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杏树间作下密度与钾肥对花生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1
作者 黄小双 胡西旦·买买提 +3 位作者 热西旦·阿木提 艾合买提·肉孜 李海峰 刘志刚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80,共9页
为明确新疆吐鲁番地区杏树间作下花生适宜的种植密度和合理的施钾水平,本试验以当地主栽品种鲁花9号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3个种植密度:23.83万穴·hm^(-2)(D1)、17.08万穴·hm^(-2)(D2)、13.62(D3)万穴·hm^(-2),5个... 为明确新疆吐鲁番地区杏树间作下花生适宜的种植密度和合理的施钾水平,本试验以当地主栽品种鲁花9号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3个种植密度:23.83万穴·hm^(-2)(D1)、17.08万穴·hm^(-2)(D2)、13.62(D3)万穴·hm^(-2),5个钾肥水平:0 kg·hm^(-2)(K1)、45 kg·hm^(-2)(K2)、105 kg·hm^(-2)(K3)、150 kg·hm^(-2)(K4)、225 kg·hm^(-2)(K5),研究杏树间作下密度与钾肥水平对花生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钾水平为K4、密度为D2时,各生育时期花生功能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苗期除外)和气孔导度(Gs)均最高,且除苗期的Pn、Tr外,其余时期各性状与其他钾肥水平间均表现为差异显著,而胞间CO_(2)浓度(Ci)均最低,显著低于除K5外的其他钾肥水平处理。不同密度下,花生功能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各生育时期均表现为随钾肥用量增加呈先升后降的变化,均在K4处理达到峰值,与其他钾肥水平间大多表现为差异显著;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则表现为随钾肥用量增加呈先降后增的变化,均在K4处理降到最低,与其他钾肥水平间大多表现为差异显著。不同密度下,K4处理花生荚果产量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钾肥水平处理(D3下的K5除外)。综上可知,本试验条件下,花生密度和施钾量分别以17.08万穴·hm^(-2)和150 kg·hm^(-2)较优,可作为杏树间作下花生栽培的推荐种植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杏树间作 密度 钾肥 光合生理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集鱼灯在海洋渔业中的发展趋势及热点分析
2
作者 张英 孔祥洪 +2 位作者 黄小双 陈新军 刘必林 《海洋渔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17,共15页
随着海洋渔业的快速发展,集鱼灯作为一种生态友好、低碳且高效的关键设备,在提升捕捞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集鱼灯技术在过去二十年的发展趋势、主要贡献者及研究热点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中文核心期刊数据库... 随着海洋渔业的快速发展,集鱼灯作为一种生态友好、低碳且高效的关键设备,在提升捕捞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集鱼灯技术在过去二十年的发展趋势、主要贡献者及研究热点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中文核心期刊数据库及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考察了该领域的发文量、主要研究机构、学科领域、核心作者和主要研究方向等关键指标,全面展示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及研究重点的变化趋势,揭示了集鱼灯技术的演变路径。研究结果显示:1)该领域年发文量总体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但在2018年后国内外发文量呈现相反的趋势。2)中国和日本是集鱼灯研究的主要贡献国,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沿海高校及科研院所。3)国内研究大致分为两个阶段,2004年至2013年偏重光诱捕捞的出海测试,而2012年至2022年则逐渐聚焦于集鱼灯合理配置、照度模型及照度分布等方面的研究。国际上,研究大致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2003—2009年)聚焦于基础理论研究和早期技术探索;第二阶段(2010—2016年)转向节能减耗和光源技术革新,以响应环保需求的提升;第三阶段(2020年以后)关注集鱼灯性能优化及其生态影响,贴合全球可持续渔业发展的趋势。研究表明,集鱼灯技术已从传统光源逐步转向更加可持续、节能的技术,未来研究方向将集中在光因子对集群行为的深入研究、三维光场可视化技术的应用以及集鱼灯实际应用效能提升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鱼灯 海洋渔业 发展趋势 文献计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V技术草金鱼幼鱼转弯运动动力学特性
3
作者 张娟 张英 +4 位作者 黄小双 刘必林 陈新军 孔祥洪 陈家祺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2-100,共9页
