决油与水相混合困难的一种乳化剂,也是形成生物膜原始成分、是构成生物细胞极其重要物质,支持细胞形成:其具有表面活性,可防止如肺等表面相互粘连,其的代谢物质作为外周末稍自律和自愿神经系统的介质,具有一种传递功能。 自然合成许多具许多化学结构磷脂,使磷脂具备各种各样功能和用途。众所周知,大豆磷脂质,三甘油酯、甾醇、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等复杂结构混合物称之为大豆磷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
加工可能性
油脂
副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豆油吸附脱酸法
被引量:
1
12
作者
黄显慈
《陕西粮油科技》
1991年第3期45-45,共1页
本文介绍美国油化学杂志最近报道的一种新式脱酸吸附剂——稻壳皮,用它可以从大豆油/巳烷的混合油中吸附游离脂肪酸(FFA)。试验表明碱性稻壳灰比酸活化的灰更有效;加入异丙醇有助于提高碱性灰对FFA的吸附作用;加入水能够使稻壳灰失去对...
本文介绍美国油化学杂志最近报道的一种新式脱酸吸附剂——稻壳皮,用它可以从大豆油/巳烷的混合油中吸附游离脂肪酸(FFA)。试验表明碱性稻壳灰比酸活化的灰更有效;加入异丙醇有助于提高碱性灰对FFA的吸附作用;加入水能够使稻壳灰失去对对FFA吸附活性。本文主要介绍稻壳灰的制备方法,用稻壳灰吸附FFA的方法与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
脱酸
吸附法
稻壳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鉴别豆油回味产生强烈气味的化合物
被引量:
1
13
作者
黄显慈
《陕西粮油科技》
1990年第2期41-45,共5页
从回味豆油中分离的浓缩挥发物,用气味稀释测定法分析,结果得到11种气味强烈的化合物,已鉴别出其中9种化合物如下:3(z)—已醛;辛醛;1—辛烯—3—酮;1,5—(z)—辛二烯—3—酮;壬醛;2(z)—壬烯醛,3(z)—壬烯醛;2(E),6(z)—壬二烯醛。其中3...
从回味豆油中分离的浓缩挥发物,用气味稀释测定法分析,结果得到11种气味强烈的化合物,已鉴别出其中9种化合物如下:3(z)—已醛;辛醛;1—辛烯—3—酮;1,5—(z)—辛二烯—3—酮;壬醛;2(z)—壬烯醛,3(z)—壬烯醛;2(E),6(z)—壬二烯醛。其中3(z)—已醛,C9—醛和二乙烯酮类具有较高的气味值,与豆油气味回复所产生的豆腥味、青草气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油
回味
化合物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脂肪醇的生产及其应用
被引量:
1
14
作者
黄显慈
《粮食与油脂》
1996年第3期59-61,共3页
脂肪醇是一种大规模生产的、遍及全球的油化学产品,目前全世界生产能力达20亿磅。脂肪醇主要作为生产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的原料。脂肪醇的原料不仅来源于天然油脂,而且有相当数量的脂肪醇是以乙烯为原料,这种以石油化工工艺制取的脂肪...
脂肪醇是一种大规模生产的、遍及全球的油化学产品,目前全世界生产能力达20亿磅。脂肪醇主要作为生产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的原料。脂肪醇的原料不仅来源于天然油脂,而且有相当数量的脂肪醇是以乙烯为原料,这种以石油化工工艺制取的脂肪醇称之“合成醇”,而来源于天然油脂的油脂化学品脂肪醇称为“天然醇”。目前天然醇与合成醇为夺取市场进行激烈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醇
生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混合脂肪酸中分离提纯油酸
被引量:
1
15
作者
黄显慈
《粮食与油脂》
1989年第4期52-53,64,共3页
本文介绍油酸的提纯方法,这种方法包括以下五个步骤:(1)冷却至4℃,部分分离结晶的G_(16:0);(2) 减压下(0.8mmHg)蒸馏陈去C_(12:0)和C_(14:0);(3) 在丙酮中冷至-25℃,除去C_(16:0)和C_(18:0);(4) 在甲醇水溶液中-10℃,分离除去C_(16:1)和...
