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适应二次反馈控制下的驱动响应网络脉冲同步
1
作者 胡娜 黄振坤 赵玲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0-286,314,共8页
[目的]为了提高控制效率,研究时滞和非时滞驱动响应网络脉冲同步的自适应二次反馈控制.[方法]本文运用了Lyapunov函数、椭球边界点参数化和脉冲微分比较定理,研究了在时滞和非时滞情况下驱动响应网络的脉冲同步问题.[结果]在本文所设计... [目的]为了提高控制效率,研究时滞和非时滞驱动响应网络脉冲同步的自适应二次反馈控制.[方法]本文运用了Lyapunov函数、椭球边界点参数化和脉冲微分比较定理,研究了在时滞和非时滞情况下驱动响应网络的脉冲同步问题.[结果]在本文所设计的自适应二次反馈控制器的作用下,驱动网络系统和响应网络系统在椭球体■:■内达到同步.以单能源系统为网络节点,含二次项的自适应脉冲控制比不含二次项的自适应脉冲控制误差更小,同步更快.[结论]对于驱动响应网络脉冲同步的自适应反馈控制问题,引入二次项的反馈控制器可以提高同步速度,降低同步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响应网络 自适应 二次反馈控制 脉冲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无穷时滞反馈控制的两种群竞争模型的概周期解 被引量:10
2
作者 黄振坤 陈凤德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3-40,共8页
讨论了具有无穷时滞反馈控制的两种群竞争模型 ,通过利用微分不等式和构造适当的Lyapunov函数 。
关键词 无穷时滞 反馈控制 概周期解 LYAPUNOV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O-CuO和Bi_2O_3-CuO系统相关系
3
作者 黄振坤 贾迎新 +3 位作者 陈建新 王佩玲 黄瑞福 严东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75-376,共2页
本文研究了 SrO—CuO 和 Bi_2O_3-CuO 两个二元系的相关系,测定并绘出了这两个系统的相图。得到了一些新结果。
关键词 氧化锶 氧化铜 三氧化二铋 相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_2Sr_2O_5-CaO-CuO三元系统相关系
4
作者 黄振坤 贾迎新 +1 位作者 陈建新 严东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99-501,共3页
已知在 Bi_2O_3-SrO-CaO-CuO 四元系统中存在着三个高 T_c 超导相:Bi_2Sr_2CuO_(6+d)(2201,T_c10K),Bi_2Sr_2CaCu_2O_(8+d)(2212,T_c 85K)和 Bi_2Sr_2Ca_2Cu_3O_(10+d)(2223,T_c 110K).它们都具有含(Bi_2O_2)^(2+)层的钙钛矿结构,可用通... 已知在 Bi_2O_3-SrO-CaO-CuO 四元系统中存在着三个高 T_c 超导相:Bi_2Sr_2CuO_(6+d)(2201,T_c10K),Bi_2Sr_2CaCu_2O_(8+d)(2212,T_c 85K)和 Bi_2Sr_2Ca_2Cu_3O_(10+d)(2223,T_c 110K).它们都具有含(Bi_2O_2)^(2+)层的钙钛矿结构,可用通式 Bi_2Sr_2Ca_(n-1)Cu_nO_(4+2n+d)(n(?)1)来表示(表1).在这三个超导相中,2201和2212虽可获得近乎单相,但往往与其他非超导性的化合物:铜酸盐或铋酸盐共存.对于2223,则至今未有人获得过其单相.因此,研究这些超导相之间以及它们同其他化合物之间的相关系,对于了解其他共存相和制备纯单相的高T_c 超导体很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杂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碳含量对碳/碳化硅陶瓷的机械加工性及与玻璃熔体润湿性的影响
5
作者 陆有军 王燕民 +2 位作者 潘志东 黄振坤 吴澜尔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9-432,共4页
