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频监控与识别技术和智能巡检机器人技术在石化领域的应用
1
作者 李志海 黄思瑜 +2 位作者 黄雪怡 刘雁 钟源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29,共6页
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已成为推动各行各业创新的重要力量,为石化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综述了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视频监控与识别技术和智能巡检机器人技术在石化行业的应用。通过视频监控与识别技术,可以实时掌握生产运行状... 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已成为推动各行各业创新的重要力量,为石化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综述了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视频监控与识别技术和智能巡检机器人技术在石化行业的应用。通过视频监控与识别技术,可以实时掌握生产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潜在风险,确保生产安全。智能巡检机器人则能够替代人工进行巡检,减少人力成本,提高巡检效率,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行业 视频监控与识别 智能巡检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信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中的应用
2
作者 黄思瑜 《传媒论坛》 2018年第14期17-18,共2页
以微信作为重点的新媒体时代已经悄无声息地到来,它具备信息量繁多、普及面广、传递实效性强等特性,给人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同时也对校园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本文根据新媒体时代微信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中的应用... 以微信作为重点的新媒体时代已经悄无声息地到来,它具备信息量繁多、普及面广、传递实效性强等特性,给人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同时也对校园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本文根据新媒体时代微信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中的应用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微信 高职院校 校园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调味料中邻苯二甲酸酯污染水平和膳食风险评估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欢 汪恩婷 +6 位作者 周邦萌 黄思瑜 薛源明 秦德萍 骆小方 刘方菁 黄先亮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1-168,共8页
该研究旨在建立高效、绿色、低成本的同时测定复合调味料中18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气相色谱-质谱-同位素内标法。对市售5个细类439批次复合调味料中2种常见的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的污染... 该研究旨在建立高效、绿色、低成本的同时测定复合调味料中18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气相色谱-质谱-同位素内标法。对市售5个细类439批次复合调味料中2种常见的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的污染水平开展调查检测,并进行膳食风险评估。DBP在5类复合调味料中均有检出,DEHP在除料酒外的4类复合调味料中均有检出,其中DBP在香辛料调味油和火锅底料中检出率最高,分别高达36.3%和24.7%,且均超过风险研判值0.3 mg/kg,最高检出量分别为25.49 mg/kg和11.01 mg/kg;DEHP在香辛料油、火锅底料和酱类中检出率较高,分别为27.7%、23.8%和30.0%,最高检出量分别为14.20,7.48,1.01 mg/kg,共计8批次超过了风险研判值1.5 mg/kg。以该研究中最高检出浓度计算,居民每天通过火锅底料摄入的DBP和DEHP的量分别为4.11μg/(kg·bw)和6.06μg/(kg·bw),通过香辛料调味油摄入的DBP和DEHP的量分别为0.53μg/(kg·bw)和0.30μg/(kg·bw),通过料酒摄入的DBP的量为0.04μg/(kg·bw),通过半固体调味料摄入的DBP和DEHP的量分别为2.68μg/(kg·bw)和0.35μg/(kg·bw),通过酱类摄入的DBP和DEHP的量分别为0.56μg/(kg·bw)和0.50μg/(kg·bw),远低于健康指导值,无明显膳食风险。该研究有助于从源头上防控复合调味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安全风险,为监管部门精准布控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调味料 邻苯二甲酸酯(PAEs) 暴露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畜禽养殖场水环境中四环类抗生素污染研究 被引量:43
4
作者 魏瑞成 葛峰 +2 位作者 陈明 黄思瑜 王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05-1210,共6页
2009年在江苏省范围内采集27个规模化养殖场排水口和周围环境水体样品53个,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对其中的土霉素(OTC)、金霉素(CTC)、四环素(TC)和强力霉素(DOX)等四环素类抗生素污染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土霉素、金霉素、四... 2009年在江苏省范围内采集27个规模化养殖场排水口和周围环境水体样品53个,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对其中的土霉素(OTC)、金霉素(CTC)、四环素(TC)和强力霉素(DOX)等四环素类抗生素污染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和强力霉素在水体样品中的检出率分别为60.4%、60.4%、34.0%和17.0%,污染量分别在0.07~72.91、0.10~10.34、0.08~3.67μg·L-1和0.11~39.54μg·L-1之间,检出率以土霉素和四环素最高;猪养殖场中土霉素、四环素和强力霉素的污染量比牛和鸡场的要高,牛场中金霉素和强力霉素的污染量明显低于鸡场;从区域上看,苏南地区受到的污染明显高于苏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霉素 四环素 土霉素 强力霉素 水环境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色谱技术的食品中多环芳烃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5