本文介绍油酸的提纯方法,这种方法包括以下五个步骤:(1)冷却至4℃,部分分离结晶的G_(16:0);(2) 减压下(0.8mmHg)蒸馏陈去C_(12:0)和C_(14:0);(3) 在丙酮中冷至-25℃,除去C_(16:0)和C_(18:0);(4) 在甲醇水溶液中-10℃,分离除去C_(16:1)和C_(18:0);(5) 减压下(0.5mmHg)除去油酸试样中甲醇和水。利用上述方法可以使油酸含量为82%的试样,提纯为油酸含量达98.7—98.9%的纯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酸
提纯
混合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多支链高分子量的表面活性剂制备高浓度的水煤浆
16
作者
黄显慈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1989年第4期72-73,共2页
制备高浓度水煤浆需要加入表面活性剂作为分散剂。作者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多支链、高分子量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它们不含任何有害的碱金属或硫。试验证明,这类表面活性剂对制备高浓度、稳定的水煤浆很有效,
关键词
水煤浆
高分子量
环氧丙烷
显慈
加成物
活性氢
文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热空气干燥、蒸炒、挤压预处理的米糠溶剂提取特性
17
作者
黄显慈
《中国油脂》
CAS
1988年第4期40-40,共1页
米糠在浸出之前,用热空气干燥蒸炒和挤压预处理,然后用一支玻璃柱渗透器(内径120mm),可装料深度90cm,使用正己烷在60℃,依靠重力加料,进行浸出.经过蒸炒和挤压预处理后的米糠,细微颗粒(定义为0.5mm以下的细颗粒)显著减少.挤压的米糠(ERB...
米糠在浸出之前,用热空气干燥蒸炒和挤压预处理,然后用一支玻璃柱渗透器(内径120mm),可装料深度90cm,使用正己烷在60℃,依靠重力加料,进行浸出.经过蒸炒和挤压预处理后的米糠,细微颗粒(定义为0.5mm以下的细颗粒)显著减少.挤压的米糠(ERB)经过制粒,其容重高于相应的其它产品1.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炒
空气干燥
渗滤器
浸出
细颗粒
细微颗粒
玻璃柱
溶剂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脂酶催化油脂连续水解工艺
18
作者
黄显慈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58-60,共3页
与传统的高温、高压下油脂水解工艺相比,脂酶催化油脂连续水解工艺具有以下优点:条件温和,副反应少,对产品选择性好;节省热能消耗,减少废水污染。另外,油脂连续水解制备脂肪酸和甘油,这既是一种可再生的化工原料,又是天然产物,越来越受...
