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胼胝体梗死的康复效果评估:基于功能近红外光谱技术的个案研究
1
作者 陈予东 杜晓霞 +4 位作者 黄富表 叶长青 马琳 王云雷 吴晓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5-372,共8页
目的描述1例因脑梗死导致胼胝体损伤(表现为异己手综合征、注意力障碍、空间忽略、步态失用等)患者的个体化康复过程,并探讨功能近红外光谱技术(f NIRS)在评估脑激活中的优势。方法患者男性,54岁,通过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蒙特利尔认知评... 目的描述1例因脑梗死导致胼胝体损伤(表现为异己手综合征、注意力障碍、空间忽略、步态失用等)患者的个体化康复过程,并探讨功能近红外光谱技术(f NIRS)在评估脑激活中的优势。方法患者男性,54岁,通过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蒙特利尔认知评估、洛文斯顿作业治疗用认知功能评定测验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等多种评估工具,为患者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在常规物理治疗、作业治疗、任务导向训练、镜像训练和计算机认知辅助训练的基础上,增加舒尔特方格训练、双侧肢体协同性训练和经颅磁刺激(TMS)治疗。采用f NIRS评估康复前后脑活状态的变化。结果综合康复1个多月后,患者异己手综合征、注意力障碍和空间忽略明显改善,步行恢复正常,运动、认知和日常生活能力均提高,脑部激活状态呈现积极变化。结论针对胼胝体损伤复杂症状,综合康复手段(特别是舒尔特方格、双侧协同训练及TMS)结合f NIRS评估脑激活,展现出显著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胼胝体 康复 经颅磁刺激 功能近红外光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住院病案首页结构、内容和数据标准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叶海燕 秦晴 +19 位作者 刘叶 田益凡 张赢心 杨亚茹 王忠彦 张萌 刘小燮 杨延砚 曾斌 周谋望 谢欲晓 许光旭 郑洁皎 张鸣生 叶祥明 黄富表 黄秋晨 王一吉 陈迪 邱卓英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6,共12页
目的探索康复住院病案首页数据标准化,涉及康复住院病案首页的结构、内容和数据标准,旨在提高康复住院病案首页数据标准化水平,提升数据填报质量,为医保支付、医院绩效考核、康复学科评价等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方法基于国家卫生健... 目的探索康复住院病案首页数据标准化,涉及康复住院病案首页的结构、内容和数据标准,旨在提高康复住院病案首页数据标准化水平,提升数据填报质量,为医保支付、医院绩效考核、康复学科评价等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方法基于国家卫生健康委《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电子病历共享文档规范》《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6版)》相关规范,分析康复住院病案首页的结构和内容。系统运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WHO-FICs)参考分类《国际疾病分类》(ICD-10/ICD-11,ICD-9-CM-3)、《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和《国际健康干预分类》(ICHI Beta-3)进行疾病诊断、功能描述和评定以及康复干预,形成规范化的术语体系和编码方法。结果康复住院病案首页涵盖住院患者信息、住院信息、诊疗信息和费用信息四大板块。ICD-10/ICD-11是康复住院病案首页中的入院诊断和出院疾病诊断的标准和编码工具。ICD-11推荐的3大功能评定工具WHODAS 2.036项版本、简明示范残疾调查、通用功能领域以及ICF可用于康复功能评定和评定结果的编码。ICHI Beta-3和ICD-9-CM-3可用于病案首页中的手术和操作编码,也可用于康复干预项目的编码。结论康复住院病案首页是对康复病历相关内容的总结,也是康复住院数据上报的工具,需要根据康复医疗的特点进行细化和优化,并且补充必要的数据。应该全面推动ICD-11/ICD-10、ICF和ICHI Beta-3/ICD-9-CM-3分类标准的应用,从而提升住院患者疾病和功能诊断数据的准确性。基于ICD-11和ICF补充相关的功能评估结果数据,运用ICHI Beta-3/ICD-9-CM-3对康复干预进行编码。提升康复病历和康复住院病案首页质量,是康复医疗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也为基于康复住院病案首页的数据分析与应用奠定了循证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病案首页 数据标准化 国际疾病分类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国际健康干预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电子病历数据标准化研究
3
作者 田益凡 荀芳 +19 位作者 叶海燕 刘叶 张赢心 杨亚茹 王忠彦 张萌 刘小燮 杨延砚 曾斌 周谋望 谢欲晓 许光旭 郑洁皎 张鸣生 叶祥明 黄富表 黄秋晨 王一吉 陈迪 邱卓英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44,共12页
目的探讨康复领域电子病历的数据标准体系,聚焦康复电子病历的术语与编码标准、数据结构与重点内容。方法基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和国际标准化组织以及健康信息互操作性标准(HL7)等相关组织发布的电子病... 目的探讨康复领域电子病历的数据标准体系,聚焦康复电子病历的术语与编码标准、数据结构与重点内容。方法基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和国际标准化组织以及健康信息互操作性标准(HL7)等相关组织发布的电子病历标准架构,结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WHO-FICs)框架,基于《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并依据《电子病历基本数据集》和《电子病历共享文档规范》构建康复电子病历的数据结构和内容以及数据标准。结果康复电子病历的数据结构应严格遵守电子病历结构,分为临床文档、文档段、数据组和数据元四个层次,包含基本信息、诊断信息、干预信息和费用信息4大内容领域。康复电子病历在传统临床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了与康复治疗相关的内容。WHO-FICs参考分类的应用为康复电子病历疾病和健康功能描述以及康复干预提供诊断标准、功能描述工具、编码工具和术语词表索引工具。研究详细说明了康复电子病历在4个主要类别的数据结构和内容范畴,细化了电子病历中康复内容的填报颗粒度,为康复电子病历提供了详细的数据填报指导。结论康复电子病历的标准化对于提升康复医疗服务质量、促进患者康复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康复电子病历的发展必须以国家和国际标准为基础,在通用的电子病历数据结构和标准下,构建纳入疾病诊断、功能描述和评定以及康复干预等核心数据的康复电子病历数据体系,提升康复电子病历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 电子病历 数据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门诊病历数据标准化研究
