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评价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左心室心肌扭转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黄敬垣 郑哲岚 叶萌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73-577,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患者左心室心肌扭转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6例CPHD患者和38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采集左心室短轴观图像(二尖瓣口水平、心尖水平),测量各短轴观图像在标化时间点处的...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患者左心室心肌扭转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6例CPHD患者和38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采集左心室短轴观图像(二尖瓣口水平、心尖水平),测量各短轴观图像在标化时间点处的旋转角度,并计算相应的左心室扭转角度。同步记录心底旋转峰值、心尖旋转峰值、左心室扭转峰值、收缩末期心底旋转值、收缩末期心尖旋转值、收缩末期左心室扭转值;并且将CPHD组LVEF分别与左心室扭转峰值、收缩末期左心室扭转值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PHD组心底旋转峰值、心尖旋转峰值、左心室扭转峰值、收缩末期心底旋转值、收缩末期心尖旋转值、收缩末期左心室扭转值均显著降低(P<0.01)。CPHD组LVEF与左心室扭转峰值、收缩末期左心室扭转值均具有高度相关性(R值分别为0.967、0.952)。结论: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能敏感地检测CPHD患者左心室心肌扭转的改变,利用左心室扭转峰值、收缩末期左心室扭转值可以评估CPHD患者左心室功能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慢性病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功能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朱培华 黄敬垣 +1 位作者 叶萌 郑哲岚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66-571,共6页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心肌扭转运动的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9月在浙江医院就诊的93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心功能正常组(LVEF≥0.50,46例)和心功能...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心肌扭转运动的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9月在浙江医院就诊的93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心功能正常组(LVEF≥0.50,46例)和心功能衰竭组(LVEF<0.50,47例).另设正常对照组(n=46).应用STI定量分析三组受检者的左心室扭转情况,分析左心室扭转角度峰值(Peaktw)、主动脉瓣关闭时间点扭转角度(AVCtw)、二尖瓣开放时间点扭转角度(MVOtw)等指标与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指标LVEF、Tei指数、二尖瓣口E峰值/二尖瓣口A峰值(E/A)比值、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峰值/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运动e峰值(E/e)比值间的相关性;并进行一致性检验以评价STI的稳定性及可靠性.结果:心功能正常组的Peaktw、AVCtw、MVOtw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心功能衰竭组Peaktw、AVCtw、MVOtw均低于心功能正常组和正常对照组(均P<0.05).糖尿病患者的Peaktw、AVCtw、MVOtw与LVEF呈正相关(r=0.968、0.966、0.938,均P<0.05),与Tei指数呈负相关(r=-0.834、-0.811、-0.797,均P<0.05),与E/A比值呈正相关(r=0.798、0.790、0.788,均P<0.05),与E/e比值呈负相关(r=-0.823、-0.805、-0.771,均P<0.05).一致性检验显示Peaktw在检测者间的R=0.957,偏倚为-0.1,95%一致性界限为-2.8- 2.7;在检测者内的R=0.964,偏倚为-0.2,95%一致性界限为-2.7 - 2.2.结论:STI能够早期识别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功能异常变化,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超声检查 心室/病理学 异常扭转/超声检查 糖尿病 2型/并发症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对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心肌应变的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马晓棠 李敏 +3 位作者 黄敬垣 江雪燕 何娴 汪文杰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4期513-515,共3页
目的:采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T)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左心室心肌三维整体应变参数的变化特点及其评估左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T2DM患者93例,并根据心尖双平面Simpson法所获取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A组(LVEF≥0.5... 目的:采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T)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左心室心肌三维整体应变参数的变化特点及其评估左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T2DM患者93例,并根据心尖双平面Simpson法所获取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A组(LVEF≥0.50,46例)和B组(LVEF〈0.50,47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4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3DT获得左心室心肌三维整体应变参数,包括GLS、GCS,GRS和GAS。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组的GAS、GLS均下降(P均〈0.05);与对照组、A组比较,B组的GAS、GLS、GCS、GRS均下降(P均〈0.05)。T2DM患者的GAS(r=0.88)、GLS(r=0.82)、GCS(r=0.78)、GRS(r=0.76)与LVEF均呈正相关(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GAS、GLS、GCS、GRS判断T2DM患者左心功能异常时均有中等诊断价值,其中GAS的诊断效能最高;一致性检验显示,三维整体应变参数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3DT能无创性早期客观地评价T2DM患者的左心功能,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 糖尿病 左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分析兔VX2肝癌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培华 黄敬垣 +2 位作者 叶萌 杨继东 洪勇强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9期1473-1475,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实时超声造影(CEUS)技术检查兔VX2肝癌模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0只新西兰大白兔制成VX2肝癌模型,分别行常规超声检查及经兔耳缘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行CEUS检查,观察肝癌模型的影像学特点,获得并分析肝癌模型中肿瘤组... 