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江西名茶的历史与展望
被引量:
3
1
作者
黄崇焘
《农业考古》
1998年第4期262-265,共4页
关键词
名优茶
江西省
传统名茶
万国博览会
历史名茶
1988年
工夫茶
景德镇市
修水
浮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浮梁茶叶史话
被引量:
3
2
作者
黄崇焘
《农业考古》
1992年第4期240-242,共3页
“浮红”为景德镇市辖浮梁县红茶之简称,为我国名茶之一,浮梁县为我国古茶区。名茶市,历史悠久。一、景德镇与浮梁景德镇与浮梁,由于地理、人文和经济的相互依存,建制屡更,历史沿革交错,难以绝然分开史考。据《浮梁县志》:景德镇曾是古...
“浮红”为景德镇市辖浮梁县红茶之简称,为我国名茶之一,浮梁县为我国古茶区。名茶市,历史悠久。一、景德镇与浮梁景德镇与浮梁,由于地理、人文和经济的相互依存,建制屡更,历史沿革交错,难以绝然分开史考。据《浮梁县志》:景德镇曾是古“杨州之域,地属古番”,春秋为楚国东南境,秦为九江郡番县领辖,汉属豫章郡波阳县,东晋时设新平镇,隋因之。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析波阳县东界置新平县。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并新平入波阳。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复置县新昌江口,改名新昌县。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德镇市
茶叶
历史悠久
江西
相互依存
名茶
瓷器
红茶
历史沿革
波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浮梁茶叶史话(补)
被引量:
2
3
作者
黄崇焘
《农业考古》
1993年第4期254-255,共2页
一、古浮梁辖区浮梁辖区变化甚多。随着辖区的缩小,茶区也相应变化。据《景德镇》: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析波阳东界为新平县,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更名浮梁县,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析浮梁县北境与黟县都份地区建立祁门县。在《农...
一、古浮梁辖区浮梁辖区变化甚多。随着辖区的缩小,茶区也相应变化。据《景德镇》: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析波阳东界为新平县,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更名浮梁县,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析浮梁县北境与黟县都份地区建立祁门县。在《农业考古》1991/2,《中国茶文化》专号中,舒庆龄发表的《安茶述略》文章内,有较详细的说明,文章载:祁门旧属浮梁,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茶区
农业考古
祁门县
中国茶文化
景德镇
新平县
公元
辖区
抗战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宁茶振植有限公司史考——我国最早农、工、商一体,初精制联合茶叶企业探源
被引量:
1
4
作者
黄崇焘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29-330,共2页
宁茶振植有限公司,为1915年由粤、沪、宁(州)茶商在修水创建的大型现代茶叶企业,旨在茶叶改良,振兴宁红。宁茶是指江西修水、武宁、铜鼓三县旧称宁州地域所产茶叶,光绪初年传入红茶制造技术,以产红茶为主,改称宁红茶区,产品称"宁红"...
宁茶振植有限公司,为1915年由粤、沪、宁(州)茶商在修水创建的大型现代茶叶企业,旨在茶叶改良,振兴宁红。宁茶是指江西修水、武宁、铜鼓三县旧称宁州地域所产茶叶,光绪初年传入红茶制造技术,以产红茶为主,改称宁红茶区,产品称"宁红",与"祁红"齐名,驰名中外,经久不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企业
精制
制造技术
宁红
红茶
茶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景德镇茶具初考
被引量:
1
5
作者
黄崇焘
《农业考古》
1997年第2期70-75,共6页
景德镇茶具初考景德镇市茶叶学会黄崇焘国际上誉我国为“瓷器之国”,瓷都景德镇“陶瓷之源,与国齐名”,英文“China”的意义是中国,又作瓷器之解释,但中国自已并不称瓷器为“China”。景德镇瓷茶具种类繁多,造型精美,...
景德镇茶具初考景德镇市茶叶学会黄崇焘国际上誉我国为“瓷器之国”,瓷都景德镇“陶瓷之源,与国齐名”,英文“China”的意义是中国,又作瓷器之解释,但中国自已并不称瓷器为“China”。景德镇瓷茶具种类繁多,造型精美,装饰新颖,享誉世界,作者收集了大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德镇
陶瓷茶具
景德镇陶瓷
江西省
装饰
青花斗彩
景德镇瓷
中国古代
青花瓷
金菊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中国地名茶的祁红
被引量:
1
6
作者
黄崇焘
《农业考古》
2002年第4期304-306,共3页
关键词
自然条件
茶树品种
茶叶品质
传统工艺
中国
地名茶
祁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漫话浮梁茶文化
被引量:
2
7
作者
黄崇焘
《广东茶叶》
1995年第2期29-30,共2页
景德镇市浮梁县,茶叶历史悠久,名茶名瓷茶具文化,丰富多彩,是中华茶文化中光彩夺目的奇葩。 一、历史悠久 浮梁古为重点茶区,在陆羽《茶经》的八大茶区中,属浙西茶区的歙州茶区,包括歙县、浮梁、务源、祁门、休宁等县,而浮梁、歙县又...