与传统的高温、高压下油脂水解工艺相比,脂酶催化油脂连续水解工艺具有以下优点:条件温和,副反应少,对产品选择性好;节省热能消耗,减少废水污染。另外,油脂连续水解制备脂肪酸和甘油,这既是一种可再生的化工原料,又是天然产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有关脂酶水解油脂的研究进展,令人瞩目的是西德研究人员提出的不用膜或载体固定酶,油、水相的乳状液环循工艺方法,实现了酶的回收、环循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
脂酶催化
油脂水解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植物油完全脱胶新工艺
19
作者
黄显慈
《粮油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 8-9,共2页
通常植物油采用水化脱胶法,仍不能完全除去其中磷脂,这是因为油料种籽中磷脂酶催化、水解磷脂形成磷脂酸,磷脂酸钙、镁、铁、盐,β—磷脂等非水化胶质,这些成分无法通过水化脱胶除去。
关键词
植物油
精炼
工艺
全文增补中
生产各种类型调合食用油的配方探讨
20
作者
黄显慈
《粮油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 11-12,共2页
研究表明单一油脂的脂肪酸组成,一般都有一定的缺陷。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食油营养要求的提高,一大类新型食用油脂——调合油应运而生。调合油是将两种以上全精炼食用油,根据用途、组成不同,按照一定比例加工调制而成。
关键词
调合油
食用油
配方
全文增补中
题名
从菜籽油脚中制取优质润滑油
被引量:
1
1
作者
黄显慈
叶敏
袁光成
机构
安徽省淮南油厂
合肥工业大学摩擦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1期335-338,共4页
文摘
菜籽油精炼过程中产生数量可观的副产品油脚,油脚经过水解、酯化、蒸馏等工艺,除了获得脂肪酸甲酯以外,还可获得高芥酸油,它与矿物油互溶,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润滑油减摩剂,能明显提高润滑效果。
关键词
润滑油膜
脂肪酸甲酯
齿轮油
中制
精炼过程
芥酸
油酸甘油酯
减摩
润滑性
润滑效果
分类号
TS22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外食用油脂脱色的新概念与新方法
被引量:
20
2
作者
黄显慈
出处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4-64,共1页
文摘
1880年,美国首次用白土对棉籽油进行脱色,然后用于橄榄油脱色.传统的食用油脱色目的仅仅是为了降低油脂的色泽,获得浅色或近于无色的油脂.现今,食用油脱色主要目的是为了除去油脂中副产物(包括多种污染物与有害物质),这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食用油安全卫生的需求,也为油脂的进一步加工利用创造了良好条件.本文简要介绍国外食用油脂脱色所要除去的主要副产物与某些污染物,同时介绍几种新的脱色剂与脱色方法.
关键词
食用油脂
脱色方法
新技术
副产物
脱色剂
分类号
TS224.6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介绍国外两种米糠油脱胶方法
被引量:
3
3
作者
黄显慈
出处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米糠油
脱胶方法
精炼
乙醇胺脱胶法
酶促脱胶
分类号
TS225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可可脂的生物合成温度时Theobroma可可的酰基转移酶的影响
被引量:
1
4
作者
黄显慈
机构
不详
出处
《中国油脂》
CAS
1988年第4期40-40,共1页
文摘
本文研究在生长的可可籽微粒体中酶催化生物合成可可脂的全过程(首尾过程).对于三种脂肪酸供体(棕榈酰—辅酶A,硬脂酰—辅酶A,油酰—辅酶A),两种酶:酰基—辅酶A:S_n —甘油—3—磷酸酯O—酰基转移酶(EC2.3.1.15)和酰基—辅酶A:1,2—二酰基甘油O—酰基转移酶(EC2.3.1.20)显示出较宽的专一性.
关键词
可可脂
THEOBROMA
合成温度
酰基转移酶
磷酸酯
酶催化
二酰基甘油
生物合成
微粒体
硬脂酰
分类号
R28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植物油吸附脱胶法
被引量:
2
5
作者
黄显慈
机构
安徽省淮南市粮食局科研所
出处
《粮油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 7-8,共2页