为了解观赏鱼类在转弯运动状态下的推进机理及推进性能,以体长为5~8 cm的草金鱼(Carassius auratus)幼鱼为研究对象,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PIV)和涡量矩定理,对机动转弯运动流体流场变化进行追踪,分析了幼... 为了解观赏鱼类在转弯运动状态下的推进机理及推进性能,以体长为5~8 cm的草金鱼(Carassius auratus)幼鱼为研究对象,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PIV)和涡量矩定理,对机动转弯运动流体流场变化进行追踪,分析了幼鱼转弯过程中尾部的运动特征和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草金鱼幼鱼转弯过程中,形态结构主要发生C型、S+C型结构两种变化,转弯过程中幼鱼尾部周围流场的正、负值涡量交替出现;鱼体形态呈C型结构转弯时,幼鱼平均速度为0.130 7 m/s,流体对幼鱼尾部产生的正作用力为2.06~133.49 mN,负作用力为-83.85~-2.15 mN;鱼体形态呈S+C型结构转弯时,幼鱼平均速度为0.104 4 m/s,流体对幼鱼尾部产生的正作用力为24.06~80.95 mN,负作用力为-59.60~-5.86 mN。研究表明,转弯时鱼体形态呈C型结构变化的机动性能优于鱼体形态呈S+C型结构变化,且不同转弯类型产生作用力峰值的时刻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金鱼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形态结构 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在仿生机器鱼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必林 黄小双 +2 位作者 陈新军 张英 孔祥洪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9-728,共10页
计算流体力学是研究仿生机器鱼水动力特性的重要数值模拟方法,已在仿生学及海洋学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利用CNKI中文数据库及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分别检索到201篇中文文献和146篇英文文献,运用Cite Space软件的文献计... 计算流体力学是研究仿生机器鱼水动力特性的重要数值模拟方法,已在仿生学及海洋学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利用CNKI中文数据库及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分别检索到201篇中文文献和146篇英文文献,运用Cite Space软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对文献类型、期刊分布、发文量趋势、作者、研究机构和高被引文献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结合关键词网络知识图谱、关键词聚类图谱,探讨了计算流体力学在仿生机器鱼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热点。结果表明:仿生机器鱼领域中外文献发文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且仿生类期刊及文献具有较高的影响因子与被引频次;研究学科领域涉及工程学、机器人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等多个交叉性学科;该领域内研究热点与重点方向为动力学模型、三维流场仿真、设计与制作。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建议未来研究应深入探讨水生生物集群运动仿真、鱼类侧线感知机制和仿生机器鱼水动力试验,以期促进多学科融合,为仿生机器鱼的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仿生机器鱼 数值模拟 文献计量学 网络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的多叶可控网板水动力特性及压力流场研究
5
作者 姜书侠 孔祥洪 +2 位作者 黄小双 叶旭昌 曹道梅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6-148,共13页
传统网板通过改变曳纲长度和拖速控制作业深度,通过改变网板与曳纲和手纲的固结点位置调整作业姿态,操作复杂。为了给可控变水层网板的设计研究提供科学参考,设计了一款多叶可控网板,通过数值模拟仿真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 传统网板通过改变曳纲长度和拖速控制作业深度,通过改变网板与曳纲和手纲的固结点位置调整作业姿态,操作复杂。为了给可控变水层网板的设计研究提供科学参考,设计了一款多叶可控网板,通过数值模拟仿真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探究其不同部位(上端、下端)叶片的转动方向和转动角度(-40°~40°)对其水动力性能的变化影响。结果显示:1)叶片闭合时,多叶可控网板的升力系数在20°冲角时达到最大值0.88;其升阻比在5°冲角时达到最大值8.85。2)0°冲角时,网板两端叶片朝负方向转动,升力逐渐减小至0,并在转角为-20°时,升力变为相反方向;两端叶片朝正方向转动,升力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在转角为20°时达到最大值0.32;升阻比随叶片冲角的增加而减小。3)20°冲角时,网板两端叶片朝正方向转动,升力系数不断减小;叶片朝负方向转动,升力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在-10°转角时达到最大值1.05;升阻比在-20°转角时达到最大值5.25。4)两组冲角下,两端叶片分别朝正方向转动,Z轴分力系数均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叶网板 翼型 数值模拟 水动力 流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帘线/橡胶复合材料各向异性黏-超弹性本构模型 被引量:17
6
