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士魂”与“商才”:儒商文化内涵界定问题辨 被引量:7
1
作者 黄敦兵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20-124,共5页
要疏解儒商文化的现代转型意义,必须对"儒商"及其品格进行理论辨析。一要从儒学流变角度来分析儒商之可能,做到"儒商"的名至实归、名副其实;二是对"儒商"品格作一内在分梳,疏释"士魂"与"... 要疏解儒商文化的现代转型意义,必须对"儒商"及其品格进行理论辨析。一要从儒学流变角度来分析儒商之可能,做到"儒商"的名至实归、名副其实;二是对"儒商"品格作一内在分梳,疏释"士魂"与"商才"的应该具有的理论内涵,从而纠正有关儒商文化方面的一些习以为常的错误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魂 商才 儒商文化 经济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商文化与现代和谐社会之建构 被引量:5
2
作者 黄敦兵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92-97,共6页
从美国学人余英时、杜维明,日本学人涩泽容一等人关于儒商文化的相关论述中,可以探寻并创发出儒商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结合点及相关问题域。作为中国本土思想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商文化精神是本土自发的商业活动之内生、原发的动力,也是... 从美国学人余英时、杜维明,日本学人涩泽容一等人关于儒商文化的相关论述中,可以探寻并创发出儒商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结合点及相关问题域。作为中国本土思想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商文化精神是本土自发的商业活动之内生、原发的动力,也是现代和谐社会建构中的重要精神资源。传统儒商文化是今天商道重建,新型商业伦理精神、现代和谐诚信式商业伦理生态秩序建构,现代经理人后备队的理想人格型塑的必要思想资源,对当今和谐社会建构的实践意义十分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商 和谐社会 经济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儒商文化与现代商人理想人格的型塑 被引量:3
3
作者 黄敦兵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100-107,共8页
传统儒商文化与现代社会的重要结合点之一,即是从传统商业文化的现代转型出发,将儒商文化作为现代商人理想人格型塑的必要思想资源,从商人精神的觉醒与儒商身份意识的自觉,以地方商帮为依托进行商业文化生态的现代性重建。
关键词 儒商 理想人格 明清之际 士商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明清之际消费伦理观的新变与社会转型——以“士商互动”为视角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敦兵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103-110,共8页
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经济日益繁盛,城市商业强劲发展,加上政治上的波荡起伏,社会各阶层相互间的流动与渗透日益加剧,出现了"士商互动"的社会潮流,这诸多方面共同促成整个社会消费伦理观的变化。这些新变化,既表现在文化消费上的... 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经济日益繁盛,城市商业强劲发展,加上政治上的波荡起伏,社会各阶层相互间的流动与渗透日益加剧,出现了"士商互动"的社会潮流,这诸多方面共同促成整个社会消费伦理观的变化。这些新变化,既表现在文化消费上的趋新与通俗、物质消费上的尚奢与夸富,又表现为部分有识之士着眼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对奢靡之风进行的冷静反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之际 消费伦理 士商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敦兵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23-128,F0003,共7页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至少涵盖如下几重逻辑关联:世界观层面的实践与劳动的关系;认识论层面的劳动与认识的关系;最后落脚于唯物史观层面,从而为剖析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分层问题提供了理论前提。以往有关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研究,很少分梳...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至少涵盖如下几重逻辑关联:世界观层面的实践与劳动的关系;认识论层面的劳动与认识的关系;最后落脚于唯物史观层面,从而为剖析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分层问题提供了理论前提。以往有关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研究,很少分梳出这三个层面,基本上没有对这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这三个层面分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内在联系,可以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劳动观 内在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上博简《多薪》篇对兄弟伦情的诗意言说
