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DP模型的施放环气固两相流工作性能分析
1
作者 崔阳文 孙中一 +3 位作者 李忠盛 黄安畏 吴道勋 乐贵高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65,共7页
针对施放环各部位尺寸变化多,喷嘴布局复杂的情况,为选择最优喷嘴布局及几何尺寸施放环用于飞行器尾焰红外防护。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8种典型施放环释放的粉粒混合物在内外流场中运动及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并建立评价方法进... 针对施放环各部位尺寸变化多,喷嘴布局复杂的情况,为选择最优喷嘴布局及几何尺寸施放环用于飞行器尾焰红外防护。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8种典型施放环释放的粉粒混合物在内外流场中运动及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并建立评价方法进行了对比。基于N-S不可压缩方程、EDP模型、RNG k-ε湍流模型建立施放环粉粒释放的气固两相流计算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当施放环环径370 mm时,管径32 mm,喷嘴直径3.6 mm,喷嘴三圈分布垂直喷射时工作性能最好,内外流场粉粒混合物流动均匀,对中心区域的包裹面积最大,计算结果对施放环制造及尾焰红外防护有重要的工程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放环 红外防护 评价方法 EDP模型 气固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 141与NIJ标准的防护等级及测试方法对比分析
2
作者 聂嘉兴 李忠盛 +11 位作者 吴护林 黄俊 黄安畏 程时雨 郭峰 李鹏 廖耘皎 林禹 马钰秋 熊浩麟 周富 余曦 《装备环境工程》 2025年第5期75-83,共9页
针对美国最新的NIJ 0101.07标准与我国GA 141—2010内容进行了重点介绍,总结了标准NIJ 0101.07与NIJ 0101.06、GA 141—2010在防御弹丸威力、试验样品数量、试验处理等重点方面的异同,为相关行业科研人员研发设计与试验验证提供参考。
关键词 防弹衣 GA 141 NIJ 0101.07 防护级别 环境试验处理 初始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环境对防弹插板抗弹性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聂嘉兴 程时雨 +5 位作者 李忠盛 黄安畏 郭峰 林禹 李鹏 吴永鹏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4-99,共6页
采用M80弹(7.62 mm×51 mm NATO)分别对常温和高温(55℃)下的防弹插板进行实弹射击试验,以研究高温环境对防弹插板抗弹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试验时防弹插板弹击瞬间凹陷值,同时结合聚氨酯树脂的剥离强度、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层压... 采用M80弹(7.62 mm×51 mm NATO)分别对常温和高温(55℃)下的防弹插板进行实弹射击试验,以研究高温环境对防弹插板抗弹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试验时防弹插板弹击瞬间凹陷值,同时结合聚氨酯树脂的剥离强度、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层压板剥离强度和弯曲强度的测试结果对高温下抗弹性能变化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温下防弹插板抗弹性能明显下降,相对于常温下每发弹的弹击瞬间凹陷值增加了2~5 mm。其主要原因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层压板在高温下抵抗变形的能力发生明显下降,从而导致防弹插板的弹击瞬间凹陷值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弹插板 弹击瞬间凹陷值 高温环境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层压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_(1-x)W_(x)C碳化物稳定性及力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少兰 丛大龙 +5 位作者 杨九州 李立 黄安畏 冉旭东 陈汉宾 李忠盛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7-134,共8页