作者 黄小双 彭雄奇 张必超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0-145,共6页
帘线/橡胶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轮胎等重要工程领域,为了描述其在服役条件下的大变形、非线性、各向异性和高应变率等材料力学行为,基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连续介质力学理论,提出了一种考虑应变率效应的帘线/橡胶复合材料各向异性黏-超弹性... 帘线/橡胶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轮胎等重要工程领域,为了描述其在服役条件下的大变形、非线性、各向异性和高应变率等材料力学行为,基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连续介质力学理论,提出了一种考虑应变率效应的帘线/橡胶复合材料各向异性黏-超弹性本构模型.该模型中单位体积的应变能被解耦为便于参数识别的基体等容变形能、帘线拉伸变形能、剪切应变能和黏性应变能四部分.给出了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并通过拟合文献中单轴拉伸、偏轴拉伸实验数据,得到了模型参数.利用该模型预测了不同加载和变形条件下的力学行为,并将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考虑黏性模型和不考虑黏性模型对不同应变率变形条件下的预测结果相差很大,且考虑黏性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很好.因此,与不考虑黏性模型相比,所提出的各向异性黏-超弹性本构模型能更好地表征帘线/橡胶复合材料在大变形、高应变率条件下的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帘线/橡胶复合材料 各向异性 黏-超弹性 本构模型 模型参数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果树花生间作模式对花生生长发育、叶片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黄小双 李海峰 +5 位作者 胡西旦·买买提 热西旦·阿木提 刘志刚 任红松 石书兵 张雨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433-2441,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果树间作下对花生生长发育、叶片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新疆托克逊县常规花生品种为试材,通过杏树、枣树与葡萄3种果树间作花生的种植模式,分析不同时期间作下花生的农艺性状、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和抗... 【目的】研究不同果树间作下对花生生长发育、叶片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新疆托克逊县常规花生品种为试材,通过杏树、枣树与葡萄3种果树间作花生的种植模式,分析不同时期间作下花生的农艺性状、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花生产量性状等相关指标。【结果】不同果树间作下显著影响花生主茎高、分枝数、茎粗。杏树间作下花生分枝数较枣树与葡萄树间作高190%和60%,主茎长度低26%、13%;不同处理间花生主茎高与分枝数和茎粗成反比,分枝数与茎粗成正比,侧枝长生长规律为苗期至结荚期为快速增长期和结荚期至成熟期为慢速增长期;不同果树间作下花生叶片保护酶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杏、葡萄间作花生SOD酶活性在各个生育期均显著高于枣树间作花生;叶片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与MDA的含量呈负相关,枣树间作下花生叶片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整体低于其他处理;不同果树间作下,杏树间作花生获得的单株结果数和单株产量均为最大,分别为43.33个和116.23 g。【结论】选择树冠、树龄适宜遮阴较小的杏树最为适宜间作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果树间作 生长发育 生理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双拉耦合的复合材料编织物非正交本构模型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必超 彭雄奇 黄小双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7-234,共8页
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理论,将复合材料编织物的双轴拉伸效应引入到前期提出的非正交本构模型中,提出了一种考虑双拉耦合的复合材料编织物非正交本构模型.给出了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并通过拟合单轴拉伸、不等比双轴拉伸和偏轴拉伸实验数据,... 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理论,将复合材料编织物的双轴拉伸效应引入到前期提出的非正交本构模型中,提出了一种考虑双拉耦合的复合材料编织物非正交本构模型.给出了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并通过拟合单轴拉伸、不等比双轴拉伸和偏轴拉伸实验数据,得到了本构模型参数.利用该模型对双轴拉伸和双球冲压实验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并将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出本构模型的可靠性,该模型能更好地表征复合材料编织物在成形过程中由于大变形所引起的非线性各向异性力学行为.这一本构模型具有结果精确、参数容易确定的优点,为编织复合材料成形的数值模拟和成形工艺优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编织物 双拉耦合 非正交本构模型 成形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针刀联合神经触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9