4
作者 刘叶 秦晴 +19 位作者 叶海燕 田益凡 张赢心 杨亚茹 王忠彦 张萌 刘小燮 杨延砚 曾斌 周谋望 谢欲晓 许光旭 郑洁皎 张鸣生 叶祥明 黄富表 黄秋晨 王一吉 陈迪 邱卓英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4,共10页
目的分析康复门诊病历的数据结构和标准,为提升康复门诊医疗质量、制定医保支付政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基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电子病历共享文档规范》,依据《门(急)诊诊疗信息页质量管理规定... 目的分析康复门诊病历的数据结构和标准,为提升康复门诊医疗质量、制定医保支付政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基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电子病历共享文档规范》,依据《门(急)诊诊疗信息页质量管理规定(试行)》,并结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WHO-FICs)框架,确定康复门诊病历的数据框架和数据内容,探讨康复门诊病历的数据标准。结果构建了康复门诊病历的数据框架,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就诊过程信息、诊疗信息以及费用信息4项内容。通过应用WHO-FICs的参考分类ICD-10/ICD-11、ICF和ICHI Beta-3可以标准化制定康复门诊病历的诊断标准和术语,并用于疾病的诊断、功能描述和评估以及康复干预的编码,以提升康复门诊病历数据的上报质量,进而提升康复质量控制水平。结论康复门诊病历结构化和数据标准化是实现康复数据共享的基础。WHO-FICs分类标准用于康复门诊病历的疾病诊断、功能描述和评定以及干预等领域的术语和编码以及评估,为实现康复门诊数据的共享与互联互通以及优化康复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门诊病历 标准化 数据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性聆听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会交往功能的疗效 被引量:5
5
作者 刘萍 及翔 +1 位作者 王林平 黄富表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2-367,共6页
目的 观察治疗性聆听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在社会交往功能方面的影响。方法 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北京博爱医院ASD儿童40例随机分为A组(n=20)和B组(n=20),两组均接受基础康复治疗和常规作业治疗,B组在常规作业治疗的同时进行治疗... 目的 观察治疗性聆听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在社会交往功能方面的影响。方法 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北京博爱医院ASD儿童40例随机分为A组(n=20)和B组(n=20),两组均接受基础康复治疗和常规作业治疗,B组在常规作业治疗的同时进行治疗性聆听训练,共8周。治疗前后采用残疾儿童功能评定量表(PEDI)、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行为量表(ABC)、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第2版(PDMS-2)和加拿大作业活动行为评估(COPM)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t|> 3.194, P <0.01),除ABC评分外,B组各项指标均优于A组(|t|>2.122, P <0.05)。结论 在常规作业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治疗性聆听训练,可以更有效地改善ASD儿童的感觉处理障碍和社会交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治疗性聆听 作业治疗 社会交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上肢不同部位的温度觉阈值20例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黄富表 奈良进弘 陈彤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11期1087-1088,共2页
目的初步探讨正常人温度觉阈值的正常范围,以及各阈值与性别、部位之间的关系。方法用神经感觉分析仪(TSA-Ⅱ)的Limits法测定20例正常人上肢10个部位的冷觉、温觉、冷痛、热痛阈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各部位的冷觉、温觉个体差异不显著... 目的初步探讨正常人温度觉阈值的正常范围,以及各阈值与性别、部位之间的关系。方法用神经感觉分析仪(TSA-Ⅱ)的Limits法测定20例正常人上肢10个部位的冷觉、温觉、冷痛、热痛阈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各部位的冷觉、温觉个体差异不显著,冷痛觉和热痛觉的个体差异比较明显;男女之间在有些部位的温度觉阈值上有一定差异;左右侧在某些部位和某些温度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结论正常人的温度觉阈值与性别、部位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定量感觉检查 温度觉 阈值 上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评估、治疗与康复”专家共识 被引量:180
7
作者 李建军 杨明亮 +24 位作者 杨德刚 高峰 杜良杰 廖利民 陈伯华 周方 张雪松 孙天胜 张保中 项晓培 陈丽霞 周红俊 刘松怀 孙知寒 刘颖 刘璇 胡春英 黄秋晨 吴娟 黄富表 张晓颖 李军 陈亮 刘宏炜 宫慧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4-287,共14页
