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小瓜虫研究进展及循环水防治实例
1
作者
袁海林
吴欢欢
+6 位作者
黄学潇
刘超
胡文
穆娴
刘茂春
徐华建
邓竣文
《科学养鱼》
2025年第9期59-60,共2页
多子小瓜虫(简称“小瓜虫”)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分布最为广泛的原生动物寄生虫,虫体呈球形,全身披有纤毛,直径约0.8毫米,为肉眼可见的小白点,常寄生在鱼的皮下、尾鳍和鳃部,吸食鱼体组织的营养,并刺激鱼体分泌大量黏液,因此在鱼体表形成...
多子小瓜虫(简称“小瓜虫”)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分布最为广泛的原生动物寄生虫,虫体呈球形,全身披有纤毛,直径约0.8毫米,为肉眼可见的小白点,常寄生在鱼的皮下、尾鳍和鳃部,吸食鱼体组织的营养,并刺激鱼体分泌大量黏液,因此在鱼体表形成一个个白色脓泡,遍布鱼全身。采用光学显微镜镜检鱼体黏液、鳍条和鳃组织可见球状的虫体,虫体中央有一弧形亮带。在患病初期,病鱼会用身体摩擦硬物。表现在鱼鳍上先出现白点,病鱼显得精神呆滞、漂浮于水面,很少活动。或者常在水草、砂石旁侧身迅速游动蹭痒。严重时,导致鱼体周身密布白点、停止摄食、肌体消瘦,直至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动物寄生虫
多子小瓜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金沙江和长江长薄鳅人工繁殖及胚胎发育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运海
丁瑶
+3 位作者
顾正选
黄学潇
余泽文
舒敏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8期104-107,共4页
2017年6-7月分别对采集于金沙江攀枝花江段和长江泸州江段的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a)进行人工繁殖试验,同时对金沙江攀枝花江段的长薄鳅进行胚胎发育的观察。结果表明,共催产长薄鳅4组,共获得鱼苗1.8万尾,长薄鳅雌性亲本成熟较雄鱼...
2017年6-7月分别对采集于金沙江攀枝花江段和长江泸州江段的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a)进行人工繁殖试验,同时对金沙江攀枝花江段的长薄鳅进行胚胎发育的观察。结果表明,共催产长薄鳅4组,共获得鱼苗1.8万尾,长薄鳅雌性亲本成熟较雄鱼早,雌雄发育同步期在6月底。在水温24℃条件下对胚胎进行观察,发现受精卵发育为原肠胚的时间为5.0 h,平均出膜时间为31.0 h,出膜仔鱼平均长度为5.2 mm,出膜前鱼体长度与卵膜直径相当,在卵膜内能够伸直鱼体自由游动,这与其他鳅科鱼类以及多数鲤科鱼类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a)
金沙江
长江
人工繁殖
胚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种孵化方式对黄河裸裂尻鱼卵孵化效果的影响
3
作者
刘勋
吴欢欢
+3 位作者
张彩清
黄学潇
赵贤文
冀永伟
《水产养殖》
2025年第9期1-5,15,共6页
开展3种孵化方式对黄河裸裂尻鱼受精卵孵化效果的影响试验。设置3个试验组,分别为平列式孵化框微流水式(A组)、平列式孵化框淋浴式(B组)和锥形桶涌动式(C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孵化容器内放置受精卵600粒。结果显示,3种孵化方式的孵化率...