采用无压烧结法制备纳米碳颗粒(nano-Cp)改性碳化硅陶瓷(Cp/SiC),研究了不同纳米碳含量对Cp/SiC陶瓷的机械加工性及与玻璃熔体润湿性的影响。通过XRD和SEM对Cp/SiC陶瓷进行物相和显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可加工相纳米碳含量的增加,C... 采用无压烧结法制备纳米碳颗粒(nano-Cp)改性碳化硅陶瓷(Cp/SiC),研究了不同纳米碳含量对Cp/SiC陶瓷的机械加工性及与玻璃熔体润湿性的影响。通过XRD和SEM对Cp/SiC陶瓷进行物相和显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可加工相纳米碳含量的增加,Cp/SiC陶瓷的机械加工性能得到明显改善。根据陶瓷材料的机械加工指数(M)综合评价,M15=0.921>M25=0.547>M5=0.056>M0=0.021(下标数字代表碳含量),且15wt%Cp/SiC中的碳颗粒预先被氧化,抑制了Cp/SiC陶瓷基体表面形成SiO2,阻止了Cp/SiC陶瓷与玻璃熔体的润湿,使夹具材料与玻璃熔体不发生粘接,适合用作玻璃夹具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复合陶瓷 机械加工性 润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_2O_3-SrO-V_2O_5(Ln=Y,Nd)系统的相关系
6
作者 田顺宝 左晓斌 +1 位作者 黄振坤 励肇成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88-492,共5页
在修正各二元系的基础上研究了 Y_2O_3-SrO-V_2O_5和·Nd_2O_3-SrO-V_2O_5三元系统的相关系,并提出了它们的亚固相图.在后一系统中发现了一个新相 Nd_8SrV_3O_(20.5).在近 Nd_2O_3-SrO 二元系处发现一个三元固溶区.
关键词 相关系 相图 氧化物 稀土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N-Pr_2O_3液相烧结SiC陶瓷 被引量:2
7
作者 潘文高 吴澜尔 +1 位作者 江涌 黄振坤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30-435,共6页
以Al N、Pr_2O_3做为SiC陶瓷液相烧结的复合助剂,选定不同的助剂含量(5wt%~20wt%)和不同的助剂摩尔比例(Pr_2O_3/Al N=1/3、1/1、3/1),在1800~2000℃温度下,采用热压和无压烧结的方法制备SiC陶瓷样品,并对这些陶瓷样品的性能进行了研究... 以Al N、Pr_2O_3做为SiC陶瓷液相烧结的复合助剂,选定不同的助剂含量(5wt%~20wt%)和不同的助剂摩尔比例(Pr_2O_3/Al N=1/3、1/1、3/1),在1800~2000℃温度下,采用热压和无压烧结的方法制备SiC陶瓷样品,并对这些陶瓷样品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助剂比1/3组的样品显示出更有效地促进SiC陶瓷致密化,该组样品无压烧结最大相对密度为87%,热压烧结具有最高的相对密度96.1%、维氏硬度23.4 GPa、抗弯强度549.7MPa、断裂韧性5.36 MPa·m1/2,显微结构中可观察到晶粒拔出现象,断裂模式为沿晶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铝 氧化镨 液相烧结 SIC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Si_3N_4-AlN 系统的相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匡绍凤 黄振坤 +1 位作者 孙维莹 严东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44-448,共5页
本文提出了 MgO-Si_3N_4-AlN 系统亚固相图和1750℃等温截面相关系。系统中发现存在一个“Mg-12H′-Sialon”相,它于1400℃开始形成,并稳定存在至熔融(~1730℃)。实验得出12H′相的组成约为Mg_(2·3)Al_(0·7)Si_3O_(2·3)... 本文提出了 MgO-Si_3N_4-AlN 系统亚固相图和1750℃等温截面相关系。系统中发现存在一个“Mg-12H′-Sialon”相,它于1400℃开始形成,并稳定存在至熔融(~1730℃)。实验得出12H′相的组成约为Mg_(2·3)Al_(0·7)Si_3O_(2·3)N_(4·7),结构为六方晶系(a=3.07(?),c=32.9(?)),它比以前所报道的12H 含有更高的 Mg和 Si。研究表明,Mg 可进入α-Si_3N_4晶格形成 Mg-α′-Sialon。此外,发现下面两个反应的存在,它们只有在液相存在下,才能进行反应:4MgO+Si_3N_4→Mg_2SiO_4+2MgSiN_2MgSiN_2+AlN→MgAlSiN_(?)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硅 氧化镁 氮化铝 陶瓷 相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3N4-ZrO2-La2O3系统反应合成ZrN及相图构建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彦瑞 陆有军 +2 位作者 刘洋 袁振侠 黄振坤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22-826,共5页