金属碳化物作为基体的增强相,对钢铁的力学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通过虚拟晶体近似构建Mo_(1-x)W_(x)C(0≤X≤1)碳化物模型,计算Mo_(1-x)W_(x)C的晶格常数、形成能、结合能、弹性常数、弹性模... 金属碳化物作为基体的增强相,对钢铁的力学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通过虚拟晶体近似构建Mo_(1-x)W_(x)C(0≤X≤1)碳化物模型,计算Mo_(1-x)W_(x)C的晶格常数、形成能、结合能、弹性常数、弹性模量、泊松比u、维氏硬度、电子态密度等性质参数,分析W元素对MoC碳化物稳定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本次计算值与其他理论计算值及试验值吻合度较高;随着W含量的增加,晶格常数增加,Mo_(1-x)W_(x)C的形成能、结合能皆为负值,结合能、形成能的绝对值均随着W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掺杂含量下的Mo_(1-x)W_(x)C均满足Born判据,在力学上是稳定的,随着W含量的增加,Mo_(1-x)W_(x)C的弹性常数、体模量、杨氏模量、剪切模量呈线性增加,B/G、泊松比降低.Mo_(1-x)W_(x)C在费米能级处的态密度值均不为0,态密度值随着W含量的增加而降低.Mo_(1-x)W_(x)C能自发形成且能稳定存在,随着W含量的增加,Mo_(1-x)W_(x)C碳化物的稳定性、弹性模量、硬度及耐磨性均增加,Mo_(1-x)W_(x)C呈脆性,脆性大小随着w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虚拟晶体近似 Mo_(1-x)W_(x)C 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弹道修正弹的数字接收机设计
5
作者 蔚微 石明全 +1 位作者 范树迁 黄安畏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6-59,63,共5页
设计了一种用于一维弹道修正弹的中频数字接收子系统。系统接收射频前端的中频信号,借鉴软件无线电思想,以模拟前端芯片AFE8201与DSP为硬件平台,通过加载软件实现了中频信号的模数转换与数字下变频及基带信号的处理。介绍了系统实现方式... 设计了一种用于一维弹道修正弹的中频数字接收子系统。系统接收射频前端的中频信号,借鉴软件无线电思想,以模拟前端芯片AFE8201与DSP为硬件平台,通过加载软件实现了中频信号的模数转换与数字下变频及基带信号的处理。介绍了系统实现方式及AFE8201的特点和各部分参数的详细配置,并由MATLAB仿真与地面试验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弹道修正 数字中频接收机 软件无线电 数字下变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Z80镁合金表面冷喷涂铝/微弧氧化复合涂层耐蚀性能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忠盛 吴护林 +4 位作者 丁星星 黄安畏 宋凯强 詹青青 丛大龙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7-64,共8页
采用冷喷涂技术在AZ80镁合金表面制备一层纯铝涂层,然后通过微弧氧化技术在纯铝涂层表面成功制备纯铝/氧化铝复合涂层。使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涂层的表面和截面形貌、成分、相结构,并利用动电位扫描技... 采用冷喷涂技术在AZ80镁合金表面制备一层纯铝涂层,然后通过微弧氧化技术在纯铝涂层表面成功制备纯铝/氧化铝复合涂层。使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涂层的表面和截面形貌、成分、相结构,并利用动电位扫描技术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涂层在3.5%NaCl(质量分数)溶液中浸泡不同时间(30 min和7天)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浸泡30 min后,纯铝涂层和纯铝/氧化铝复合涂层的腐蚀电流密度分别为3.7×10^(-6),8.0×10^(-7) A·cm^(-2);浸泡7天后,腐蚀电流密度分别为9.0×10^(-6),1.8×10^(-6) A·cm^(-2),纯铝/氧化铝复合涂层和冷喷涂铝涂层均能有效延缓镁合金基体腐蚀。