景德镇市浮梁县,茶叶历史悠久,名茶名瓷茶具文化,丰富多彩,是中华茶文化中光彩夺目的奇葩。 一、历史悠久 浮梁古为重点茶区,在陆羽《茶经》的八大茶区中,属浙西茶区的歙州茶区,包括歙县、浮梁、务源、祁门、休宁等县,而浮梁、歙县又为重点产茶县,在王敷《茶酒论》中的“浮梁、歙州,万国来求”之句,即为史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德镇市
浮梁县
茶文化
历史
历史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知识经济与21世纪茶叶发展战略
被引量:
1
8
作者
黄崇焘
《蚕桑茶叶通讯》
2000年第1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知识经济
茶叶
发展战略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研究茶叶市场变化规律 探索我茶区发展之道路
被引量:
1
9
作者
黄崇焘
《蚕桑茶叶通讯》
1999年第2期32-34,共3页
国内外茶叶市场供求关系变了,消费结构变了,生产与贸易的战略也变了,我们要用新思维和新战略,开拓前进,才能摆脱困境,走向繁荣。1茶叶产销变化规律茶叶既是一个市场广宽的产品,又是一个市场竞争很激烈的产品,综观近百年的茶叶...
国内外茶叶市场供求关系变了,消费结构变了,生产与贸易的战略也变了,我们要用新思维和新战略,开拓前进,才能摆脱困境,走向繁荣。1茶叶产销变化规律茶叶既是一个市场广宽的产品,又是一个市场竞争很激烈的产品,综观近百年的茶叶产销历史,其变化是有明显特点的。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市场变化规律
茶区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研究茶叶市场变化规律探索我茶区发展之道路
10
作者
黄崇焘
《农业考古》
1999年第2期213-215,共3页
关键词
茶叶市场
规律探索
名优茶
茶叶产业化经营
茶叶消费
世界贸易总量
近期发展战略
乌龙茶
茶叶生产
茶叶产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话说香港茶市、茶风
11
作者
黄崇焘
《农业考古》
1999年第2期258-258,共1页
关键词
香港回归祖国
饮食业
下午茶
中国茶
饮茶风尚
乌龙茶
加入牛奶
糕点食品
茶叶经济
报纸副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宁州茶俗
12
作者
黄崇焘
《农业考古》
1998年第2期91-92,共2页
宁州茶俗景德镇市茶叶学会黄崇焘宁州,修水元朝初之建制,管辖修水流域的现修水、武宁、铜鼓三县。风土人情饮茶习俗,大同小异,在全国独具特色。宁州为我国出口红茶主产区,当地群众则喜饮绿茶,传统饮茶习俗,清饮与混饮并存,俗称...
宁州茶俗景德镇市茶叶学会黄崇焘宁州,修水元朝初之建制,管辖修水流域的现修水、武宁、铜鼓三县。风土人情饮茶习俗,大同小异,在全国独具特色。宁州为我国出口红茶主产区,当地群众则喜饮绿茶,传统饮茶习俗,清饮与混饮并存,俗称“吃茶”。混饮品种甚多,以“菊龙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健饮料
宁州
菊花
饮茶习俗
柑桔皮
芝麻糖
制备方法
景德镇市
客家方言
药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井茶人集》前言
13
作者
黄崇焘
《农业考古》
1997年第4期281-281,共1页
《双井茶人集》前言黄崇焘我于1947年步入茶叶行业,现在已经五十个春秋了。1983年是在浮梁区工作四十周年之时,出版了著作《浮梁茶业研究》.献给我的第二故乡──浮梁。这次出版著作《双井茶人集》,是向我的第一故乡──修...