作者 冯桂蓉 李红 +5 位作者 黄先亮 黄丹丹 陈力维 蔡小钦 黄思瑜 侯美玲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31-2042,共12页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多种食品中,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色谱法为检测食品中PAHs的主要方法。但由于食品类型多样且基质复杂,PAHs组分较多且化学性质各异,建立适用于多类型食品的前处理及色谱方法具有挑战。该...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多种食品中,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色谱法为检测食品中PAHs的主要方法。但由于食品类型多样且基质复杂,PAHs组分较多且化学性质各异,建立适用于多类型食品的前处理及色谱方法具有挑战。该文综述了利用色谱方法检测食品中PAHs的近期研究进展,归纳了液液萃取法、固相萃取法、快速同时萃取法等多种常用的前处理方法,梳理了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及与质谱联用等常用色谱法的应用,并对前处理及色谱方法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系统总结。对于不同类型食品,如畜禽肉类、食用油、乳及乳制品等,梳理了其主要的前处理技术和色谱检测方法,并对前处理和色谱技术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开发不同食品类型中多组分PAHs的色谱检测方法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多环芳烃 前处理方法 色谱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禽类产品中全氟类化合物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估
6
作者 唐韵熙 白亚敏 +1 位作者 黄思瑜 陶娟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22期271-281,共11页
目的分析重庆市禽类产品中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oly-and per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的污染水平及赋存特征,评估当地标准人通过禽类产品摄食PFASs的暴露风险。方法以重庆市主城5区的禽类养殖场的6种禽类产品(鸡肉、鸡肝、鸡蛋... 目的分析重庆市禽类产品中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oly-and per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的污染水平及赋存特征,评估当地标准人通过禽类产品摄食PFASs的暴露风险。方法以重庆市主城5区的禽类养殖场的6种禽类产品(鸡肉、鸡肝、鸡蛋、鸭肉、鸭肝、鸭蛋)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对禽类产品中21种PFASs进行测定,参考欧洲食品安全局的剂量值,对当地一个标准人通过禽类产品摄入PFASs的健康暴露风险进行评估。结果PFASs在禽类产品中普遍检出,检出率为90.7%,不同基质中全氟化合物总量呈现鸭肝(21.55ng/g)>鸭蛋(19.28 ng/g)>鸡肝(15.28 ng/g)>鸡蛋(13.57 ng/g)>鸭肉(12.66 ng/g)>鸡肉(9.16 ng/g)的趋势,并以中链PFASs检出为主,其中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为主要污染物。基于主成分分析和Spearman相关性发现,重庆市禽类产品中PFASs可能主要来自含氟化合物生产行业等的工业废水排放、氟调醇(fluorotelomer alcohols,PTOHs)降解和消费品。经估算,当地一个标准人摄入上述禽类副产品中PFOA和全氟丁酸(perfluorobutanoic acid,PFBA)危害指数均大于1,会对当地居民产生潜在危害。结论本研究为重庆市禽类产品中PFASs监管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对制定禽类产品的污染控制技术标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类化合物 禽类产品 污染特征 健康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V/ZSM-5分子筛催化剂催化苯羟基化制备苯酚反应 被引量:4
7
作者 黄思瑜 刘彤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5-38,215,共5页
研究了浸渍法制备的V/ZSM-5分子筛催化剂在微波辅助下催化苯直接羟基化制备苯酚的反应。采用XRD,N2物理吸附技术手段考察了催化剂的性质。实验结果表明:500°C煅烧4 h,5 wt%V的负载量制备的催化剂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同时,研究了... 研究了浸渍法制备的V/ZSM-5分子筛催化剂在微波辅助下催化苯直接羟基化制备苯酚的反应。采用XRD,N2物理吸附技术手段考察了催化剂的性质。实验结果表明:500°C煅烧4 h,5 wt%V的负载量制备的催化剂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同时,研究了微波辅助下V/ZSM-5分子筛催化剂在不同的反应时间,催化剂的量,H2O2的量的催化活性。对比常规加热得到苯的转化率19.6%;V/ZSM-5催化剂在微波辅助下得到苯的转化率为32.2%和苯酚的选择性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ZSM-5 微波 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辣椒、花椒、八角中真菌毒素污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黄思瑜 董宪兵 +4 位作者 邓宇杰 李红 石芳 辜世伟 侯美玲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21期8119-8124,共6页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辣椒、花椒和八角中真菌毒素污染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重庆地区盘溪、菜园坝和江津3个市场,抽取180批次香辛料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辣椒、花椒和八角中真菌毒素污染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重庆地区盘溪、菜园坝和江津3个市场,抽取180批次香辛料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HPLC-MS/MS)检测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AFB1、AFB2、AFG1和AFG2、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A,OTA)和伏马毒素(flumonisin B,FB1和FB2)。结果重庆地区辣椒、花椒和八角中的真菌毒素总检出率分别为60.0%、100%、96.7%。AFs和OTA是3种香辛料最主要的污染毒素,其中黄曲霉毒素以AFG2为主。盘溪市场的AFs污染总体情况稍好,菜园坝市场AFs污染最严重;江津市场的OTA污染最为严重。结论重庆地区香辛料中存在真菌毒素污染问题,有必要建立香辛料中真菌毒素的限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真菌毒素 辣椒 花椒 八角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香辛料中7种真菌毒素 被引量:5