目的探讨应用实时超声造影(CEUS)技术检查兔VX2肝癌模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0只新西兰大白兔制成VX2肝癌模型,分别行常规超声检查及经兔耳缘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行CEUS检查,观察肝癌模型的影像学特点,获得并分析肝癌模型中肿瘤组织的CEUS定量参数的特点,并与肝癌模型的病理切片比较分析。结果兔VX2肝癌结节进行CEUS检查时均表现为典型的“快进快退”增强特点。兔VX2肝癌组织的AS、PI、AUC较周围邻近正常肝组织明显增高(P〈0.05);AT、TTP较周围邻近正常肝组织明显减少(P〈0.05)。CEUS检查对免VX2肝癌结节的总体检出率及对微小肝癌、小肝癌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均高于常规超声检查(P〈0.05)。CEUS对直径0.3-0.5cm微小肝癌的检出率(85.71%)高于常规超声(P〈0.05)。与直径〉1.0cm小肝癌比较,直径〈1.0cm微小肝癌的CEUS定量参数AT、TTP明显增加(P〈0.05)。结论CEUS不仅能提供肝癌病灶的微小血管形态结构信息,而且能实时反映其血流灌注情况,有助于小肝癌及微小肝癌的栓出及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VX2肝癌模型 原发性肝细胞癌 实时超声造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哺乳期乳腺炎乳腺癌的超声彩色多普勒及弹性成像诊断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雪梅 魏丽美 +1 位作者 黄敬垣 曾标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2期321-323,共3页
目的运用超声彩色多普勒技术(CDFI)结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UE)观察分析非哺乳期乳腺炎、乳腺癌的超声参数特征,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接受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85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或乳腺癌女性患者... 目的运用超声彩色多普勒技术(CDFI)结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UE)观察分析非哺乳期乳腺炎、乳腺癌的超声参数特征,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接受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85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或乳腺癌女性患者资料。结果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NLM组)乳腺病灶血流分级中0-I级所占比例和血流阻力指数(RI)〈0.7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乳腺癌患者(Ca组),而Ⅱ~Ⅲ级所占比例和RI≥0.7所占比例明显低于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LM组乳腺病灶UE评分以及应C率比值明显低于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FI+UE的准确率(89.41%)分别〉UE的准确率(76.47%)或CDFI的准确率(67.0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FI、UE对非哺乳期乳腺炎以及乳腺癌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两者联合可获得更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哺乳期乳腺炎 彩色多普勒技术 乳腺癌患者 超声参数 声弹性 成像诊断 临床应用价值 血流阻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对孤立性小腿肌间静脉血栓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征海 黄敬垣 何飞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4期649-651,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高频超声检查对孤立性小腿肌间静脉血栓进行诊断的超声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2月至2015年7月期间高度怀疑孤立性小腿肌间静脉血栓126例患者进行高频超声检查,依据不同的血栓形成部位,将高频超声诊断正确的9... 目的探讨应用高频超声检查对孤立性小腿肌间静脉血栓进行诊断的超声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2月至2015年7月期间高度怀疑孤立性小腿肌间静脉血栓126例患者进行高频超声检查,依据不同的血栓形成部位,将高频超声诊断正确的92例患者分为腓肠肌间静脉组(A组,43例),比目鱼肌间静脉组(B组,49例),并对两组的临床资料以及高频超声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B组的静脉宽度明显宽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血栓长度明显长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抗凝溶栓治疗后,B组的静脉再通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超声检查诊断孤立性小腿肌间静脉血栓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N96.84%、93.55%、96.03%。结论高频超声检查能无创、准确地诊断孤立性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并可对其进行实时动态疗效监测,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孤立性 肌间静脉 血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联合TI-RADS分类对HT伴结节性质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冯泽阳 黄敬垣 +1 位作者 杨成梁 张玮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1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undelastography,UE)联合甲状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thyroid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TI—RADS)对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thyroidifis,HT)背景下伴发结节良恶性质进行判定的应用价值。方...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undelastography,UE)联合甲状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thyroid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TI—RADS)对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thyroidifis,HT)背景下伴发结节良恶性质进行判定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因HT伴发结节患者93例(159个结节),先应用常规超声对结节进行检查并作TI—RADS分类,后应用UE对结节进行检查并作UE评分,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UE评分诊断恶性HT伴发结节的灵敏度(71.43%)、准确率(77.36%)分别〈TI-RADS分类的灵敏度(84.52%)、准确率(86.79%)分别〈两者联合的灵敏度(95.24%)、准确率(94.34%),各方法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结论UE联合TI—RADS分类共同对HT伴发结节进行良恶性诊断的效能优于单一方法,能进一步提高灵敏度及准确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氏甲状腺炎 良恶性 结节 超声弹性成像 甲状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