《双井茶人集》前言黄崇焘我于1947年步入茶叶行业,现在已经五十个春秋了。1983年是在浮梁区工作四十周年之时,出版了著作《浮梁茶业研究》.献给我的第二故乡──浮梁。这次出版著作《双井茶人集》,是向我的第一故乡──修水人民汇报。正逢香港回归祖国和中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史价值
茶叶行业
香港回归祖国
出版著作
第二故乡
黄庭坚
发挥余热
追求真理
黄山谷
浮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宁红区茶叶科研的追溯与展望
14
作者
黄崇焘
《农业考古》
1995年第4期214-215,共2页
宁红区茶叶科研的追溯与展望景德镇市茶叶学会黄崇焘全国著名工夫红茶之一的“宁红”主产地──修水县,产茶历史悠久,产品名扬海内外,考其发展之成因甚多,以科学技术为先导,为其重要因素之一。在走科技兴茶必由之路的今天,追溯过...
宁红区茶叶科研的追溯与展望景德镇市茶叶学会黄崇焘全国著名工夫红茶之一的“宁红”主产地──修水县,产茶历史悠久,产品名扬海内外,考其发展之成因甚多,以科学技术为先导,为其重要因素之一。在走科技兴茶必由之路的今天,追溯过去,观今鉴古,展望未来,开拓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科研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宁红
应用研究
全国经济委员会
科技兴茶
研究机构
科研机构
转化为生产力
高级技术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浮梁茶园生态建设
15
作者
黄崇焘
王永峰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20-322,共3页
浮梁县有着茶叶种植的良好生态环境和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生态立县、绿色崛起"的战略方针指引下,已建成江西重点生态县。本文对浮梁茶园生态建设的经验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浮梁
茶园
生态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五十抒怀
16
作者
黄崇焘
《农业考古》
1997年第4期282-282,共1页
五十抒怀黄崇焘茶人生涯五十年,风风雨雨雪盈颠。古稀虽过心犹壮,学术无穷志益坚。著作等身为献策,刷新括目望时贤。书余极目江天望,双井浮梁路几千。五十抒怀@黄崇焘...
关键词
五十年
学术
浮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发挥我省名茶效应的建议
17
作者
黄崇焘
《蚕桑茶叶通讯》
1995年第3期15-16,共2页
关于发挥我省名茶效应的建议黄崇焘(江西省景德镇市茶叶学会)江西产茶历史悠久,始于东汉,历年最高(1915年)产量2万吨,现有九十个县(市)产茶,产区辽宽,品质优良,商品率高,茶叶为我省创汇大额单项之一。一、江西名茶久...
关于发挥我省名茶效应的建议黄崇焘(江西省景德镇市茶叶学会)江西产茶历史悠久,始于东汉,历年最高(1915年)产量2万吨,现有九十个县(市)产茶,产区辽宽,品质优良,商品率高,茶叶为我省创汇大额单项之一。一、江西名茶久享盛誉江西自古盛产名茶,古称贡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
茶叶生产
名牌战略
政策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西名茶的历史与展望
被引量:
3
1
作者
黄崇焘
机构
景德镇市茶叶学会
出处
《农业考古》
1998年第4期262-265,共4页
关键词
名优茶
江西省
传统名茶
万国博览会
历史名茶
1988年
工夫茶
景德镇市
修水
浮梁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浮梁茶叶史话
被引量:
3
2
作者
黄崇焘
机构
景德镇茶叶学会
出处
《农业考古》
1992年第4期240-242,共3页
文摘
“浮红”为景德镇市辖浮梁县红茶之简称,为我国名茶之一,浮梁县为我国古茶区。名茶市,历史悠久。一、景德镇与浮梁景德镇与浮梁,由于地理、人文和经济的相互依存,建制屡更,历史沿革交错,难以绝然分开史考。据《浮梁县志》:景德镇曾是古“杨州之域,地属古番”,春秋为楚国东南境,秦为九江郡番县领辖,汉属豫章郡波阳县,东晋时设新平镇,隋因之。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析波阳县东界置新平县。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并新平入波阳。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复置县新昌江口,改名新昌县。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
关键词
景德镇市
茶叶
历史悠久
江西
相互依存
名茶
瓷器
红茶
历史沿革
波阳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浮梁茶叶史话(补)
被引量:
2
3
作者
黄崇焘
机构
景德镇茶叶学会
出处
《农业考古》
1993年第4期254-255,共2页
文摘
一、古浮梁辖区浮梁辖区变化甚多。随着辖区的缩小,茶区也相应变化。据《景德镇》: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析波阳东界为新平县,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更名浮梁县,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析浮梁县北境与黟县都份地区建立祁门县。在《农业考古》1991/2,《中国茶文化》专号中,舒庆龄发表的《安茶述略》文章内,有较详细的说明,文章载:祁门旧属浮梁,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
关键词
茶叶
茶区
农业考古
祁门县
中国茶文化
景德镇
新平县
公元
辖区
抗战时期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宁茶振植有限公司史考——我国最早农、工、商一体,初精制联合茶叶企业探源
被引量:
1
4
作者
黄崇焘
机构
江西景德镇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29-330,共2页
文摘
宁茶振植有限公司,为1915年由粤、沪、宁(州)茶商在修水创建的大型现代茶叶企业,旨在茶叶改良,振兴宁红。宁茶是指江西修水、武宁、铜鼓三县旧称宁州地域所产茶叶,光绪初年传入红茶制造技术,以产红茶为主,改称宁红茶区,产品称"宁红",与"祁红"齐名,驰名中外,经久不衰。
关键词
茶叶企业
精制
制造技术
宁红
红茶
茶区
分类号
S661.104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景德镇茶具初考
被引量:
1
5
作者
黄崇焘
机构
景德镇市茶叶学会
出处
《农业考古》
1997年第2期70-75,共6页
文摘
景德镇茶具初考景德镇市茶叶学会黄崇焘国际上誉我国为“瓷器之国”,瓷都景德镇“陶瓷之源,与国齐名”,英文“China”的意义是中国,又作瓷器之解释,但中国自已并不称瓷器为“China”。景德镇瓷茶具种类繁多,造型精美,装饰新颖,享誉世界,作者收集了大批...