其中,微弧氧化复合涂层的耐蚀性约为冷喷涂纯铝涂层的5倍,耐蚀性的进一步提高归因于微弧氧化陶瓷层优异的物理屏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喷涂 微弧氧化 交流阻抗 镁合金 腐蚀与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贡献度的蜂窝夹层结构特征频率优化设计
7
作者 吴永鹏 李忠盛 +2 位作者 谢兰川 黄安畏 吴道勋 《工程技术研究》 2017年第12期32-33,共2页
铝蜂窝夹层地板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以及轻质、隔音、隔热等性能,作为承载结构广泛用于各类车辆、装备等。文章基于实际工程案例,通过分析铝蜂窝夹层地板的各个设计参数对其结构特征频的影响关系,并确认各参数对其特征频率的贡献度。在... 铝蜂窝夹层地板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以及轻质、隔音、隔热等性能,作为承载结构广泛用于各类车辆、装备等。文章基于实际工程案例,通过分析铝蜂窝夹层地板的各个设计参数对其结构特征频的影响关系,并确认各参数对其特征频率的贡献度。在铝蜂窝夹层地板力学性能以及面密度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通过优化设计,使地板的特征频率与外部激励源频率的错开率提升至防共振设计规范的要求,为相似工程案例提供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结构 优化设计 特征频率 贡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域共振声学超材料技术进展及应用展望 被引量:4
8
作者 黄安畏 吴永鹏 +6 位作者 李忠盛 孙彩云 董玲抒 舒露 吴道勋 花泽荟 罗明波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9年第8期45-50,共6页
介绍了声学超材料主要有布拉格散射型声子晶体、局域共振型声学超材料等。布拉格散射型声子晶体通常需要其晶格常数与声波波长处于同一数量级时才能产生声波禁带,从而使得其应用领域受限。局域共振型声学超材料利用其共振单元的共振频... 介绍了声学超材料主要有布拉格散射型声子晶体、局域共振型声学超材料等。布拉格散射型声子晶体通常需要其晶格常数与声波波长处于同一数量级时才能产生声波禁带,从而使得其应用领域受限。局域共振型声学超材料利用其共振单元的共振频率与声波频率接近时所产生的耦合作用而消耗声能,其尺寸比作用声波波长降低了2个数量级,从而实现了小尺寸声学超材料对长声波的控制。局域共振声学超材料采用特殊的声学结构单元设计,使其在常规介质中具有一些超常物理特性,如负折射、负质量密度等;其在低频段具有声学禁带,在该禁带频率范围内将阻止声波传递。局域共振声学超材料已发展出了具有谐振特性的声学结构单元、表面附加局域共振单元板结构声学超材料、薄膜型声学超材料等结构形式。局域共振声学超材料的研究和发展为低频降噪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域共振 声学超材料 低频 带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饰材料发射率对密封舱室热防护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安畏 吴永鹏 +6 位作者 李忠盛 李晓晖 吴道勋 孙彩云 舒露 花泽荟 蒋龙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0年第8期58-62,共5页
目的探究密封舱室热防护效率与其内饰材料表面发射率的关系,分析内饰材料发射率对其表面温度、舱室内温度的影响规律。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小型密封舱室和加热测量装置,对内饰材料表面及舱室内温度进行测量。结果当内饰材料发射率为0.09... 目的探究密封舱室热防护效率与其内饰材料表面发射率的关系,分析内饰材料发射率对其表面温度、舱室内温度的影响规律。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小型密封舱室和加热测量装置,对内饰材料表面及舱室内温度进行测量。结果当内饰材料发射率为0.09时,内饰表面温度为141.2℃,舱室内平均温度仅为90.8℃;内饰材料发射率为0.91时,内饰表面温度为124.4℃,舱室内平均温度为109.1℃。结论试样表面温度随材料发射率的提高而降低,舱室内部空气平均温度随材料发射率的提高而升高;试样表面温度与舱室空气平均温度的温度差随材料发射率的提高而减小;同时,相同试样表面温度与舱室平均温度的温度差随加热温度的提高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传热 参与性介质 发射率 平均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隔热复合材料导热系数调控 被引量:3
