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偏光片细微外观缺陷偏振成像检测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黄广俊 列智豪 +2 位作者 王兴政 钟小品 邓元龙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36-1642,共7页
针对偏光片细微外观缺陷难以成像、难以检测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偏振成像的外观缺陷检测新方法。通过缺陷偏振态指标测量结果,定性描述了对比度增强机理。利用缺陷与正常区域之间透射光偏振态的显著差异,大幅提高缺陷的成像对比度,... 针对偏光片细微外观缺陷难以成像、难以检测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偏振成像的外观缺陷检测新方法。通过缺陷偏振态指标测量结果,定性描述了对比度增强机理。利用缺陷与正常区域之间透射光偏振态的显著差异,大幅提高缺陷的成像对比度,从而简化后续图像处理算法,提高检测速度和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偏光片外观缺陷平均检出率达到97.3%,平均单个样品检测时间约为0.22 s,基本满足产业化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检测 缺陷检测 偏振成像 偏光片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莫地平联合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罗武锋 蔡洁波 +1 位作者 陈泽鑫 黄广俊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7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腰穿刺进行治疗,实验组患...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腰穿刺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尼莫地平联合持续腰大池引流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头痛持续时间、大脑中动脉(MCA)血流流速及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头痛持续时间(7.6±1.7)d短于对照组的(10.8±2.6)d, MCA血流流速(97.1±8.9)cm/s低于对照组的(109.5±10.2)c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脑血管痉挛及脑积水发生率分别为8.3%、0,均低于对照组的25.0%、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较为理想,极大的缩短头痛持续时间,降低MCA血流流速、脑血管痉挛及脑积水发生率,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持续腰大池引流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介入手术治疗时机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完全栓塞率和预后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泽鑫 蔡洁波 黄广俊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4期240-242,246,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介入手术治疗时机对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完全栓塞率及其预后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5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颅内动脉瘤患者100例,将入组患者分成早晚期治疗两组,所有患者均进行血管内的栓塞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栓塞情况、预后的... 目的分析不同介入手术治疗时机对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完全栓塞率及其预后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5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颅内动脉瘤患者100例,将入组患者分成早晚期治疗两组,所有患者均进行血管内的栓塞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栓塞情况、预后的GC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病率。结果 (1)早期治疗组中,44例患者为完全栓塞,5例患者是大部分栓塞,1例患者是部分栓塞,完全栓塞率为88%;晚期治疗组中,25例患者为完全栓塞,13例患者是大部分栓塞,12例患者是部分栓塞,完全栓塞率为50%;(2)早期治疗组中,有2例为脑梗死,2例为下肢静脉血栓,3例为脑积水,2例为破裂再出血,5例为脑血管痉挛,并发症的发生率是28%;晚期治疗组中,有8例为脑梗死,6例为下肢静脉血栓,5例为脑积水,3例为破裂再出血,10例为脑血管痉挛,并发症的发生率是64%;(3)早期治疗组的GCS评分为(13.2±1.8)分,Barthel指数为(82.8±7.8),晚期治疗组的GCS评分为(13.9±2.0)分,Barthel指数为(70.5±5.5)。结论早期的介入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且完全栓塞的程度较高,且预后较为明显,为颅内动脉瘤预后治疗首选的治疗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介入手术 治疗时机 颅内动脉瘤 完全栓塞率 预后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