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教师数字素养的实然困境与因应路径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颂迪 黄小宾 《继续教育研究》 2025年第3期61-67,共7页
数字化愈发成为催生教育结构变革的重要力量,在教育数字化进程中,高职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有助于推动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进而助益教育强国建设。基于河南省351名高职教师的实证分析可得,高职教师数字素养整体水平中等偏上... 数字化愈发成为催生教育结构变革的重要力量,在教育数字化进程中,高职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有助于推动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进而助益教育强国建设。基于河南省351名高职教师的实证分析可得,高职教师数字素养整体水平中等偏上;教师数字素养在不同年龄段、不同办学性质、不同办学水平以及不同学历的教师群体中,均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当前仍面临一系列实际困境,制约了高职教师数字素养的培育成效。具体而言,教师的数字化意识尚需进一步增强,数字技术与知识技能的掌握仍有待提升;数字社会责任的有效落实仍面临挑战,难以充分转化为数字化应用的实践;此外,高职教师在数字专业发展方面相对薄弱。为有效提升高职教师的数字素养,应当从“厚植教师数字化意识,融入数字知识与技能”“明晰教师数字社会责任,保障数字应用过程”“关注教师专业发展,形成师资队伍合力”等方面精准施策,进而加快教育数字化建设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师 教育数字化 数字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凭筛选视域下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5
2
作者 黄小宾 赵怡蓉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33-140,共8页
作为教育的符号象征物,高等教育文凭是大学毕业生劳动能力的一种信号标识,且用人单位时常以该信号标识来推测大学生求职个体与工作岗位之间的适配度。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愈发严峻,加之文凭筛选信号的部分“失... 作为教育的符号象征物,高等教育文凭是大学毕业生劳动能力的一种信号标识,且用人单位时常以该信号标识来推测大学生求职个体与工作岗位之间的适配度。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愈发严峻,加之文凭筛选信号的部分“失灵”,高等教育文凭与大学生就业之间的关系再次引人注目。文章通过分析高等教育文凭的筛选假设及其实然作用边界,揭示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现实问题,从微观层面理性辨别高等教育文凭对大学生就业的作用,以期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纾解提供些许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文凭 文凭筛选 大学生就业 信号标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流理论视域下《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修订的政策议程与展望
3
作者 刘宇航 牛元帅 黄小宾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7期39-46,共8页
完善职业学校兼职教师队伍的管理不仅是助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更是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必然之举。基于多源流理论,《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的修订主要源于三重动力: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供需矛盾、“兼职教师管理”的现... 完善职业学校兼职教师队伍的管理不仅是助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更是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必然之举。基于多源流理论,《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的修订主要源于三重动力: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供需矛盾、“兼职教师管理”的现实矛盾和“校热企冷”的深层矛盾构成的“问题源流”;相关政策的推动、政策提案与理论研究成果的支撑构成的“政策源流”;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国民情绪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师资队伍的殷切期待构成的“政治源流”。三条源流两两交织并产生多层次耦合效应——经过问题源流与政治源流的碰撞后产生初步耦合,政策源流与问题源流的交汇后实现接续耦合,政策源流与政治源流的汇聚后实现深度耦合,最终三源流耦合交融的合力共同推开“政策之窗”。未来,应以问题源流为导向,关注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的现实困厄;以政策源流为补充,优化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政策的选择空间;以政治源流为动力,发挥国家重要战略的引领性作用;以三源流耦合为契机,把握政策创新的关键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流理论 职业学校 兼职教师 政策议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鄂博深部稀土尾矿的工艺矿物学 被引量:18
4
作者 黄小宾 杨占峰 +2 位作者 王振江 王绍华 朱智慧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8,15,共4页