10
作者 代文惠 李昊瑜 +9 位作者 彭星 黄安畏 李忠盛 丛大龙 易同斌 吴永鹏 孙彩云 董玲抒 唐晶晶 高诗情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2年第3期72-78,共7页
目的 明确玄武岩纤维隔热复合材料导热系数的影响因素和规律,并制备出超低导热系数的玄武岩纤维隔热复合材料。方法 以超细玄武岩纤维针刺毡为增强体,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采用酸/碱两步法和超临界干燥制备玄武岩纤维隔热复合材料,... 目的 明确玄武岩纤维隔热复合材料导热系数的影响因素和规律,并制备出超低导热系数的玄武岩纤维隔热复合材料。方法 以超细玄武岩纤维针刺毡为增强体,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采用酸/碱两步法和超临界干燥制备玄武岩纤维隔热复合材料,研究玄武岩纤维质量配比、玄武岩纤维针刺毡针刺密度、玄武岩纤维隔热复合材料名义厚度对玄武岩纤维隔热复合材料体积密度和导热系数的影响。结果 直径5μm玄武岩纤维的质量分数越大,玄武岩纤维隔热复合材料的体积密度越小,导热系数越低。随着玄武纤维针刺毡针刺密度的增大,玄武岩纤维隔热复合材料的体积密度增大,导热系数先减小、后增大。随着玄武岩纤维隔热复合材料的名义厚度增大,其体积密度和导热系数增大,但增幅很小。结论 当直径5μm玄武岩纤维的质量分数为100%、玄武纤维针刺毡的针刺密度为160刺/cm^(2)、玄武岩纤维隔热复合材料名义厚度为2 mm时,玄武岩纤维隔热复合材料的体积密度最小,为98.1 kg/m^(3),其25℃当量导热系数最低,为0.0161 W/(m·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复合材料 导热系数 体积密度 针刺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钛酸铅压电陶瓷元件高温老化行为及其微观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旋 宋凯强 +6 位作者 张敏 丛大龙 彭冬 丁星星 白懿心 黄安畏 李忠盛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31-38,共8页
长时高温作用会显著加速压电陶瓷元件电学性能的退化,极大地影响压电元件使用寿命。本工作在85、125和150℃下对PZT压电陶瓷元件进行长时老化处理,研究并分析了高温老化过程中PZT陶瓷元件电学性能退化规律及其微观机制。压电常数与介电... 长时高温作用会显著加速压电陶瓷元件电学性能的退化,极大地影响压电元件使用寿命。本工作在85、125和150℃下对PZT压电陶瓷元件进行长时老化处理,研究并分析了高温老化过程中PZT陶瓷元件电学性能退化规律及其微观机制。压电常数与介电常数随老化周期延长均退化明显,初期退化速率较慢,后期退化加快并逐渐趋于稳定,介电常数和压电常数退化均符合Boltzmann变化规律。85℃和125℃下老化49 d时,元件介电常数退化率达到最大,分别为31.01%和36.48%;压电常数退化率达到最大,分别为11.57%和19.02%。PZT压电元件介电性能退化主要由表面Ag电极内结构退化、Ag/PZT界面弱化及PZT陶瓷退极化三方面所贡献,其中界面弱化和陶瓷退极化占主导。长时高温作用促使Ag电极逐渐缓慢氧化生成Ag2S,晶粒收缩产生大量孔洞,导致Ag电极致密度下降和Ag/PZT界面分层,降低了Ag/PZT的电容率;此外,长时高温作用加速了PZT陶瓷电畴转向无序状态,促进氧空位位移钉扎电畴壁,导致了PZT压电元件介电性能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电极 PZT陶瓷 高温老化行为 表面氧化 界面弱化 退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质高强多功能点阵夹层结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东 吴永鹏 +6 位作者 李忠盛 黄安畏 孙彩云 吴道勋 花泽荟 舒露 周富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0年第4期77-84,共8页