脊柱脊髓损伤是一种导致终生严重残疾的灾难性损伤,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负担。为推动我国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的规范化治疗与康复,更好地指导临床及康复医师实践,来自多个权威中心的专家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实践,制订了"... 脊柱脊髓损伤是一种导致终生严重残疾的灾难性损伤,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负担。为推动我国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的规范化治疗与康复,更好地指导临床及康复医师实践,来自多个权威中心的专家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实践,制订了"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的评估、治疗与康复"专家共识,包括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的早期急救、临床治疗及康复的规范化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 评估 治疗 康复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 被引量:28
8
作者 王强 黄富表 +3 位作者 颜如秀 张通 陆宏宇 宋鲁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21-825,共5页
目的探讨双侧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52例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26)和对照组(n=26)。治疗组采用双侧运动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神经发育法训练患侧上肢,共治疗6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Fugl-... 目的探讨双侧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52例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26)和对照组(n=26)。治疗组采用双侧运动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神经发育法训练患侧上肢,共治疗6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定的上肢部分(FMA-UE)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FMA-UE、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治疗组FMA-UE、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双侧运动训练能显著提高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双侧运动训练 康复 日常生活活动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利手、非利手主动抓握-释放任务下脑区激活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李晁金子 黄富表 +2 位作者 杜晓霞 张豪杰 张通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66-1071,共6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观察健康人利手、非利手复杂运动模式下双侧感觉运动区(SMC)、运动前区(PMC)激活模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8月至12月,社区招募右利手健康人15例,采用Block设计,执行抓握-释放握力器任务,于双侧... 目的探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观察健康人利手、非利手复杂运动模式下双侧感觉运动区(SMC)、运动前区(PMC)激活模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8月至12月,社区招募右利手健康人15例,采用Block设计,执行抓握-释放握力器任务,于双侧SMC、PMC和前额叶皮质行fNIRS探测,根据氧合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浓度变化观察两种运动状态下脑区激活通道及强度。结果根据氧合血红蛋白浓度,右(利)手运动时,双侧激活通道数相同,左侧SMC激活平均β值更高(P<0.05);左(非利)手运动时,对侧激活通道更多,右侧SMC激活平均β值更高(P<0.05)。根据脱氧血红蛋白浓度,利手或非利手运动时,对侧激活通道更多;右(利)手运动时,左侧SMC激活平均β值更高(P<0.05),通道12(左侧PMC)和通道26(右侧PMC)激活更强(P<0.05)。结论fNIRS可用于利手、非利手复杂运动模式下手运动相关脑区激活的研究,应更关注氧合血红蛋白浓度变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 上肢 运动功能 感觉运动区 运动前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简易上肢功能检查测试结果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曹丽辉 黄富表 徐筱婧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30-736,共7页
目的观察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在中国成人中的测量结果,并与原数据进行比较。方法 2020年5月至6月,根据STEF操作指南,使用其专用工具对130例中国健康成年人进行测试,使用单样本t检验将测得数据与日本人群原数据进行比较,根据差异对中... 目的观察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在中国成人中的测量结果,并与原数据进行比较。方法 2020年5月至6月,根据STEF操作指南,使用其专用工具对130例中国健康成年人进行测试,使用单样本t检验将测得数据与日本人群原数据进行比较,根据差异对中国人的STEF进行调试。结果右侧10个操作项目中,大球、中球、大立方、大圆片、小立方、布、金属圆片、金属小球、铁钉共9个项目与日本人群数据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 1.760, P <0.05);左侧10个操作项目中,大球、中球、大立方、大圆片、小立方、金属小球、铁钉共7个项目与日本人群数据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 2.257, P <0.001)。结论中日样本STEF测试结果比较存在差异,应用时应进行适当调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功能 简易上肢功能检查 精细动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过程中优势与非优势脑半球功能变化差异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晁金子 黄富表 +2 位作者 杜晓霞 张豪杰 张通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42-1348,共7页