6
作者 黄敦兵 雷海燕 《伦理学研究》 2007年第6期79-82,共4页
上博简《多薪》、《内礼》等篇与《诗经》、《尚书》、《仪礼》诸传世文献,对中国伦理思想中五伦之一的"兄弟"一伦都有相关论释。《多薪》篇以植物间的对比起兴兄弟伦理亲情同别人一般友情的关系,这表明该篇作者对家庭伦理、... 上博简《多薪》、《内礼》等篇与《诗经》、《尚书》、《仪礼》诸传世文献,对中国伦理思想中五伦之一的"兄弟"一伦都有相关论释。《多薪》篇以植物间的对比起兴兄弟伦理亲情同别人一般友情的关系,这表明该篇作者对家庭伦理、对"天伦"的着意重视。本文以此文脉回视残简缺文,提出个人的论说方式。同时对其他部分传世文献中论及"兄弟"亲情的文献也作了初步梳理,认为结合上博简中对五伦作单向度强调的伦理倾向,可以进一步探析中国伦理学说的某种转向与儒学诗教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博简 家庭伦理 五伦 兄弟《多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两宋儒学的文本观及其经学中的语言学思想
7
作者 黄敦兵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78-681,共4页
两宋儒学提倡不盲从的普遍怀疑精神和学贵得之于心的自由学风,以"理义大本"为理性支点,力求除去个人私见与锢蔽,即从经文本身的语境即"上下文义"、理解的时间性即"熟读深思"上,"不为文字所梏"... 两宋儒学提倡不盲从的普遍怀疑精神和学贵得之于心的自由学风,以"理义大本"为理性支点,力求除去个人私见与锢蔽,即从经文本身的语境即"上下文义"、理解的时间性即"熟读深思"上,"不为文字所梏",求得圣人之意。这样,两宋儒学中的语言哲学既接续了汉唐注疏对圣人之意的传述,接植了先秦以来的言意之辨、名实之辨的语言哲学精神,又突破了训诂师承的传统,在读经与做人、创通经义与自我省察乃至提升理想人格上,提出了值得一再回味的命题,从而启开了经学与理学互释的源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程 朱熹 陆九渊 语言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易显真力——评《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之《老子》
8
作者 黄敦兵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128-128,共1页
华中师范大学高华平教授近著《老子》一书,系南京大学出版社新出"《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丛书之一,2009年12月出版,全书虽不足十万言,但其体制短小而实精粹,作者学博思深,
关键词 《老子》 思想家 读本 评传 中国 南京大学出版社 华中师范大学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始儒家“性与天道”问题的现象学还原——以孔子与子贡的形上学探讨为例
9
作者 黄敦兵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05-109,共5页
在言说与解读之间,有着一个巨大的须填充的空间。借助现象学、语言哲学的问题意识,以通达并填充这一空间,也许可以对相关问题获致一定程度的"正解"。子贡"得闻夫子之文章"而"不得闻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他... 在言说与解读之间,有着一个巨大的须填充的空间。借助现象学、语言哲学的问题意识,以通达并填充这一空间,也许可以对相关问题获致一定程度的"正解"。子贡"得闻夫子之文章"而"不得闻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他之所惑,实为儒门千古一惑。对这一事关形上学探讨中的纠结,历来解说纷纭。如果从语言哲学视角进行"现象学还原",由概念的讨论回溯到"事实本身",我们似乎可以更好地呈现原始儒家在"性与天道"问题上所存在的形上追问的困境。在还原"子贡式困惑"的"自身被给予性"过程中,我们似可发现困惑产生的原因,即既由于孔子特殊的启导方法,又由于远比孔子小的子贡及门太晚,资质所限,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孔子 子贡 言说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黄宗羲对王畿的哲学史重构
10
作者 黄敦兵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111-118,共8页
