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黄宗燕 林英忠 +2 位作者 刘伶 袁军 吴旭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99-1001,共3页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术前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成功置入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的UAP患者157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再狭窄组16例和无狭窄组141例,回顾性分析2组性别、年龄、术前收缩压、糖尿病、TC...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术前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成功置入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的UAP患者157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再狭窄组16例和无狭窄组141例,回顾性分析2组性别、年龄、术前收缩压、糖尿病、TC、吸烟、体重指数、体力活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COX回归模型对有差异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与无狭窄组比较,再狭窄组患者hs-CRP和HAMD评分明显升高(P<0.01);伴有抑郁症状患者hs CRP明显高于无抑郁症患者(P=0.002)。校正UAP患者术前收缩压、吸烟、糖尿病、体重指数影响后,术前hs-CRP(OR=9.205,95% CI:2.986~28.378)、TC(OR=3.762,95% CI:1.348~10.497)、HAMD评分(OR=1.376,95% CI:1.098~1.724)与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相关。结论 PCI术前hs-CRP、TC水平和抑郁症状是UAP患者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支架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再狭窄 抑郁症 C反应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非HPV相关性胃型腺癌的临床特征
2
作者 黄宗燕 李巧芬 +3 位作者 陈佩琳 向慧敏 曾向阳 肖松舒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00-1411,共12页
目的:宫颈胃型腺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宫颈腺癌,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无相关性,早期诊断困难。本研究旨在探讨宫颈非HPV相关性胃型腺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总结相关经验,提高对早期病变的识别... 目的:宫颈胃型腺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宫颈腺癌,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无相关性,早期诊断困难。本研究旨在探讨宫颈非HPV相关性胃型腺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总结相关经验,提高对早期病变的识别能力。方法:纳入2016年4月至2023年2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妇科收治的21例宫颈胃型腺癌患者;收集并分析患者的年龄,临床表现,HPV/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结果,肿瘤标志物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诊断方式,国际妇产科协会(Federation International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2018)分期,治疗情况及随访结局等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生存率差异,Cox回归法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年龄18~67(48.4±12.0)岁。首发症状为明显阴道流液13例,阴道排脓1例,绝经后阴道流血3例,同房出血2例,经期延长1例,下腹坠胀1例。除2例无性生活者外,其余患者均行TCT、HPV检测,其中HPV阴性17例、阳性2例(16型1例、未分型1例);TCT阴性13例,无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2例,不典型腺细胞无具体指定(atypical glandular cells-not otherwise specified,AGC-NOS)1例,不能排除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cannot exclude 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ASC-H)1例,不典型腺细胞(atypical glandular cells,AGC)2例。术前肿瘤标志物CA199升高6例(6/12)、CA125升高4例(4/21)、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al protein 4,HE4)升高3例(3/13)、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升高1例(1/19)。术前行B超检查者21例,考虑宫颈恶性肿瘤9例,子宫内膜恶性肿瘤1例;行盆腔MRI检查者17例,考虑宫颈恶性肿瘤9例,子宫内膜恶性肿瘤2例;行盆腔CT检查者9例,考虑宫颈恶性肿瘤7例。术前病理检查1次者9例,确诊率为33.3%(3/9),2次者7例,确诊率为71.4%(5/7),3次者5例,确诊率为100%(5/5);总确诊率为61.9%(13/21)。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分期:ⅠB1期3例,ⅠB2期1例,ⅠB3期2例,ⅡA1期1例,ⅡA2期1例,ⅡB期2例,ⅢC1p期7例,ⅢC2p期4例。宫旁浸润7例,阴道残端癌残留2例,深间质浸润(浸润深度≥1/2)19例,淋巴管或血管间隙浸润15例(71.4%),神经侵犯9例,盆腔淋巴结转移11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4例。随访时间为13.5(3.5~28.0)个月,13例未复发,7例复发(6例死亡,1例带瘤生存),1例失访。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3.5~28.0(22.7±1.8)个月,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为3.5~28.0(20.4±2.3)个月。患者OS与年龄、肿瘤分期、肿瘤大小、间质浸润深度、淋巴管或血管间隙浸润、淋巴结转移、治疗方式均无关(均P>0.05)。Cox回归分析示年龄、病理分期、肿瘤大小、间质浸润深度、淋巴管或血管间隙浸润、神经侵犯、淋巴结转移与患者的DFS、OS均无关(均P>0.05)。结论:宫颈胃型腺癌临床上罕见,容易漏诊、误诊,早期诊断率低,侵袭性强,易复发转移,预后差。临床上对HPV阴性伴有明显阴道流液者,应警惕此病,可采用多次多点、获得较深组织的活检方式并结合影像学检查尽早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胃型腺癌 非HPV感染 临床特点 诊断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病变与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熊日新 刘伶 +5 位作者 袁军 王孟杰 黄宗燕 杨子聪 曾涛 林英忠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0年第6期530-534,共5页
目的分析年龄≤45岁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且年龄≤45岁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运用Gensini积分方... 目的分析年龄≤45岁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且年龄≤45岁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运用Gensini积分方法计算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根据Gensini积分的四分位数间距进行如下分组:G1组(Gensini积分≤14分,40例),G2组(14分<Gensini积分≤32分,44例),G3组(32分<Gensini积分≤64分,35例)和G4组(Gensini积分>64分,39例),冠状动脉狭窄<20%则为G0组(95例)。经Spearman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Gensini积分与HCY及冠心病其他危险因素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HCY与Gensini积分、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关系。结果共入组253例患者,平均年龄(41.7±3.5)岁。5组间的男性比例、吸烟率、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CY平均有显著差异(均为P<0.05)。与Gensini积分有关的危险因素包括男性、吸烟、TC≥5.60 mmol/L、LDL-C≥2.59 mmol/L、FBG≥6.20 mmol/L和HCY≥15.0μmol/L(均为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Gensini高积分相关因素有HCY<15.0μmol/L(OR=-1.437,95%CI:-2.355^-0.518,P=0.002)、FBG<6.20 mmol/L(OR=-1.178,95%CI:-2.084^-0.271,P=0.011)和不吸烟(OR=-0.865,95%CI:-1.685^-0.045,P=0.039)。而发生AMI的影响因素有HCY≥15μmol/L(OR=3.907,95%CI:1.794~8.507,P=0.001)、吸烟(OR=5.535,95%CI:2.630~11.651,P<0.001)、LDL-C≥2.59 mmol/L(OR=2.318,95%CI:1.014~5.299,P=0.046)和FBG≥6.20 mmol/L(OR=5.295,95%CI:2.195~12.777,P<0.001)。结论高HCY水平与冠状动脉Gensini高积分显著正相关,并增加AMI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GENSINI积分 同型半胱氨酸 急性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时监测徒手揉压法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 被引量:2
4
作者 蓝春勇 林英忠 +6 位作者 王小燕 凌冰 邓金龙 伍广伟 黄宗燕 王孟杰 农美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35-1437,共3页
医源性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SA)是临床动脉穿刺常见的并发症。PSA的无创性治疗方法有超声引导下压迫修复法(ultrasound-guided compression repair,UGCR)、超声引导下经皮瘤腔内注射凝血酶(ultrasound-guided thrombin inje... 医源性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SA)是临床动脉穿刺常见的并发症。PSA的无创性治疗方法有超声引导下压迫修复法(ultrasound-guided compression repair,UGCR)、超声引导下经皮瘤腔内注射凝血酶(ultrasound-guided thrombin injection,UGTI)等。笔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时监测徒手揉压法治疗PSA,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假性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徒手揉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