作者 孟德鸿 杨永晖 +4 位作者 卢曼 黄小双 陈倩 刘存斌 耿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49-53,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针刀联合神经触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LDH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试验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针刀联合神经触激治疗,每周1次,连...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针刀联合神经触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LDH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试验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针刀联合神经触激治疗,每周1次,连续4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价患者疼痛程度,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标准评价患者腰椎功能,采用直腿抬高试验角度观察患者下肢活动度,比较两组疗效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JOA评分、直腿抬高角度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VAS评分、JOA评分、直腿抬高角度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针刀联合神经触激疗法能够更加精准有效地缓解LDH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针刀 神经触激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织物力学性能和冲压成形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郭文文 彭董挹海 +2 位作者 黄小双 李云 姚远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1-45,共5页
在实际成形过程中,碳纤维复合材料往往处于复杂的应力状态,开展近于真实载荷环境下的力学试验分析,能够更准确地认识实际应用中材料的成形性能和变形机理.为获得碳纤维织物的基本力学特性,设计了平纹碳纤维织物拉伸试样及成形试样,进行... 在实际成形过程中,碳纤维复合材料往往处于复杂的应力状态,开展近于真实载荷环境下的力学试验分析,能够更准确地认识实际应用中材料的成形性能和变形机理.为获得碳纤维织物的基本力学特性,设计了平纹碳纤维织物拉伸试样及成形试样,进行了单轴拉伸、双轴拉伸、镜框剪切试验和方盒冲压成形实验研究,对比了不同双拉比及纱线取向对力学性能及成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碳纤维织物具有高度的非线性、各向异性和双拉耦合特性,即经纬向纤维的力学性能会相互影响;剪切变形是成形过程中的主要变形模式,当剪切角达到临界锁死角时,织物发生起皱现象;同种织物不同纱线取向试样表现出不同的成形性能,因此可以根据零件几何形状选择合适纤维取向的织物,从而减少缺陷,优化成形零件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为后续建立碳纤维织物本构模型和成形仿真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织物 成形性能 力学试验 成形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仿生江豚鱼群共融型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1
作者 孔祥洪 黄小双 +4 位作者 刘帆 李炳麟 王静峰 刘必林 陈新军 《渔业现代化》 CSCD 2021年第5期18-25,共8页
随着水产养殖领域现代化、智能化的不断发展,对养殖水监测与饲料投放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提高饲料投放效率和投放装置的智能化、共融性,降低移动投饲装置对鱼群的扰动性,研究了一种基于仿生江豚机器鱼的鱼群共融性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随着水产养殖领域现代化、智能化的不断发展,对养殖水监测与饲料投放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提高饲料投放效率和投放装置的智能化、共融性,降低移动投饲装置对鱼群的扰动性,研究了一种基于仿生江豚机器鱼的鱼群共融性装置的设计与实现。首先基于NACA翼型方程构建仿生鱼几何模型,建立鱼体背腹式运动学方程,进而设计仿生机器江豚装置;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分析机器鱼水动力特性;最后通过池塘实地试验,验证鱼体运动模型的共融性与投饲装置集鱼的可行性。结果显示:基于NACA翼型方程的仿生豚体轮廓方程,实现了形体减阻机制,以降低作业时能耗;试验中鱼群跟随机器鱼游动,验证鱼体运动学模型对机器鱼的游动过程中共融性的提高具有一定作用。本研究为机器鱼作业机动性控制提供了一定基础,并为机器鱼在水产养殖自动化、智能化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鱼 共融性 仿生江豚 移动投饲 运动学方程 数值模拟 池塘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