黄宗羲从"宗陆而不悖于朱"的学术立场出发,用"一本万殊"的哲学史观以及"会通以理"的哲学史史料工夫,在《明儒学案》中对王畿作了"未尝袭前人之旧本"的别出心裁的重构,标揭、辨释了王畿的学术... 黄宗羲从"宗陆而不悖于朱"的学术立场出发,用"一本万殊"的哲学史观以及"会通以理"的哲学史史料工夫,在《明儒学案》中对王畿作了"未尝袭前人之旧本"的别出心裁的重构,标揭、辨释了王畿的学术师承和思想宗旨。本文首次从黄宗羲的哲学史观出发,研究王畿思想的哲学史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宗羲 《明儒学案》 王畿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述梁漱溟文化哲学的时代特色与现代意义
11
作者 黄敦兵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100-106,共7页
梁漱溟对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思考,代表了20世纪前二、三十年中国学人深沉的"文化焦虑"。其中所蕴涵的东西文化的比较视野、强烈的时代关怀、笃实的心学特色、检视民国学人话语的限度,为积极寻求中国文化与哲学的未来发展之路... 梁漱溟对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思考,代表了20世纪前二、三十年中国学人深沉的"文化焦虑"。其中所蕴涵的东西文化的比较视野、强烈的时代关怀、笃实的心学特色、检视民国学人话语的限度,为积极寻求中国文化与哲学的未来发展之路提供了一种研讨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漱溟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文化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俗文学创作的文人化与明清儒学转向
12
作者 黄敦兵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17-123,共7页
明清之际士商关系转变与社会转型的研究较受学界关注,然而文学生态中所反映的明清之际的士商互动却没能受到应有的重视。从分析明清之际短篇小说等文学体裁创作的文人化倾向的探讨入手,结合明清文学生态中的商人化题材,可为透视明清之... 明清之际士商关系转变与社会转型的研究较受学界关注,然而文学生态中所反映的明清之际的士商互动却没能受到应有的重视。从分析明清之际短篇小说等文学体裁创作的文人化倾向的探讨入手,结合明清文学生态中的商人化题材,可为透视明清之际士商互动与儒学转向提供某些可能性信息,从中窥见儒学民间化的某些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化 通俗文学 明清儒学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黄宗羲的乡俗治理思想——以黄宗羲对命运观与葬地制的批评为例
13
作者 黄敦兵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96-101,共6页
黄宗羲的儒学思想虽然尚未完全摆脱传统儒学的某些局限,但是从他对乡俗礼制中流行的命运观与葬地制的评价来看,他的思想与近代的科学精神相比已经毫不逊色,由这些批评构成的黄宗羲乡俗治理思想可以作为现代社会治理工作的重要参考。
关键词 黄宗羲 乡俗治理 葬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早年发展观的理论渊源
14
作者 黄敦兵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90-96,共7页
毛泽东早期发展观产生的大背景是国际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五四运动"的深远影响,毛泽东进步师友及其学术思想与人格魅力、个人的博学勤思的理论学习与革命实践活动,共同促成了毛泽东发展观诸多层面的成形。
关键词 毛泽东 早年发展观 理论渊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意人生的诗意言说——徐渭“墨葡萄”意象解析
15
作者 黄敦兵 《写作》 2010年第1期8-10,共3页
徐渭(1521—1593)的《题墨葡萄》诗,是他晚年的扛鼎之作,也是明诗中带有老辣风格的名作。可惜清人沈德潜汇编《明诗别裁集》时,并没有给予这首诗以适当的位置,事实上沈氏的这个集子也就只选录了徐渭《怀陈将军同甫》一首诗。明清... 徐渭(1521—1593)的《题墨葡萄》诗,是他晚年的扛鼎之作,也是明诗中带有老辣风格的名作。可惜清人沈德潜汇编《明诗别裁集》时,并没有给予这首诗以适当的位置,事实上沈氏的这个集子也就只选录了徐渭《怀陈将军同甫》一首诗。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家王夫之(1619—1692,学者称船山先生)说:“文长绝技,尤在歌行,袁中郎欲效之不得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意言说 徐渭 葡萄 解析 意象 人生 失意 启蒙思想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治法变局中风云人物的现代叙事——评张军教授的新作《变法与治吏》
16
作者 黄敦兵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28-128,共1页
读史可以明智,鉴往而可知来。如何从历史深处的风云人物的叙事中触摸历史的脉络,感知强劲的人文血脉的搏动,以深远的历史温情助力当代的社会进步,一直以来都是当今众多人文学者倾力检省、低回再三的学术话题。
关键词 现代叙事 风云人物 治吏 变法 教授 统治 人文学者 社会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