关键词
景德镇
陶瓷茶具
景德镇陶瓷
江西省
装饰
青花斗彩
景德镇瓷
中国古代
青花瓷
金菊茶
分类号
TS972.23 [轻工技术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中国地名茶的祁红
被引量:
1
6
作者
黄崇焘
机构
江西景德镇
出处
《农业考古》
2002年第4期304-306,共3页
关键词
自然条件
茶树品种
茶叶品质
传统工艺
中国
地名茶
祁红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漫话浮梁茶文化
被引量:
2
7
作者
黄崇焘
出处
《广东茶叶》
1995年第2期29-30,共2页
文摘
景德镇市浮梁县,茶叶历史悠久,名茶名瓷茶具文化,丰富多彩,是中华茶文化中光彩夺目的奇葩。 一、历史悠久 浮梁古为重点茶区,在陆羽《茶经》的八大茶区中,属浙西茶区的歙州茶区,包括歙县、浮梁、务源、祁门、休宁等县,而浮梁、歙县又为重点产茶县,在王敷《茶酒论》中的“浮梁、歙州,万国来求”之句,即为史证。
关键词
景德镇市
浮梁县
茶文化
历史
历史事件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知识经济与21世纪茶叶发展战略
被引量:
1
8
作者
黄崇焘
机构
江西省景德镇市茶叶学会
出处
《蚕桑茶叶通讯》
2000年第1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知识经济
茶叶
发展战略
技术创新
分类号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06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研究茶叶市场变化规律 探索我茶区发展之道路
被引量:
1
9
作者
黄崇焘
机构
江西省景德镇市茶叶学会
出处
《蚕桑茶叶通讯》
1999年第2期32-34,共3页
文摘
国内外茶叶市场供求关系变了,消费结构变了,生产与贸易的战略也变了,我们要用新思维和新战略,开拓前进,才能摆脱困境,走向繁荣。1茶叶产销变化规律茶叶既是一个市场广宽的产品,又是一个市场竞争很激烈的产品,综观近百年的茶叶产销历史,其变化是有明显特点的。1...
关键词
茶叶
市场变化规律
茶区
发展
分类号
F724.78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研究茶叶市场变化规律探索我茶区发展之道路
10
作者
黄崇焘
机构
景德镇茶厂
出处
《农业考古》
1999年第2期213-215,共3页
关键词
茶叶市场
规律探索
名优茶
茶叶产业化经营
茶叶消费
世界贸易总量
近期发展战略
乌龙茶
茶叶生产
茶叶产销
分类号
F326.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话说香港茶市、茶风
11
作者
黄崇焘
出处
《农业考古》
1999年第2期258-258,共1页
关键词
香港回归祖国
饮食业
下午茶
中国茶
饮茶风尚
乌龙茶
加入牛奶
糕点食品
茶叶经济
报纸副刊
分类号
G129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宁州茶俗
12
作者
黄崇焘
机构
景德镇市茶叶学会
出处
《农业考古》
1998年第2期91-92,共2页
文摘
宁州茶俗景德镇市茶叶学会黄崇焘宁州,修水元朝初之建制,管辖修水流域的现修水、武宁、铜鼓三县。风土人情饮茶习俗,大同小异,在全国独具特色。宁州为我国出口红茶主产区,当地群众则喜饮绿茶,传统饮茶习俗,清饮与混饮并存,俗称“吃茶”。混饮品种甚多,以“菊龙茶...