9
作者 黄思瑜 董宪兵 +3 位作者 周纯洁 邓宇杰 李红 杨小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70-274,279,共6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香辛料中7种真菌毒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UPLC-MS/MS)。选用香辛料中的辣椒、花椒和八角为研究对象,粉碎后的样品用70%甲醇水溶液提取,6合1免疫亲和柱净化,ACQUITYUPLCHSST3色谱柱分离,超高效液相色谱-串... 建立了同时测定香辛料中7种真菌毒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UPLC-MS/MS)。选用香辛料中的辣椒、花椒和八角为研究对象,粉碎后的样品用70%甲醇水溶液提取,6合1免疫亲和柱净化,ACQUITYUPLCHSST3色谱柱分离,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电喷雾正离子(ESI+)多反应离子监测方式监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7种真菌毒素在各自的线性响应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不低于0.995,7种真菌毒素的定量限为0.5~20μg/kg。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平均回收率(n=6)为67.25%~113.4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7%~10.20%。该方法具有前处理简单、净化效果好、灵敏度高和高通量检测的优点,适用于香辛料中多组分真菌毒素残留的分离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辛料 真菌毒素 高通量检测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瓣酱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危害物分析及控制措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思瑜 刘方菁 +1 位作者 辜世伟 陈世奇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19期6798-6803,共6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食品行业的不断创新与发展,豆瓣酱产业也随之呈现稳固上升的趋势,然而开放式的豆瓣制作环境和复杂繁长的制作工序也使得豆瓣酱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存在某些食品安全隐患。本文探讨了豆瓣酱用料、制曲、发酵和贮藏等环节可... 近年来,随着我国食品行业的不断创新与发展,豆瓣酱产业也随之呈现稳固上升的趋势,然而开放式的豆瓣制作环境和复杂繁长的制作工序也使得豆瓣酱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存在某些食品安全隐患。本文探讨了豆瓣酱用料、制曲、发酵和贮藏等环节可能产生的危害物,如黄曲霉毒素B1、肉毒毒素、微生物、生物胺等,以及减少和控制这些有害物质的措施,为豆瓣酱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控制提供有效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瓣酱 危害物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质联用技术在食品真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思瑜 《现代食品》 2019年第7期173-175,共3页
液质联用技术是在色谱分离的基础上采用高选择性的质谱进行检测的一项技术,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适用性强等优点。本文简介了食品中主要真菌毒素的检测方法,分析了近年来液相色谱-质谱法在在食品检测领域的主要应用,展望了液相色谱... 液质联用技术是在色谱分离的基础上采用高选择性的质谱进行检测的一项技术,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适用性强等优点。本文简介了食品中主要真菌毒素的检测方法,分析了近年来液相色谱-质谱法在在食品检测领域的主要应用,展望了液相色谱-质谱法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前景,为食品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质联用 真菌毒素 食品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国际香辛料真菌毒素限量标准制定现状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思瑜 董宪兵 +1 位作者 杨小珊 李红 《食品安全导刊》 2017年第12X期101-102,共2页
香辛料指的是具有刺激性香味的植物性农产品,在生产、加工以及贮藏等环节中如果缺乏控制,这种农产品十分容易受到真菌毒素或者霉菌的污染。香辛料常用于食品烹饪之中,如果受到霉菌或者真菌毒素的污染,会对食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为... 香辛料指的是具有刺激性香味的植物性农产品,在生产、加工以及贮藏等环节中如果缺乏控制,这种农产品十分容易受到真菌毒素或者霉菌的污染。香辛料常用于食品烹饪之中,如果受到霉菌或者真菌毒素的污染,会对食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保证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各个国家都对香辛料展开了研究,并且制定了一些标准。本文针对国际香辛料真菌毒素限量标准制定现状展开研究,以便更好地完善我国香辛料的卫生标准,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 香辛料 真菌毒素 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芝麻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彦蕾 赵博 +3 位作者 魏双双 李红 黄思瑜 邓美林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1-84,106,共5页