开展3种孵化方式对黄河裸裂尻鱼受精卵孵化效果的影响试验。设置3个试验组,分别为平列式孵化框微流水式(A组)、平列式孵化框淋浴式(B组)和锥形桶涌动式(C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孵化容器内放置受精卵600粒。结果显示,3种孵化方式的孵化率分别为(88.28±3.27)%、(87.18±4.49)%和(76.48±2.55)%。指出,C组孵化率较低主要归因于机械损伤导致的鱼卵死亡。A组较B、C组孵化高峰期提前2 d且同步性更高,是由于其较小的局部水体交换量减少了有效积温损失并延缓了孵化酶的稀释。B组(淋水式)较大的水体交换量抑制了水霉滋生,降低了人工拣选死卵的工作强度。提出,可采用A、B2种孵化方式联合方案,孵化前期实施淋水处理以抑制水霉滋生,待鱼卵发育至眼点期后转为停水孵化模式,促进鱼卵提前出膜,便于及时转移至培育系统,从而降低孵化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裸裂尻鱼
人工孵化
孵化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瓜虫研究进展及循环水防治实例
1
作者
袁海林
吴欢欢
黄学潇
刘超
胡文
穆娴
刘茂春
徐华建
邓竣文
机构
国能青海黄河玛尔挡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武汉中科瑞华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科学养鱼》
2025年第9期59-60,共2页
基金
国能青海黄河玛尔挡水电开发有限公司鱼类保护专题研究项目(MED-SG-2022-004)。
文摘
多子小瓜虫(简称“小瓜虫”)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分布最为广泛的原生动物寄生虫,虫体呈球形,全身披有纤毛,直径约0.8毫米,为肉眼可见的小白点,常寄生在鱼的皮下、尾鳍和鳃部,吸食鱼体组织的营养,并刺激鱼体分泌大量黏液,因此在鱼体表形成一个个白色脓泡,遍布鱼全身。采用光学显微镜镜检鱼体黏液、鳍条和鳃组织可见球状的虫体,虫体中央有一弧形亮带。在患病初期,病鱼会用身体摩擦硬物。表现在鱼鳍上先出现白点,病鱼显得精神呆滞、漂浮于水面,很少活动。或者常在水草、砂石旁侧身迅速游动蹭痒。严重时,导致鱼体周身密布白点、停止摄食、肌体消瘦,直至死亡。
关键词
原生动物寄生虫
多子小瓜虫
分类号
S941.51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沙江和长江长薄鳅人工繁殖及胚胎发育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运海
丁瑶
顾正选
黄学潇
余泽文
舒敏
机构
武汉中科瑞华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8期104-107,共4页
文摘
2017年6-7月分别对采集于金沙江攀枝花江段和长江泸州江段的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a)进行人工繁殖试验,同时对金沙江攀枝花江段的长薄鳅进行胚胎发育的观察。结果表明,共催产长薄鳅4组,共获得鱼苗1.8万尾,长薄鳅雌性亲本成熟较雄鱼早,雌雄发育同步期在6月底。在水温24℃条件下对胚胎进行观察,发现受精卵发育为原肠胚的时间为5.0 h,平均出膜时间为31.0 h,出膜仔鱼平均长度为5.2 mm,出膜前鱼体长度与卵膜直径相当,在卵膜内能够伸直鱼体自由游动,这与其他鳅科鱼类以及多数鲤科鱼类有所不同。
关键词
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a)
金沙江
长江
人工繁殖
胚胎发育
Keywords
Leptobotia elongata
Yangtze river
Jinsha river
artificial propagation
embryonic development
分类号
S917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种孵化方式对黄河裸裂尻鱼卵孵化效果的影响
3
作者
刘勋
吴欢欢
张彩清
黄学潇
赵贤文
冀永伟
机构
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积石峡发电分公司
出处
《水产养殖》
2025年第9期1-5,15,共6页
文摘
开展3种孵化方式对黄河裸裂尻鱼受精卵孵化效果的影响试验。设置3个试验组,分别为平列式孵化框微流水式(A组)、平列式孵化框淋浴式(B组)和锥形桶涌动式(C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孵化容器内放置受精卵600粒。结果显示,3种孵化方式的孵化率分别为(88.28±3.27)%、(87.18±4.49)%和(76.48±2.55)%。指出,C组孵化率较低主要归因于机械损伤导致的鱼卵死亡。A组较B、C组孵化高峰期提前2 d且同步性更高,是由于其较小的局部水体交换量减少了有效积温损失并延缓了孵化酶的稀释。B组(淋水式)较大的水体交换量抑制了水霉滋生,降低了人工拣选死卵的工作强度。提出,可采用A、B2种孵化方式联合方案,孵化前期实施淋水处理以抑制水霉滋生,待鱼卵发育至眼点期后转为停水孵化模式,促进鱼卵提前出膜,便于及时转移至培育系统,从而降低孵化风险。
关键词
黄河裸裂尻鱼
人工孵化
孵化方式
Keywords
Schigoygopsis pylzovi
Artificial incubation
Hatching method
分类号
S917.4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小瓜虫研究进展及循环水防治实例
袁海林
吴欢欢
黄学潇
刘超
胡文
穆娴
刘茂春
徐华建
邓竣文
《科学养鱼》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金沙江和长江长薄鳅人工繁殖及胚胎发育
张运海
丁瑶
顾正选
黄学潇
余泽文
舒敏
《湖北农业科学》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3种孵化方式对黄河裸裂尻鱼卵孵化效果的影响
刘勋
吴欢欢
张彩清
黄学潇
赵贤文
冀永伟
《水产养殖》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