本工作研究了Si3N4-ZrO2-La2O3三元系统的相关系,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物相组成。结果表明,在1500℃/1 h/N2气氛条件下固相反应,生成了ZrN和La4.67Si3O13、La5Si3NO12、La4Si2N2O7、LaSiNO2、La2Zr2O7等镧盐化合物的共存相。由于生成... 本工作研究了Si3N4-ZrO2-La2O3三元系统的相关系,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物相组成。结果表明,在1500℃/1 h/N2气氛条件下固相反应,生成了ZrN和La4.67Si3O13、La5Si3NO12、La4Si2N2O7、LaSiNO2、La2Zr2O7等镧盐化合物的共存相。由于生成的氮化锆和硅酸镧等化合物不在Si3N4-ZrO2-La2O3三元系统内,需引入SiO2测定SiO2-La2O3-ZrO2三元分系统相图,进而扩大成Si3N4-ZrO2-La2O3-SiO2-ZrN五元系统,本工作绘制并提出了此五元系统相图,且提出了1570℃时SiO2-La2O3-ZrO2三元分系统实验相图。此外,验证了La2O3在Si3N4-ZrO2-La2O3三元系统反应中促进Si3N4-ZrO2取代反应生成ZrN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锆 相关系 固相反应 复相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ur'e主从系统的二次反馈型脉冲同步控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万林 黄振坤 赵玲 《应用数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68-876,共9页
本文研究Lur’e主从系统的脉冲同步控制问题.考虑脉冲控制器带有二次反馈的情况,利用多面体凸组合、线性矩阵不等式(LMI)和Lyapunov稳定性理论,设计两种在二次输出反馈型脉冲控制下主从系统同步的新策略.最后,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所得结... 本文研究Lur’e主从系统的脉冲同步控制问题.考虑脉冲控制器带有二次反馈的情况,利用多面体凸组合、线性矩阵不等式(LMI)和Lyapunov稳定性理论,设计两种在二次输出反馈型脉冲控制下主从系统同步的新策略.最后,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所得结果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控制 二次反馈 同步 Lur’e主从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标上多重循环神经网络基于凸包型脉冲的同步 被引量:1
11
作者 蔡庆瑞 黄振坤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6-193,共8页
研究了基于凸包型脉冲的时标上多重循环神经网络系统(multiple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MRNNs)的全局同步问题.利用序列连通、时标理论和凸包型脉冲控制策略得到了混合时域上保证全局同步的充分条件.主要结果不仅有一般性,也推广了... 研究了基于凸包型脉冲的时标上多重循环神经网络系统(multiple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MRNNs)的全局同步问题.利用序列连通、时标理论和凸包型脉冲控制策略得到了混合时域上保证全局同步的充分条件.主要结果不仅有一般性,也推广了已有文献的相关结论,其中时标理论确保了得到的充分条件不仅可应用于连续时域和离散时域,还可应用在混合时域上.最后用一个例子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神经网络 同步 脉冲控制 序列连通 时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_(2)O-Si_(3)N_(4)-AlN系统相关系和Li-α′-Sialon的形成