关键词
保健饮料
宁州
菊花
饮茶习俗
柑桔皮
芝麻糖
制备方法
景德镇市
客家方言
药理功能
分类号
K892.4 [历史地理—民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井茶人集》前言
13
作者
黄崇焘
出处
《农业考古》
1997年第4期281-281,共1页
文摘
《双井茶人集》前言黄崇焘我于1947年步入茶叶行业,现在已经五十个春秋了。1983年是在浮梁区工作四十周年之时,出版了著作《浮梁茶业研究》.献给我的第二故乡──浮梁。这次出版著作《双井茶人集》,是向我的第一故乡──修水人民汇报。正逢香港回归祖国和中共...
关键词
存史价值
茶叶行业
香港回归祖国
出版著作
第二故乡
黄庭坚
发挥余热
追求真理
黄山谷
浮梁
分类号
G256.4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宁红区茶叶科研的追溯与展望
14
作者
黄崇焘
机构
景德镇市茶叶学会
出处
《农业考古》
1995年第4期214-215,共2页
文摘
宁红区茶叶科研的追溯与展望景德镇市茶叶学会黄崇焘全国著名工夫红茶之一的“宁红”主产地──修水县,产茶历史悠久,产品名扬海内外,考其发展之成因甚多,以科学技术为先导,为其重要因素之一。在走科技兴茶必由之路的今天,追溯过去,观今鉴古,展望未来,开拓前进,...
关键词
茶叶科研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宁红
应用研究
全国经济委员会
科技兴茶
研究机构
科研机构
转化为生产力
高级技术人员
分类号
F42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浮梁茶园生态建设
15
作者
黄崇焘
王永峰
机构
景德镇市金桂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20-322,共3页
文摘
浮梁县有着茶叶种植的良好生态环境和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生态立县、绿色崛起"的战略方针指引下,已建成江西重点生态县。本文对浮梁茶园生态建设的经验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浮梁
茶园
生态建设
分类号
S57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五十抒怀
16
作者
黄崇焘
出处
《农业考古》
1997年第4期282-282,共1页
文摘
五十抒怀黄崇焘茶人生涯五十年,风风雨雨雪盈颠。古稀虽过心犹壮,学术无穷志益坚。著作等身为献策,刷新括目望时贤。书余极目江天望,双井浮梁路几千。五十抒怀@黄崇焘...
关键词
五十年
学术
浮梁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发挥我省名茶效应的建议
17
作者
黄崇焘
机构
江西省景德镇市茶叶学会
出处
《蚕桑茶叶通讯》
1995年第3期15-16,共2页
文摘
关于发挥我省名茶效应的建议黄崇焘(江西省景德镇市茶叶学会)江西产茶历史悠久,始于东汉,历年最高(1915年)产量2万吨,现有九十个县(市)产茶,产区辽宽,品质优良,商品率高,茶叶为我省创汇大额单项之一。一、江西名茶久享盛誉江西自古盛产名茶,古称贡茶。...
关键词
江西
茶叶生产
名牌战略
政策
管理
分类号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江西名茶的历史与展望
黄崇焘
《农业考古》
199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浮梁茶叶史话
黄崇焘
《农业考古》
199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浮梁茶叶史话(补)
黄崇焘
《农业考古》
199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宁茶振植有限公司史考——我国最早农、工、商一体,初精制联合茶叶企业探源
黄崇焘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景德镇茶具初考
黄崇焘
《农业考古》
199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中国地名茶的祁红
黄崇焘
《农业考古》
200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漫话浮梁茶文化
黄崇焘
《广东茶叶》
199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知识经济与21世纪茶叶发展战略
黄崇焘
《蚕桑茶叶通讯》
200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研究茶叶市场变化规律 探索我茶区发展之道路
黄崇焘
《蚕桑茶叶通讯》
199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研究茶叶市场变化规律探索我茶区发展之道路
黄崇焘
《农业考古》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话说香港茶市、茶风
黄崇焘
《农业考古》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宁州茶俗
黄崇焘
《农业考古》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双井茶人集》前言
黄崇焘
《农业考古》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宁红区茶叶科研的追溯与展望
黄崇焘
《农业考古》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浮梁茶园生态建设
黄崇焘
王永峰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五十抒怀
黄崇焘
《农业考古》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关于发挥我省名茶效应的建议
黄崇焘
《蚕桑茶叶通讯》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