文摘
通常植物油精炼采用碱炼工艺,脱除游离脂肪酸、磷脂、饼粕等杂质,但是碱炼方法会增大植物油的炼耗,并且要处理皂脚,会带来麻烦与污染。为此,最近,国内外油脂业对某些植物油采用先脱胶,再进行物理精炼工艺,该工艺不仅提高了精炼植物油的产率,而且直接获得副产品脂肪酸,不需要进一步处理皂脚,避免了环境污染。为了获得优质的精炼油。
关键词
植物油
吸附
精炼
分类号
TS224.6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全文增补中
题名
超声波对氢化向日葵油的影响
被引量:
1
6
作者
黄显慈
机构
安徽淮南油厂
出处
《粮油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 15-16,共2页
文摘
本文考察了超声波对向日葵油氢化速率的影响。用两种不同的镍催化剂,在保持较高的氢化选择性条件下,超声波可使向日葵油的氢化速率提高30—70%,超声波对形成脂肪酸的反式异构体没有影响。
关键词
氢化油
向日葵油
氢化速率
超声波
分类号
TS225.15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全文增补中
题名
在食品工业中用作脱模剂的油脂
被引量:
1
7
作者
黄显慈
出处
《粮油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 20-22,共3页
文摘
工业生产的油脂和乳化剂,在食品制造过程中有许多不同方面的重要作用,作为食品模具的脱模剂,机械切割食品的润滑剂,或作为干燥水果和糖果的隔离油脂。由于这种油脂不与食品结合成为食品配方的组成部分,因此,甚至还用矿物油代替。然而,目前人们进一步认识到。
关键词
食品工业
脱模剂
油脂
分类号
TS20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全文增补中
题名
n-3多不饱和脂肪酸功能性及其应用
被引量:
16
8
作者
黄显慈
出处
《粮食与油脂》
2003年第10期50-50,共1页
文摘
研究表明n-3与n-6两个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以下简称“PUFA”)是人体发育与生长必需脂肪酸,不仅有重要营养价值,而且具有独特生理功能。n-3 PUFA主要有以下三种:α-亚麻酸(α-C_(18:3)),二十碳五烯酸(EPA,C_(20:5)),二十二碳六烯酸(DHA,C_(22:6))。由于人类与其它哺乳类动物自身不能合成这些脂肪酸,必需由食物提供,所以称为必需脂肪酸。在最近30年。
关键词
N-3多不饱和脂肪酸
生理功能
来源
应用
功能食品
分类号
TS201.2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TS218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降低生物柴油成本途径
被引量:
4
9
作者
黄显慈
出处
《粮食与油脂》
2003年第7期49-49,共1页
文摘
动植物油脂肪酸甲酯(以下简称甲酯)可替代“石化”柴油,不仅可作柴油机燃料,也可作加热炉、供暖体系的燃料,它不仅易于生物降解,且燃烧后排放的有害物质减少,同时系来源于可再生资源,因此称此替代燃料为生物柴油。近十年来,欧、美等国家生物柴油发展很快,现在,德国、法国、意大利、美国等国每年生物柴油产量已超过10万吨。
关键词
生物柴油
成本控制
替代燃料
原料
生产技术
分类号
TE626.2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加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简介保留与富集谷维素两种米糠油脱酸新方法
被引量:
2
10
作者
黄显慈
出处
《粮食与油脂》
2003年第6期53-53,共1页
文摘
传统米糠油脱酸方法是采用加碱中和游离脂肪酸(FFA)方法。但此法用于制取食用米糠油和捕集谷维素,炼耗较大,而且产生皂脚较多,结果食用米糠油与谷维素收率降低。最近国外油脂科研人员研究发现。
关键词
米糠油
脱酸方法
富集谷维素
含磷糖脂
超临界C02流体逐级升温萃取法
乙醇胺同时脱胶脱酸方法
分类号
TS224.6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磷脂加工可能性
被引量:
2
11
作者
黄显慈
机构
淮南市粮食科研所
出处
《粮食与油脂》
1996年第3期54-58,共5页
文摘
在所有油脂内均发现含有磷脂、磷脂普遍存在于生命物质之中。其功能多种多样,磷脂不仅是解决油与水相混合困难的一种乳化剂,也是形成生物膜原始成分、是构成生物细胞极其重要物质,支持细胞形成:其具有表面活性,可防止如肺等表面相互粘连,其的代谢物质作为外周末稍自律和自愿神经系统的介质,具有一种传递功能。 自然合成许多具许多化学结构磷脂,使磷脂具备各种各样功能和用途。众所周知,大豆磷脂质,三甘油酯、甾醇、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等复杂结构混合物称之为大豆磷脂。