为合理开发和利用白云鄂博的稀土尾矿中的萤石资源,对该矿的稀土尾矿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通过化学分析、物相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检测手段对该矿石进行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稀土尾矿中萤石含量为26.6%,铁矿物含量... 为合理开发和利用白云鄂博的稀土尾矿中的萤石资源,对该矿的稀土尾矿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通过化学分析、物相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检测手段对该矿石进行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稀土尾矿中萤石含量为26.6%,铁矿物含量高达16.4%,硅酸盐矿物霓辉石、钠闪石和黑云母含量共计19.9%,碳酸盐矿物白云石、方解石含量共计15.7%,稀土矿物含量有3.9%。稀土尾矿原矿中萤石矿物的单体解离度为76.50%,萤石矿物与铁矿物、碳酸盐矿物、硅酸盐矿物以及稀土矿物大量连生,经过磨矿后稀土尾矿中萤石矿物的单体解离度92.38%。此研究结果为该矿的稀土尾矿中的萤石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尾矿 萤石资源 解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学术领导力的三个范畴研究及未来展望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小宾 钟云华 孙思捷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2-46,I0003,共16页
高校学术领导力是推动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高校学术领导力的内涵要素、功能发挥等方面的研究总体上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高校学术领导力的主体、空间与时间三个范畴的研究须进一步归纳与凝练。高校学术领导力三... 高校学术领导力是推动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高校学术领导力的内涵要素、功能发挥等方面的研究总体上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高校学术领导力的主体、空间与时间三个范畴的研究须进一步归纳与凝练。高校学术领导力三个范畴研究的系统梳理,既是全面研究高校学术领导力的应有之义,又是推进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实践需要。随着系统科学发展的深入,高校学术领导力研究不仅要在已有三个范畴上加以思考,而且还要立足于线性与非线性、有序与无序、渐变与突变等新的研究维度,以期实现高校学术领导力研究从静态封闭走向动态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术领导力 高等教育治理体系 高校学术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高校人才引进政策特征、问题和理性审视——基于9所“双一流”高校的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黄小宾 丁学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22年第4期24-31,共8页
人才引进政策对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和提升高校文化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通过对西部9所“双一流”高校的人才引进政策文本进行分析,发现其蕴含着人才学术称号鲜明、能力要求渐高、学术背景趋同、服务成本升高、年龄与聘期设限和... 人才引进政策对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和提升高校文化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通过对西部9所“双一流”高校的人才引进政策文本进行分析,发现其蕴含着人才学术称号鲜明、能力要求渐高、学术背景趋同、服务成本升高、年龄与聘期设限和引进层次分明等共性特征。共性特征背后存在政策刚性引才惯性驱使、柔性引才力度不足,政策引才内容同质化、区域特色尚未突显,政策引才配套措施失衡、政策集聚效应式微等问题。因此,应从创新人才理念、增强政策柔性引才力度,深挖西部资源、丰富政策引才区域特色,改进配套措施、发挥政策体系积极效应等维度加以改进,以期促进西部高等教育人才队伍结构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高校 人才引进 政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师准聘长聘制度的内涵要义、现实考量与机制建构——基于“双一流”B大学的个案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小宾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21年第1期13-19,64,共8页
高校引进准聘长聘制度是为了更好地保障教师学术自由,以及促进高校师资队伍水平的整体提高。在厘清准聘长聘制度的内涵概念的基础上,通过结合“双一流”B大学的分析,提炼出这一制度在现实考察中存在的问题:制度设计初衷与实施过程偏差,... 高校引进准聘长聘制度是为了更好地保障教师学术自由,以及促进高校师资队伍水平的整体提高。在厘清准聘长聘制度的内涵概念的基础上,通过结合“双一流”B大学的分析,提炼出这一制度在现实考察中存在的问题:制度设计初衷与实施过程偏差,高校保障措施不足,退出机制不完善以及忽视科研团队考评等。继而针对性地提出“保护学术自由”的导向机制,健全岗位设置以及分类管理的保障机制,构建完整的教师流动机制以及修订多元灵活的评价机制,以促进师资聘任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聘长聘制度 案例分析 教师聘任制 流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阳市高校大学生麻辣烫饮食行为及不良反应情况调查
8
作者 张琼 阳文燕 +3 位作者 桂玉 柴丽莹 黄小宾 单晓云 《现代食品》 2020年第6期216-219,共4页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对麻辣烫的认知、态度、饮食行为现况及食用麻辣烫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衡阳市8所高校作为采样点,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结果:麻辣烫食用频率普遍较高;70.4%的被调查者会选择中、高辣度;采...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对麻辣烫的认知、态度、饮食行为现况及食用麻辣烫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衡阳市8所高校作为采样点,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结果:麻辣烫食用频率普遍较高;70.4%的被调查者会选择中、高辣度;采用χ~2检验分析结果表明,麻辣烫汤料的认知程度与不良反应间存在相关性(p<0.05);受试者麻辣烫食用频率与发生不良反应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人群对不同辣度的选择与不良反应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群食用麻辣烫的频率较高,其认知情况、食用频率及不同辣度的选择均与食用麻辣烫后胃肠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存在相关性,因此,可有针对性地对麻辣烫爱好者进行健康宣教,合理食用麻辣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辣烫 食用频率 辣度 不良反应 衡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