目的基于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探讨亚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过程中优势与非优势大脑半球功能变化的差异。方法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北京博爱医院亚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26例,其中左侧偏瘫患者10例(非优势半球组),右侧偏瘫患者16例(优势半球... 目的基于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探讨亚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过程中优势与非优势大脑半球功能变化的差异。方法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北京博爱医院亚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26例,其中左侧偏瘫患者10例(非优势半球组),右侧偏瘫患者16例(优势半球组),均行相同的单侧上肢任务导向作业治疗,共4周。训练前后,采用上肢动作研究量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和握力进行评定,采用功能近红外光谱氧合血红蛋白浓度计算双侧感觉运动皮质、运动前皮质、前额叶皮质的平均β值。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临床评定均改善(|t|>3.253,P<0.05)。优势半球组上肢动作研究量表评分和握力改善程度大于非优势半球组(|t|>2.154,P<0.05)。时间、脑区、组别主效应均不显著(F<0.542,P>0.05),脑区与组别交互效应显著(F=4.226,P<0.01)。优势半球组,病灶同侧运动前皮质β值大于病灶对侧(P=0.030),对侧前额叶皮质β值低于同侧感觉运动皮质β值(P=0.024)、同侧运动前皮质(P=0.003)和同侧前额叶皮质β值(P=0.018)。结论脑卒中右侧偏瘫患者在亚急性期,随着上肢和手功能的恢复,优势半球与非优势半球脑区激活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亚急性 上肢 优势半球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 脑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镜像神经元训练策略下脑与肌肉的活动特征:基于近红外光谱与表面肌电图技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崔尧 丛芳 +2 位作者 黄富表 曾明 颜如秀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82-790,共9页
目的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NIRS)和表面肌电图(sEMG)探索动作观察(AO)、动作执行(AE)、动作模仿(AO+AE)3种基于镜像神经元系统(MNS)训练策略的运动控制机制。方法2022年7月至2023年2月,选择64例健康成年人,采用区组设计,完成单纯观看... 目的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NIRS)和表面肌电图(sEMG)探索动作观察(AO)、动作执行(AE)、动作模仿(AO+AE)3种基于镜像神经元系统(MNS)训练策略的运动控制机制。方法2022年7月至2023年2月,选择64例健康成年人,采用区组设计,完成单纯观看风景视频(对照)、观看风景视频时右手伸腕伸指(AE)、单纯观看右手伸腕伸指视频(AO)、观看右手伸腕伸指视频时右手伸腕伸指(AO+AE)4项任务,每项任务5个试次一组,随机出现不同的视频,循环8次,每次循环任务顺序随机。同步采用fNIRS采取左侧MNS各通道及感兴趣区(ROI)BA40、BA44、BA45、BA46、BA6、BA7的激活信号,采用sEMG检测指伸肌、桡侧腕伸肌的平均肌电值(AEMG)。结果与对照条件相比,AO、AE和AO+AE时均可诱发MNS激活,且强度呈递增趋势。与对照条件相比,AO时15个通道激活(q<0.05);AE时15个通道激活(q<0.05);AO+AE时20个通道全部激活(q<0.05);多数通道激活强度AO+AE>AE>AO。AO时,BA40、BA46、BA6和BA7共4个ROI激活(q<0.05);AE和AO+AE时,6个ROI均激活(q<0.05);多数ROI激活强度AO+AE>AE>AO。AO+AE时,指伸肌和桡侧腕伸肌的标准化AEMG均大于AE时(|t|>4.24,P<0.001)。结论动作观察、执行、模仿时,MNS系统均激活,且激活的范围和强度呈依次递增趋势。与动作执行相比,动作模仿时目标肌肉的激活更强。fNIRS同步sEMG可用于观察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康复策略的神经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像神经元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 表面肌电图 运动功能 神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5例绝经前乳腺癌患者情绪状况及生活质量调查 被引量:4
13
作者 孟丽君 李义庭 +2 位作者 徐青 刘菲 黄富表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85-787,共3页
目的调查并分析绝经前乳腺癌患者的情绪状况及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9月北京5家三级甲等医院术后复诊的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并于门诊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 目的调查并分析绝经前乳腺癌患者的情绪状况及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9月北京5家三级甲等医院术后复诊的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并于门诊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FACT-B)。将调查的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术后3年以上患者为长病期组,术后3年以下患者为短病期组。比较两组在SAS、SDS和FACT-B方面的差异。结果最终收到有效问卷65份,其中长病期组35例,短病期组30例。长病期组的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短病期组(P〈0.001)。长病期组FACT-B的总评分显著高于短病期组(P〈0.001)。