根据材料类型和点阵结构,对点阵夹层结构进行了分类简述,并从静态、动态力学性能上,分析了各类点阵夹层结构的优缺点。简要叙述了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材料、结构以及功能等影响因素,针对不同使用工况的要求,可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匹配设计... 根据材料类型和点阵结构,对点阵夹层结构进行了分类简述,并从静态、动态力学性能上,分析了各类点阵夹层结构的优缺点。简要叙述了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材料、结构以及功能等影响因素,针对不同使用工况的要求,可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匹配设计,以实现传热特性、电磁波屏蔽特性、声学特性等不同的功能性需求。然后介绍了复合点阵夹层结构(嵌锁组装、模具热压成形、穿插编织)和金属点阵夹层结构(冲压成形、挤压线切割、拉伸网折叠、搭接拼装、熔模铸造以及增材制造)的主要制造工艺。最后提出如何将设计因子与多目标进行匹配及优化设计,是轻质高强点阵夹层结构的重点研究方向,轻质高强点阵夹层结构将朝多材料及多结构复合方向发展,开发新的制造工艺,提高费效比,是点阵夹层结构材料需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阵结构 三维 轻质 高强 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声学特性的典型参数测试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福林 董玲抒 +5 位作者 李忠盛 孙彩云 黄安畏 聂嘉兴 舒露 吴永鹏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0年第8期131-139,共9页
吸声系数和隔声量是描述材料声学特性的典型参数,首先分析了材料吸声系数和隔声量测试技术的研究意义,指出提高材料吸声系数和隔声量测试技术符合我国先进武器装备的发展需求。梳理了国内外吸声系数和隔声量的主要实验室测试方法及标准... 吸声系数和隔声量是描述材料声学特性的典型参数,首先分析了材料吸声系数和隔声量测试技术的研究意义,指出提高材料吸声系数和隔声量测试技术符合我国先进武器装备的发展需求。梳理了国内外吸声系数和隔声量的主要实验室测试方法及标准,具体介绍了阻抗管法、混响室法、Alpha舱法测量材料吸声系数,阻抗管法、混响室-混响室法、混响室-消声室法、Alpha舱法测量材料隔声量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种测试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声系数 隔声量 阻抗管 混响室 混响室-消声室 Alpha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窝夹层结构及其在直升机噪声控制上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体磊 李睿 +5 位作者 董玲抒 李忠盛 黄安畏 孙彩云 丛大龙 吴永鹏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3年第5期119-127,共9页
介绍了传统蜂窝夹层结构,它是由蜂窝芯材耦合面板/薄膜组合而成,具有优异的降噪特性。为进一步提升蜂窝夹层结构的降噪性能,结合多孔吸声原理及“吸/隔声结构功能一体化”概念,将多孔吸声材料填充至蜂窝芯中,形成了基于多孔吸声的蜂窝... 介绍了传统蜂窝夹层结构,它是由蜂窝芯材耦合面板/薄膜组合而成,具有优异的降噪特性。为进一步提升蜂窝夹层结构的降噪性能,结合多孔吸声原理及“吸/隔声结构功能一体化”概念,将多孔吸声材料填充至蜂窝芯中,形成了基于多孔吸声的蜂窝夹层结构,但中、低频降噪性能较差。结合微穿孔板、亥姆霍兹共振理论,开发了基于共振吸声的单自由度蜂窝夹层结构,由蜂窝芯材耦合穿孔面板/薄膜组合而成,提升了中、低频降噪特性,但是依旧存在降噪频带过窄的问题,只能在某段特定频率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降噪特性。为此,研发了基于共振吸声的多自由度蜂窝夹层结构,利用各层穿孔面板/薄膜和蜂窝结构特性,实现了不同频率噪声控制。最后总结了蜂窝夹层结构在国内外直升机被动噪声控制上的应用情况,展望了新型蜂窝夹层结构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夹层结构 多孔吸声 共振吸声 单自由度 多自由度 直升机 被动噪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局域共振单元宽频减振降噪蜂窝夹层结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洋 吴永鹏 +7 位作者 李忠盛 黄安畏 李晓晖 吴道勋 舒露 花泽荟 董玲抒 孙彩云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0年第11期96-102,共7页