关键词
磷脂
加工可能性
油脂
副产品
分类号
TS229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豆油吸附脱酸法
被引量:
1
12
作者
黄显慈
机构
安徽省淮南市粮科所
出处
《陕西粮油科技》
1991年第3期45-45,共1页
文摘
本文介绍美国油化学杂志最近报道的一种新式脱酸吸附剂——稻壳皮,用它可以从大豆油/巳烷的混合油中吸附游离脂肪酸(FFA)。试验表明碱性稻壳灰比酸活化的灰更有效;加入异丙醇有助于提高碱性灰对FFA的吸附作用;加入水能够使稻壳灰失去对对FFA吸附活性。本文主要介绍稻壳灰的制备方法,用稻壳灰吸附FFA的方法与结果。
关键词
大豆油
脱酸
吸附法
稻壳灰
分类号
TS225.13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鉴别豆油回味产生强烈气味的化合物
被引量:
1
13
作者
黄显慈
出处
《陕西粮油科技》
1990年第2期41-45,共5页
文摘
从回味豆油中分离的浓缩挥发物,用气味稀释测定法分析,结果得到11种气味强烈的化合物,已鉴别出其中9种化合物如下:3(z)—已醛;辛醛;1—辛烯—3—酮;1,5—(z)—辛二烯—3—酮;壬醛;2(z)—壬烯醛,3(z)—壬烯醛;2(E),6(z)—壬二烯醛。其中3(z)—已醛,C9—醛和二乙烯酮类具有较高的气味值,与豆油气味回复所产生的豆腥味、青草气味有关。
关键词
豆油
回味
化合物
分析
分类号
TS225.13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脂肪醇的生产及其应用
被引量:
1
14
作者
黄显慈
出处
《粮食与油脂》
1996年第3期59-61,共3页
文摘
脂肪醇是一种大规模生产的、遍及全球的油化学产品,目前全世界生产能力达20亿磅。脂肪醇主要作为生产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的原料。脂肪醇的原料不仅来源于天然油脂,而且有相当数量的脂肪醇是以乙烯为原料,这种以石油化工工艺制取的脂肪醇称之“合成醇”,而来源于天然油脂的油脂化学品脂肪醇称为“天然醇”。目前天然醇与合成醇为夺取市场进行激烈竞争。
关键词
脂肪醇
生产
应用
分类号
TQ645 [化学工程—精细化工]
TQ223 [化学工程—有机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混合脂肪酸中分离提纯油酸
被引量:
1
15
作者
黄显慈
机构
安徽淮南油厂
出处
《粮食与油脂》
1989年第4期52-53,64,共3页
文摘
本文介绍油酸的提纯方法,这种方法包括以下五个步骤:(1)冷却至4℃,部分分离结晶的G_(16:0);(2) 减压下(0.8mmHg)蒸馏陈去C_(12:0)和C_(14:0);(3) 在丙酮中冷至-25℃,除去C_(16:0)和C_(18:0);(4) 在甲醇水溶液中-10℃,分离除去C_(16:1)和C_(18:0);(5) 减压下(0.5mmHg)除去油酸试样中甲醇和水。利用上述方法可以使油酸含量为82%的试样,提纯为油酸含量达98.7—98.9%的纯品。
关键词
油酸
提纯
混合脂肪酸
分类号
TQ225.136 [化学工程—有机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多支链高分子量的表面活性剂制备高浓度的水煤浆
16
作者
黄显慈
出处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1989年第4期72-73,共2页
文摘
制备高浓度水煤浆需要加入表面活性剂作为分散剂。作者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多支链、高分子量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它们不含任何有害的碱金属或硫。试验证明,这类表面活性剂对制备高浓度、稳定的水煤浆很有效,
关键词
水煤浆
高分子量
环氧丙烷
显慈
加成物
活性氢
文中
分类号
TE6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加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热空气干燥、蒸炒、挤压预处理的米糠溶剂提取特性
17
作者
黄显慈
机构
不详
出处
《中国油脂》
CAS
1988年第4期40-40,共1页
文摘
米糠在浸出之前,用热空气干燥蒸炒和挤压预处理,然后用一支玻璃柱渗透器(内径120mm),可装料深度90cm,使用正己烷在60℃,依靠重力加料,进行浸出.经过蒸炒和挤压预处理后的米糠,细微颗粒(定义为0.5mm以下的细颗粒)显著减少.挤压的米糠(ERB)经过制粒,其容重高于相应的其它产品1.5倍.