结论术后3年以上乳腺癌患者情绪状况和生活质量好于术后3年以下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情绪状况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作业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业表现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刘静娅 张文强 +1 位作者 杨絮 黄富表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24-729,共6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作业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业表现的影响。方法 2016年至2018年,选取北京安定医院超过1年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5)和试验组(n=15)。对照组进行常规小组作业活动,试验组实施个体化作业治疗,每次30 ... 目的探讨个体化作业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业表现的影响。方法 2016年至2018年,选取北京安定医院超过1年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5)和试验组(n=15)。对照组进行常规小组作业活动,试验组实施个体化作业治疗,每次30 min,每天1次,每周5 d,共4周。治疗前后采用综合性作业治疗评估量表(COTE)进行评估。结果试验组治疗前后COTE总分差值明显大于对照组(t=3.842, P <0.01),其中人际交往行为与任务行为两个子量表评分差值明显大于对照组(t> 3.106, P <0.01)。结论个体化作业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业表现提高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个体化作业治疗 作业表现 综合性作业治疗评估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业治疗在腕管综合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静娅 刘璇 +1 位作者 黄富表 杨絮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63-566,共4页
作业治疗是腕管综合征保护性和矫正性的非手术措施,通过物理检查、感觉检查、功能性使用等方面的评估,制定作业治疗的目标与方案。作业治疗师指导患者进行神经肌腱滑动训练,帮助患者制作或选择支具,调整任务,减轻可能造成患者病情加重... 作业治疗是腕管综合征保护性和矫正性的非手术措施,通过物理检查、感觉检查、功能性使用等方面的评估,制定作业治疗的目标与方案。作业治疗师指导患者进行神经肌腱滑动训练,帮助患者制作或选择支具,调整任务,减轻可能造成患者病情加重的活动,合理利用代偿姿势,调整设备及环境,改造生活及工作中的工具;对患者进行宣教,包括腕管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治疗内容(保守治疗和手术)、姿势和活动性原则等信息,也可将其制成小册子,鼓励患者在家里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作业治疗 任务调整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卒中后失眠的疗效 被引量:5
16
作者 顾彬 黄富表 +1 位作者 李泓钰 宋鲁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66-1472,共7页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卒中后失眠(PSI)患者睡眠及情绪的影响。方法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北京博爱医院神经康复中心PSI患者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2)和试验组(n=22)。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试验组采用tDCS治疗,对照组采用假刺激治...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卒中后失眠(PSI)患者睡眠及情绪的影响。方法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北京博爱医院神经康复中心PSI患者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2)和试验组(n=22)。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试验组采用tDCS治疗,对照组采用假刺激治疗,共4周。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基于心肺耦合技术的睡眠监测系统评估患者睡眠质量;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情绪。结果两组各脱落2例。治疗后,两组PSQI、HAMA、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t>8.575,P<0.001),试验组PSQI、HAM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t>2.811,P<0.01),两组间HAMD评分无显著性差异(t=1.756,P>0.05);两组睡眠质量指数、睡眠总时间、睡眠潜伏期、睡眠效率、觉醒转换次数均显著优于治疗前(|t|>4.721,P<0.001),试验组快速眼动期时间优于治疗前(t=-2.851,P=0.010);试验组睡眠质量指数、睡眠总时间、睡眠效率、觉醒转换次数均优于对照组(|t|>2.190,P<0.05),但睡眠潜伏期、快速眼动期时间改善不明显(|t|<1.073,P>0.05)。结论tDCS可以改善PSI患者睡眠质量和焦虑情绪,对睡眠结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失眠 经颅直流电刺激 焦虑 抑郁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的医疗制度 被引量:4
17
作者 工藤征四郎 陈小梅 黄富表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6-41,共6页