以黑芝麻为研究对象,采用乙醇为提取剂提取色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即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50,提取时间30min,提取温度60℃,提取剂pH 1.0。同时对黑芝麻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照及几种具... 以黑芝麻为研究对象,采用乙醇为提取剂提取色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即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50,提取时间30min,提取温度60℃,提取剂pH 1.0。同时对黑芝麻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照及几种具有强氧化和强还原性的物质均对黑芝麻色素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故提取时应避免与这些物质接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芝麻 色素 提取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蔬菜中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被引量:13
14
作者 周纯洁 赵博 +2 位作者 吴丹 邓美林 黄思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4-98,110,共6页
为提高高沸点极性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检验效率,建立同时测定蔬菜中6种羧酸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吲哚-3-乙酸、吲哚-3-丁酸、2,4-D、α-萘乙酸、赤霉酸、4-氯苯氧乙酸)残留量的Qu ECh 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样品... 为提高高沸点极性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检验效率,建立同时测定蔬菜中6种羧酸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吲哚-3-乙酸、吲哚-3-丁酸、2,4-D、α-萘乙酸、赤霉酸、4-氯苯氧乙酸)残留量的Qu ECh 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样品采用含1%乙酸的乙腈提取,无水硫酸镁-氯化钠盐析,无水硫酸镁-石墨化炭黑(GCB)分散固相萃取(d-SPE)净化。液相色谱以BEH C18柱(50 mm×2.1 mm,1.7μm)为分析色谱柱,乙腈和0.01%乙酸水溶液作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分析采用电喷雾负离子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以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以黄瓜和番茄为代表性基质进行3个水平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在81.6%~10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3%~8.4%之间,方法检出限为0.5~6μg/kg。该方法操作简便、耗时短、灵敏度和准确性好,可满足蔬菜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量的快速测定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蔬菜 QU ECh 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检测鸡蛋中的10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 被引量:15
15
作者 候美玲 周纯洁 +1 位作者 黄思瑜 董宪兵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95-800,共6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鸡蛋中的10种诺酮类药物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方法。样品经酸化乙腈提取,PRiME HLB小柱净化,采用Hypersil GOLD色谱柱(50×2.1mm,1.9μm)分离,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质谱... 建立了同时测定鸡蛋中的10种诺酮类药物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方法。样品经酸化乙腈提取,PRiME HLB小柱净化,采用Hypersil GOLD色谱柱(50×2.1mm,1.9μm)分离,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扫描(ESI+),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0种喹诺酮类药物的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在0.5~50n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分别进行0.5、5、10μg/kg三水平加标实验,平均回收率在83.5%~102.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2.7%~11.5%检出限(S/N≥3)范围为0.0023~0.033μg/kg。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和准确度均良好,适用于同时对鸡蛋中的多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定性定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 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鸡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油中苯并芘的不确定度 被引量:8
16
作者 黄丹丹 段云鹏 +2 位作者 付滔 蔡小钦 黄思瑜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20期7011-7014,共4页
目的评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油中苯幵芘含量的不确定度。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油中苯幵芘的含量,建立数学模型,根据不确定度评定相关觃则和标准对实验过程中的不确定度因素包括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准曲线的拟合、回收率等... 目的评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油中苯幵芘含量的不确定度。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油中苯幵芘的含量,建立数学模型,根据不确定度评定相关觃则和标准对实验过程中的不确定度因素包括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准曲线的拟合、回收率等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结果当植物油中苯幵芘含量为1.36μg/k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18μg/kg (P=95%, k=2)。结论植物油中苯幵芘测定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有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准曲线拟合和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 苯并芘 不确定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位素内标法检测蜂蜜中诺氟沙星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5
