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柳州市麻竹笋腐病的病原菌分离鉴定
1
作者 李轲祎 吴奕彤 +3 位作者 吴金烽 黄振检 钟先龙 胡平 《竹子学报》 2025年第2期86-92,共7页
【目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被誉为中国的“螺蛳粉之乡”,用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竹笋所制成的酸笋是螺蛳粉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笋腐病的出现导致了麻竹笋的产量大幅度减少。该研究旨在对麻竹笋腐病的致病菌进行分离鉴定... 【目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被誉为中国的“螺蛳粉之乡”,用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竹笋所制成的酸笋是螺蛳粉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笋腐病的出现导致了麻竹笋的产量大幅度减少。该研究旨在对麻竹笋腐病的致病菌进行分离鉴定,并探究其生理特性,以期为麻竹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持。【方法】采用悬液接种法对致病菌进行分离及纯化,使用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相结合的方法对致病菌进行鉴定,包括菌落形态、孢子形态以及PCR扩增后测序得到的菌株分子生物学信息。利用针刺法接种实验验证致病性,评估致病菌对竹笋的病害作用。分析不同环境条件对致病菌的生长影响,包括pH值、温度和湿度变化条件下菌落直径差异。【结果】(1)根据形态特征和遗传信息,确定分离鉴定的麻竹笋腐病致病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2)接种实验结果显示,致病菌对竹笋的感染率高达100%,表现出极强的致病性。(3)生长条件实验发现,致病菌在pH值为5和温度30℃的条件下生长速度最快,湿度60%条件下也有利于其生长。【结论】柳州市发生的麻竹笋腐病的致病菌为尖孢镰刀菌,具有极强的致病力。酸性环境和适中温度条件下有利于致病菌的生长,可通过调节土壤pH值、及时清理患病植株等措施来减缓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竹 笋腐病 尖孢镰刀菌 分离鉴定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