本文从各种公共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和国民健康保险的区别,医疗给付、全民保险制度的维持,诊疗报酬制度,医疗相关法律及专业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日本的医疗制度和日本引为自豪的医疗保险制度。以前日本实施的是自愿参保的国民医疗保险制度,但... 本文从各种公共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和国民健康保险的区别,医疗给付、全民保险制度的维持,诊疗报酬制度,医疗相关法律及专业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日本的医疗制度和日本引为自豪的医疗保险制度。以前日本实施的是自愿参保的国民医疗保险制度,但从1961年新的国民健康保险制度实施以来,所有的自愿参保都变成强制参保,奠定了为所有国民提供平等医疗服务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制度 医疗保险 社会保险 国民健康保险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情绪及认知行为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蒋乐 杜良杰 黄富表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76-581,共6页
目的研究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情绪、认知行为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3月在北京博爱医院住院的60例男性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作为脊髓损伤组,以30例健康男性作为对照组。应用北京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 目的研究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情绪、认知行为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3月在北京博爱医院住院的60例男性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作为脊髓损伤组,以30例健康男性作为对照组。应用北京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韦氏记忆量表的数字广度测验(DST)、符号数字转换测验(SDMT)的口头测试、Rey-Osterrieth复杂图形测验的延迟回忆测试(CFT)、Stroop色词测验中文版(CWT)、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脊髓损伤组SDMT和CFT评分均明显降低(t>3.052,P<0.01);脊髓损伤组的MoCA评分之反向平方根、干扰量耗时之平方根、HAMA和HAMD评分均升高(|t|>2.542,|Z|>7.676,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脊髓损伤组年龄、文化程度、HAMD评分和睡眠障碍均与认知功能部分量表评分相关(P<0.05)。结论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高于正常人,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表现在信息处理速度、视觉空间结构感知能力与视觉记忆、执行功能等方面。年龄、文化程度、抑郁和睡眠障碍是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脊髓损伤 情绪 认知行为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极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右侧脑损伤患者上肢及手指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俊明 黄富表 +1 位作者 刘静娅 杨絮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2-87,共6页
目的探讨阴极经颅直流电刺激(ctDCS)对右侧脑损伤(RBI)上肢及手指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2020年10月至2022年5月,北京博爱医院住院RBI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常规康复治疗和功能性作业治... 目的探讨阴极经颅直流电刺激(ctDCS)对右侧脑损伤(RBI)上肢及手指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2020年10月至2022年5月,北京博爱医院住院RBI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常规康复治疗和功能性作业治疗。阴极电极片置于未受损大脑半球M1区,对照组伪刺激,试验组真刺激,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FuglMeyer评定量表手指部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FMA-UE、FMA手指和MBI评分显著提高(t>5.627,P<0.001),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t>2.161,P<0.05)。结论ctDCS可有效提高RBI患者上肢及手指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侧脑损伤 阴极经颅直流电刺激 功能性作业治疗 运动功能 上肢 手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肢运动游戏对轻度认知障碍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秀丽 李珊 +1 位作者 冯梦晨 黄富表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8-103,共6页
目的观察上肢运动游戏对轻度认知障碍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11月在北京博爱医院住院的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作... 目的观察上肢运动游戏对轻度认知障碍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11月在北京博爱医院住院的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作业疗法训练,对照组增加功能性作业治疗,试验组增加上肢运动游戏训练,共4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MoCA总分、FMA-UE评分和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t|>3.354,|Z|>4.379,P<0.01)。对照组MoCA 5个认知维度(除命名和抽象思维外)较治疗前提高(|Z|>2.000,P<0.05);试验组MoCA 6个认知维度(除命名外)较治疗前明显提高(|Z|>2.646,P<0.01)。试验组治疗后MoCA总分及5个维度评分(除命名和抽象思维外)以及FMA-UE评分较对照组改善(|Z|>1.982,t=3.565,P<0.05)。结论上肢运动游戏可促进轻度认知障碍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运动游戏 认知功能 上肢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