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异性尘螨皮下免疫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陈香元 李丰 +4 位作者 冯桂萍 黄怡玲 张松 唐盈 曾华松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30期63-65,共3页
目的观察特异性尘螨皮下免疫法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AR)的效果。方法110例变应性鼻炎患儿,其中单纯AR者24例、伴有变应性结膜炎者19例、伴有咳喘者40例、伴有特应性皮炎者15例、同时伴有咳喘+特应性皮炎者12例,110例AR患儿均采用尘螨变... 目的观察特异性尘螨皮下免疫法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AR)的效果。方法110例变应性鼻炎患儿,其中单纯AR者24例、伴有变应性结膜炎者19例、伴有咳喘者40例、伴有特应性皮炎者15例、同时伴有咳喘+特应性皮炎者12例,110例AR患儿均采用尘螨变应原注射液上臂外侧深部皮下注射,1次/天,分别于治疗前、完成初始治疗(18~20周)、维持治疗(20周~2年)1年、维持治疗2年及维持治疗3年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治疗效果,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完成初始治疗、维持治疗1年、维持治疗2年及维持治疗3年时AR患儿的VAS评分分别为(6.70±1.45)、(4.52±1.37)、(2.32±1.36)、(1.79±0.82)、(1.43±0.59)分。与治疗前比较,完成初始治疗、维持治疗1年、维持治疗2年及维持治疗3年时AR患儿的VAS评分均降低(P均<0.05)。治疗中21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其中轻度10例、中度4例、重度5例、过敏性休克2例。结论特异性尘螨皮下免疫治疗AR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治疗 皮下免疫治疗 变应原免疫治疗 过敏原 尘螨 变应性鼻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敷贴联合专项护理在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2
作者 蔡美娟 葛娟 +1 位作者 俞美玲 黄怡玲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2年第2期49-52,共4页
目的考察穴位敷贴联合专项护理在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于江苏大学附属澳洋医院接受诊治的100例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 目的考察穴位敷贴联合专项护理在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于江苏大学附属澳洋医院接受诊治的100例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专项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应用穴位敷贴。比较2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呼气流量峰值(PEF)、呼吸频率(RR)、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水平,以及喘息、肺啰音和咳嗽的消失时间。结果干预5 d后,2组的主症和次症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的主症和次症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的PEF、FEV1均大于同组干预前,RR均小于同组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的PEF、FEV1均大于对照组,RR小于对照组(P均<0.05);2组的CRP和IL-6水平均低于同组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的CRP和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喘息、肺啰音和咳嗽的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穴位敷贴联合专项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中医证候积分和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其肺功能,并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喘息性支气管肺炎 穴位敷贴 专项护理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