12
作者 匡绍凤 黄振坤 +1 位作者 孙维莹 严东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75-379,共5页
研究了 Li_2O-Si_3N_4-AlN 系统1750℃的等温截面。在 Si_3N_4-Li_2O∶3AlN 连线上,测定了 Li-α′-Sialon 固溶体(Li_(?)Si_(?)Al_(3n)O_nN_(?),2n≤2)区,其稳定范围为2n=0.25~1.50。研究了 Li-α′-Sialon的形成反应和致密化过程。... 研究了 Li_2O-Si_3N_4-AlN 系统1750℃的等温截面。在 Si_3N_4-Li_2O∶3AlN 连线上,测定了 Li-α′-Sialon 固溶体(Li_(?)Si_(?)Al_(3n)O_nN_(?),2n≤2)区,其稳定范围为2n=0.25~1.50。研究了 Li-α′-Sialon的形成反应和致密化过程。发现在1300~1600℃范围内先生成一个中间相:Li-O′-Sialon,从1600℃才开始并快速地形成 Li-α′-Sialon,1700℃可获得接近理论密度的纯 Li-α′-Silon 相。对 Li-α′-Sialon 的高温稳定性也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系 SIALON Si_(3)N_(4) ALN Li_(2)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f-Si-La-O-N体系中HfN的形成及相关系
13
作者 刘洋 陆有军 +3 位作者 李彦瑞 林立群 袁振侠 黄振坤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43-448,共6页
本研究探讨了一步法制备HfN复合硅酸镧盐陶瓷材料的可行性和配方设计问题,并对HfO_(2)-Si_(3)N_(4)-La_(2)O_(3)三元系统反应合成HfN进行了实验验证。因为在HfO_(2)-Si_(3)N_(4)-La_(2)O_(3)三元系统的反应过程中涉及到硅酸镧盐Si_(3)N_... 本研究探讨了一步法制备HfN复合硅酸镧盐陶瓷材料的可行性和配方设计问题,并对HfO_(2)-Si_(3)N_(4)-La_(2)O_(3)三元系统反应合成HfN进行了实验验证。因为在HfO_(2)-Si_(3)N_(4)-La_(2)O_(3)三元系统的反应过程中涉及到硅酸镧盐Si_(3)N_(4)-SiO_(2)-La_(2)O_(3)系统,所以将其延伸为HfO_(2)-Si_(3)N_(4)-La_(2)O_(3)-SiO_(2)-HfN(Hf-Si-La-O-N)五元系统,研究了HfO_(2)-Si_(3)N_(4)二元系统的反应途径以及Hf-Si-La-O-N体系的相关系,阐明了HfN与系统内镧盐相的共存关系,并绘制了HfO_(2)-SiO_(2)-La_(2)O_(3)三元系统和Hf-Si-La-O-N五元系统1500℃的实验相图,提出的HfO_(2)-Si_(3)N_(4)-La_(2)O_(3)截面图为HfN复合硅酸镧盐陶瓷材料的配方设计提供了思路。实验发现:HfO2-Si3N4二元系统高温下合成HfN的反应中存在中间产物Hf7O8N4;引入La2O3促进了系统生成HfN,并降低了陶瓷烧失率;Hf-Si-La-O-N五元系统内存在HfN与La_(4.67)Si_(3)O_(13)、La_(5)Si_(3)NO_(12)、LaSiNO_(2)、La_(4)Si_(2)N_(2)O_(7)和La_(2)Hf_(2)O_(7)五种镧盐的共存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铪 氧化铪-氮化硅-氧化镧 相关系 复合物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棉秆基生物炭对南疆沙化土壤改良的必要性分析
14
作者 朱琴 宋宝栋 +3 位作者 史同豪 黄振坤 孔德国 张红美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9年第8期29-31,共3页
本文针对新疆地区棉秆资源过剩给土壤和环境造成巨大压力的问题,阐述了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能和养分持留能力影响的研究现状,并对展开生物炭改良南疆沙化土壤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棉秆 生物炭 南疆 沙化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