关键词
蒸炒
空气干燥
渗滤器
浸出
细颗粒
细微颗粒
玻璃柱
溶剂提取
分类号
TS20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脂酶催化油脂连续水解工艺
18
作者
黄显慈
出处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58-60,共3页
文摘
与传统的高温、高压下油脂水解工艺相比,脂酶催化油脂连续水解工艺具有以下优点:条件温和,副反应少,对产品选择性好;节省热能消耗,减少废水污染。另外,油脂连续水解制备脂肪酸和甘油,这既是一种可再生的化工原料,又是天然产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有关脂酶水解油脂的研究进展,令人瞩目的是西德研究人员提出的不用膜或载体固定酶,油、水相的乳状液环循工艺方法,实现了酶的回收、环循使用。
关键词
甘油
脂酶催化
油脂水解
工艺
分类号
TQ645 [化学工程—精细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植物油完全脱胶新工艺
19
作者
黄显慈
机构
安徽淮南粮科所
出处
《粮油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 8-9,共2页
文摘
通常植物油采用水化脱胶法,仍不能完全除去其中磷脂,这是因为油料种籽中磷脂酶催化、水解磷脂形成磷脂酸,磷脂酸钙、镁、铁、盐,β—磷脂等非水化胶质,这些成分无法通过水化脱胶除去。
关键词
植物油
精炼
工艺
分类号
TS224.6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全文增补中
题名
生产各种类型调合食用油的配方探讨
20
作者
黄显慈
机构
安徽淮南粮科所
出处
《粮油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 11-12,共2页
文摘
研究表明单一油脂的脂肪酸组成,一般都有一定的缺陷。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食油营养要求的提高,一大类新型食用油脂——调合油应运而生。调合油是将两种以上全精炼食用油,根据用途、组成不同,按照一定比例加工调制而成。
关键词
调合油
食用油
配方
分类号
TS225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全文增补中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菜籽油脚中制取优质润滑油
黄显慈
叶敏
袁光成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国外食用油脂脱色的新概念与新方法
黄显慈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介绍国外两种米糠油脱胶方法
黄显慈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可可脂的生物合成温度时Theobroma可可的酰基转移酶的影响
黄显慈
《中国油脂》
CAS
198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植物油吸附脱胶法
黄显慈
《粮油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1993
2
全文增补中
6
超声波对氢化向日葵油的影响
黄显慈
《粮油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1990
1
全文增补中
7
在食品工业中用作脱模剂的油脂
黄显慈
《粮油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1989
1
全文增补中
8
n-3多不饱和脂肪酸功能性及其应用
黄显慈
《粮食与油脂》
2003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降低生物柴油成本途径
黄显慈
《粮食与油脂》
200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简介保留与富集谷维素两种米糠油脱酸新方法
黄显慈
《粮食与油脂》
200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磷脂加工可能性
黄显慈
《粮食与油脂》
199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大豆油吸附脱酸法
黄显慈
《陕西粮油科技》
199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鉴别豆油回味产生强烈气味的化合物
黄显慈
《陕西粮油科技》
199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脂肪醇的生产及其应用
黄显慈
《粮食与油脂》
199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从混合脂肪酸中分离提纯油酸
黄显慈
《粮食与油脂》
198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用多支链高分子量的表面活性剂制备高浓度的水煤浆
黄显慈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经热空气干燥、蒸炒、挤压预处理的米糠溶剂提取特性
黄显慈
《中国油脂》
CAS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脂酶催化油脂连续水解工艺
黄显慈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植物油完全脱胶新工艺
黄显慈
《粮油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1993
0
全文增补中
20
生产各种类型调合食用油的配方探讨
黄显慈
《粮油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1993
0
全文增补中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