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我国历代诏令文书发展述略
被引量:7
- 1
-
-
作者
黄才庚
-
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3期93-100,共8页
-
文摘
我国历代最高统治者,为了行使国家职能,强化国家的机器,加强其统治,需要利用文书作为传达命令、指挥国事、颁布法律、联系公务、记录各种活动的工具。因此,形成了以反映国家机关活动为内容的诏令文书。斯大林指出:“生产往前发展,出现了阶级,出现了文字,出现了国家的萌芽,国家进行管理工作需要比较有条理的文书”。 殷商是我国奴隶制国家比较发达的时期,目前发现的大量甲骨文里。
-
关键词
文书
甲骨文
统治者
奴隶制国家
国家职能
国家机关
文字
斯大林
各种活动
命令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清代奏折文书考略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黄才庚
-
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100-108,共9页
-
文摘
奏折是清朝官员向皇帝报告事情的一种非常重要而又秘密的文书。奏折从顺治朝开始使用,康熙朝使用很广泛,雍正朝规定为文武大臣正式的上奏文书。 奏,进也,“敷奏以言”。敷,陈也,是文武大臣陈政事之言于君。奏初改书为奏,是作为文武大臣向皇帝报告政事的专用文书。汉朝,凡文武大臣向皇帝报告事情有四种,“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驳议”。当时奏之程式,自秦至西汉,开头“臣昧死言”。
-
关键词
文书
奏折
考略
雍正朝
康熙朝
政事
程式
大清会典
专用
档案史料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浅谈明清两朝的文书避讳制度
被引量:3
- 3
-
-
作者
黄才庚
-
出处
《北京档案》
1986年第4期25-26,共2页
-
文摘
避讳,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封建礼仪. 封建社会,对君主或尊长的名字,不能直接说出、写出,谓之“避讳”.大约在西周时就已开始.“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礼记·曲礼上》)这是把避讳和国家法令、风俗习惯、人情世故联系起来.
-
关键词
国家法令
礼记·曲礼
问讳
徐一夔
朝文
神武门
王锡侯
东阁大学士
玄烨
康雍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为加速文书运转速度太平天国建立“疏附衙”
被引量:1
- 4
-
-
作者
黄才庚
-
出处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37-38,共2页
-
文摘
太平天国各级政府有专门的文书档案工作人员,而且有一套健全而严格的文书运转手续,既安全,又迅速,对太平天国革命起过积极的作用。东王杨秀清的诰谕文书,写好后经过核实无误、并进行登记,立刻派遣翼殿参护送东王府头门,再交值日尚书登记、挂号,击鼓传进,然后,盖好印章,立刻发出。
-
关键词
疏附衙
东王府
诰谕
文书工作
运转速度
贼情汇纂
德坚
翼王
洪仁歼
忠王
-
分类号
G27
[文化科学—档案学]
-
-
题名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中国古代文书之最
- 5
-
-
作者
黄才庚
-
出处
《北京档案》
1987年第1期32-33,共2页
-
文摘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文化灿烂,历史悠久.古代的文书档案,就是这灿烂文化的一部分.现将'中国古代文书之最',重点介绍如下:
-
关键词
文书工作
商王
文书书写
符节令
千多个
档案工作
车马坑
考古发掘
河南安阳
纸书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中国古代文书之最
- 6
-
-
作者
黄才庚
-
出处
《北京档案》
1987年第2期36-37,共2页
-
文摘
十一、唐宋严格规定公文一文一事制度唐宋时规定,群臣奏陈公事,都必须'皆直述事状,若名件不同,应分送所属,而非一宗事者,不得同为一状,即上表事多,表内不可尽谕者,表前画一条折'(《庆元条法事类》卷十六).这是严格要求不同事情不得同为一文,公文一文只能直叙一事.一文一事是一种非常好的制度,可以防止行文关系错乱,加快文书运转的速度,提高办事效率.
-
关键词
文书工作
一文一事制度
庆元条法事类
直叙
女秘书
事状
照刷文卷
群臣
下级机关
甲骨文书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唐朝的特殊文书——起居注
- 7
-
-
作者
黄才庚
-
出处
《北京档案》
1986年第6期28-,共1页
-
文摘
唐朝的起居郎、起居舍人都是史官,他们的任务是'掌录天子起注法度.'(《新唐书》志第三十七).天子上朝,起居郎在左边,起居舍入在右边,有命,俯陛以听,退而书之,每季末交给史官.唐朝的史官,忠于职守,秉笔公正,有错不讳,无绩不乱歌功颂德,实则为君主所忌惮.而且。
-
关键词
起居郎
起居舍人
起居注
《新唐书》
度规
谏议大夫
季末
遂良
唐太宗李世民
左史
-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清朝对档案工作做得好的官员进行奖励
- 8
-
-
作者
黄才庚
-
出处
《北京档案》
1985年第1期28-,共1页
-
文摘
目前,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着大批清朝档案,这些档案,正在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清朝之所以遗留下来大批档案,有许多原因。
-
关键词
清朝统治者
档案工作
精神文明建设
枢垣记略
议叙
军机章京
内阁中书
外郎
吴兆
司员
-
分类号
G27
[文化科学—档案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