针对传统蜂窝夹层结构对中低、低频声波的作用效果较差的问题,近年来将传统蜂窝夹层结构与局域共振机理相结合,开发出了嵌入局域共振单元具有宽频减振降噪能力的新型蜂窝夹层结构。该结构在利用空气介质产生声热转换和粘滞耗散外,同时... 针对传统蜂窝夹层结构对中低、低频声波的作用效果较差的问题,近年来将传统蜂窝夹层结构与局域共振机理相结合,开发出了嵌入局域共振单元具有宽频减振降噪能力的新型蜂窝夹层结构。该结构在利用空气介质产生声热转换和粘滞耗散外,同时利用局域共振单元的共振吸声机理对低频声波进行衰减。同时,当在局域共振单元上引入微孔后,其在中、低频段声学性能进一步提高;该微孔薄膜与蜂窝芯密闭腔体将构成亥姆霍兹共振吸声器对低频声波进一步进行吸收。嵌入局域共振单元的蜂窝夹层结构具有优异的宽频声学性能,其在武器装备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夹层结构 局域共振 微孔 宽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N覆铜板盐雾环境下的退化行为研究
16
作者 王旋 吴护林 +8 位作者 李忠盛 宋凯强 丛大龙 黄安畏 张敏 丁星星 彭冬 白懿心 魏子翔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3年第7期142-149,共8页
目的研究AlN覆铜板在盐雾环境下的性能退化及其微观机制。方法采用交替喷雾和干燥方法对AlN覆铜板进行15周期的中性盐雾试验,并在第1、3、6、10、15周期时检测其相关性能。主要通过击穿电压测试、介电性能测试和导热性能测试等方法,分... 目的研究AlN覆铜板在盐雾环境下的性能退化及其微观机制。方法采用交替喷雾和干燥方法对AlN覆铜板进行15周期的中性盐雾试验,并在第1、3、6、10、15周期时检测其相关性能。主要通过击穿电压测试、介电性能测试和导热性能测试等方法,分别评价AlN覆铜板的电绝缘特性、介电损耗及导热系数,并通过扫描电镜和能谱测试对试样表面/截面微观形貌和元素变化进行分析。结果AlN覆铜板导热系数和击穿电压随盐雾试验周期的增长而逐渐退化,最大退化率分别为13.2%和73.8%。介电损耗明显增加,盐雾试验15周期后,在低频区域的最大值约为1.3。Cu电极发生明显腐蚀,生成大量绿色腐蚀产物,导致表面Ni-P镀层脱落失效。H2O分子扩散进入AlN陶瓷内部,在局部区域造成陶瓷水解,逐渐形成微裂纹。结论盐雾试验过程中,Ni-P镀层逐渐开裂剥落,Cu电极表面最终形成大面积疏松多孔的腐蚀产物层。H2O、Cl–、Na+等逐渐溶解扩散进入AlN陶瓷,导致陶瓷中空位、裂纹、杂质缺陷浓度增加,二者都会增强导热过程中的声子-缺陷散射,进而导致AlN覆铜板导热系数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N覆铜板 盐雾 导热系数 击穿电压 腐蚀产物 声子-缺陷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声系数的先进现场测试技术发展概述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东旭 张霞 +5 位作者 聂嘉兴 黄安畏 吴永鹏 孙彩云 董玲抒 郭峰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0年第12期37-46,共10页
首先介绍了最常用的测试吸声系数的驻波管法与混响室法并阐述了两种方法优缺点。驻波管法测试的是法向吸声系数,混响室法得到的是各个入射方向的平均吸声系数,两种方法测试时均与实际安装情况存在一定差异,难以完成现场复杂环境下吸声... 首先介绍了最常用的测试吸声系数的驻波管法与混响室法并阐述了两种方法优缺点。驻波管法测试的是法向吸声系数,混响室法得到的是各个入射方向的平均吸声系数,两种方法测试时均与实际安装情况存在一定差异,难以完成现场复杂环境下吸声系数的准确测试。而很多情况下,需要测试得到的是实际工作环境中的吸声系数,于是总结了传递函数法、PU矢量法、参量阵扬声器法、脉冲响应法、倒频谱法、最长序列数法以及减法技术等吸声系数的现场测试方法的原理与研究进展,分析了各测试方法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声系数 驻波管 混响室 现场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