17
作者 候美玲 黄思瑜 +1 位作者 周纯洁 董宪兵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14期4730-4734,共5页
目的评定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蜂蜜中诺氟沙星残留量的不确定度。方法以GB/T23412-2009《蜂蜜中19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方法》为基础,结合CNAS-GL006《化学分析中的不确定度评估指南》,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不确定度来源并... 目的评定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蜂蜜中诺氟沙星残留量的不确定度。方法以GB/T23412-2009《蜂蜜中19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方法》为基础,结合CNAS-GL006《化学分析中的不确定度评估指南》,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不确定度来源并计算各不确定度分量得到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结果当样品中诺氟沙星含量为5.438μg/kg时,得到扩展不确定度为0.915μg/kg (k=2)。故试样中诺氟沙星含量结果报告可表示为:(5.438±0.915)μg/kg (k=2)。结论标准物质及稀释过程、仪器校准对不确定度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氟沙星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蜂蜜 同位素内标法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固相萃取技术在抗菌药物残留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纯洁 赵博 +1 位作者 朱永红 黄思瑜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5-119,共5页
对固相萃取技术在食品中抗菌药物残留分析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主要从固相吸附剂和固相萃取操作方式两个方面阐述了几种新型固相萃取技术(包括混合型固相萃取、免疫亲和固相萃取、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基质固相分散萃取、分散固相萃取、固相... 对固相萃取技术在食品中抗菌药物残留分析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主要从固相吸附剂和固相萃取操作方式两个方面阐述了几种新型固相萃取技术(包括混合型固相萃取、免疫亲和固相萃取、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基质固相分散萃取、分散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以及搅拌棒固相萃取)的原理及其在食品中抗菌药物残留分析中的应用实例;同时对固相萃取技术在抗菌药物残留分析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开发简便、快速、溶剂耗用量小并且选择性强的新型固相萃取技术是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各种新型固相萃取技术在发展高效、灵敏、准确的抗菌药物残留分析方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抗菌药物残留 检测 新型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进出口辣椒、辣椒粉中农药残留情况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欢 黄思瑜 +1 位作者 陈世奇 周纯洁 《现代食品》 2020年第13期197-198,共2页
本文对2019年食品伙伴网公布的进出口辣椒、辣椒粉的农药残留情况进行统计,发现在辣椒、辣椒粉中多次检出多种农药残留,主要为三唑磷、己唑醇、丙环唑等,检出不合格最多的项目为三唑磷,在辣椒与辣椒粉均有检出。在因检出农药残留超标被... 本文对2019年食品伙伴网公布的进出口辣椒、辣椒粉的农药残留情况进行统计,发现在辣椒、辣椒粉中多次检出多种农药残留,主要为三唑磷、己唑醇、丙环唑等,检出不合格最多的项目为三唑磷,在辣椒与辣椒粉均有检出。在因检出农药残留超标被扣留的辣椒、辣椒粉中,其生产国为斯里兰卡、泰国、中国等,检出不合格样品最多的原产国为斯里兰卡。加强农产品种植过程中农药使用管理和休药期控制,有利于保障食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农药 三唑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在食品中抗菌药物残留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纯洁 赵博 +1 位作者 朱永红 黄思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67-370,共4页
对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在食品中常用抗菌药物残留分析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论述了近年来该技术在几种常用抗菌药物如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大环内脂类、氨基糖苷类、酰胺醇类、磺胺类、喹诺酮类和硝基呋喃类的残留分析中的... 对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在食品中常用抗菌药物残留分析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论述了近年来该技术在几种常用抗菌药物如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大环内脂类、氨基糖苷类、酰胺醇类、磺胺类、喹诺酮类和硝基呋喃类的残留分析中的应用。同时,介绍了食品中多种类别抗菌药物残留同时检测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提出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在多类别抗菌药物残留同时分析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对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在食品中抗菌药物残留分析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食品 抗菌药物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